Thursday, May 12, 2011

讀大前研一 " 一個人的經濟:成熟市場也有大金礦 " 的心得報告

大前研一在這本書中談到日本的單身族是跨20、30、40、50、60、70等族群,其中20、30這一組的是晚婚族;40是單身不婚族;而50、60這一組是熟齡離婚族,而70以上是屬於配偶有一方過世的老年單身族。

這種現像在台灣也愈來愈成型,除了熟齡離婚族在台灣目前較少見外,其它各族群都有了,只是我們的內政部是否有統計數字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一個人使用的包裝商品就愈來愈夯,事實上,日本所謂的核心家庭(父母加孩子二個共四人)這種,在台灣也是常態,只是愈來愈多家庭是單身戶,或者夫妻雙薪無子女的頂客族也不少,與日本的社會情況很近似,所以小包裝商品的需求市場就出現了。

The Golden Girls黃金女郎(1985-1992)
大前研一提到未來的會出現一種合租公寓,類似80年代美國當紅影集「黃金女郎」(The Golden Girls,1985-1992),共用客廳和廚房,但各自擁有自己的房間。 如果我的記憶正確,在上野千鶴子所寫的「一個人的老後」中就提到日本有這種老人公寓,只是規模更大,是整棟樓房或一整排房屋的設計,由私人自費或公司法人基於營利出資建造。

大前研一說,日本社會早就進入「成熟或者老成社會」,所以企業如果不思轉變經營方式,只想用過去那種降價求量大,以微利潤來增加獲利的方式行不通了。 他的理論是根據日本企業統計,50%的銷售是來自日本國內,其它的才是分佈全球(美國15%、中國10%、東協10%、歐盟10%、印度中東5%、北洲5%),他認為這種佈局太保守,一旦日本市場飽合,其它市場沒有大力開拓的話,這種微利量銷政策就無法持續,降價求售結果,只會讓日本企業的營收更滑落。

其實日本企業剛開始並不採用量產政策,而是想以品質取勝,本來很成功,但因為歐美這種成熟市場經濟規模無法再擴大後,再加上貧富不均加大缺口,那麼消費人口就會往二極走,中價位品質市場就很難持續。

日本的產品不差,但要達到歐美社會那種百年奢華品牌建立的程度,仍要一段日要走,而且歐美的奢華品牌是根據西方人的口味建立的,東方人仍難達到這種要求,所以該另闢溪徑,建立一個屬於東方人的品牌,只可惜日本本身的文化全部外來,再加上島國民族性影響,要嘛固守死也不變,要嘛就全部接受外來的文化,把自己的全丟光,談融合產生新文化就一個字「難」,這與中國人不同,是非戰之罪。

其中最著名的品牌叫「Sony」,他們甚至多次併購美國媒体業,找來外籍CEO,想在媒体娛樂業站穩「Sony」品牌,但運氣不好,二次碰上金融泡沫化,而且沒有注意到媒体娛樂介媒及方式改變了,所以輸給「YouTube」及「FaceBook」,甚至蘋果的「iTune」、「iPod」、「iPhone」都快把「Sony」逼上梁山了。

「Sony」當年不該把主戰場放美國,而該放中國,但說來也是非戰之罪,「Sony」想也沒有用,因為中日關係始終無法真正解凍,所以「Sony」想進中國市場操兵也難,所以說政治影響經濟是事實。

日本的國風就是如此,非常保守,非遇到像311這種地震海嘯天災,加上無法解決的福島核災,才可能讓日本政府重新大幅調整國策方向,讓她們把頭轉回亞洲,想辦法解決二戰歷史糾結恩怨。

Margaret Hilda Thatcher(1925~)
大前研一非常讚許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1925~),因為她主張小政府,將電信、瓦斯、航空、自來水等國營事業民營化,引進外國資金及提高效率。

這點我不否認論點是對的,但現在回頭看福島核電廠的東電公司為了利潤績效,而產生的社會成本,就會明白把一個公用事業民營化交到財團手上時的後果。

台灣也一樣,一堆國營事業美其名民營化,其實是不想受到立法院制肘控制,政府官員好上下其手,真的是橘逾淮而枳。

他提到一個達到經濟規模的經濟体,政府如果想用總經的方式來刺激消費,有點像亂槍打鳥,浪費子彈而且中者不多。

例如透過租稅政策、貨幣政策或者擴大公共支出的方式,並無法真正刺激消費,因為這種成熟經濟体的人民不會沒有錢消費,而是對於未來前景悲觀或者該有的東西都有了,所以引不起他們的消費慾望,再多的錢拋下去,都會石沉大海,被存起來或者匯出作為對外投資,所以形成慢性通縮。

這時唯一的辦法就是對症下藥,實地了解人民不消費的原因,也努力去創造消費誘因,將人民心中的消費願望化為實際行動,才能解決通縮及市場疲弱的問題。

嬉皮世代(Hippie 1960~1970)
大前研一提到現在日本20~30歲的年輕人的消費特色:「喪失物慾、不想出人頭地的世代」,他們一方面極力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一方面將生活用度壓至最低,整体行為非常類似美國1960~1970的嬉皮世代(Hippie),只是他們不頹廢,不關心政治,但濫用藥物的情況仍很嚴重。

台灣現在的年輕人也開始出現這種狀況,在很良好的經濟生活下出生長大受教育,但卻被保護過度,宛如溫室中的花朵,根本無法面對外面的風雨。 所以他們拒絕長大,拒絕出外工作,只想繼續求學時期的生活,宅在家上網。

因為沒有收入,也不好再開口向父母要太多的零用錢,所以他們會去7-11這種超商、速食店打工,拿時薪,將個人消費慾望壓到最低,除非是特性產品,如iPhone等蘋果系視覺美學產品出現,他們基本上是不消費的,能省則省,對於世俗名牌也不屑一顧,東西隨便耐穿可用有時尚感就可以了,至於吃的方面就更簡單,所以才被定名為「食草系」。

我非常喜歡大前研一先生第一章「認識現狀」的引言:「衣食不缺的富裕社會逐漸出現兩極化的消費方式,與其說民眾因為所得差距擴大,產生社會落差或階級區隔,不如說是每個人開始視情況交叉使用高級品和低價商品,進入了沒有中間地帶的兩極化消費時代」。

但不代表我認同他的看法,這種成熟化社會,如果企業或政府不思調整產業結構,自然而然企業就會出現比較成本利益概念,如果勞工無法自由流動,那麼企業就搬家到勞動力比較便宜的地方去生產,或者就源靠近消費市場省運費等,所以年輕世代自然而然就失業,除了政府社會企業找到新的企業模式來創造就業的春天。

年輕世代面臨失業的狀態,為了避免消耗父母過多資源,或者是節約儲蓄等待春天,自然就會成為草食系動物,而本來的中產階級,因為薪資不會往上調,但物價持續上漲的結果,把他們的購買力侵蝕掉,所以只好往近貧階級移動,買目前薪水能負擔的產品,將多出來的購買力用來支付教育等無法降低成本的費用。

所以我認為二極化的消費形成的要素仍是可取代不可取代,而非完全看品質而定。

大前研一先生對於「精品、名牌」的看法與我完全一致,就是很多全球知名的奢華品牌(除了Hermes與Cartier外)都量化追求最高利潤生產,也就是說他們不在固守在本國生產,以品質及限量取勝,而是外移人工及原物料便宜之地,大量生產來賺取「暴利」,問題是這種行銷方式,會降低品牌的價值感,當人人只要支付的起價款,都可以買到這種精品名牌時,這個精品名牌的價值就開始「decay」..........。

而大家別忘了,不同的階級,他們的生活環境不同,造就的品味就不同,對於設計的觀感就有不同的品味。當名牌精品量產賣到中產級手上時,久而久之,他們的設計就必需流俗化,就是符合中產階級對於「design」的要求,那麼原來的高端消費群就會逐漸消失,結果精品就得降價求售,維持原來的利潤,然後再降價求利潤,循環下去。

當然有的名牌精品採「副品牌」方式,就是同公司出品,但掛的牌子不同,而訂價不同,行的通行不通很難說,因為消費者對於精品名牌公司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但對於我來說,只要我知道是同一家公司的產品,當然就不買,因為很賭爛。

例如在這本書中,無意中提到鴻海集團代工的產品(大前研一先生可能認為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所以很自然的寫出來),大家看一下,你會昏倒還是爆笑,真的視個人情況而定:

手機:iPhone、Moto、NOkia;個人電腦:DELL、HP;遊戲機:Wii、DS、PSP、PS3、Xbox360

它們全部都是鴻海代工的產品。想像一下,不同勞工站在不同生產線上,也許就隔了一條走道,生產一樣的東西(至少內裏的零件差不了多少),只是外表的設計(殼)不同,到了生產線的末端,由品管員把標籤貼上打包出貨,你會作何反應?

大前研一先生在本書的主要想闡述的觀點是,以日本企業有50%以內需市場為主的行銷法,必需注意到一件事,就是成熟市場無法用降價刺激消費,而是必需了解客戶的需求,製造客戶需要的產品,才可能提高銷售量。

這對於日本這種擁有1.2億人口的市場,這種說法是可行的,但對於台灣只有2300萬人口的市場,只怕很難。

所以大前先生在第三章提到外部金礦,就是把外國消費市場納入自己產品的行銷網中之意。 本書提到到2010年,全球年收入在20,000美元以上所得者約有1.75億;而3000美元以上的有14億(中國4億、印度2億、印尼8000萬),所以這些消費人口都是日本中高階產品可以行銷的對像,可以讓日本企業擴大生產線,僱用更多的日本年輕世代,降低失業率? 這還是得回到一個核心問題,日本企業不因為成本效益問題把生產線外移嗎? 所以大前先生的第三章可能與「一個人的經濟」無關,而是站到企業那邊考慮問題,找出解決之方了。

問題來了,日本企業與台企一樣,原本是利用中國的便宜勞力,作同樣的加工出口產品,並未深耕中國的內需市場。金融大海嘯後(2008年),中國已將外銷為主的發展模式,逐漸轉為內需經濟,也就是世界工廠已逐步轉變為消費市場,但日商及台商都沒有注意到這種現像,沒有佈局好,再加上中日政治關係很差,所以賺不到這種錢,而台商一直是作代工為主,沒有品牌經營經驗,目前可能仍是轉而為中國廠商代工,不會發展出自己的品牌及通路。

大前先生認為中國接下來的發展模式,會採美國模式,這點我同意,因為這種大陸型國家,不是我們這種以外銷為主的經濟体能幫的上忙的,反而是美國這種基本上以內需為主的商業工業生產模式是中國下一階段能借鏡的。

印尼傳統服飾
現在日本企業把印尼市場當作內需市場的延伸,這倒也符合歷史傳統上印尼與日本的關係(大家別忘了,日本人的和服下半身與印尼的傳統服飾相同,連花簪的形式都仿效印尼婦女頭上的花?)。

本書中提到日本的核電廠,很驚人,在福島核電廠出事前,大前先生即已點出,日本主要核電廠東芝、三菱重工、日立製造所都有整廠輸出的能力,唯一作不到的是鈾濃縮技術,目前福島核電廠中用的鈽鈾MOX燃料是法國製造,而且這種MOX燃料如果直接取自核彈頭的話,基於美蘇簽定的限核和平契約,那麼從核彈頭取下來重新製造的MOX燃料,可以使用上一百年,也讓日本的核電廠整廠輸出的競爭力增加很多。

而日本的核廢料根本無地可存放,所以一直存放在各核電廠的反應爐中的暫存區,也就是這次造成福島核災無法解決的主因的廢燃料棒問題。 大前先生認為與俄國達成合解,先取回部份的北方四島,那麼就可以將核電廠設到庫頁島上,利用海底電覽輸回日本使用,解決日本不容易取得核電廠興建地的困擾,同時可以把核廢料存放到西伯利亞地區,一舉數得。  可惜! 麻生政府在2009年把這種可能性破局,現在福島出了事,就更不可能了。

到了第三章後半,大前先生與一般的私募基金或全球併購公司的看法雷同,就是到新興國家去尋找獲利50%以上的機會,然後等到這些國家政經穩定下來了就賣掉走人。

這種經營方式不是一種長期經營企業的心態,比較像John Perkins「殺手經濟學」中那些經濟殺手的作為,只是他們不為美國政府服務,而是私慾,但手法一樣,就是不顧一切的賺,在短期內撈飽走人,至於在地國的生態、環保及人民生活狀況,不是他們的考慮範圍。

大前先生唯一講對的是,鼓勵日本年輕人離開日本找尋生存工作機會,不要留在日本等死,這點與我的看法同,與其守在台灣等政府給飯吃,不如遠走他鄉求生存。

大前先生大概明白中日之間的歷史恩怨無解,所以他也不鼓勵日本人到中國,也許他也明日,以華人人才之盛,日本人過去現在未來在大中國市場都無望,所以希望日本年輕世代到東歐的羅馬尼亞、烏克蘭及蘇俄找機會,不要再投資韓國、印度。

他的想法很對,但碰到的問題仍一樣,日本人的思維就是防衛心很重,無法敞開心房與人交談,中印是問題,韓台也無法真正合作,難道到了東歐這些法治不彰的國家,日本人應付的來?

日本的問題是驅除心魔,好好的正視周邊鄰居,把那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心態拿掉,才可能與別人好好的談合作。

福島核災,讓日本人了解到原來日本所自豪的精準到位精神是建構的神話,其它亞洲國家對於日本的幻想也逐漸破滅,原來日本也有不能的時候,被謫為凡人的日本會跟別人比較好相處了,至少台灣人會覺得如此。

我不太懂大前先生第四章中說的,日本政府財政赤字雖然大,但外債不多的說法。 難道國債擁有人是日本人、日本銀行及保險公司、日本企業就沒有危機嗎?

貨幣特別是紙幣之所以為人民接受,是因為相信它的「購買力」,如果日本政府的財政赤字不解決,遲早會借不到錢,也無法發新債換舊債,因為日本國內也不買了。

大前先生講的是無立即市場性崩盤之風險,也就是日本國債沒有國外市場,如同非上市公司是上櫃股票,所以仍有時間來處理,例如找私募基金,找外國央行等解燃眉之急等,就如同他在第四章中提到的柯林頓總統解決老布希因第一次波灣戰爭造成的巨大財政赤字缺口一樣。

所以答案是拖延問題,不是問題不大。

日本沒有全世界的世紀金融海嘯大危機,也會有日本本身的金融危機,試想不斷的把日本人1400兆儲蓄借出來擴大信用的日本政府,總也有碰到前浪推不上去的時候,到時日本國內人民的恐慌程度會急劇產生資金外逃現像,日本政府要如何收場? 管制外匯? 凍結金融資產提領? 可能嗎?

大前研一先生對韓國的溢美之詞其實是見樹不見林,日本人的英語能力不佳不是今天的事,但為何過去都沒有問題,現在都是問題?

台灣過去現在的英語人才也不缺,但仍走上與日本一樣的下場,歸結原因都在於國家戰略政策錯誤的問題,他書中提到1994年開始三星前總裁就認為在歐美市場要打嬴基礎穩固的日本不容易,所以往金磚四國的中印巴俄走,而1995~2008年這段時間,台日在幹什麼? 整天與中國唱反調,而且鎖國鎖市場,這才是台日二國輸掉戰場的主因。

但台灣走出來了,亂流仍難免,但主流趨勢已定,台灣仍決定走過去獨沽一味的外貿政策,只是這次我們把市場調往中國。 台灣是小國,沒有日本的大能量來賺全世界之財,所以我們就只能把挑最大肥肉吃,

而大中華市場就夠台灣人煩惱了,光要生產符合中國人要的東西,就如同過去生產美國人要產品一樣,三仟髮絲全掉光。

大家都說,韓國一樣賺的到中國的內需市場,因為他們會講英文? 其實這在台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日貨在台灣銷售成績好的原因,是因為過去台灣人諳日語。

未來的大中華市場,也許韓國在東北那一帶有市場,但進入華中、華南、華西,他們絕不如語言無障礙的台灣人,所以外國產品想進入中國市場行銷,一定得到台灣過水,而且一定得聘用台灣行銷管理人才來進行市場規劃。

大前先生說,台灣沒有品牌、行銷、業務及管理人才? 恐怕他誤會了,是沒有市場讓台灣人放手一博。他把台灣人當成日本人看,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是門縫中瞧扁人。

台灣會出現代工天王,就會出現行銷天王,我們的統一集團、頂新集團是假的嗎? 7-11現在的控股公司是日本華洋堂,但統一的行銷策略與日本7-11無關,更別提頂新了不是嗎?

韓國的問題是沒有信用,全國上下對於使用髒手段獲利視為常態。這種心態是要不得的,長久以往,自取滅亡,這也是過去韓國大企業大起大落的主因,再加上韓國沒有中小企業,只要大企業一出事,整個國家就會再來一次1997年的金融風暴,這與台日二國穩定的政經金融体制不同,與中國企業目前的心態比較一致。

只是大國就是大國,如同美國一樣,他們怎麼倒帳都無所謂,因為其他國家為了避免骨牌效應,一定會出手支撐,但韓國可不是大國,也沒有值得別人重視的高科技,所以談支撐就不必了。

這種話,現在講一定被人家說是「紅眼」,但這是一種長期觀察韓國內部政經社會情況得出的結論,不出10年一定兌現,大家等著看。 如果說台日二國是保守主義者,10塊錢作15塊的生意,那麼韓國是10塊作100塊的生意,而且都是微利產業,不出事則己,一出沒有救。

大前先生一直認為日本企業沒有外派很多人員到金磚四國或者VISTA去學習人家的文化、歷史、語言,建立人脈是錯的,但事實是,這些人不會學習當地的語言、文化、歷史,只想去建立賄賂人脈,所以才會有英語TOEIC900分以上的規定,而這些韓國外派人員到了駐在地是不使用當地語言,那怕是懂當地語言,也一定要用英語,表示他們高人一等,但小鼻子小眼睛,甚至想A派駐國社會福利制度的心態昭然若揭,裝腔作勢,很令人討厭。

官商勾結這種体系,到了一個國家政經社會成熟到某種程度,甚至保護自己國內產業的聲浪一起,就沒有用了,韓國不是大國,無法用國家機器來迫使人家開放市場,所以他們的黃金期就是10年,接下來所有的市場的本國人產業會接手,不會讓三星或LG繼續下去,這也是過去日本Sony、Toyota碰到的問題,韓商把產能擴的太大,比日本還要大,而自己國內市場能消耗的不達日本50%,只要國際市場有些風吹草動,他們就完了,信與不信,10年內見分曉。

韓國內部貧富差距擴大的速度比台日快上百倍,而且社會演化到現代化民主國家的程度也遠比台日慢,只要看到演藝人員被壓榨到那種程度,對女性的態度仍維持19世紀前的狀況,與印度差不了多少。 這樣的國家是有一半的人口沒有發言權,而勞資雙方的權利義務極不對等,假以時日,韓國再爆發大規模勞工運的可能性很高。

韓國的政府官員來自企業的太多,而且很多都是與美國有綿密政商關係,所以他們大多有不堪告人的資料掌握在美國CIA手上,這或許能解釋李明博不管三七二十一,廢棄金大中好不容易建構出來的南北韓陽光政策,走回南北韓對抗,由美國主宰國家命運之路,這也是韓國的命運轉捩轉之一。

大前先生在第五章提到日本的教育制度及現況,差點讓我笑岔氣,原來台灣人如此喜歡日本是其來有自,我們的教育制度是唯一標準答案制,而且只重視智育及背誦,不教小孩子倫常及公民與道德,養出一批批眼中只有分數沒有社會義務責任「自私自利」的動物,這點是與日本教育制度完全同的,難怪一堆這種教育制度下出來的台灣人看日本人如此中意,真的是「物以類聚」、「一丘之貉」。

大前先生最終篇說,無論採行什麼經濟政策,日本消費者都「無動於衷」。扁朝時期的一堆無用公共工程的發想,由本書中看來就是來自日本自民黨政府,包括那些「民宿」業,果然無效,真的服了民進黨這些官兒們,連基本的政經環境生態條件不同,不該照本宣科,他們也不管,抓來就用,這時就不得不佩服韓國金大中大統領了,真是選錯了總統就如同嫁錯郎取錯老婆,終生悔恨。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