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7, 2011

親愛的小王子( Little Princes One Man's Promise to Bring Home the Lost Children of Nepal)閱讀心得

本書作者:Conor Grennan(2010年首版);譯者:陳逸如;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股)公司(2011年5月正體首版)。

我買下這本書的理由很簡單,因為第一次看到有關於泥泊爾的繁體書,所以毫不猶豫的買下。

洪蘭教授寫的序非常好,表示她全部看完才下筆寫的,麻煩大家好好看一下。

這本書值得你看,像某些中藥,吃了就算治不了病,也健身益氣。 ^_^ ~~
不會告訴你這本書的內容,不然你們就不會去買來看,但我會把書中看到但作者沒有太著墨的事寫下來作為附註,讓看這本書的人,可以一邊看一邊參考我寫的雜記,這樣會有趣很多。*^◎^* ~~

加德滿都圓環道路
尼泊爾Humla村
Daal Bhat(扁豆飯)
第一個映入我的眼瞼的是「EastWest Institute」這個名字,成立於1984年,為「NATO」及「 Warsaw Pact」雙邊建立互信關係,避免軍事對抗的第二軌談判創始組織。 柏林圍牆倒後,導致的東南歐政治經濟動盪,讓這個組織轉而去支撐並穩定這個地方的經濟,同時訓練當地的政治領袖如何施行民主制度。 2000年後,這個組織將工作性質擴展到中國、東南亞及中東,關注目標是「資訊安全」、「經濟安全」及「暴力主義者」2009年,這個組織發表了美俄聯合聲明,表示目前的導彈佈署無法阻止伊朗的核彈威脅,讓歐巴馬政府改弦易轍另定它項計劃。
這個組織的最大戰略目標為建立美中俄三邊對話關係,其中於2006年,EWI 尋求如何鞏固中國為全球生產夥伴。 目前他們把重心放在區域政經軍穩定上,特別是阿富汗、南亞地區及西歐太西洋畔,方式是透過約50國的150個以上的國會黨團運作,以減少大規模毀滅武器威脅、恐怖主義右翼份子活動及能源、資安合作。

所以說讀者只要讀到上面這段,大概就可以理解作者的工作性質, 他從工作六年的布拉格(Praha,為捷克共和國首都)離開到比利時布魯塞爾過水二年,於2004年11月到達泥泊爾,工作三個月,於2005年1月離開,再於2006年1月回到泥泊爾,幾乎整年(2006年)花在泥泊爾西北部與西藏接壤的「Humla」地區。  接下來2008年3月西藏暴動。 
→_→ ~~

作者是本身於書中自述,無姪兒、姪女,也沒有年紀很小的表弟妹,而較親近的朋友皆無小孩,甚至本身可能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因為他提到父親與繼母。

他第一天到了「Thamel」區(位於泥泊爾首都Kathmandu),在那裡逍遙數個鐘頭 ->第二天,到非營利組織「CERV泥泊爾」作新進志工訓練->第三天開始一星期到加德滿都南邊的「Bistachhap」村寄宿一星期以習慣泥泊爾的村落生活,此時他第一次吃到泥泊爾傳統主食「扁豆飯」(Daal Bhat)->一星期後,他終於到了「Godawari」村的小王子兒童之家,但很離譜的是,他認為自己還有二個星期才算正式到任,所以跑去登「Lukla」村為起點及終點站的聖母峰基地營,就好像在作體能測驗,看他是不是能翻過山到西藏地區一樣?

mani-stone(雪巴村落外常見)

雪巴人(夏爾巴人): 「夏爾」在藏語中意為東,「巴」意為人,族名即表示「(來自)東方的人」,相傳先祖來自中國甘孜地區。最近有先祖為党項羌(西夏王族)的說法;夏爾巴人有姓無氏,同姓不婚,一般也不與外族通婚。宗教信仰為藏傳佛教,忌食魚、狗和小牛,主食以玉米為主,講究使用茴香、辣椒等調味料。夏爾巴人由於常年生活在高山地帶,是天生的登山嚮導,為各國登山隊提供嚮導和後勤服務已成為夏爾巴人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Tikka(Tilak):俗稱的第三隻眼,主要為南印度 Vishnu
神崇拜者所用,後來Shiva神及女神Shakti的信奉者也用。這東西的位置與松果體(Pineal gland)一致,其形狀像是一顆小松果並座落在腦部中央的附近,介於兩個大腦半球之間,被裹在兩個圓形的丘腦的接合處。松果腺細胞在很多非哺乳類的脊椎動物中非常地像眼睛的感光細胞。一些演化生物學家相信脊椎動物的松果體細胞與視網膜細胞共有一個同樣的演化原型,它負責製造褪黑素,一種會對醒睡模式與(季節性)晝夜節律功能的調節產生影響的激素,人類的松果體會成長到大約1-2歲時,之後就保持穩定,雖然其重量從青春期時會再逐漸增加。在兒童時期保有充足的褪黑素被認為會對性成熟有所壓抑,因此松果腺瘤被認為與性早熟症(precocious puberty)有關。而當青春期來臨時,褪黑素的製造就會減少。在成人時,松果體的石灰化是典型的。
松果體與天眼
tilak
松果腺


我對於書中提到「小王子兒童之家」創辦人「珊卓拉」特地去「Mugu」區「Rara Lake」毛派控制區登山健行一事,感覺很有趣。作者說原本「珊卓拉」原定去三週,但事實上一星期左右就回來了,因為她與當地嚮導在第三天就碰上了毛派反抗軍,而且提到了「某場會議」,被拘留了三天,幸好當地木古區嚮導不離不棄,才讓她脫險返回加德滿都。o_O???
尼泊爾Mugu區

2005年1月作者三個月志工工作期滿離開到泰國曼谷(2004年12月26日發生南亞大海嘯),他玩的很開心,理由是幫忙消費? 他與在布拉格一起工作的好友格蘭會合,花了6個月的時間,騎腳踏車遊歷世界各國首站到泰緬邊界,找不到腳踏車路了,就航行湄公河南下到竂國過去的首都「Luang Praban」............;第7個月,他找到與他一起在尼泊爾當志工來自英國的艾利克思一起再度騎腳踏車上路,首站到東埔寨,接下來到越南「胡志明市」(Ho Chi Minh City;原名西貢),然後再往北到「河內」(Ha Noi).................,這樣又混了三個月才與艾利克思道別作者獨自前往「蘭卡」,他在這裡穿山越嶺又騎了三個星期腳踏車,接下來他又到「印尼」騎了幾天,到「峇里島」(Bali Island),與當地海灘上教衝浪的小男生學衝浪.............., 然後他跑到中南美洲,去爮「印加古道」,接下來飛到秘魯北方」,搭當地船隻沿亞馬遜河順流而下200英里(約322公里),到了「玻利維亞」,學飛行傘...............2005年10月,他回到美國紐約,結束為期一年的環遊世界之旅。
中南半島地圖
南美洲地圖





這中間誰看到作者想念這些孩子了? 或者作者表示想念孩子了? 比較有趣的是,他在中南半島騎腳踏車約混了9個月,每個國家都跑遍。然後突然一年後,他存款花完了,卻開始想念孩子了?  (ˇ︿ˇ﹀


接下來,我們該來讀一下尼泊爾歷史: 國土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台灣3.8倍大);人口約2.7仟萬人;首都Kathmandu;聖母峰(Mount Everest)是中尼界山,海拔8,844.43公尺;官方語言是:尼泊爾語(屬印度-雅利安語支,與北印度語很近似,較多的詞源自梵語,目前文字使用天城文)、英語;2009年GDP:1,402美元;國花:杜鵑花。

公元前6世紀(約中國春秋時代),尼泊爾人就已在加德滿都河谷一帶定居, 這些人屬於藏緬語族的「Newari」人,這個王國當時叫「Nepala」,而加德滿都河谷及其周邊地區稱為「Nepa」。

Lumbini(藍毗尼)佛祖出生地
孔雀王朝
GUPTA Empire(笈多王朝)
公元前500年左右,泥泊爾南部地區興起了許多氏族(Clan)形成的小王國,其中之一為「Shakya」(釋迦族),出現一位王子名為「Siddharta Gautama;563~483 BCE」(悉達多。喬達摩),他就是後來的佛祖(Buddha),他出生於迦毘羅衛城(Kapilavastu;釋迦國首都)「Lumbini」(梵語;中譯為藍毗尼),現位於尼泊爾境內的「Terai」小村附近,靠近印度的邊境上,距加德滿都280公里。


公元前250年左右尼泊爾南部地區深受北印度孔雀王朝(Mauryan Empire ;324~187BCE)影響;到了公元4世紀尼泊爾成為印度笈多王朝(Gupta Empire ;320~550)的附庸國。


公元3世紀~8世紀末
,尼泊爾由「Licchavis 」王國或氏族統治(這段歷史記載在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中)。

公元879年~11世紀末
,尼泊爾由「Newari」或「Thakuri」王國統治,但疆界不明,到了11世紀時,則同時出現「Pokhara 」王國(這應該都是尼泊爾的原住民建立的王國或氏族政權)。

公元12世紀初~18世紀
,尼泊爾由北印度梵語語族軍事政權「Malla dynasty」統治,但進入14世紀後,這個王國分裂為數十國小邦,最後由「Jayasthiti Malla」1372年(1368明朝建國)再度統一尼泊爾,但至公元1482年(明憲宗於1487年過世),這個馬拉王朝一分為三個小王國:Kathmandu, Patan, and Bhaktapur」17世紀
「Newari」人的「黃金時代」,馬拉王朝統治下的尼泊爾是西藏和北印度平原之間極為重要的貿易樞紐,當時,Kathmandu, Patan, and Bhaktapur」各自為政,三個城市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公元1768年(清乾隆時期)
廓爾喀人(Gorkha )建立的「Prithvi Narayan Shah」王國崛起於尼泊爾西部甘達基河沿岸,統一尼泊爾,並以其發源地屬於印歐語系的尼泊爾語(Nepali),取代此地原使用的藏緬語系的「Newari」語,現代尼泊爾就此成型。

公元 1788年廓爾喀王朝於清乾隆時期入侵西藏,洗劫後藏班禪喇嘛的駐錫地扎什倫布寺,逼使達賴與班禪向清政府請求援軍。乾隆先後二次用兵,最後由福康安和海蘭察統率清軍於1791年將廓爾喀人全部逐出西藏,並越境追擊至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城郊,從此廓爾喀成為中國的藩屬,這也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後一件。

英國在佔領印度後(1757年),漸漸向北進發,於公元1815~1816年爆發「Anglo-Nepalese War 」,這場戰爭讓英國人見識到廓爾兵士的英勇,也墊定了後來尼泊爾傭兵招募由來。 1816年雙方簽定「Treaty of Sugauli」(塞格里條約),強迫尼泊爾把南部大片土地割給東印度公司,並要求尼泊爾在內政和對外貿易方面接受英國的監督。

公元1846年(1843年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因長期皇室內部的黨派之爭,令當時的皇后派想推翻勢力快速崛起軍事首領「Jung Bahadur Rana」,而發生了「Kot Massacre」,數百名忠於皇后的王子及部落酋長被殺,也導致「Jung Bahadur Rana 」家族自此掌握尼泊爾政權,世襲首相職位,皇室大權旁落。

公元1923年英國承認尼泊爾的獨立,並與尼泊爾簽訂了「永久和平條約」

公元1951年,印度懼於中共於入藏(1950s),為免尼泊爾過於親中,故支助尼泊爾國王「Tribhuvan」(1911~1955)重新掌權,實行君主立憲制,成立「Nepali Congress Party」(尼泊爾大會黨),終止「Rana」家族105年的世襲統治。

公元1959年,經過數年皇室與國會的爭議,「Mahendra」(1955~1972) 國王,廢除君主立憲制度,用「panchayat」(鄉村五人長老會,盛行於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制度取代,直到1989年為止。

公元1990年,受人民愛載的「Birendra」國王(1972~2001)再度接受君主立憲制,建立多黨政治。

公元1996年,尼泊爾共產黨(俗稱毛派;Maoist)使用暴力手段,想取代親皇室國會系統,建立社會主義民主國家,這導致長期的尼泊爾內戰,及超過1萬2仟名尼泊爾人民死亡。

公元2001年,皇儲「Dipendra」因選妃事件,槍殺國王「Birendra」、王后「 Aiswarya」及另外7名皇室成員後自殺,「Birendra」國王之弟「Gyanendra」繼承王位。不少民眾相信這其實是「Gyanendra」所策劃並嫁禍予王儲,因此尼泊爾王室聲望大不如
「Birendra」時代,此後,尼泊爾共產黨的武裝勢力漸獲得部份民眾的支持。2004年底,尼共開始對首都圍城,截至2006年,尼泊爾除了首都加德滿都外,大部分地區受尼共控制。

 

公元2005年「Gyanendra」國王解散解散政府,宣佈未來3年由他親自領導新的部長委員會,意圖全面鎮壓毛派暴力活動,但毛派勢力已成,政府軍無力回天。 2006年「Gyanendra」國王美國和印度施壓下屈服,表示願意還政於民。 他發表電視演說,宣佈會解散內閣,將行政權力交予人民,並將舉行選舉,呼籲反對派推舉首相人選。2007年,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國王定位為「象徵元首」,廢除君主制度,宣佈尼泊爾為「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公2008年,尼泊爾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Nepal (Maoist)」嬴得新國會大選之多數席次,並與其它黨派組成聯合政府,2008年8月15日,尼泊爾制憲會議選舉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主席「Prachanda」為共和國首任總理。

尼泊爾Birendra國王與Aiswarya王后
尼泊爾dipendra皇儲(1971~2001)
Prachanda總理(1954~)
king gynendra(1947~)
第99頁,寫了一段關於尼泊爾皇家政府如何對付毛派的「班達」(Bandha;罷工之意),很有趣。因為毛派每次利用班達來逼迫尼泊爾政府讓步,如果尼泊爾人不配合,他們就會砸車、打人、縱火等,而尼泊爾政府根本無法維持社會秩序,所以也無可奈何。  但久而久之,尼泊爾政府也學會了毛派那一套,方式是叫警察扣留加德滿的500輛轎車,透過新聞檯布命令,叫車主必需在班達施行的第一天到警察局領車開回家,否則車子就會被永久沒收,迫使這些車主,為了個人重要資產而冒險出門,以破毛派的「班達」禁令



2006年1月,作者又回到了加德滿都「小王子兒童之家」,此時創立這個兒童之家的珊卓拉回法國去了,其他志工也早就離開,只剩下一個人「法西」,這個法國義工,整整呆了一年。作者著墨其它義工之處不多,包括法西。但少數言及法西之處,卻讓讀者看到法西對這些尼泊爾孤兒的真正關心。也許正如作者所言,法西是被領養的阿爾及利亞裔孤兒,生父不明,所以才能將心比心,真心的對待這些孩子。

Karmapa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Dharamsala(達賴駐地)
2006年1月時,尼泊爾的「Gyanendra」皇室政權,已走到盡頭,眼看著快倒台了。 我突然想起2001年尼泊爾皇室血案,據說起因是皇太子「Dipendra」想選一個親印度外交官的女兒為妃,而王后「 Aiswarya」堅絕反對引起 ?  最奇怪的是,皇太子為何把有繼承權的兄弟姐妹全殺光?  這令我想起另一件事,1999年12月28日離開西藏,借徑尼泊爾,於2000年1月5日,到達印度達蘭沙拉(Dharamsala)的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鎢金欽列多傑。 這二件事有關嗎?

就在這個時候,「小王子兒童之家」努拉吉、克理喜兄弟的母親找上門,才讓法西得知,她除了殘疾的第三個兒子外,另外還得照顧被哥卡「Humla」拐騙來的7個小孩,名字為「瑪丹、畢許努、納文、達加、薩米爾、庫瑪及阿密塔」。 作者與法西同樣帶努拉吉、克理喜兄弟去探望他們的媽媽,法西發現了,但作者若非法西告知,完全不知? (我註:還是漠不關心呢? )

2006年,尼泊爾除了首都加德滿都外,大部分地區都受尼共毛派控制,並開始逼「Gyanendra」國王退位,交出政權,否則將長期無限制罷工下去。 所以作者於3個月義工到期後,在他書中說拜託了「雨傘基金會」(Umbrella Foundation) 收留這七個小孩,於4月初一走了之。 作者的解釋是,在尼泊爾的所有兒童之家的孤兒,如果沒有義工在時,也可以靠當地員工或者互相幫忙活下去。 而且他在這段文中不誨言的重申2005年1月離開時的想法:「我必需回家,這次可能要等好幾年,等他們都長得很大之後才回來。......................。」,他沒有再回來的打算。反而是法西,他能再拖一星期就再拖一星期,明知內戰情況不妙,他都不打算儘早離開。(我註:不會有一個作者,特別是他寫一本書,述說自己的功績時,會講太多別人的好。 但就算著墨如此少,你仍可看出法西的愛心,想必作者沒有寫出來的就更多了。)

作者本來是要找工作開始新生活了,但因為他一直與「法西」互通電子郵件,所以二人都知道「雨傘基金會」慢了48小時,沒有接到那7個小孩,小孩被哥卡帶走了。他用E-mail告訴法西說:「我要回尼泊爾」,而法西是直接回信說:「我和你一起回去」。

作者並未如其所言馬上回去,而是花了很多時間去成立一個叫作「尼泊爾下一代」的基金會(Next Generation Nepal,NGN),董事全來自「EastWest Institute」這個組織。然後他說他彙整「EastWest Institute」資料庫中相關的政策和國際組織聯絡資料,卻發覺幾乎沒有關於「Humla」的資訊,一直到他找到「Anna Howe」這個「ISIS - Women's International Cross-Cultural Exchange」組織的尼泊爾負責人後,才算得到「Humla」比較詳細資訊。

同時間,在法國的法西也成立「Karya」(尼泊爾語做事之意)基金會,也開始募款,最重要的是,他在法國找到傑出且能致力於此的人才,這些人中,有些過去還擔任過「小王子兒童之家」的志工。 最重要的是,作者自己承認法西是專家,知道如何成立、運作一個類似「小王子」的兒童之家,特別是估算每個孩子每週消耗的衣、食等費用。

比較起來,作者像玩家家酒,而法西比較像認真的想成立一個能支撐兒童之家的基金會。 事實上也如此,作者從4月募款到8月,只募得約5000美元,估算能支撐數月經營兒童之家費用後,於2006年9月飛回加德滿都,這麼囪促的原因是,他透過E-mail 認識了與他同樣是維吉尼亞大學畢業的麗茲,而麗茲於2004年在接新的的律師顧問工作前,與好友相約環遊世界3個月2005年夏天非洲尚比亞擔任愛茲病毒兒童志工;2006年耶誕節,她預定前往印度當志工。 所以作者算算時間,不能如法西一樣準備好再到加德滿都。

作者回到加德滿都後,一直靠「雨傘基金會」與尼泊爾兒童福利聯盟的領導人「Gyan Bahadur」關係找失散的7個小孩。 在找孩子的過程中,作者碰至少100個處境與「小王子兒童之家」及失散7個小孩一樣的尼泊爾棄兒,他並無營救收容之意(只是偶而表示憤怒情緒),事實上「Dhaulagiri House」(以喜馬拉雅山最高雪峰命名)是法西 2006年11月21日回到加德滿都後,才正式成立,所有的採購隔間裝潢工作,幾乎都是法西完成的。 作者於法西到達後不久,就前往Humla 區至12月22日才返回加德滿都,其間不過一個月法西共收容了20個小孩到「Dhaulagiri House」,幾乎達到滿數的30個容量。

也許讀者會說,因為當時「Dhaulagiri House」還未成立,所以作者也無可如何? 但他從9月~11月有3個月時間,只作一件事--找7個小孩--而且也不是他自己去找,是依賴「雨傘基金會」與「Gyan Bahadur」的人脈與關係,他只是跟著跑去認人。 10月初,「ISIS」組織的「Anna Howe」打電話告訴他加德滿都山谷西側的「Thangkot」村,有一個女孩子的特徵像7個小孩中唯一的女生「阿密塔」,他果然在那裡找到了她,把她交給「雨傘基金會暫時照顧,而作者回家後作的第一件事,是把阿密塔面無表情站在小路上,提著二個瓶子的照片,E-mail給麗茲看,以博取佳人的認同。(⊙o⊙)


三天後,「Gyan Bahadur」打電話來說,找到6個男孩中的4個,但納文及達加因為饑餓瀕死,但還好,在醫院住了二天,二人都渡過危險期恢復清醒意識,作者把這4個孩子一樣送「雨傘基金會」寄養。

不到1個月又有「庫瑪」的消息,他被賣給一個尼泊爾地方官員作為私人童僕,但最終經過「Gyan Bahadur」的努力交涉,庫瑪被順利送到「雨傘基金會。 其間作者書中自述,他不知該如何與法西說明,為什麼他面對孩子身處險境時,還坐在電腦面前寫E-mail,而不能立刻去營救孩子? 他心中有強烈的「罪惡感」。(我註:作者說他不善於規畫,只擅長迅速作出決定...........第120頁,看來執行力更差 !)

2006年11月中旬,作者在美國的募款帳戶已達6000美元,「雨傘基金會的創辦人夫妻「Viva Bell」及「Jacky Buk」提醒他可以租用緊鄰他們「雨傘之家隔壁足以容納25個孩子的房子,租金才每月160美元左右,但他仍等到法西於11月21日到達尼泊爾才開始認真考慮租用。 但同時間,他卻為自己租了一間有三間房的大公寓,距離「Dhaulagiri House」不到100公尺,但支句片話不提租金為多少?

2006年11月21日,法西一到加德滿都,馬上回「小王子兒童之家」去看孩子,而且告訴孩子們至少會留到下星期才離開,對「小王子兒童之家」的孩子們來說,法西才是父親與兄長。  「Dhaulagiri House」成立後,法西一直住在一樓的一個原儲藏室的小房間,以管理者身份24小時就近照顧孩子。 作者要他來住他租的大公寓,但法西認為作者住的公寓太大了,像教堂一樣,不溫馨而一笑置之。

2006年11月22日,尼泊爾政府與毛派達成「停戰協定」,「ISIS」組織的「D.B.」(一位尼泊爾Humla人,是 Anna Howe 的同事及老朋友,他致力於幫助自己的國家),通知他準備上路前往「Humla」「D.B.」本身也有一份替「ISIS」基金會搜尋兒童父母的名單,雙方共組一個八人團隊出發。

作者一共準備了24個來自「Humla」區小孩的照片及簡短檔案資料,而且刻意帶了愛爾蘭護照而非他的美國護照 ,(誰幫他申請的護照? 書中只提到雨傘基金會的創辦人Viva Bell 來自北愛爾蘭,作者本身則是愛爾蘭裔。)理由是尼泊爾內戰期間,美國政府是支持皇室政權的

作者在第四部「入山」這篇從176~246共70頁的所謂尋訪小王子父母之旅中,談到孩子父母的部份是199~204頁的安倪許、西瑞提克、畢卡許、納文和瑪丹兄弟(這5個孩子來自 Ripa 村)羅安 (來自 Tumcha 村);206頁的 阿密塔 (來自 Puma 村);211~225頁的 賈格瑞特 (來自 Jaira 村,出產很好吃的蘋果)、拉鈞與琵雅姐弟 (來自 Lali 村,可惜確定父母雙亡);藍姆 (來自 Shreenagar 村 ,也是作者最後一站)。24個孩子,作者只找到 11位的父母,關於孩子部份的文章,總計22頁而已,剩下的全部在描述他本身的登山過程,特別是他從 Shreenagar 村返回 加德滿都之路的過程,從226頁~246頁寫滿 21頁,都在敘述他的艱辛困苦,及他如何心急想在11月23日麗茲到達尼泊爾之日回到加達滿都。  但「ISIS」組織的「D.B.」那一組則繼續往其它村落,協助尋找其它家庭,訪談找到的父母,他們全部準備在「Humla」區過冬。(這比較像專業的)

我是一邊看書,一邊寫感想,常常看到一般讀者看不到的東西。 從本書的第一部開始到第四部為止,我對於作者及法西的看法就很不同。 到了第五部時,作者在「致謝」中終於承認「法西」(Ait-Mansour) 是他這段人生旅程中的良伴,他比他更樂於援助弱勢的人,是他的英雄。

第五部是本書中,最有人性的一段。 也許是作者受了麗茲、法西及「ISIS」組織 「Anna Howe」這些人的影響,他開始真正關心這些「小王子」們,而且與孩子們的互動愈來愈好,而他也開始樂在其中。

我是孟子「人性本善」說的支持者,而好友「D」是荀子「人性本惡」的虔信者。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同意,「近朱則赤,近墨則黑」這種環境因素,才是一個人內心「善惡」二面最後外現的關鍵。

我很喜歡本書結尾時的他,也很喜歡他第五部的文筆,流暢不詰曲而自然的表現出自己的感情及感受,特別是他跟孩子們最後相處那幾個月真情畢露情緒的展現(2007年1月~2007年9月)

「小王子們」的結局不差,納文及瑪丹這對兄弟,被父親帶回家了;而庫瑪的父親,居然走了三天的山路到「西米可特」打電話到「Dhaulagiri House」與庫瑪通上電話。 很多來自「Humla」地區的父母,拿著作者寫的地址找上門,來探望孩子。 雖然因為貧窮,無法把孩子接走帶回家,但小王子們很開心,終於見到了他們的父母。

法西「Anna Howe」走的很近,所以也成了佛教徒。  反而是作者,受到麗茲的影響,買了聖經好好的讀,開始變成一個上教堂的基督徒

2007年1月30日,作者接到「雨傘基金會「Jacky Buk」的通知,說七個失散小孩中最後一個「畢許努」找到了 ? 他們二人飛奔到「Gyan Bahadur」的辦公室,才知道「畢許努」被一個銀行經理以80美買下作為童奴。經過交涉,甚至作者與該銀行經理的扭打,最終以「Jacky Buk」打電話給加德滿都市長,才順利將「畢許努」帶回來,但代價就是得幫「Gyan Bahadur」的忙,再收養一個來自 「Humla」地區無父無母的棄兒「提拉克」

2007年5月,作者再度出發到偏遠地區找尋更多小王子們離散的家庭,而這次他的目標地區是加德滿都北方的「Nuwakot」區。這次作者總共花了二星期,一共找到了17個小王子們的家庭。

2007年9月,作者終於決定離開尼泊爾,回到美國與麗茲結婚共組家庭,但仍會持續為「尼泊爾下一代」的基金會(Next Generation Nepal,NGN)在美國募款。 而法西也請了志同道合的「Anna Howe」取代作者擔任尼泊爾的負責人,讓作者可以放心返回美國。

2008年,法西給作者一封 E-mail ,說他要帶小王子們回「Humla」探親,而真正成行是2009年3月,這個圓滿的成果,讓法西有信心,想把兒童之家搬到「西米可特」

「尼泊爾下一代」的基金會
官網:http://www.nextgenerationnepal.org/

Friday, June 10, 2011

飛碟--全球國家機密檔案大公開(UFOs Generals,Pilo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Go On the Record)

作者:Leslie Kean;譯者:林婉華;出版社:木馬文化;原文初版:2010;中文繁體初版:2011/4月;總頁數:339;定價:360

這本書未進入主題前,先開罵了。

譯者的大腦迴路與讀者很不一樣 ? 把所有原文標註放在最後附頁,讓讀者為了參考對照,不得不翻過來倒過去的浪費時間。 而她小姐還來個「二至五畫」、「六至十畫」..........等的自我感覺良好的發明,讓讀者為了找到一個原文標註,在小字間搜尋,簡直整人嘛! 用頁數來標記不清楚明白些嗎? 腦袋在想什麼? 搞的讀者看到起陣毛,火全上來了,不開罵才怪!

所有的翻譯書,要嘛直接把原文用括弧加在中文下面,否則也是在各章節後用附註標明,一來讓讀者查閱方便省時,不用翻到書末;二來需要時,可以快速上網搜尋補充資料;三來節省讀者在一堆標註中找原文的困擾。

我只能說,找一個原文標註的時間,是看一個章節五倍的時間,這個譯者及這本書的總編輯真的很「欠扁」啦!

幸好這本書的內容還算紮實,否則絕對被我退回書店,把錢要回來。好書碰上 LOW 卡的編譯,要賣的好也難!

言明在先,我是一個 UFO 或 UAP 論者的質疑者,理由有三:

一、環地球有數仟顆人造衛星日夜監視,為何沒聽說過它們照到了 UFO(Unindentified Flying Object)或 UAP(Unindentified Aerial Phenomena)?

二、二次大戰後,歐美強權老在秘密生產新式武器,甚至試飛、試射等,為了不讓反戰和平組織壞事,製造一些神秘兮兮的 UFO 或 UAP ,一兼二顧,摸蚵仔兼洗褲,有何不好?

三、所以對於「地外生物說」或者「外星人假說」,我都不置可否。 比較能說服我的是,全都是軍火工業玩的「煙霧彈」遊戲啦!

但如果有人出一本「UFOs」要好好的說清楚的話,我也很樂意買來瞧一瞧,看作者是否把資料蒐集調查分析完整,能說服我相信真的有「地外生物」或者叫 UFO 或 UAP的。

1950~1970美國空軍成立「藍皮書計畫」,負責處理接收人民關於「「UFO」的報告及調查,並向傳播媒體及大眾提供解釋。

我註:這段時間是二次大戰後,冷戰前期,美俄二國在幹什麼? 發展原子彈及核子武器,而蘇俄也是全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 1」於1964年成功發射升空定位。

1977年一架從舊金山飛往波士頓「General Edward Lawrence Logan International Airport」機場的聯航空(United Airlines)飛機,於接近波士頓機場時(我註:因為書中寫道波士頓中心詢問,聯合九四班機,你們要飛往何處?),正副駕駛及飛行工程師都看到一個「圓形、明亮、耀眼的光芒從翼尖掃過」,與他們的聯合DC-10班機相距約900多公尺,持續緊隨了他們數分鐘,才迅離開。

Voyager
我註:1977年航海家1號(Voyager 1)、航海家2號(Voyager 2)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各被搭載在一枚泰坦3號E半人馬座火箭上發射升空。航海家2號(8/20日)比航海家1號(9/5日)先發射。

航海家1號(Voyager 1)是一艘無人外太陽系太空探測船,它的主要任務在1979年經過木星系統、1980年經過土星系統之後,結束於1980年11月20日。它也是第一個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衛星詳細照片的探測器。現時,它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也是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飛行器。

航海家2號(Voyager 2)與其姊妹船航海家1號基本上設計相同。不同的是航海家2號循一個較慢的飛行軌跡,使它能夠保持在黃道(即太陽系眾行星的軌道水平面)之中,藉此在1981年的時候透過土星的引力加速飛往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因此而成為了第一艘造訪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太空飛行器,完成了藉這個176年一遇的行星幾何排陣而造訪四顆行星的機會。

三哩島核電廠
我註:1979年位於賓夕法尼亞薩斯奎哈納河三哩島核電站(Three-Miles Island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發生部分爐心融毀事故,這是美國核電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



1989~1991 比利時「UAP 」事件:1989的「UAP」最先出現在德比交界處的「Eupen」區一帶,目擊者說是「三角形」飛行器,機身上側有個半球體結構,上面有一個「長方形窗子」,有亮光透出。 這架飛行器往下投射出「三束」探照燈(這三個探照燈,有些目擊者說似乎是從該物體分離出來的,彼此由類似的支架相連),中央還有一個「紅色閃光燈」,移動時無聲無息,而且一再的射出兩道「紅色光束」,從水平視角看去,二道光束尖端都有顆「紅球」,只要光束一消失,紅球就回到飛行器中,不斷的循環,每次持續數分鐘。

1990年同樣三角形飛行器又出現在「Petit-Rechain」德比交界小鎮上,而這次居然在布魯塞爾南方出現看起來像「上下顛倒航空母艦」,有六個燈源,且物體是灰色,形狀是矩形平台,移動時緩慢無聲。

這些飛行器的最大特點是能靜止不動並盤旋空中能垂直及以45度角或更高角度轉彎,可以低速低空飛行,也可以加速到極高速離開或出現,而且通常雷達偵測不到。 這種飛行器的所謂探照燈光源很奇怪,目視很亮,但用光學底片照相機拍時,大部分顯示不出來,有些只有一些亮點,而紅色的燈球會彈射來回。

法國核電廠分佈圖
我註:法國於1990年開始大規模興建核電廠。

車諾比爾事件後的週遭輻射污染劑量分佈圖
我註:1986年發生事故的車諾比核電廠(Meltdown in Chernobyl),當時只是封閉了爆炸的4號機,並且用200公尺長的水泥與其他機組隔開,但剩下的1/2/3號機組仍繼續運作。1991年在2號機組發生一場火警,烏克蘭政府當局隨後宣佈2號機組無法修復,並須終止運作;1996年11月,在烏克蘭政府與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協議下,1號機組停止運作;2000年12月烏克蘭政府總統列昂尼德·丹尼洛維奇·庫奇馬,在一個正式典禮上關閉了3號機組的運作。至此,整個車諾比發電廠就停止發電,永遠不再運作。

很恐怖的巧合, 福島事件中,二號機及四號機才是這次幅射外洩的最大元兇

F-117夜鷹隱形戰
F-117A隱形轟炸
我註:美國F-117隱形轟炸機1970年代中期,先搞了兩架小型原型機「Have Blue」進行可行性試驗,為了隱形避開雷達追踨,採用一個計算飛機雷達反射截面積(RCS)的數學模型,來設計一個奇特的多面體外形1978年由洛克希德「臭鼬工廠」開始研製,1981年6月首飛成功。

F-117為了隱形犧牲了氣動外形,沒有超音速飛行能力,同樣為了隱形,武器掛載只有兩枚內置對地導彈,無空戰能力。任何一架二代以上飛機均可致其於死地。 自9.11美國反恐戰爭以來,地方的武裝極為落後,根本沒有探測雷達,也就沒有隱身必要。而且讓一架低速飛行的F-117冒著被敵軍火炮擊落的危險,去用導彈擊毀沙漠中的一座敵軍帳篷(這已經是敵軍大本營了),實在不划算。

F-117A_NIGHT_HAWK的三視
為了降低電磁波的發散和雷達截面積,F-117夜鷹沒有配備雷達。導航系統主要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高精確性的慣性導航裝置組成。 自動任務規劃系統可以協調所有的攻擊任務,計畫出攻擊路線,並且自動執行,包含武器的釋放。目標可藉由「紅外線熱影像儀」確認,並利用「雷射」測量距離和標定雷射導引炸彈的目標。

本著實用主義原則,美國空軍於2006年開始逐步退役封存F-117,至2008年4月21日,F-117A在執行完最後一次任務後,退出現役,至此,F-117服役時間長達27年,第一代隱形戰機就此落下帷幕。


我註F-22「猛禽」(F-22 Raptor)戰鬥機:是一種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波音和通用動力等公司聯合為美國空軍設計的重型匿蹤戰鬥機,主要任務是取得並確保戰區的制空權。在設計上具備超音速巡航(不需使用後燃器)、超視距作戰高機動性對雷達與紅外線匿蹤(匿蹤)等特性。

F-22_Raptor_Rzuty
YF-23
Both YF-22s
原型機「YF-22 」、「 YF-23」1986年開始設計及試飛;1991年,美國空軍宣佈洛克希德公司的「YF-22 」勝出得到訂單。

我列出所有的圖及可能性給大家看,比利時1989~1991這些所謂的「UFOs」飛行器「F-117A隱形轟炸機」「F-22「猛禽」(F-22 Raptor)戰鬥機的原型「YF-22 」、「 YF-23」都很像,至於性能方面則是專業,必需問懂的人,但似乎二者各有擅長,再加上生產試飛的時間點如此巧合,你說呢?

至於核電廠出事是唯一能解釋「UFOs」出現探測採樣的理由之一,剩下的是核子原子試爆及區域軍事衝突,產生的化武現像

Worldwide_nuclear_testing
超過2,000次核試驗已發生在世界各地
我本來打算把書中所有發現「UAP」時間序全部列出來,然後與全世界的核子、氫彈及中子試爆連結在一起,那麼讀這本書的人會比較有概念,幽浮出現的時間與地點,但這樣實在太無趣了,所有最後決定把二個圖列給看這本書的人,一張圖是各國核子試爆的頻率;一張是試爆地點,大家去抓時間,就可以比較出 「UAP」出現的時間、地點,也對於這種現像較能有概念。

美國的藍皮書計畫開始於1950年,大家仔細看上面右邊的統計圖,核子試爆從1945年美國新墨西哥州Alamogordo沙漠試爆場開始,接下來是同年對日本廣島及長崎投下的二顆原子彈,而新墨西哥的羅斯威爾事件(Roswell UFO incident)就在1947年發生。

接下來蘇俄於1949年原子彈試爆成功 ;1952年英國在南澳原子彈試爆成功;同年美國在南太平洋試爆氫彈成功;接下來是1953年蘇俄也氫彈試爆成功;而英國輸人不輸陣於1957年在聖誕島試爆氫彈成功;而1960年開始法國加入於北非撒哈拉沙漠開始原子彈試爆;中國也不干寂寞,於1964年新疆羅布泊開始原子彈試爆;1967年,同一地點,中國試爆氫彈成功;1973年十月戰爭時,以色列應該就秘密製造了原子彈;1998年印度開始核子試爆;而世仇巴基斯坦於三週後也試爆原子彈;而最後是2009年的北朝鮮試爆原子彈。


1959年、1961年在統計圖表上是二個試爆高峰,主要由蘇、美二國構成,所以1959年蘇俄提出「全面裁減軍備」擬案時,美國甘迺迪總統力排眾議同意,1961年共同起草「普遍裁軍協議原則1962年送新成立的「十八國裁軍委員會」,於1963年簽定「局部試禁條約」(Partial Test Ban Treaty),但中國於1964年新疆羅布泊首次原子彈試爆成功,突圍成功。

1963年『局部禁試』締約到1971年世界各核武國共進行312次核爆,即每年約42次,換言之,禁試條約連所有簽約國都不遵守,遑論非簽約國。

1968年84國簽署的核子不擴散條約(The Treaty On theNon - Proliferation NuclearWeapons ),已在1970年生效,各該條約規定核子強國-美國、蘇俄、英國、法國及中共-不得將核子武器傳輸給任何非核子國家,或者以其他的方式以協助任何非核子國家發展其核子武器。該項條約同時還規定各非核子國家不得製造核子武器,並應將彼等之核子反應
器和發展成功的所有融合原料置於國際原子能委員會之監督下作和平目的之用途。

而統計圖表上的核子試爆也果然從1968~1970的高峰期往下降。
我註:藍皮書計畫於1970年結束。很巧不是嗎?

至於各國試爆場所在那裡,左圖也標示的很清楚,大家去看就明白。

美國對於「UAP」的態度,完全不像一個世界強權該有的樣子,甚至她的同盟國美澳加等也差不多,使得大家不得不有其它想法。

至於是新武器試飛,還是與地外文明達成共識,亦或是1938年那個測試的「火星人入侵」廣播劇嚇壞了美國政府,使得他們面對地外文明時非常保守,都說的通。至於作者認為是美國政府無法面對的心態作祟,我是不同意的,但我同意,一個連「演化論」都無法接受,堅持只能「創世紀」的保守基督教國家,面對上帝問題時,必需考慮選票是有其宗教歷史淵源的。

Tuesday, June 07, 2011

消失的湯匙( The Disappearing Spoon)的讀後心得。 讚! 給它用力推。

本書作者:Sam Kean;譯者:楊玉齡;2010年以英文在美國紐約出版,2011年中文正體版由大塊文化發行。

元素週期表
這本書我一翻開就喊「糟了!」,因為談的是週期表上的化學元素,是我最弱的一環,二話不說,就準備丟開換本了,好好的一個端午假期,我可沒打算把心情搞砸。

但想想,好歹把人家的序及最後的致謝文看完吧! 結果一看下去,真叫天雷勾動地火,欲罷不能,加附註共372頁的書在3天內一口氣讀完。

怎麼說才好? 很讚的一本科普書,據說作者未滿30歲,真的是英雄出少年。 推!推!推! 推給跟我一樣怕化學的人看。

書中除了介紹元素如何被發現的,也簡介它們的功用、性質,其中穿插了從19世紀到20世紀末一堆科學怪人的事蹟、八卦及恩怨情仇,同時對於一次世界、二次世界大戰間發展的武器,特別是化武、核武有很詳盡的說明,令我們大開眼界。

哦! 對了! 我很少看小說,除非那本小說有事實為本,所以閱讀的書,對很多人來說都屬硬書類,但我相信,好看的書應該來自事實,或者以事實為本的故事書,天馬行空的奇幻言情小說,浪費時間,也無助於我們大腦的運動。

說來奇怪,被我說好看的書,在台灣最終都賣的不錯,可見英雄所見略同。

D 聽我說好看,昨天叫書商送書,今早告訴我,他看到半夜無法停下來上床睡覺,約莫今天晚上就看的完,到時再與我討論。

接下來是書中一些比較重要事件節錄,讓想看這本書的人有個概念在心中。


在室溫下,只有「汞、溴」這二種元素是液體狀。

希臘人「Democritus」(BC460 ~ BC370)及「Leucippus」(是Democritus的老師),這二人提出了「原子論」,認為每一種事物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

Democritus的原子論是受著「水氣蒸」發以及「香味」傳遞等感性直觀而依賴哲學思維推測出來的,通過感官的參與,即經驗,直接推測了原子論的可能,並由原子論進一步影響認識論等。

德謨克利特分了祖上的家產後,拿這筆錢,漫遊了希臘各地,度過地中海,到達了埃及,往南一直到達衣索比亞,到達紅海,到達巴比倫平原,往東到達印度,還在波斯結識了眾多星相家。


Democritus認為萬物的本源是原子與虛空,原子是一種最後的不可分的物質微粒,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虛空中運動著的原子構成。虛空是絕對的空無,原子叫做存在,虛空叫做非存在,但非存在不等於不存在,只是相對於由充實的原子而言,虛空是沒有充實性的。世界是由原子在虛空的漩渦運動中產生的。宇宙中有無數個世界在不斷的生成與滅亡。人所存在的世界,無非是其中正在變化的一個。所以他聲稱:人是一個小宇宙。

我註:只要看上面這段原子論,你就會明白,他受佛學的影響很大。我之所以特別標出這一段,就是因為我想知道倒底是東方還是西方先想出原子論的? 公元前500年那段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大鳴大放的日子,果然東西方連成一片,科學突破只剩下差一點點,好可惜! 差一點點就差了2000年,唉!

但我相信,這些學者的學問應該透過某種方式流傳了下來,否則絕無可能有文藝復興運動及後來宛如光速的科學發展。

原子
所有的原子都具有帶負電的粒子,叫「電子」,他們居住在原子內的不同階層,最內層是「圓球形」的「S」殼層,體積很小,只能裝「2」個電子;接下來是有點像「畸形肺臟」的「P」殼層,裝「6」個電子;接下來是像「變形的動物氣球」的「d」殼層,可以容納「10」個電子;最後是「f」殼層,共有32個電子。 而原子帶負電的粒子(電子),與帶正電的粒子(質子)的數目要相等,所以它們才會是中性的,但電子可以被原子隨意交易,所以會成為帶有電荷(+ 或 - )的原子,叫「離子」

原子中有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組成,他們的體積都遠大於電子 ,佔原子總質量的99%。 原子序是由原子核中帶正電的「質子」數目來決定,也就是原子增加或減少一個質子,就一定會變成另一個不同的「元素」。  而同一種元素的原子核中可能擁有不同數目的中子,同一原子序但中子數目不同時,叫「同位素」,例如鉛112和鉛124。

原子核也是有殼層的,質子與中子會把核中的殼層填滿,這樣才能帶來穩定,所以原子核以「球體形」為理想,梅爾夫人的魔術模型數字為「2、8、20、28、50、82」,介於 2 個魔數之間的元素,會形成橢圓形原子核,而這種失衡的原子核,無法像電子殼層一樣,從其它原子那兒偷質子或中子來平衡(質子與中子包在原子核中,不會偷跑),所以原子核奇形怪狀的原子,幾乎無法形成,就算形成了,也會馬上崩解掉。------這件事是1948年「Maria Goeppert」(德國人,1930年嫁與美國教授 Joseph Mayer)發現的。

我註:2、6 、10(加起來18)、32,這是佛教語中的二元性、欲界六天、加上人間地獄就是10;而色界共18天;32是轉輪王(帝釋的三十二名輔臣)-----------這些數字對我來說,太熟了,而且從來不知道這些數字是如何湊出來的? 難不成與原子的結構有關?

現代的半導體工業於1945年起源於紐澤西州的「貝爾實驗室」,其中一位工程師「William Shockley」一直想作出一種小巧的「矽放大器」來取代當時大型電腦中的「真空管」,他手下二個部下「John Bardeen」和「Walter Brattain」去作,1947年12月,這二人利用「鍺」打造出世界第一個固態(非真空)放大器,稱為「電晶體」,但「鍺」優良的導電性,會產生多餘的「熱」,使得「鍺」作成的電晶體容易因為高熱而熄火,再加上「矽」的價格比泥土便宜,科學家就用「矽」取代「鍺」。-----1956年「William Shockley」、「John Bardeen」和「Walter Brattain」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1958年德州儀器工程師「Jack Kilby」將在電路版上用人工銲接的「矽晶體」,改為從一整塊半導材料上,雕刻出所有的元件(所有的電阻、電晶體、電容等),他稱之為「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這種製作電晶體的方式,讓工程師得以將「蝕刻流程」自動化,以作出真正的「顯微電晶體」(電腦晶片)。------2000年「Jack Kilby」因發明「積體電路」獲得諾貝爾獎。

對了! 我忘了提到二氧化矽這個地球上最普遍的礦物質,它是砂與玻璃的主要成份,會引發「肺塵病」 。 居住在活火山附近的人,最大的危險就是威力強大的火山會把二氧化矽(SIO2)磨得粉砕,噴到大氣中,這些粉末進到人體肺囊中,會讓我們的肺部以為是在處理二氣化碳(CO2),可以照吸不誤,結果就是致命。

本生燈的發明者「Robert Bunsen」是個德國化學家,就是他為了實驗用,改良瓦斯燈為「本生燈」。他的最愛是(古羅馬刺客常把它塗在無花果上下毒),特別是二甲砷基(cacody1),這東西讓他產生幻覺,瞬間手腳刺痛,甚至暈眩、麻木,連舌頭上也蒙上一層黑色。 就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他很快的研發出至今仍然最有效的砷解毒劑「水合氧化鐵」(iron oxide hydrate),一種與鐵鏽有關的化合物,能鉗住血液中的砷,把它拖出來。

本生也研究火山與間歇泉,就是他發現間歇泉如何儲壓與爆發的(在1800年代中期);他於1850年代回到海德堡大學化學系(Heidelberg),很快就發明光譜,用光來研究元素,原理很簡單,週期表上的每一種元素被加熱時,都能產生銳利、狹窄的彩色色線,你把們系統化分類後,就能讓科學家在碰到奇怪化合物時,不用煮沸,也不需酸解離,就能利用加熱出現的光譜,來判斷他們擁有那些元素成分在內。

門德列夫是本生的學生,生於西伯利亞,1860年他返回聖彼得堡(Sankt-Peterburg)任教,於1869年提出舉世聞名的「週期表」。他用「梵文」的「在此之下」(eka)來描述週期表中當時尚未知的元素,例如矽下方一位的元素為「eka-silicon」等。(我註:用梵文表示他懂梵語,佛經中有很多原子論概念,那麼梵文古典中倒底寫了些什麼? 門德列夫是預測未知元素,還是他早就知道下一個元素是什麼? 週期表是他提出的,還是抄自梵文經典的?)

出生於法國干邑區造酒世家的「Paul Emile Francois Lecoq de Boisbaudran」,精通本生的「光譜學」,1875年他在某種礦物中看到從未見過的「色線」,就知道自己發現了一種新元素,他命名為「galllium」(鎵),這種元素在攝氏二十九度下的室溫中是「固態」,超過就會熔化成粒狀、濃稠的偽水銀,不會燙手。 因為鎵的外觀很像「鋁」,且容易塑形,所以魔術師常用它作成湯匙狀,用掌心體溫將它變彎曲,在舞台上作「超能力」的表演。

中國瓷器於十三世紀末由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回歐洲後,就變成上流社會皇室的最愛。 波蘭瓷器能人「Ehrenfried Walter Von Tschirnhaus 」於18世紀初年,發明一座特製烤爐,可以將溫度燒到攝氏1600度以上,讓他可以熔化從中國帶回來的瓷器,用逆向工程法進行分析,發現中國瓷器的祕密成份是高嶺土(矽酸鹽礦物),及一種在高溫下會變成玻璃的長石岩(鋁網矽酸鹽礦物),而且製造瓷器的過程中,必需同時燒烤瓷釉和黏土,才能讓瓷器同時擁有透明與堅硬二種性質。

就是這個發現,讓出產長石岩瑞典小鎮「Yetterby」小島的長石礦場於1780年開工開採,而這座長石岩礦場出產的原石經過處理後,居然能製造出奇特的色素和彩釉,而這些色素就是「鑭系元素」的證明。

「鑭系元素」因為電子埋藏的很深,所以老是彼此黏成一團,光譜學碰上他們也沒有辦法,因為就算偵測出數十條新的色線,也不知道是多少元素製造出來的;而「鑭系元素」礦在「Yetterby」小島如此豐富的原因是金屬原子,特別是「鑭系元素」喜歡混在一起活動,隨著地層中火山熔岩的攪拌不斷的翻騰,就黏成一大團,再加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近斷層線,地殼版塊運動就把富含「鑭系元素」的岩礦從地底翻攪出來,由火山口噴出,而冰河的流動,把地表刮除,這種「鑭系元素」岩礦就完全裸露出來,很容易被開採到了。

我註:這也解釋了中國自宋以來對於瓷釉發展的歷史。中國的稀土存量是佔世界三成,而稀土的主成分中,「鑭系元素」是要角。 而蒙古高原本就是熔岩高原風化而成,「鑭系元素」豐富一點也不意外,這種對岩礦的豐富化學知識,該是五代十國長期混戰後,帶到南北宋,而造就了江西景德鎮的瓷城之名。

加註:古代遊牧民族對於「石頭」特別鍾情,是否就是這些具有特殊化學元素的礦石,讓他們擁有某些別人沒有的特權或能力,所以石頭才會在各草原民族之間被如此尊崇?

1950年代中期,好幾位天文學家都發覺,「星體」本身就是天空裡的火神。 1957年,「Geoffrey Burbidge and Margaret Burbidge」、「William Fowler」、「Fred Hoyle」四名科學家於1957年合作發表一篇關於「恆星核合成理論」(stellar nucleosynthesis),他們認為宇宙最初是一團原始的氫元素中間夾雜少許的「氦」與「鋰」,但到最後,氫會聚集成星體,而星體內部強大的重力會開始將氫融合成「氦」,這過程所釋放出來的熱能,能讓天空中每一個星球都燃燒起來。

等到全部的氫都燒完之後,所有的物質開始顫動,星體開始變形(這個過程會讓恆星變成紅矮星),由於迫切需要保持高溫,缺乏氫氣的星體開始燃燒並融合核心裡的「氦」,很快的大量的「鋰、硼、鈹、碳」就會堆積在星體內部(只有內部),等到「氦」用光,有些小星體會「死去」製造出一堆熔融的「碳」,稱為「白矮星」(white dwarf), 較重的星體則繼續爭扎,把碳壓碎,多形成六種元素,直到鎂出現,此時又會有一些星體死去,接下來最大、熱的星體(內部溫度可以高達攝氏28億度),連上述六種元素也一併燃燒直到「鐵」出現,因為把任何元素融合成鐵的26個質子是非常耗能的,所以到此為止,星體已經無法再供應能源作原子融合,「鐵」是星體臨終前的絕響。

燃燒到鐵核的星體,在臨死前會出現末世的死亡顫動,燃燒殆盡的星體,會因為自身強大的重力,產生,幾秒之內坍塌數千哩遠(因為維持體積膨脹的熱氣不見了),在核心內,它們甚至會把「正子」與「電子」撞在一起,形成「中子」,直到除了中子外,幾乎什麼也不剩。 接下來這種內爆的反作用力又會讓它們向外爆炸,變成一顆超新星,亮度可以延展宇宙數百萬哩之遠,亮度超過數十億顆恆星,璀璨數月之久(死亡的美麗)。

1910年軍方化學家已經研發出以「溴」為主的催淚彈,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軍馬上朝行進中的德軍扔擲「溴彈」,但因扔在一個多風的平原上,毒氣很快被吹散,根本沒有功效。

這個刺激了德國開始發展自己的化武,其中最關鍵的人物叫「Fritz Haber」(猶太人),他想到的是空氣中含量最大的「氮」(80%),這種氣體對植物的重要性,如同維生素C之於人類一樣,但是很難滲入土壤中來補充土中流失的養分。 「Fritz Haber」將「氮」加熱到數百度後,注入一些「氫氣」,再把壓力調高到正常大氣壓的數百倍,然後加上一點「鋨」作為催化劑,於是20世紀初年最重要的工業肥料「氨肥」(NH3)誕生了,但「Fritz Haber」真正目的不是要製造拯救饑饉,生產糧食的化肥,而是想幫德國製造出類如1995年「Timothy McVeigh」把美國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轟出一個大洞的那種「肥料蒸餾炸彈」

因為「溴彈」不成功,「Fritz Haber」改而使用溴的表親元素「氯」,這種氣體為讓受害者皮膚發黃、發綠,甚至發黑,還會用白內障遮住他們的眼睛,受害人事實上是淹死,被他們肺部的積水淹死的,歷史上令人永難忘懷的殘酷「氯氣戰」開始,其中以「芥子氣」(Mustard gas,學名二氯二乙硫醚)最具殺傷力。

「芥子氣」是一種揮發性液體毒劑,屬化學武器中的糜爛性毒劑,中毒後無特效藥可解其毒。芥子氣主要通過皮膚或呼吸道侵入肌體,潛伏期2-12小時。它直接損傷組織細胞,對皮膚、粘膜具有糜爛刺激作用:皮膚燒傷,出現紅腫、水皰、潰爛;呼吸道粘膜發炎壞死,出現劇烈咳嗽和濃痰,甚至阻礙呼吸;眼睛出現眼結膜炎,導致紅腫甚至失明;對造血器官也有損傷;多伴有繼發感染。攝入芥子氣會引起嘔吐和腹瀉。有人認為芥子氣還會導致人體發生癌病變。正常氣候條件下,僅0.2毫克每升的濃度就可使人受到毒害,大約有1%的死亡率。由於在戰史上使用量、普遍性和殺傷最大,因此被稱作「毒劑之王」。

「Fritz Haber」還創造出一條醜陋的生物定律「Harber's Rule」,將毒氣濃度、接觸時間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加以量化。 他的妻子「Clara Immerwahr」被他的毒氣計畫嚇壞了,和「Fritz Haber」不斷的發生衝突,最終她舉槍自盡,但仍無法讓「Fritz Haber」從毒氣戰爭中醒來。

1919年,「Fritz Haber」因為研發氨肥而嬴得19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但一年後,他被起訴為「國際戰,罪名是參預領導化學戰。

「Fritz Haber」在一次大戰(1914~1918)前就研發出一種殺蟲劑「氫氰酸A」(Zyklon A, 中文名字為齊克隆A),而一家德國化學公司在戰後,將他的配方稍加修改,製造出高效率的第二代毒氣「氫氰酸B」(齊克隆B),幾年後,納粹帝國用這個毒氣屠殺數百萬名猶太人,包括「Fritz Haber」的眾親友, 而他自己本身則在1934年前往英國尋求庇護途中去世。(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一次大戰期間,除了毒氣外,德國最令人害怕的武器是「Big Bertha」,是一組超重長程火炮,重創了法國及比利時士兵心理。第一尊「Big Bertha」大砲有34噸重,必需用零件狀態分裝運送到發射地點後,再由200名技工花六小時來組裝完成後,才能在數秒內,將直徑16吋(約40公分),重達一噸(1000公斤)的砲彈射到九哩外(約14公里)。 缺點是發射這種砲彈需要數百磅火藥,產生的極高熱能,將20呎長(約6公尺)的鋼砲管都烤焦,最後扭曲變形,所以經過幾天慘烈射擊後,「Big Bertha」把自己給射死了。

bigbertha
德國克魯伯兵工廠(krupp), 發現「鉬」這種金屬可以承受極高溫(它的熔點為攝氏2621度),為鋼材加入能黏合鐵原子的鉬,可預防鐵原子到處亂滑,讓鋼材比較不容易斷裂。 但德國本身缺乏鉬元素,一次世界大戰時(1914~1918) 唯一已知的貨源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巴特利工(Bartlett Mountain)上一處倒閉的廢棄礦場。

到了二次大戰時(1939~1945),鉬在製鋼上的角色已經由「鎢」取代,德國利用它來製造「機械」及「穿甲彈」,當時鎢礦大生產國是葡萄牙(佔全歐產量90%),當時葡萄牙獨裁者「Antonio Salazar」(1889~1970)是位經濟學教授出身,經過1929年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1929~1933),於1932年出任葡國總理後,主要任務就是應付財政危機,所以可以理解他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採取的中立態度,剛且於1941年開始大量銷售鎢礦給德國的動機,因為暴利是承平時代的10倍。

鎢的熔點是「攝氏2420度」,比鉬更高,而且原子量更重,把它加入鋼材中,可以製造出品質極佳的「鑽頭和鋸片」,即使是中等大小的飛彈,只要彈頭上覆蓋了鎢,就能轟垮坦克。


1950年後,各種金屬元素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釓」非常合適的「磁共振造影顯影劑材料」;「釹」可以製造出前所未見的「強力雷射」;「鈧」用途和鎢一樣,作為添加劑,可以製作打擊用的很輕的鋁棒及自行車架,甚至協助蘇聯在1980年代製造出「輕型直升機」,而且耐硬度,可以讓核子彈頭打穿北極冰層。

1990年代中期,行動電話設計者需要高密度、高抗熱、非腐蝕性金屬,且能保住電子的元素,而「鉭」及「鈮」就是這種金屬,而這種金屬全球產量最大的國家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當時叫隡伊共和國),產量達全球60%,而且它們就在地層中混合的,存在於一種叫作「鈳鉭鐵礦」(COLTAN)的礦物中。

這種血礦石引發了「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內戰(1998~2003),這中間另有一段1994年發生的盧安達大屠殺(胡圖人(Hutu)以消滅圖西人(Tutsi)為由,展開了極恐怖的種族大屠殺,不論男女老幼一律屠殺),而1996年盧安達胡圖人(Hutu)官員蜂湧進入「剛果民主共和國」尋求庇護,結果引發九個國家,200多個部落加入這場叢林戰爭,1994年後,已超過500萬人死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成為二次大戰後(1939~1945)人命耗損最大的地區。

直到我們的手機製造商崛醒,體認到他們在贊助這場內戰後,開始轉向澳洲購買「鉭」及「鈮」,才開始把這場內戰的戰火降溫,即使到了2003年簽下了停戰協定,但「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半部靠近盧安達的地區,動亂始終沒有平息。

2006年,歐盟宣佈消費性產品中禁止使用「鉛焊料」,於是大部份製造商改用「錫」來代替鉛,而「剛果民主共和國」錫產量也很豐富,看來這場內戰仍有延燒的可能。

1913年英格蘭曼徹斯特大學的「Henry Moseley」開始熱中於用「電子束」爆破「原子」來研究元素,方式為當電子束擊中某個原子時,會將該原子的電子給打掉,留下一個「破洞」,但因電子與質子攜帶相反電荷,電子會被包在原子核中的質子所吸引,所以被打掉電子的原子核,會有其它電子爭先恐後的衝上去填補空位,而這些衝撞,會令它們釋放出「高能量X射線」,而「Henry Moseley」發現「X射線波長」及原子核中質子數目,與該元在週期表上的「原子序」有關。 但很可惜,「Henry Moseley」於1915年死於英土「Gallipoli Campaign」,得年僅27歲。

1932年「James Chadwick」發現不帶電的中子,它們能增加原子的重量,但不會改變原子的電荷;而貝塔衰變是中子轉換成質子,所以可以把一個原子轉換成不同的元素。----------這就是製造原子彈的開端。


1945年第一次原子試爆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代號「Trinity test」(三一試驗),幾週後,日本廣島上空的鈾原子彈及長崎上空的鈽原子彈迅速無誤的被引爆。


1946年「Stanislaw Ulam」(二次大戰時的波蘭難民),因玩接龍遊戲時,体認到在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1942~1945)中,動用那麼多年輕婦女的計算來取代真正的子彈製造「實驗」的很像,計算一次等於打一手牌。此時美國工程師正在研發第一代電子計算機,而其中費城的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ENAC)用了一套「機械打孔系統「來進行運算,非常適合執行「Stanislaw Ulam」與其友「John von Neumann」暱稱的「蒙地卡羅計算法」(機率學的根源來自貴族賭場),這種計算法幫助曼哈頓計畫,以計算代替實驗,減少了很多昂貴成本,也帶動了電腦的早期發展,促使他們愈來愈快,愈來愈有效率。


Eniwetok Atoll, Marshall Islands(馬歇爾島)_1952年原爆
1952年「蒙地卡羅計算法」及「打孔式計算機」讓原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1942~1945)中部份成員模擬計算出威力比標準原子彈高出1000倍的「超級原子彈」,而這種「超級原子彈」用的是「鈾」和「鈽」在「液態超重氫」中引燃像恆星那樣的核融合。他們最終在太平洋上測試一顆超級原子彈,結果是「Eniwetok atoll」環礁整個炸毀。

原子彈所產生的爆炸,會產生很高的熱能,製造出天然龍捲風及瞬間被燒成灰,烙印在磚牆上死難者的剪影。

但另一種「鈷六十髒彈」(cobalt-60 dirty bomb) 卻是用「伽馬射線」來殺人,它除了恐怖的灼燒人体外,還會鑽進骨髓中,攪動白血球的染色体,導致白血球直接死亡,或變成癌細胞,或無限制生長下去變成畸形白血球,沒有能力抵抗感染。


1945~1991冷戰期間,美俄二國都擁有核武,且同時採取「MAD」主義(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恐怖平衡主義),其中有一項叫「doomsday device」(末日裝置)。 據創造這個概念的物理學家「齊拉德」說,這是他在1933年左右創造出來的「自我持續運轉之連鎖反應」概念,他於1950年重新作了一項計算,在每平方公里的土壤中,只要撒下0.1盎司的「鈷六十」,就能讓土壤被分量「足以殺死全人類」的「伽馬射線」所污染。 他的「末日裝置」是由一個周圍包裹著「鈷五十九反射層」的多級式彈頭所組成,開始是一個「鈽元素」的核分裂反應,接著開由它開啟「氫元素」內部的核融反應,而這種反應一旦開啟,「鈷五十九反射層」及其他構造都會被催毀, 被安裝在裏面的「鈷原子」,會從核分裂及核融合中,吸收「中子」,這個步驟叫「鹽化」(Salting),這個步驟會將穩定的「鈷五十九」轉變成不穩定的「鈷六十」,然後會像灰塵般隨風飄蕩。

一般原子彈爆炸,其所製造出來的原子塵會馬上吐出「伽馬射線」,人可以躲在地下掩体中逃過一劫,而「鈷六十」的原子會像地雷般安頓在土壤中,有足夠的量就會馬上爆開來,而且經過五年後,仍會有半數的「鈷六十」武裝狀態,需要一個人活一輩子的時間,才能讓土壤復原,所以這使得「鈷六十髒彈」不太可能成為戰爭武器。


1949年蘇俄發射了第一枚核子彈。

Sputnik 1
1957年10月4日,蘇俄第一顆也是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1號(俄語意為旅行者伴旅)被成功定位,其直徑為58公分,重83.6公斤,繞地球一週為96分鐘。史普尼克1號的成功發射引起美國政府的震驚,並因此促使NASA成立。

1930~1940年間,日本富士縣神岡礦山區附近幾個村莊,因為軍國主義者對於「鋅」殷切需求,所以礦沙與爛泥不斷不往山下傾倒,而「鎘」與「鋅」不但在地層中混在一起,進入人体後,也同樣干擾取代鋅,而且鎘還會把「硫」及「鈣」趕出体外,所以患者骨頭會變軟且容易折斷,而且通常患者的「腎臟」也完蛋了。 1946年日本一名地方上的醫生「萩野昇」才往始研究這種被當地人叫作「痛痛病」病,他製作出一張「痛痛病」流行病學地圖,搭配上通川的水文地圖,同時檢驗當地的農作物後,「萩野昇」發現稻米好像鎘海綿似的,能吸收大量的鎘。

「銅」與「銀」都具有抗菌能力,但作為日用品,銀太貴重了,基於公共安全考量,銅製的管線如今已是建築物內部的標準配備了,因為它是最便宜也最簡單的材料。 如果有「細菌、真菌、藻類」溜進銅製物体內,它們會吸收「銅原子」,而「銅原子」會擾亂它們的代謝作用(但人類細胞不受影響),於是這些小東西會在數小時後窒息死亡,這種效果稱為「微動力效應」(Oligodynamic)或是「自我消毒」(Self-sterilizing),使得金屬的無菌程度超過木材或塑膠。

Friday, June 03, 2011

科學人2011/6月號 NO.112的閱讀心得

第一篇:作物永續發展協會企劃製作(廣告):

所以說廣告認真作,仍會有人看的,但我挑出這篇廣告理由,是因為我一點也不認同。

先說「作物永續發展協會」(CropLife),它的總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2006/8/2日在台灣成立分會,名義為「協助台灣發展精緻及永續農業」(註:推行基改作物),想瞭解該會的真實狀況,請上他們的官網:「http://www.croplife.org/」,如何看出楣角? 需要讀者的心智能力及對於基改作物的普遍瞭解。 如果你夠瞭解,那麼這個官網透露的訊息,足夠你評斷了。

協會的廣告說:基改作物自1996年推出後,種植面積從170萬公頃到2010年增加到.48億公頃,共成長87倍,而90%以上都是開發中國家小規模和資源匱乏的農戶在種植。

但事實上,印度本身從2006年開始,很多種植基改棉花的農民自殺,為什麼? 因為基改作物的種子無法留存下來作為下一年度播種用,否則產量會愈來愈差,甚至不能發育,因為種子基因公司早就在基改種子中設下基因缺陷,逼使種植基改的農民,必需用高價購買種子。 如果你想改回使用原生種作物,對不起! BT(蘇力菌已經污染土壤),門都沒有。 很多印度小農戶為了買BT基改種子,只好向地下錢莊借錢,惡性循環,還不出貸款,走上自殺之路。

協會說基改作物的主要特性是「耐除草劑」及「抗蟲」,所以可以減少除草劑的使用,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另外減少土地耕作,可以防止二氧化碳從土壤中釋放到大氣中。

事實上是,基改公司的基因作物,必需配合使用他們獨家生產的農藥配方,才能生長的更好,而獨門配方的農藥是為了基改作物所製,大家想想壟斷專利的價格就好了。  至於減少二氧化碳釋放這種狗屁話,讓人家不禁懷疑協會的專業在那裡? 因為我們地球生態中暖化的主要來源是甲烷,它的暖他作用是二氧化碳的22倍,而目前產生甲烷最多的是畜牧業,特別是反芻動作例如牛、羊等的飼養。

生產更多的玉米、黃豆,來養更多的牛、羊,產生更多的甲烷?

協會說基改作物可以「增加單位面積生產力」到75%,這樣可以節約耕地,防止農民砍伐森林改為耕地,可以保護森林中的生物多樣性。

事實是什麼? 基改公司與食品帝國狼狽為奸,契作也好,收購破產的小農戶也罷,不斷的擴大耕地,為了生產更多單一作物,甚至不惜利用經濟殺手,勾串開發中國家的貪腐官員及領導人,以極低價錢大批的購進國有森林地,驅逐原住民,以開坦克車的方式,將一座座的森林摧毀,開發成農地---單一基改作物農地,那來的節約用地,阻止森林被砍伐?

協會說,基改作物目前以耐除草劑佔60%最多;抗蟲性佔17%,而結合這二種或三種特性的混種基改作物已增加到22%(註:抗旱也是基改作物的特性之一),目前已出現具有八種抗蟲及耐除草劑性狀的「基改玉米」,未來會增加耐旱等抗逆境,以及含 omega-3脂肪酸 或 β胡蘿蔔素等的基改作物。  協會說目前基改作物中以「黃豆」佔最大宗(佔基改作物種植面積50%);玉米佔31%;棉花佔14%;而油菜佔5%(註:這種油菜籽榨出來的油叫芥花菜油,英文名稱Canadaoil)。

這裡我要提到「芥花菜油」(Canadaoil),因為這種油菜基改的原生種叫「rapeseed」,而rapeseed oil是不能吃的工業用油,用於除蟲,製作潤滑油、肥皂及合成橡膠基底。 人如果食用,會產生肺氣腫(emphysema)吸吸道毛病(respiratory distress)過動燥鬱irritability and blindness) 便秘(constipation)貧血(anemia)等症。 很多人質疑,會何基改後的「rapeseed」製作出來的油要改稱「Canadaoil」,魚目混珠,轉成人可食用的油,有這樣神?

基改作物造成過敏氣喘兒增多是懷疑還是事實?  這不用爭論,看看「rapeseed oil」對人體的影響就知道了。

2006年蜜蜂大規模失蹤,找來找去說來說去,就沒有人敢說基改作物的不是,大家看看基改作物之一的抗蟲性,蜜蜂不是昆蟲?
本期科學人(2011/6月號,編號112)於第20頁中介紹「好基因,要分享」。 內文中清楚的說明,原核生物會利用「平行基因轉移」方式(88~98%)從他們的鄰居獲得新基因,這就是為什麼細菌能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之故。

而轉移的新基因來到新家後,它們演化的路徑與基因組上「土生土長」的基因不同,它們演化較快,存在的時間較長,提供原核生物「其他微生物已經擁有的適應成果」。
基改作物就是基因修改,不管抗藥、抗蟲這種基因,不會經由作物進入土壤,然後在土壤中微生物、細菌、真菌類之間「平行基因轉移」? 「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就是一個污染土壤的最好明證,就算沒有「蘇力菌」這個明證,難不成抗藥性細菌是假的? 有抗藥性細菌不會產生抗藥性微生物?

基改公司或協會的謊言要說多久? 多大?

生意人失去良心不是只有台灣黑心商人,將起雲劑中棕櫚油成份換成塑化劑這麼低階的滲毒事件而已,這種基改作物對人類的影響是滅種的行為,作這種事的商人還是人嗎? 他們是外星生物寄居地球,逐漸將人類滅絕的生物嗎?

協會說,2017年將首次將基改小麥進行商業化種植;2013年將在菲律賓開種植加了β胡蘿蔔素的基改黃金稻米;而中國也會在幾年後開始種植抗蟲水稻。而接下來他們要基改的作物有「馬鈴薯、甘蔗、香蕉、茄子、番茄、花椰菜、甘藍菜、秋葵、木薯、甘藷、豆類、花生」,我們還有乾淨的食物可吃嗎?

種植基改作物的國家目前有:美國、加拿大、澳洲、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緬旬、拉丁美洲國家,歐洲國家目前只有瑞典、德國。

台灣要加入嗎? 答案是 NO。因為產品銷售本來就是要有「差異性」,我們如果要行銷我們的農業產品,不是跟基改作物競爭,而是保證我的產品是「原生種」,而且台灣地小人稠,不管引進那一種基改作物,都會引發其它農地的污染,這是生態活劫。

第二篇:核電廠應該多安全?

一、目前核反應器的設計:

1、沸水式:這於2011/5月編號111之科學人第四篇談過,可以在這個部落格查到,不贅述。

2、壓水式:爐心加熱不會沸騰的加壓水(冷媒透過壓縮機壓縮原理?),加壓水使第二個循環中的水化為蒸氣(冷媒讓冰水管的水降溫的原理),蒸氣去推動渦輪機發電,後流至冷卻水塔冷卻後循環使用,或者直接排放到海洋中。 而放射性物質僅存在第一個加壓水管路循環中(問題是如果這個加壓管路損毀時,如何維修?還是他們可以定期停機派人進去維修? )。 用過的核燃料是儲放在他處,目的是減少爈心事故時接觸。(正確的說法,該是不要使用同套冷卻系統才對。)

3、西屋公司AP1000(這是美國目前新建核反應爐多半採用的方式):看起來很像是壓水式的改良版,只是它的加壓水管線會經過附屬的水槽水來冷卻,如果進水幫浦斷了電,反應器本身有備用電池,萬一電池也失效,則可利用反應器鋼鐵圓頂圍阻容器內的三個緊急水槽(他們安置在爐心上方),當幫浦斷電時,緊急水槽閥門就會打開。爐心因缺水水壓逐漸下降到低於緊急水槽中的水壓時,水槽中的水就會流入,補充冷卻水,將燃料棒降溫。

AP1000式在第二個混凝土圍阻體屋頂上還設有第四個水槽(可容298萬公升的水,足以支應3天用,且可公以消防軟管補充冷水進槽),可將水灑在第一圍阻體鋼鐵圓頂容器表面,沸騰成蒸器後,將熱帶走,而鋼鐵圓頂內部,蒸氣由爐心上升,接觸到溫度被降下來的圓頂時,會凝結成水再回落到爐心冷卻用。

這是一個出現緊急事故斷電時,完全不需要電力或人員操作的新型核反應爐。

4、Areva EPR式:它的備援系系是配備四具柴油發電機和二具輔助發電機,並且全部安置在另一座防水建物內,與發電廠隔開,而且就算所有的發電機全部損壞,EPR 還有更厚的雙層圍阻建物,以及核種補捉器,可接住並容納熔燬的燃料,同時覆蓋借助重力供應的水,防止放射性核種逸出。(我註:聽起來,比較像台電的補強核一、二、三的改良版)

二、建置拆御成本及發電成本:

核電廠目前的建造成本是燃煤火力發電廠的二倍;天然氣發電廠的五倍多(我註:我加上目前,是因為核安問題嚴重,將來建造成本一定還會上漲)。

就現有的已知德國拆御核電廠的成本,據說就是建造一座核電廠的成本,而且爐心反應器仍無法拆除。

燃媒的價格大約是核燃料的四倍;而天然氣更高達10倍。但前提是核電廠必需以高發電量運轉(也就是滿載發電),而且不能常常因核安問題停機維修等才有價格成本優勢,以目前態勢看起來,這種價格優勢不明顯。

至於談到生態環境保護及暖化問題,則核電廠出事造成的生態浩劫,數十萬年難以恢復。 核電廠使用年限到達廢廠後,該地也永遠無法移作他用,講白點,就是核廢區。這樣的能源標榜的便宜、乾淨、環保在那裡? 反而比較像是軍火工廠生產了太多核燃料,所以找個方式消耗掉,回收開發成本。


三、擁核與反核的理論:

1、李敏說,核燃料體積小、重量輕、運輸儲存方便,安全儲量可長達18~36個月。

我註:問題是世界二大鈾產國為加拿大與澳洲,而核燃料提煉國主要為法國,這樣被掐住脖子的能源政策是好的嗎?

2、核電廠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未來國際上可能對二氧化碳排放進行管制,產品也可能依碳足跡課進口稅。

我註:太陽能、生質燃料一樣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生產建置成本不見得比核電廠貴,而且原料不會被如此控制,以國安思維來看,誰要用核能? 至於產品課碳足跡稅更可笑,大國到現在都無法達成共識,課你的頭? 就算達成共識,我們也可以改變產業結構,生產耗能較少但單價利潤高的產品,誰跟李敏一樣,代工代工子孫世代為人作嫁?

3、他對於福島核電廠目前的狀況根本不瞭解,還以為最終跟一般核電廠除役一樣? 甚至說,看你願意花多少錢,就可以決定恢復到何種程度?

我註:花多少成本? 那請問這些成本要不要算入發電成本中? 至於他對於福島核電廠目前爐心融毀,方圓30公里撤村情況都跟不上,誰放心他所謂的核電廠安全的理論?

4、他說太陽能不可能、風力發電不可能、生質燃料不可能,還替德國擔心被法國、俄羅斯控制。

我註:台灣的教育制度只能教出這種單軌答案的學生、學者,是稀奇的事嗎? 人家告訴他這個好,他就信,那個不好,他一樣信,因為他從不質疑權威,也不嚐試別種方法,甚至連試也不試一下,也許憑著我們的聰明才智,能找到改良方式,替台灣走出一條環保、低成本又安全的能源政策。

他說說說,就是不試著走走看,別人說,他全買單,這種坐在大辦公桌上吹冷氣的學者,是台灣最不需要的,因為他沒有實驗嚐試的精神,也就是全無鬥志,一個註定敗思維的官僚或學者。

5、他說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電廠事故後,32年過去了,全世界核電廠都未因類似原因發生同時級的嚴重事故,福島核災的肇因是天災?

我註:1986年蘇俄的車諾比核電廠事件呢? 等級不是比三哩島高嗎? 而福島核電廠這種類型的天災,台灣不會發生? 黑天鵝事件真正的原因,不是事件是黑天鵝很少發生,而是人們在預測事情時,故意忽略它的可能性。 貝氏方法(Thomas Bayes)的「先驗機率 + 新的客觀數據 = 改善後的機率」才是正確預測事件的方式,否則我們會常常看到「黑天鵝」。 照李敏這種理論,來架構台灣的核安,那麼台灣發生福島核災的機率會是一隻超大黑天鵝,我們2300萬人得全部移民中國大陸,你們要嗎?

6、王俊秀說核四在不同時間由不同的人進行工程,而且停了又建,產生擅改設計、偷工減料等問題;此外核四從統包改成分包,這些分包公司根本不知道工程目標為何,各作各的,對於這種需要高度維安阻體建設的工程,這種風險太大了。(我註:同意)

7、王俊秀說主導核電廠的人包括「原能會」、「台電」的成員,都出自現在改名「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的清華大學核子工程學系,這種一維觀點的科技獨裁,會加大核能電廠的風險,因為現在核能問題不再侷限於科技問題,它是政治問題(因為我們的核電機組都是美國貨)、社會問題(人心惶惶)、倫理問題(將核廢料留給下一代傷腦筋)、消費者問題(台灣發電量80%供工業用,而且電價比民生用便宜),所以那是核工人員可以單獨決策的。(我註:同意)

8、王俊秀說核四當然可以停建,已經花掉的錢,就比照1972年德國的卡爾特核電廠,建好後不發電,改成遊樂場,讓大家買門票進場參觀,瞭解核能發電的一切步聚方式,估計10年就可以把建設經費回收。(我註:同意。所謂續建不發電就是這個意思,不然美國那些核電機組廠商及早就收了紅包的立委官員學者等,是不會罷手的。)

9、王俊秀說台灣電廠的容量備載率為「28%」,離峰時更高達45%。而核電只佔我們總發電量的18%,就算把核一、二、三廠全關閉了,我們仍有最低10%的備載率,根本不缺電。 (我註:如果產業結構再調整,智慧電網建置起來,我們還可以再關閉幾座火力發電廠。)

10、王俊秀說核電廠排放二氧化碳少於燃媒電廠(我註:不見得,因為燃媒經過液化處理後,產生的二氧化碳很少,這項技術已由南非開發出來,如果由產煤大國設立液化廠處理後,我們買回這種液化煤等於石油一樣。),但比再生能源高三倍以上。 而且我們核一、核二二廠半徑30公里逃命圈內居住了600萬人(我註:台北市 + 新北市),是全世界僅次於巴基斯坦的核電第二密集的國家(我註:我們是地震、海嘯、洪澇、土石流等山崩地裂都會發生的地方),不該使用核電的,因為風險太大,人只要活著,就還有機會作其它的選擇。

11、王俊秀說我們投入數仟億經費到核電廠,卻不願意花200億來研究太陽能這種再生能源,否則今日台灣太陽能板產業絕不只於如此;還有可以試試交通大學研發出來的「壓電材料」,裝在高速公路下,讓車子壓過就可以發電;另外是生產小型的風力或太陽能發電機,配置在大樓、社區,再搭配智慧電網的建立,與台電系統併聯,有風用風,有太陽用太陽,都沒有時才用傳統電力。(我註:good idea,但需要動的起來的政府才能逐夢踏實,如果是現在這個坐辦公室吹冷氣搞偶像宣傳的馬政府,大家就算算去!)


第三篇:難以阻擋的抗藥性及抗生素興亡史:

這篇讀來令我很 worried ,因為這種完全恢復到20世紀初年,得靠個人免疫力才能存活的情況又會出現,除非人類找到對抗細菌的新方法,而不是抗生素。

1928年,英國科學家「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事實上是蘇格蘭生物化學家),因為衛生習慣不太好,讓實驗室的「葡萄菌」培養皿被黴菌污染了,而發現了「青黴素」(penicillin), 他於1929年公佈這項發現,但學界反應冷清(1929年那年是大蕭條的開始)。

青黴素能製造一種可殺死多種病菌的物質, 「Alexander Fleming」研究結果,發現它不容易培養及純化,量少且作用慢,無法用來治療感染,所以他希望化學家能加入研究的行列,但當時的化學家正忙於建立化學元素週期表,及為德法二國製造化學毒氣,沒有人有興趣在「生醫」這方面,所以1940年後,他只好放棄了青黴素的研究。

好可惜! 193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類似的細菌生化武器就開始登場了,一堆化學家及醫生開始加入研究如何大規模殺人計劃,有名的曼哈頓核武計劃(Manhattan Project)就是此時開始的(1941年)

果然英國及美國政府馬上發現青黴素的價值,合力出資請英國牛津大學的「Howard Florey」及「Ernst Chain」以化學方式修改後,發展出純化與量化生產青黴素的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諾曼地登陸」時,救治了無數受傷感染的盟軍士兵,被稱為「神奇子彈」,這讓「Alexander Fleming」、「Howard Florey」及「Ernst Chain」獲得1945年諾貝爾「生醫獎」

我註:諾貝爾獎從1901年開始頒發,1902年起,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

而抗生素在二次大戰後,也開始用在大規模牲畜飼養方式上,在各種密集圈養、餵食的家畜的飼料中大量添加,估計目前製造的抗生素,有一半用在畜產業中

細菌對抗抗生素的方法不外三種:

一、用酵素破壞抗生素。

二、把抗生素排出細胞外。

三、改變抗生素作用的目標。

而人類應付之道也很簡單,我們的生醫化學家就抗生素的結構,這加一個「甲基」,那裡少一個「醇基」,就可以改變抗生素的特性,能讓某一類抗生素的使用年限延續好一段時間。

1940~1960年代是抗生素開發的黃金時期,我們現在使用的抗生素,主要都是在那段時間找出來的。

我註:為何過了1970年代抗生素的發展緩慢下來了? 因1967年於聯合國下設置的「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引發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的爭訟不斷,好處是保障研發人員的心血,但壞處是讓很多借研發謀利的生醫化學公司如「孟山都」、「杜邦」等,以專利權,不斷的拑制科學界的研發創新能力,這才是真正導致抗生素發展延緩下來的主因。

回顧科學史,你們發覺在18世紀末~20世紀中是世界科學史大躍進時代,不管是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的基礎都在那個時候墊基,到了1960年代 (WIPO)出現後,這種黃金歲月一去不回頭.............。

下面是細菌與抗生素的大事紀:
1928年:「Alexander Fleming」發現青黴素。這類抗生素能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

1935年:第一種磺胺類殺菌劑(sulfa drug)彭多息(prontosil)上市,這種磺胺劑能阻斷細菌中合成「葉酸」的途徑。

1940年:在大腸桿菌中找到能夠分解青黴素類抗生素的『β內醯胺酶」。

1942年:最早的青黴素類抗生素「苯基青黴素」(benzylpenicillin)上市(β內醯胺類,beta-lactam),這種抗生素會阻止細菌細胞壁的合成。

1944年:「Selman Waksman」發現「鏈黴素」,這是第一個能有效治療肺結核的藥物,他因此獲得1952年諾貝爾生醫獎。「鏈黴素」會與細菌核糖體的30S次單體上的16S rRNA結合,抑制蛋白質合成。

1947年:發現「氯黴素」(Chloramphenicol),這是第一個能夠完全以人工方式合成的抗生素,於1949年開始大量製造。 「氯黴素」(胺基糖苷類;aminoglycoside)能抑制核糖體的活動及蛋白質的核成。

1949年:四環素(Tetracycline)上市,這種抗生素會與細菌核糖體的30S次單體結合,阻止完整的核糖體合成。

1952年:大環類(Macrolide)抗生素例如「紅黴素」,能與核糖體50S次單體結合


1956年:發現「萬古黴素」(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的一種),於1958年上市,最初用來對付對青黴素有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這類抗生素能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

1961年:多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出現。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細菌(單層膜),一開始是對「青黴素」有抗藥性(1950年代);接下來是對「合成青黴素」(1980年代)例如:二甲氧苯青黴素,因此才有「抗二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也就是「MRSA」這個名稱的出現;再來是抗頭芽胞菌素(cephalosporin)(1980年代)例如優力黴素(Keflex);最後是對抗「MRSA」的最後一道防線的「萬古黴素」(1990年代)

革蘭氏陰氏菌(雙層膜)的抗藥性產生方式與革蘭氏陽性菌(單層膜)相類似,目前能對抗它的藥仍以便宜可靠,擁有廣泛對抗多種細菌能力的「碳青黴烯類抗生素」(青黴素、萬古黴素等)最可靠。

1983年:廣效性乙內醯胺酶(Extended-spectrum-lactamases,ESBL)出現於多種腸內菌中,這種酵素能分解「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類抗生素。

1996年:克留氏肺炎桿菌碳青黴烯酶(Klebsiellapnurmoniae carbapenemase, KPC)出現,能抵抗青黴素類抗生素與碳青黴烯類抗生素。

2002年:能抵抗最後一線抗生素「萬古黴素」的「MRSA」出現(vancomycin resistant MRSA, VRSA)。

2005年:老虎環素(tigecycline)上市,它是全新抗生素類別「廿胺四環素」(glycylcycline)的第一個新藥。

2007年:多尼培南(doripenem)上市,它屬於「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是最新一種獲准用來治療「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的抗生素。

2010年:發現了新德里金屬『β內醯胺分解酶」(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 NDM-1), 這種酵素的基因能在革蘭氏陰性細菌之間傳遞。


1996年帶有「KPC」基因的克留氏肺炎桿菌首次出現,一開始是零星在醫院中加護病房中虛弱的病人之間傳染,接著才散播到外面的社群中。 克留氏肺炎桿菌在密集照護下很容易傳染,因為使用廣效性高劑量抗生素,會破壞腸道生態平衡而導致腹瀉,接著污染病人周圍環境與醫護人員的手,特別是醫療器材。這種傳播模式與1950年代的抗「青黴素」細菌及1990年代的「MRSA」(「抗二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傳播途徑一致

「KPC」這株菌株能對抗許多抗生素,包括「青黴素」、二種碳青黴烯類抗生素亞胺培南(imipenem)及美洛培南(meropenem)。這株菌株會提供細菌一種酵素,在前面抗生素未穿越細胞壁的內膜前,就會將它分解。

2007年時,紐約市地區帶有「KPC」基因的克留氏肺炎桿菌已達21%,而美國其它地區是5%2008年,紐約地區已達38%2010年底時,帶有「KPC」基因的克留氏肺炎桿菌株,已經蔓延到美國37州

2005年,帶有「KPC」基因的克留氏肺炎桿菌傳到法國,接著哥倫比亞、加拿大、中國大陸、希臘都被來自紐約帶有「KPC」基因的克留氏肺炎桿菌株攻陷;而英國、挪威、瑞典、波蘭、芬蘭、巴西和義大利的病株是由以色列傳過去的。

2008年英國卡地夫大學的「Timothy Walsh」,收到瑞典好友「Christian Giske」寄來的一株細菌株,這是他為一個病人進行尿液檢驗時,意外發現的。「Timothy Walsh」對這株細菌進行了10多種檢驗後,發現它屬於「克留氏肺炎桿菌」(這種桿菌是造成住院病人肺炎及血液感染的元兇之一),而且它帶有能抵抗「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就是所謂的最後一道防線的萬古黴素),「Timothy Walsh」將這個造成抗藥性的「酵素」命名為「新德里金屬β內醯胺分解酶」(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 NDM-1),因為帶菌者在返回德國前在印度新德里遭到感染。(我註:β內醯胺會阻止細菌細胞壁的合成。)

2010年「Timothy Walsh」及「Christian Giske」在「刺絡針.傳染性疾病」發表結果,帶有「NDM-1」的克留氏肺炎桿菌廣泛分佈於「印度」及「巴基斯坦」,英國人到這二地拜訪朋友、家人或進行醫療行為時,將帶有「NDM-1」基因的細菌帶回英國。 

來自克留氏肺炎桿菌的抗藥基因,無論其為「NDM-1」或「KPC」都很容易轉移到「大腸桿菌」(引發尿道感染)、「不動桿菌」和「其它革蘭氏陰性細菌」。

其中的「革蘭氏陰性細菌」本身就具有雙層膜,讓強效抗生素難以穿越,現在再加上擁有「NDM-1」或「KPC」基因,產生能分解抗生素的「酵素」,讓抗生素根本無法進入細胞,所以目前幾乎無藥可用了。

我註:書中說,如果婦女感染了帶「NDM-1」或「KPC」基因的大腸桿菌,引發的「膀胱炎」看醫生,但醫生未於第一時間發現她感染的是上述抗藥性基因的細菌,開出的抗生素當然無效,結果細菌長驅直入感染她的尿道和腎臟,最終進入血液,導致菌血症(敗血症)死亡,這或許可以解釋德國這一波大腸桿菌疫情爆發的病徵----婦女較多,血尿及腎臟感染。


目前對於帶有「KPC、NDM-1或其它基因」(即所謂β內醯胺分解酶)的抗「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細菌,只剩下較新的老虎環素(tigecycline)1940年代發現的舊藥「克痢黴」還有效,但老虎環素不易擴散進入血液與膀胱,因此對於「KPC、NDM-1」引起的尿道及血液感染,治療效果差;而「克痢黴」是屬於抗生素類別中的「多黏菌體」(polymyxin),穿透組織能力不佳,而且會傷腎臟,所以未廣泛使用,才沒有出現抗藥性。

阻止帶有「KPC、NDM-1或其它基因」的抗「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細菌院內感染的方式為:

一、 每天以「抗菌劑」清洗人全身。

二、 每12小時清潔病房內部表面,包括所有的醫療器材(例如監視器和電腦上最小的連接點與角落)。

三、 侵入性檢驗儀器,例如各種內視鏡等必需特底清潔清毒。

四、 對曾在發生多重抗藥性感染國家住過院的病人,一入院就得進行「直腸拭子」(rectal swab)檢驗,以確定其是否感染帶有「KPC、NDM-1或其它基因」的抗「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細菌? 如果有,就得隔離病人治療,並啟動「警示系統」,以免是類細菌傳染開來,甚至傳到外面社群中。

我註:「直腸拭子」(rectal swab)意為,用無菌棉棒插入肛門約5公分處,轉動棉棒後小心取出,棉棒上應沾有些許糞便,置入病毒培養收集瓶(2 mL)內折斷,旋緊瓶蓋,再以冰浴送檢。


五、 醫護人員應戴手套及勤於洗手,才不會在照護病人之間傳染。

至於我們一般人對抗的方式為:

一、 減少強效性抗生素的使用,如此不具有「KPC、NDM-1或其它基因」的抗「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細菌可以存活,就不會把空間全部讓給具有「KPC、NDM-1或其它基因」的抗「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細菌,這樣就可以削落病菌的致命率,只要我們的免疫力還算夠的話,就不會引發嚴重併發症。

二、 生活起居正常,那麼免疫力就會上升,即使沒有抗生素來消滅具有「KPC、NDM-1或其它基因」的抗「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細菌,靠著我們本身的免疫力也可以恢復健康。

三、 抗生素,特別是強效抗生素是該用在免疫力尚未發展完備的嬰幼兒及免疫力下降的病人或老人身上,這樣就可以延緩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


第四篇:超級雜草及除草務盡

這二篇看完,第一個跳到腦海中的字句是:「怎麼與抗藥性細菌如此雷同?」 而且又出現一個熟悉的名字 Monsanto。

農作物要抗雜草,只有三種方式:

一、 用除草劑。

二、 運用基因工程,將抗雜草基因植入農作物種子中。

三、 雜草管理法,結合犁田、翻土、整地、除草等方式減少雜草量。

目前國內外使用量最多的除草劑有三種:

一、 1958年英國「ICI」公司研發出來的「巴拉劃」(paraquat),它的機轉是抑制光合作用中的電子傳遞。

二、 1972年「 Monsanto 」公司研發出來的「嘉磷塞」(glyphosate)(商品名現為為農達Roundup,舊名年年春),它的機轉是抑制植物體內合成芳香族胺基酸的「EPSPS」(5-希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酵素的活性,少了這種酵素,植物無法合成重要蛋白質,會爛根枯葉死亡。

三、 1981年德國「Hoechst AG」公司研發出來的「固殺草」(glufosinate),它的機轉抑制胺基酸生成關鍵酵素活性。

超級雜草形成的原因:

一、 雜草的染色體會大量複製合成「EPSPS」這種酵素的基因,藉此生產更多的「EPSPS」來抵制「嘉磷塞」的抑制作用,簡而言之,就是「以量取勝」

二、 1990年代,「 Monsanto 」公司研究人員於處理噴灑「嘉磷塞」後仍存活的「生物」時(動植物二種?),發現了一種突變「細菌」,不受「嘉磷塞」的影響,而能產生「變種的EPSPS」酵素,這種酵素也可以合成三種胺基酸。  研究人員分離出這種酵素的「基因」,加上另外三種從不同「生物」蒐集來的「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負責控制及插入上述酵素的基因進入「黃豆、棉花、油菜及玊米」等作物種子中。

種植這種抗「嘉磷塞」除草劑的作物農田,無需於整地前或作物種植前或用加裝護套的噴藥管頭,直接施用「嘉磷塞」於雜草植株,因為這種抗抗「嘉磷塞」的農作物,可以存活生長的很好。

但問題來了,科學家質疑,基改作物可能將抗「嘉磷塞」除草劑的基因,經由「花粉」飃散,移轉入與其親緣關係較近的雜草,然後再轉植入其它雜草中,產生「超級雜草」

但植物學家的答案是「否定」,理由是原生於美國的雜草,與大豆、玉米、棉花天差地遠,無法雜交。(我註:非美國原生雜草呢?),所以他們認為該是雜草在「嘉磷塞」反覆使用下,產生演化壓力,因而形成了自己的防禦機制。

目前對付超級雜草的方法有:

一、 既然雜草是自己演化成為「超級雜草」的,那麼就倣傚治療愛滋病的方式,混合多種除草劑來用,以延緩其演化的時間,例如混合使用「嘉磷塞」及「固殺草」二種除草劑。

二、 採用傳統育種法,漸進式的增加農作物的產量、抗旱能力與肥料、減少除草劑的使用量,讓雜草的演化壓力解輕。

三、 採有機農作方式來管理控制雜草生長。 例如水、旱田輪作,這樣可以減少適合水田或旱田環境的優勢雜草不斷的繁殖;利用農業機械進行除草、敷蓋抑草蓆、栽培覆蓋作物等;還有利用動物(如鴨子)進行雜草管理。 以上諸法主要目的都是適時防止土壤中種子庫中的雜草族群大量增加。

下面是幾種「超級雜草」的圖片:

紫蕁麻
菊科千里光
大豬草

牛筋草










第五篇:死海能復活嗎?

這篇沒有什麼值得記錄下來的東西,但文中提到的幾件事及地理名詞,有其意義,摘錄於下:

一、 環境地質學(Environmental Geology):因為文中提到「落水洞」,所以就跟這個有關。這一地質學專有名詞,係美國伊利諾州地質調查所研究員James E. Hackett1964年所創,他認為土地利用,尤其是「都市地區」,必須以「區域地質資料」為基本依據來進行都市計劃,此種因應規劃工作從事之地質調查,稱之為「環境地質學」。吾人可以認為凡是從地質學的觀點來研究「人類生存環境的安全與衛生的科學」就稱為環境地質學。

環境地質學著重在「地質災害」的研究,所謂地質災害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環境的安全與衛生而受地質因素所控制的災害,其種類包括「活動斷層」、「山崩」、「地盤下陷」、「基礎沉陷」、「侵蝕」和「沉積」等,所以環境地質是先期性而且是區域性的研究,其資料是「土地利用與災害防治」所必需者。

二、 工程地質學:指以地質學的觀點來研究工程基址的地質與力學參數就稱為工程地質學。工程地質則重在「土壤與岩石」的工程性質的調查與試驗,其資料是工程規劃與設計所必需者,所以工程地質是後期性而且是局部區域的詳細調查。

兩者的差異在於環境地質資料可供土地規劃或工程選址之用;而工程地質資料則僅供工程設計之用。以一套完整的工程選址與設計流程而言,兩者該相輔相成。

死海
Lake Assal(位於東非Djibouti共和國)
Lake Assal(位於東非Djibouti共和國)-1
三、 死海:位於約旦和以色列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低於海平面422公尺,匯入死海的主要河流是約旦河。 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湖長67公里,寬18公里,面積810平方公里。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鹹水湖、最鹹的湖,最深處380公尺,最深處湖床低於海平面800公尺,湖水鹽度達300g/L,為一般海水的8.6倍。死海的鹽分高達30%,也是地球上鹽分居第二位的水體,只有吉布提的阿薩勒湖(Lake Assal)的鹽度超過死海。


死海所以叫「死海」是因為它的高鹽度使魚類無法生存於水中,但有「細菌及浮游生物」,因為鹽度高,所以富含大量的「鎂、鈉、鉀、鈣鹽」等礦物,自1921年起開發「溴化鎂」(我註:是由溴和鎂組成的白色或無色易潮解物質。通常在治療神經紊亂中用作鎮靜劑或抗痙攣藥物)和「溴化鉀」(我註:用途為顯影劑、神經鎮靜劑(三溴片)、化學分析試劑等),也因鹽水密度高,任何人皆能輕易地漂浮在死海水面。


死海是內流湖,水的唯一外流途徑就是「蒸發」作用,而「約旦河」是唯一注入死海的河流,因此約旦河河水流入水量與蒸發水量決定了死海的水位。但近年來因「約旦和以色列」向約旦河取水供應「灌溉及生活」用途,死海水位嚴重受到的威脅,水面已經每年減少1米,2006年時低於海平面418公尺2007年時更低於海平面420公尺,面積幾乎比50年前少了二分之一,拯救死海水位的計畫眾多,其中包括建造運河將死海與地中海或與紅海溝通,以便穩定死海水位,但因許多重大的困難和經濟、中東政治問題而尚未達成協議。2009年10月,約旦表示計劃於2010年單方面展開約旦國家紅海水務發展計劃,經海水化淡程序後剩餘的含鹽廢水(約11億立方公尺鹽水),會經隧道輸入死海,有望解決死海乾涸問題,但當中仍存在各種生
紅藻
態危機,例如青色的死海會不會變成紅色(我註:紅海會季節性出現紅色藻類)。


四、 落水洞:是地表水流入地下的進口,表面形態與漏斗相似,是地表及地下岩溶地貌的過渡類型。它形成於地下水垂直循環極為流暢的地區,即在潛水面以上,落水洞的形成,在開始階段,是以沿垂直裂隙溶蝕為主。

當孔洞擴大以後,下大雨時,地表大量流水集中落水洞,衝到地下河。    洪水攜帶著大量的泥沙石礫,往下傾瀉,對洞壁四周進行磨蝕,使落水洞迅速擴大。有時岩體崩塌,也可使落水洞擴大。

落水洞
落水洞-1
因此落水洞是流水沿垂直裂隙進行溶蝕、沖蝕並伴隨部分崩塌作用的產物。    落水洞也不是一直向下貫通的,當地表水下透一段路程之後,落水洞就會順著岩層的傾斜方向,或者節理的傾斜情況而發育。在水平地層發育的落水洞,象階梯那樣逐級下降。     在節理眾多的地層中,又會形成曲折迴環的形態。    落水洞主要可分為「裂隙狀的,筒狀的,錐狀的及袋狀的」。它們既可直接表現於「地表面」,也可套置於「岩溶漏斗的底部」

由於落水洞常沿構造線、裂隙和順岩層展佈方向呈線狀或帶狀分佈,因此是判明暗河方向的一種標誌。


五、 紅海(Red sea):紅海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呈現狹長型,長度約為2250公里,最大寬度355公里,平均深度490公尺,最大深度2211公尺,面積438,000平方公里。其西北面通過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與地中海相連,南面通過曼德海峽(the Mandab Strait)與亞丁灣(Gulf of Aden)相連;紅海是印度洋的陸間海,實際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

紅海是直接由希臘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譯過來,和海的顏色沒有關係,紅海並不是紅色的,因其原名讀音和「Red Sea」是一樣的,所以當歐洲人來到紅海時,誤聽為此海為「Red Sea」,紅海因而得名。

紅海
另外紅海的名稱也可能是因為季節性出現的紅色藻類附近的紅色山脈一個名稱為紅色的本地種族對應北邊的黑海,就稱南邊為紅海紅地的海(古埃及稱沙漠為紅地)等。


所多瑪(Sodom)與蛾摩拉(Gomorrah)
六、 所多瑪(Sodom):這個地名首次出現在「希伯來聖經」(即舊約)中,這座城市位於死海的東南方,如今已沉沒在水底。依「舊約聖經」記載,所多瑪是一個不忌諱同性性行為的性開放城市。

經考古學、天文學及地質學的研究結果,在西元前3123年,有一枚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在南歐阿爾卑斯山上空爆炸,其威力是核武的100倍,產生了砂石塵土混雜的蕈狀雲,以每秒5公里的速度噴向數百哩
的高空,瀰漫了整個地中海地區,估計這道煙柱有900公里高。

接著大體積碎石再從高空中落下,與大氣層摩擦,產生了大量隕石、火球,落在離爆炸地點1500哩外的死海地區,使死海地區在1秒鐘,地表溫度飆高到攝氏400度,被火球直接砸到的人瞬間燃燒死亡。


此次撞擊影響了全世界,大量煙塵覆蓋了整個大氣層,達數月之久。古氣候學家在「南極、西藏、智利」等冰層中找到撞擊證據。全世界在約5200年前,氣候遽變,許多地方短時間被冰封。原本富饒的中東化為沙漠。

聖經「創世記」中提到,所多瑪(Sodom)與蛾摩拉(Gomorrah)是摩押平原(死海的東南面)五城中的兩個。該五城分別是所多瑪、蛾摩拉、押瑪(Admah)、錫伯尼(Zeboim)和瑣珥(Zoar)。當時約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濕潤豐腴的。

我註: 埃及牧人王朝(Hyksos)第一次出現在埃及是第7王朝時(BC2200~),直到第13王朝時期達到頂峰(BC1785~),然後到第十五王朝後(BC1674~),勢力逐漸衰微;最終到了第17王朝時被逐出埃及(~BC1552)

蘇美人的初期歐貝德文化(Ubaidian Culture)(BC6500 ~ BC3800)消失時期,與上述的小行星撞地球時期,似乎是同期發生。

mohenjo-daro_BC2500 ~BC1900
Lothal_conception古印度文明(BC2500~BC1900)
印度河古文明「Lothal;BC2500 ~ BC1900」、「Mohenjodaro(Mound of the Dead);BC2500 ~BC1900」、「Harappa;BC2600~BC1900」,他們消失的時間也與歐貝德文化重疊,而且考古學家說是因為氣候異變,印度河流域變乾燥,甚至河流斷流或改道,令他們不得對搬家。

Harappa_BC2600~BC1900
Location of Indus Valley(BC3300 ~BC1700)
這中間提到街道玻璃化這種高溫,如果上述小行星撞地球屬實,100倍核子彈爆炸的威力,地表溫度飆高到攝氏400度,是可能造成街道玻璃化的,特別是街道用的是砂磚的化,這種砂磚富含矽,高溫下變成二氧化矽,所以玻璃化是可能的。


亞伯拉罕(Abraham;Ibrahim)因饑荒帶著妻子撒萊到埃及避災的時間,似乎與牧人王朝(Hyksos)出現在埃及的時間點很一致,只是他馬上又離開? 唯一能解釋亞伯拉罕如此長壽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他們孫輩會用祖字輩名字的習慣,因為沒有加註一世、二世.........,所以我們誤認為他們是同一人,不如是解,根本說不通,而且寫這部舊約史的人,與印度人同,並沒有照時間序講故事,而是講到那兒說到那,所以整個時間前後倒過來轉過去,再加上都是同一名字「亞伯拉罕」及妻子名「撒萊」(Sarai),所以愈讀愈昏。

公元前1500年左右,亞利安人到了空無一人的印度河流域「北緯25~31度」,而西克索人也回到奶與蜜之地「北緯28~32度」,表示這個地方經過了1000後,又恢復了生機。

第六篇:超越乳房的 X 光檢查:

乳房組織
MRI-scanner
乳房超音波設備
乳房 X 光攝影機
目前一般女性乳癌檢查的工具,主要為「乳房 X 光攝影」,但結果是這種檢查錯失了高達20%的腫瘤;且其偽陽性為1/10,即每10件中有 1 件,會將健康的乳腺組織錯判為惡性腫瘤,這種錯誤,將導致進行例行性篩檢的婦女,被迫面臨不必要的活體組織初片檢查的風險及龐大費用,再加上罹癌的精神上重大負擔及憂慮。

為何
「乳房 X 光攝影」會錯失某些癌症或誤判? 因為使用的是低劑量 X 光,照出腫瘤的能力有限,特別是在偵測小型腫瘤時,並不理想。原因之一為缺乏對比,再加上腫瘤引起的鈣化遠小於良性沉積物,很容易被忽略;原因之二為 X 光不利於在緻密的乳房組織中檢測腫瘤,因為看起來都也是白色的,而50歲以下的婦女擁有緻密的乳房組織,容易被誤判。

所以必需佐以另外二種造影技術來減少誤判,一種為「磁共振造影」(MRI);另外一種是「乳房超音波」
一、 磁共振造影(MRI):利用磁性和無線電波來測量組織含水量的差異,可以比
「乳房 X 光攝影」提供更多有關乳房組織差異的細節,缺點是對於「良性囊腫」常常誤判為腫瘤(我註:因為這種良性囊腫組織中通常含水),且其費用很高,在台灣每次收費約一萬五左右;美國收費標準是US$2000~6000。

二、 乳房超音波利用高頻率聲波來勾勒出乳房內部的結構特徵,它與
「磁共振造影」(MRI) 不同的是,它可以判斷出腫瘤是否是充滿液體的無害囊腫,缺點是它無法區分惡性腫瘤與長滿無害乳腺組織的良性腫瘤,因此 「乳房超音波」會比「乳房 X 光攝影」出現更多偽陰性誤判。(我註:難怪台灣有經驗的乳房外科醫師對於「乳房 X 光攝影」出現陽性的受檢者,會再施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把偽陽性檢測者篩掉,再決定是否作活體組織切片檢驗。)


腫瘤比良性乳房組織硬,摸起來很不一樣,但要大到用手摸的出來時,就很可能癌細胞已開始擴散,治癒力減少。 所以檢查的目標設定在腫瘤還小到人的手指無法感覺出來它的硬度時,就要能被檢測出來。 目前根據這種新觀念開發出來的檢測技術有二:

一、 磁共振彈性造影法:這是10年前開發出來,應用於診斷「非惡性肝藏疾病」,現在正針對乳癌診斷作測試,方法是結合頻聲波與MRI,來測量腫瘤硬度。  病人進行 MRI 掃瞄時,同時將 60 赫茲的聲波通過塑膠管傳向乳房,
MRI 會偵測組織受聲波影響所產生的微細變化,其所顯示的組織硬度,可以把正常或惡性乳房組織區分出來。 但這種「磁共振彈性造影法」的篩減法要普及於一般大眾,其中 MRI 的費用必需大幅下降才成。

二、 近紅外光掃瞄儀:這是一種手持式掃瞄儀,可以發送近紅外光透過皮膚,進入乳房,然後測量光在穿過身體時,反射回掃瞄儀是如何散射的,因為光通過腫瘤與正常組織的方式不同,這項技術正在進行測試中,希望可以準確測量出治療期間腫瘤縮小程度,最終可以改進到能於惡性腫瘤仍微小時就能檢測出來的工具之一。

二、 追蹤血液中腫瘤標記:目前對於類如 CA125分子的乳癌和卵巢癌追蹤標記等血液檢測,還不夠精準到可以用於大規模篩檢。 文章中提到已經找到20位乳癌患者「呼吸中的標記」 ,而這些標記在對照組群中的呼吸中並不存在。 這二類的檢測,對於缺乏「乳房 X 光攝影」的國家,及對 X 光檢查感到不適與不便而逃避檢查的婦女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