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8, 2011

2011年10月份科學人閱讀摘要

第一篇:教育如何不一樣?

論述者說,該改革考試方法,其法如下:

1、投入資源研發優良的思考性試題。

2、不論文科或理科,在考試中適度的增加問答題與申論題

3、語言科目的考試,應包括聽、說、讀、寫等項目。

作者的論點是「公平與閱卷效率」,因為評閱問答、申論題目需要大量八南力,家長與學生對於閱卷的公平性也有疑慮,所以考試單位遲遲不敢推動改革。

我註: 我的看法與作者有很大的差距。 不管你考試的方法如何,補習班就開始考古題。從前研究所及高普考都考申論題,結果沒多久,補習班及類書就出現了,教你如何答題得高分?

台灣的教育制度不在於「普識、通識」的部份,在於我們把孩子的學習興趣全毀了。他門讀書為了父母、為了考高分,為了進好學校,為了好找工作。結果就是什麼也沒有學到。 孩子們在大學講堂中啃雞腿、吃泡麵,是孩子們浪費教育資源? 還是他們所有的學習興趣在中小學到高中時都被摧毀殆盡了呢?

答案如果是「Yes」,那麼我們該如何還給孩子們一個自由學習的環境才對吧? 考試有那麼重要嗎? 台灣書的一 級棒的人多的是,但這種人也通常是生活上行動能力上的白痴不是嗎? 這樣的教育制度不徹底翻盤改造,只想用改變考試方式來解決問題,只怕是見樹不見林。


第二篇:智慧型城市:

「阿拉伯之春」的反政府浪潮下,公民利用「網際網路應用程式」(指臉書),與無所不在的「手機」,在「網路世界」「真實世界」之間來回運送資源,掀起「城市精神之戰」。這是一個未來「智慧城市」的演化過程。

南韓的新松島(New Songdo)、葡萄牙的「PlanIT Valley」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Masdar」,它們都是政府、不動產開發者、全球資訊科技公司試圖從零開始打造,充滿高科技基礎建設及服務的都市中心,這些將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的指標及模範。
韓國Songdo Park
PlanIT-Valley-Portugal
Masdar_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問題是真正有智慧有生命的城市,不可能像軍團一樣聽將軍命令,整齊劃一的行動,反而比較像成群移動的鳥群或魚群,個體會回應鄰居的社交與行為的微妙暗示,才決定移動的方向

網路的硬體的設置與控制不是智慧城來的重點,反而該是讓民眾擔任推動改革策略的推手。在適當的科技補助設施下,民眾能比政府更有效的處理能源利用、交通壅塞、醫療照護和教育等問題。

數位科技正在全面的改造舊有的城市面貌。寬頻光纖和無線通訊網路, 支援愈來愈普及便宜化的手機及平板電腦,同時開放式資料庫(主要供應端為政府)提供了各種資訊,民眾可以運用也可以補遺新登貢獻內容,再加上便宜強大的電腦串起來的感應器和數位控制技術(例如監視器等),把未來的城市快速形塑成一部巨型城市電腦或者數位中心。

上述的感應器、通訊裝置、微控制器等,可以隨時記錄城市的脈動,其累積的資料,可以讓城市管理者分析瞭解並找到改善城市運轉效率的方式,幫助民眾過更好的日子。這些例子有,幫通勤者找到最快回家的路徑、幫居民降低社區用電等。

中央設計者強行推動的城市設計,通常會自行假定許多人民的要求,造成計劃趕不上變化。而這種由上而下的城市更新作法,忽略了民眾龐大的創新潛能,而太過注重效率的結果,會忽略公民生活的重心是「社會凝聚力、生活品質、民主與法治」

如果以「社交便利性」為重點,並以這個為出發點來設計「智慧城市」就能激發市民的創新能量。第一步我們可以善加利用手機、其它手持式智慧型裝置,招募民眾來當城市的感應器,而不完全依靠基礎建設中的硬體系統。 例如2009年,巴黎的臭氧監測站不到12個。為了大幅擴充這項官方資料庫,網際網路智庫Fing送出200個智慧裝置給巴黎人,來幫忙監督綠手錶計畫(Green Watch)。人們戴著綠手錶過日常生活,這支手錶則自動偵測臭氧及噪音音量,再透過「Citypulse」地圖引擎,公開分享即時測到的數據,成本比增設老式固定設施要低多了。最終電話、車輛、服飾等日常用品都會內建市民網路感應器。(我註:我有些懷疑,這種無時無刻連在網路上,完全沒有隱私權的生存空間,正常人會喜歡?)

網路化的城市也正在改變市民監督市政的方式,如「EveryBlock」之類的超在地(Hyperlocal)新聞網站,集結各個街道的網路內容及公共資料,這種新式新聞網站,比起傳統的報紙或電子媒體,更能完全呈現在地議題及監督地方政府。

塑造真正的智慧城市時,市政府、建築師、規劃師和科技人員最能使得上力的地方是,集結推動政策的巨大工程資源,與市民的創新行動能力整合。研發的民眾把創造力端上桌,但實踐創新所需的硬體設備及大型系統,也需要企業和政府來建設及維持運作。

以市民的眼光來看城市的發展,才能重新思考智慧型網路化社區的未來遠景,這樣才知如何設計、打造和居住在其中。讓市民去設想出最有智慧的生活方式,就能讓延伸的社區或城市更有真實感的智慧。

第三篇:創新的動力(仍是城市之論):

本來我對於這個月科學人用如此多篇幅談「城市」感到無趣,但一篇一篇看下來,卻覺得很有新視野,所以摘錄一些較重要的結論,給沒時間看的人瀏覽。 我必需說,有些翻譯真的不怎麼中文化,所以融會貫通甚至找到原文後,重新改寫成能看懂的中文,所以不完全節錄。

工業與數位革命,讓人群聚集在一個小地方中,激發出創意。 這樣的合作,未來能協助解決全世界最迫切的「貧窮、能源短缺、氣候變遷」的問題,甚至能推動重大的政治變革,如埃及的開羅革命及佔領華爾街運動。

新成立的跨學門都市研究得出心得,城市可以聚集、加速社會與經濟活動,使得城市內容多元化

數據顯示,城市資源運用、經濟指標與人口成長之間有「超線性比例」關係,即當城市人口增加一倍,基礎設施如加油站、道路、管線等並不會等比例增加,而是較緩慢的增加。 也就是說,愈大的城市,基礎設施使用愈有效率,因此能明顯的節省材料、能源和廢物排放。  同樣的道理,用在城市經濟成長上也是一樣,經濟指標的增加比人口成長更快。

這個比例是「15%」左右。 但真正的城市多少會偏離這「15%」的增益法則,較高較低的原因,除城市的硬體設施外,另有一些無形的社會動能例如創業精神、先進求新的聲譽及追求卓越與競爭的文化,才能創新發明,迅速累積財富,最終導致每個城市出現上下偏離值。而這些偏離值現象會持續數十年不變,一直緊密跟隨這個城市過往的優劣記錄而展現。 這些社會條件牽涉到許多層面,依賴複雜社會架構之間的互動,很難單靠政府政策來建立。

城市人口成長促進更密切、頻繁的社會交流,這種交流又能提高生產力及創新發明,同時形成新的經濟壓力,淘汱效率較差的活動。 

我註:所以說高雄市的發展停頓遲緩化是其來有自,非南北資源不均之問題,是人口密度與素質的問題。所以南綠北藍是無解的。

第四篇:貧民窟新希望

奈及利亞首都拉哥斯(Lagos)是西非的第一商業中心,每年吸引約60萬新移民,這個城市中,有70~80%的勞動人口並未計入正規經濟統計中。 而這個大城中最破敗的地區馬可可一半位在陸地,一半懸浮在潟湖之上,沒有電力、自來水及下水道設施。
Lagos_奈及利亞

巴西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600個貧民窟,一路蓋到瓜納瓦拉灣,這個城市人口中的20%就住在貧民窟中。
巴西里約熱內盧

印度孟買(Mumbai)市民有一半(約650萬)是違建戶,住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肯亞首都(Nairobi)市中心外有一個貧民窟「基貝拉」(Kibera),住了約100萬人,佔「Nairobi」人口的1/5,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最大的泥屋社區之一,這裡沒有電、下水道及衛生設施。住在這裡的人為購買飲用水花的錢,是合法地區住戶的20倍
Dharavi-Slum-孟買
Nairobi_肯亞
Mumbai_印度
kibera-slum_肯亞
地球上有1/7的人(約8 ~ 9億)住在這種貧民窟或違建社區中,但各國政府卻長久漠視這種地區的存在。 同樣的,世界上超過半數的勞工(約18億人),所得未列入官方所得之中統計,而且持續增加中。依據「OECD」的資料,2020年前,非正式經濟將佔全球2/3的勞動力(約24億人),而且未來15年的世界經濟成長動力,估計有半數來自新興經濟體中前400個大城市,世界的重心將移到開發中國家。而這些貧民窟或違建社區,因為規模龐大,完全自己打造社區創造經濟動能,正是城市未來的願景所在。

為改善這些貧民窟或違建社區的情況,各國政府得負起更大的責任,與國際機構及貧民窟或違建社區改造運動人士合作,規劃施行並維護社區改造,這樣才能讓窮人的健康與經濟狀況獲得改善。更多的城市必須將他們未列入統計、不健康的民眾當成有資源及能力的夥伴時,才能完成有意義的城市再造。

已開發國家的民眾,常把「地下經濟」「犯罪集團」混在一起談,例如販毒。雖然這些貧民窟或違建社區中的民眾佔據了不屬於他們的土地,但大部份的居民是守法的公民,他們的生產力雖未列入官方統計中,但仍是社會上有生產力的一員。 各國政府必需找到一些模式,讓街頭小販與零售商店、大型商場並存,讓非正規經濟(即地下經濟)有一席之地,找出辦法,提供各種協助,讓它們變得更有生產力及效益。

第五篇:腦袋比建築重要(正確的說法是軟體比硬體重要)

美國底特律市(Detroit)曾擁有185萬人口,現在不到74萬人;克里夫蘭(Cleveland)及聖路易(St.Louis)二座人口目前也只有1950年的一半。 隔著大西洋彼岸的英國利物浦(Liverpool)與德國萊比錫(Leipzig)二座城市的人口也急遽減少,它們衰退的理由為何呢?
Leipzig_德國
Liverpool_英國.
克里夫蘭_俄亥俄州
底特律市_密西根州







拿底特律市來說,它將自己建設為五大湖區沿水道而立城市農業運輸交通的樞紐,所以取得了美國工業為了方便運送鐵礦等原料優勢地理位置。但進入20世紀,因為鐵路運輸成本比水路低了90%以上,再加上很多製造商搬到南部各州勞動薪資較低的地方,所以人口就外移流失。

每一個美國較古老的城市都受到這種「去工業化」海嘯的衝擊(我註:所以說,美國對人民幣開戰是沒有用的,因為產業不會回來)。經濟衰退會伴隨社會不安(我註:倫敦暴動、開羅革命、華爾街佔領等),1967年的底特律暴動催毀了約2000棟建築,這也導致了社會分裂及政治勢力的改變。

城市衰退很正常,只要政治、經濟、地理環境條件改變,就可能導致繁榮的城市沒落。但也有一些城市能更新,例如西雅圖(Seattle)40年前,當波音公司裁減計畫威脅到它的生存時,沒有人看好西雅圖的未來,但因為微軟及星巴克的進駐,目前等於資訊及服務時代的成功代名詞。
水牛城_美國紐約州
西雅圖_美國
美國在1970年以前,人口成長通常與高中畢業率而非大專學歷有關(我註:因為製造業需要藍領勞工);但1970年以後,大專學歷成為人口成長的決定因素,波士頓的人口成長狀況與它的教育水準一致,水牛城(美國紐約州)也是。歷史記錄顯示,城市的居民教育水準並不會隨著時間而有太大的變動,但教育水準的確與高收入與人口成長有密切的關係。1940年以前出現在美國大都會地區的「Lnad-grant College」帶動的學術教水準,才是今日美國大都會地區收入較高及人口成長較快因素之一。 另外一種重要因素是人文環境中創業冒險的精神,這種能量價值,會帶給城市較多的就業機會及更大的公司經濟規模,也與都市的重生有關。

1900年代時創業人口相對稀少的美都市,目前依舊被那些出口導向的大公司所支配,經濟發展遲緩,創業精神持續低靡,即使在南部與西部部份經濟成長區也是如此。(我註:這就是韓國與日本及台灣的產業的區別,台日二邊的中小企業有較高的技術水準及創業發明冒險精神)。

美國都市規劃者至今才明白,進行基礎建設翻新及更新交通運輸網絡都成效不彰的原因,是你沒有高教育水準的人口來作創業的工程,以致於無法帶動就業人口,自然無法聚集人氣。

第六篇:打造我的綠色城市

都市居民因為居住空間緊鄰,共用公共運輸、電力、供水、垃圾處理、污水下水道等系統,所以效能比高,能源用量與二氧化碳的排放都比郊區居民來的少。 城市是全球經濟活動的重心,也是最重要的能源消費者,它的總碳排放量佔全世界的3/4。根據美國能源部的統計,在美國,無論是摩天大樓、獨棟房子或是教堂,多半建於1970年代。這些建築物能源用量中的17%用於把水加熱。

科羅拉多河
美國整個西部地區的城市,從丹佛到鳳凰城,水的用量已經超過科羅拉多河正常流量。國際食物研究所估計,到2050年,全球約有一半的穀物生產都將因為水源不足而發生危機。所以現在為因應住房及商業節約用水,已推出補助安裝雨水收集系統及節水馬桶;同時對都會地區的供水系統作漏水檢測及防制。

廢棄物如垃圾如管理不善,不只造成水質污染,也會讓許多細菌經由污水傳染疾病。 所以除了傾倒掩埋焚燒等法,如果能讓垃圾回收利用是更好的方式。例如山東日照市魯信金禾生化公司利用木薯、玉米、蕃薯等生產檸檬酸,作為碳酸飲料的原料之一。剩下的廢棄物則倒入生物消化槽中,讓微生物把它變成固體,然後轉成動物飼料中的粗粉,以及可供應工業使用(如拿來發電)的甲烷。 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從垃圾場補集甲烷來回收能源使用,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在過去,上述的技術都算昂貴,但現在它不貴了,只是花時間,且需要我們全力的投入及運用它。

第七篇:抗暖化市長比總統重要:

城市已經出現「洪水、缺水、熱泿、海岸侵蝕」及與「臭氧有關的死亡案例」,而2005年8月23日卡崔娜颶風(Katrina)紐奧良(New Orleans)造成的破壞,讓很多市政官員瞭解到老舊而不足的基礎設施如何不堪使用,再加上過去未周詳考慮規劃的市政建設,大幅增加了災難下的死亡人數。

據保守估計,全球城市排放「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及氟化氣體」等溫室氣體總量,至少佔到全球總排放量的40%。 所以市級單位可能比國家級單位更能兩氣候變遷使上力。不少市政官員對於持續未解的國際交外僵局不耐,決定自行掌控局面,採用已知的解決方案,或者創新發明新方法來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並持續對抗全球的暖化效應。 這些方法包括如下四種方式:

1、減少排放量:  能源成本上漲加氣候暖化影響,迫使許多城市試著提高新建物的能源效率及都更改造老舊建物,以減少能源消耗。  而在開發中國家的城市,他們改良能源系統是為了自身發展而非對抗氣候變遷,但如果能同時倡導再生能源,將可畢其功於一役。

2、保護水資源: 北美洲西部、歐洲南部、中東及非洲南部等地因氣候愈來愈乾,可用的淡水將持續減少,所以該大規模使用省水馬桶及種植能適應當地乾旱氣候的原生植物來取代草皮。  而且一旦因乾旱水流量減少,加上氣溫上升,將使下水道廢水濃度變大,增加下水道管道腐蝕的風險,所以對於檢測及維修方式得改變。

3、維持大眾運輸系統的運行: 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通常鄰近水道,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及內陸洪水影響。當隧道、坡道、通風井淹水時,便需要水泵來抽除積水, 還得清除垃圾,而且發電機、繼電器、電阻器與變壓器等維持系統的基本機具,都得進行修理與更換,例如台北捷運入系統的入口處都已經加高,以免受暴雨及潮峰淹沒。

4、維護大眾健康: 氣候變異,溫度上升等會導致都市空氣品質惡化,導致呼吸系統疾病。 而且熱浪襲擊下,會讓中暑事件增加。 所以城市需要更多的綠建築 ,減少暴雨逕流,還可隔熱,減少建物的耗能並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第八篇:城市裡的犯罪:

城市裡外來人口多,組成分子複雜,族裔多元,信仰文化多元。社區之間無法建立緊密關係,彼此之間陌生感與匿名性同時增加,原本因彼此熟識所形成的社會整合性與社會控制力逐漸瓦解,社會問題與犯罪問題於是形成。  目前城市的犯罪量增加外,也朝暴力化、女性化及年輕化的方向發展,其中以毒品、暴力及竊盜犯罪最為嚴重。

台灣都市與鄉村地區在犯罪上主要的差異有二種:

1、犯罪數量不同 都市的犯罪數量與犯罪率較高。

2、犯罪型態不同:都市地區的財產犯罪率較高,例如汽機車竊盜、強盜與搶劫案較多;但殺人案、傷害犯及強暴案等差異不大。

西方犯罪學者多年研究結果,發現嚴刑峻罰收到的成效不大,所以開始提出建構安全城市(Safer cities)的概念,鼓勵政府、鄰里及社區居民共同參與關懷社區安全問題,使城市居民更有安全感。 也就是警方在勤務上改變作為,從犯罪偵查轉為犯罪預防導向,增強警民關係等,為都市居民帶來更多安全感。



第九篇:紐約如何成功打擊犯罪?  這篇剛開始讀時有些搞不清楚作者想說的是什麼? 後來才弄明白,他只想說一件事,就是黑白二道自有其份際,治安的工作不是清除黑道的不法生意,而是降低犯罪率,讓城市居民安居樂業。 也就是說像過去台灣威嚴時代執行的一清、二清專案並無法解決治安問題,反而讓黑道犯罪組織失控,導致暴力事件氾濫層出不窮。

紐約市政府在解決犯罪問題上有長足的進步,但與族裔結構改變、貧窮與失業率降低等無涉,因為紐約在這些比率上的降低並未比其它城市出色。 同時紐約市在打擊毒品買賣上也未現功效,而它也不執行大規模的犯罪監禁。 紐約執行的是警務改變,將警力部署在「熱點」,即在高犯非的區域配置更多的警力,提高犯罪嚇阻作用。

這套作法稱為「CompStat」的管理及資料比對系統(Data-mapping)。在紐約曼哈頓下城的中央辦公室中,分析師將詳細的犯罪資料即時彙編,包括它們的正確位置,並在地圖上找出主要犯罪集中區域,然後將警力集中於最危險的街道角落如人行道、酒吧或任何公共場所,有時候一連持續數星期,有系統的攔檢可疑份子.....................後面不用再寫了,就是我上面說的,逼使這些黑道角頭管好地盤滋事份子,否則警力強力巡邏會讓這些黑道買賣作不下去。這是作者沒有作出的conclusion,我寫出來的。

Friday, October 21, 2011

都更聖經(老宅變金屋的必勝攻略)--------又是另外一本被A時間的書。

作者:王政緯;出版社:考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2010年10月。

anger bird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如果這也叫寫一本書的話,那麼大家只要讀120 ~193的法條就好了。 台灣的作者常犯一種毛病,就是抄寫資料,但沒有把名詞解釋說清楚,等同我在寫摘要讀書心得報告一樣。

對不起!   各位大作家,你在寫書,寫一本買你的書來看的讀者,不會覺得受騙上當的書。   如果你以為是上課或者像我一樣寫讀書心得報告或摘要,主要目的是給自己當筆記用,或者給一些想要看那本書的人一個指引的話,你就犯了很大的錯誤,難怪會被幹譙。

你這本書不是指引(Guide), 否則你就得告訴讀者,那裡可以買到正確的原本。這樣寫一本書如何賣錢?   出版社更離譜,出這種書作什麼用? 考試用嗎? 如果是,不必了!

你們這些作者或者出版社,曾經好好的看過外國人寫的書嗎?   他們的作者及出版社對於讀者層是非常照顧的,註解及專有名詞解釋寫的很詳細,有時候比本文還多,就是深怕讀者因為看不懂那些專有名詞失去興趣不看了。  你們呢?  這種書比後面的法條還難看,連名詞解釋都比法條中列的差勁,寫什麼頭啊?

台灣這種教育制度出來的孩子,完全不敢犯錯,不敢踏出去寫出自己的感受及學習所得。 努力用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舉例也好,譬喻也罷,讓讀者很快瞭解你想說的是什麼?  這種書寫給誰看? 只怕專搞這一行「都更」的人都不看,更何況外行人?

本來這種書看過就丟了,不值得寫心得。但我記得上次看過另一本大概叫「黑心建商的告白」的書,也差點破口大罵,才下定決心把這種上當受騙的感受寫出來。

你們這些作者要瞭解一件事,寫書就是周告天下你的學問,如果寫一本「語焉不詳」的書,不管是因為不能洩漏太多「天機」這等自我設限的愚蠢思維,還是就是沒學問來矇混的,你都在浪費別人的時間與精力,同時斬斷後來台灣作者的生路。  因為讀者一看到台灣作者就先入為主的觀念,不管好壞都扔到一邊去,不想看了。

事實上,的確有好幾本好書就這樣被我冰在書架上數年才打開來讀,相當可惜!  台灣的作家比起中國大陸的作家來說,程度差很多,難怪市場打不開。

麻煩出版社用心些篩選,這種書出版前,沒有叫人先看嗎?   如果看過,就不會出了,因為沒有價值,還會被我這種讀者罵到臭頭,何苦呢?

angerFace

Wednesday, October 05, 2011

BBC Knowledge 2011年10月號 NO.2

這是一本新加進來被閱讀的期刊,是否能被我長期訂閱讀下去未知,但這期讀起來挺有趣,所以就寫一些摘錄給想省時間的人看。  如果覺得有趣,仍該上書店去買一本才對。如果想省錢,也簡單,BBC新聞網中有這種專題,用原文看比較快,每天看一篇,免費又受用無窮。 但如果你像我一樣無法長時間觀看銀幕,那麼買一本打折也不過198元,讓你車上、飛機上、咖啡廳、餐前後 kill time 時好用。捲起來塞進公事包或女用包包就可以了, 一點都不佔空間。


一、東京地下蓄水池(G-Cans project):

這是日本東京地區的巨型分洪工程,全名為首都圈外郭放水路(Metropolitan Area Outer Underground Discharge Channel),簡稱為G-Cans Project。 位於東京北郊的埼玉縣境內,由「江戶川河川事務所」管理。  所以簡稱G-Cans,因為本工程有五個直徑約32公尺、高65公尺的豎井,外觀就像「巨大的罐頭」(Giant Cans),故暱稱G-Cans。這些豎井直通

所謂「外郭放水路」,中文式的講法為「外環下水道」,也就是都會區外緣的下水道;不過,這個下水道用於分洪,只排雨水,不排污水。 G-Cans全長6.3公里,總投資2400億日元(約720億台幣),於1992年開始施工,在2007年完成。

興建理由是,東京市區大廈林立、地下鐵密集,每遇洪水地下設施飽受威脅,如遇特大降雨,損失將不計其數。因此日本政府決定興建「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工程,將部份地面洪水分流,經由地下隧道排至江戶川,以緩解東京地區的防洪壓力。

這工程在東京北郊的地下50公尺處打通一條直徑10.6公尺的地下隧道,貫通江戶川、倉松川、中川、古利根川等河流,每條河流均打有22.5至33.6公尺直徑、高65公尺的豎井(也是蓄水池,共五個),做為分洪入口,排入的洪水流至抽水站(數個長約177公尺;寬約78公尺),面積約等於二座足球場巨型地下儲水槽 = 地下水庫,總貯水量為67萬立方公尺,最後用4台大型抽水機將水以每秒200立方公尺的速度,利用聳立在抽水站中59根,高達25.4公尺(約8層樓高)的大柱子型豎井抽入江戶川,再排入大海。

G-Cans工程全長6.3公里,總投資2400億日元(約720億台幣),於1992年開始施工,在2007年完成,但全部峻工是2009年。沒有水災時,這個G-Cans工程可以免費參觀,是個旅遊景點。

G-Cans 工程
G-Cans 工程-2
我註: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只怕比這個G-Cans工程更大。 台灣的治水費用號稱800億,結果什麼也沒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