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國忠;譯者:于海榮等人;出版社:高寶書版集團;初版:2011年7月
謝國忠的問題恐怕在於思考時用的語言,如果你不斷的用英文來思考問題,就會陷入西方世界看東方問題的陷阱中。 而且他雖然是中國人,但生活環境西化太深,再加上與其它華人區來往不密切,所以基本上,他對於東方世界的理解,是來自數字----日韓給的數據,所以提出來的方法或見解不一定能解決問題,至少很多台灣試過了,弊端一大堆,好處不多。
他講的農民工問題,在台灣經濟發展初期也是如此,但這些中低階層勞工的子民,在父母努力辛苦栽培下,到了他們長大時都幾乎全部翻身,成為白領階級。 謝國忠的想法很奇怪,那種永不翻身的看法,是比較西方式的,而非中國式的。 至於回家過春節,到今天,台灣人不論在台北有沒有房子,或者早就定居台北多年,孩子都生了,還不是一樣回鄉過春節,謝國忠的所謂不用回家過春節的想法,也是很奇怪,表示他真的是西方人,而不是中國人罷了。
他說貿易有週期性,中國可以等待另一個週期,出口會重新走強? 問題是中國本身就是市場,就有很多的消費人口,耗盡自己的資源,生產便宜的東西給別人用? 這種想法真的很怪。 市場就是市場,自己的別人的,都叫市場。如果自家市場夠大,能消費自家產品,那麼出口轉內銷是比較好的生產模式,福國利民。除非國家領導人或者所謂經濟學家,把賺到美國銀子才叫錢,自家的錢是廢紙這種看法,才會寧可賺美鈔當壁紙,也不願把貨賣給自家人賺人民幣。
買技術買品牌是OK的,如果你仍放眼未來那些舊有的消費市場的話。但金融大海嘯告知世界消費市場大洗牌,舊有的市場即使不萎縮,大概也沒有擴大的能量,而新的市場對於舊有品牌未必買單,所以技術創新及品牌創造才是生存不二法門,這種新的經濟法則與謝國忠的思維不太一樣。 也許簡單的說,不同的民族與文化,對於品味有差異。紅炵炵的顏色,深受西方文化薰染的人,不太吃的消,但非洲、亞洲人口中很風行,如果照舊思維來銷售產品,只怕庫存會很多。
出口銳減就是產業轉型的先兆,而中國政府用的基礎建設取代出口產業的調整方式,是台灣在十大建設中用過的老套,很管用,至少讓台灣渡過了第一次石油危機,也爭取到了產業轉型的機會。 中國一路走就是台灣走過的路,但到這裏,中國政府一定得注意一件事,就是台灣是個腹地小人口不夠多的小市場,所以不得不用別人的市場取代,把餅作大,但這種經濟模式雖然讓台灣有足以傲人的國際企業,生產量是世界數一數二,但沒有自己品牌,一直作代工,利潤極低,而且不斷的污染生態環境及消耗水電資源,相對於廣大台灣人民,這種生產模式到了後頭,是損非益,這點中國得注意小心,不要小貪鑽雞籠,將來要支付的生態成本回復費,是你今日賺到的數仟倍,得不償失。
下面我們來談石油危機,這樣比較能理解2008年金融大海嘯的後續發展:
西元前3000年前的古代中東美索不達米亞地方,人們就已汲取從地面裂縫滲出的半固體黏軟瀝青來用於建築砌牆、用藥及差強人意的引火照明。這種瀝青製出之油可引火焚燒,也成為古代中東戰場上的武器。(我註:建築埃及金字塔及馬爾它神廟時,所用的照明,也許就是提煉瀝青所得)。
中古時代起(約476 ~1453;約當中國南北朝 ~明朝中葉),歐洲的巴伐利亞、西西里、亞爾薩斯、漢諾威、加里西亞(Galicia,先後隸屬於波蘭、奧地利及俄羅斯)、巴庫(高加索山近裡海地區)等地都有地表滲油的記錄,加里西亞及羅馬尼亞逐步發展出小規模的以手挖坑、採油、提煉以產生蠟油的石油業,1854年蠟油已是維也納最主要商品。1859年歐洲原油總產量約有3萬6千桶,產地主要仍為加里西亞及羅馬尼亞。
1859年,美國賓州利用1500多年前中國人開發成功的鹽井鑽鑿技術(此技術於1830年後傳至歐洲),建立了第一口抽汲式油井,1860年賓州西部石油產量為45萬桶;1861年賓州更鑽到第一口溢油井,於是1862年的石油產量就劇增至3百萬桶。此段時期美國爆發南北戰爭,戰爭切斷南方松脂供應,但由賓州石油提煉的蠟油則立即補上照明用油的空缺,使石油可能首次在近代歷史中成為戰略物資。
1870年代初期起,俄羅斯的巴庫也開始開鑿油井,1880年代初期產量已達美國產量的三分之一;1870年代俄羅斯部份地區的船舶以原油煉完蠟油之剩餘物充當航行「裡海」的燃料,隨後橫越西伯利亞的大鐵路也開始使用石油燃料,不再燃煤或木柴,
1885年亞洲蘇門答臘(時為荷蘭屬地的東印度群島)也鑽成功第一口油井,開啟東亞地區的石油時代。
1908年波斯中部的蘇里曼寺發現石油,遂告啟開中東地區石油的開發。
1910年墨西哥鑽到油礦,1914年委內瑞拉也開始生產石油,使中南美洲也登上石油生產的行列。
1950年代非洲才在西非的加彭及北非的撒哈拉探得石油。
1909年煉油技術獲得突破,以熱力分餾(Thermal Cracking)產生的合成汽油(Synthetic Gasoline)使每桶原油可產生45%的汽油(原先煉油技術只可獲得15% ~ 18%的汽油);1930年代晚期發展的催化分餾(Catalytic Cracking)精煉技術更可大量生產高級汽油;20世紀中葉,新的科技使一桶原油可煉製的汽油、柴油及噴射機燃料再提升至90%。1960年代起﹐石油超過煤炭,成為世界「頭號能源」,經濟已轉而以石油為基礎。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英、法、美建立汽車與卡車運輸能力,使德國鐵路運輸優勢逐漸落居下風;1916年英國又研發以內燃引擎推動的武裝坦克,在1917年及1918年發揮扭轉戰局的決定性作用,也是德國最高指揮部宣佈戰爭失敗的第一個原因。
1903年芝加哥大學化學家發現通常提煉自煤的炸藥主要原料甲苯也可從原油中提煉,1914年因為英國從煤提煉的甲苯不足,英國遂於1915年初建立起以石油提煉甲苯的工廠,這些工廠在第一次大戰時供應英國軍方80%黃色炸藥的原料。
1914年美國石油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65%,1917年則為67%,約為3億3千5百萬桶,其中1/4出口,主要輸往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盟國所需油料的80%來自美國。使英、法等盟軍在美國支援下,並沒有真正缺油;反之德國因為海軍處於劣勢,被盟軍從海上封鎖而切斷海上石油供應,陸上供應僅來自戰爭前期維持中立的羅馬尼亞,但1916年羅馬尼亞受到德國入侵後,英國將羅馬尼亞的油田設施及油品儲藏破壞,德國為扭轉石油戰略地位的劣勢,1918年曾嘗試由其盟友土耳其獲取俄國的產油地巴庫,但已緩不濟急,10月時德國陸軍已差不多耗盡儲油,11月德國只能宣佈投降。
二次大戰(1939~1945)前日本進口石油只有10%來自東亞唯一的石油生產地荷蘭殖民地的東印度群島(現在的印尼),而80%的進口石油乃靠美國。 1939年9月歐洲戰事爆發,美國為防英國徹出在遠東的武力,將駐守南加州的鑑隊調往夏威夷歐胡島的珍珠港。1941年7月日本南侵中南半島,美國和荷蘭宣佈聯合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因此日本決心南侵奪取南太平洋地區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石油利益,而為了確保不受美國的阻礙,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以期摧毀美國封鎖能力。1942年日軍隨後直攻產石油的東印度群島。但獲得油源不代表能保障日本的石油供應,由於美國潛艇鎖定油輪為攻擊目標,1944年日本石油輸入量不到1943年的一半,1945年第一季日本最後一隻護航油輪船隊被擊沉後,已沒有運輸油料的能力。
1941年6月德國決定揮軍前蘇聯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意圖奪取高加索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據統計,全世界死於二次大戰期間的人數約為6千萬,光前蘇聯在二次大戰期間就有約3千5百多萬平民死亡,1千4百多萬軍人陣亡;中國大陸人民直接間接死傷2千萬人,陸軍傷亡失蹤3百多萬人;而美軍死亡人數則為30萬人;德軍死亡人數3百多萬人中,約有88%是死在前蘇聯戰場,由此可見蘇德之戰的慘烈。
1942年8月循北非意圖攻向高加索山區的德軍受阻於埃及;1944年9月前蘇聯又佔領羅馬尼亞的油田,使德軍僅剩自煤提煉的合成燃料,但德國的合成燃料工廠也在1944年5月起受到轟炸,1945年2月後也完全停止生產,直至德軍投降。
德國潛艇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持續攻擊油輪,也嚴重衝擊英軍的石油補給,直至1943年盟軍加強護航能力,終止德國潛艇在大西洋的攻擊行動,才使美國石油能順利支援歐洲,石油也成為戰爭勝敗的關鍵。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越過分隔南北韓的北緯38度線,向韓國發動進攻,韓戰爆發。西方國家陷入韓戰的泥沼中,統治越南的法國不斷受到越共的挑釁,1954年7月21日九國外長簽署日內瓦協定,將越南分割為南越及北越;1961年北越南侵,美國逐步介入越戰,1966年5月美國詹森總統為促使北越走向會議桌,決定轟炸北越油料,但由於北越的適應性與機智,將儲油疏散,幾乎不可轟炸,使北越人員與補給品的南流未減,加上蘇俄及中共的支援,使美國對北越後勤補給的斷絕工作失敗。1973年3月美國與北越進行巴黎和談,達成協議後美軍自越撤軍,1975年西貢淪陷。美國軍事介入越南問題歷時11年,耗去5萬多名美軍生命,花費1千3百多億美金,出錢出力,卻還是落得敗戰的下場。
1946年歐洲的石油77%由北美洲及南美洲供應,但1948年以後,美國成為石油進口國家,至1973年美國已有36%的石油消費量來自進口。
1960年 ~ 1970年自由世界2/3的石油需求依賴中東的石油供應,也逐漸形成以中東為焦點的石油新秩序。
1960年9月10日,主要石油輸出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科威特、伊拉克及伊朗等國)代表在巴格達聚會,9月14日宣佈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OPEC)成立。
1973年10月爆發的第四次以阿戰爭,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OPEC的10個成員國於1973年12月宣佈全權操控石油定價,實施石油減產與禁運,並以逐月減產及對各石油進口國不等量供應為手段,使國際油價由每桶2.41美元上漲四倍至每桶10.95美元,油價上漲使進口物價大幅上升,各原油進口國採取匯率貶值措施以因應國際收支赤字,使得各國通貨膨脹率大幅上揚並引發緊縮性貨幣政策,石油減產與禁運更造成各國的工業生產全面衰退及全球經濟成長大幅萎縮,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更下降了20%以上。 (我註:難怪美國急於從越南撤軍,而且派出經濟殺手及豺狼進駐印尼、拉美、沙烏地阿拉伯,甚至不惜發動第一次波灣戰爭,支持二伊戰爭,原來都是為了確保原油供應;2008年後石油從35美元一路上漲到接近140美元,美國就急於從阿富汗撤軍,彷弗當年從越南撤軍同。)
1950及1960年代,豐富及廉價的石油,造就低通貨膨脹率、高經濟成長率的黃金年代。 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1974)使西歐及日本依靠1950及1960年代的經濟成果建立的信心受到重挫,也衝擊了美國人心目中資源用之不盡的信念,並使歐洲與日本在外交政策上一度與美國相左。 各國也在石油危機後紛紛發展以減少對進口石油依賴為宗旨的能源政策,開啟增加替代燃料、找尋分散油源及進行節約能源的能源措施。如英國積極開發北海油源;日本加速核能開發、擴大煤炭與液化天然氣進口、開闢中東以外的石油來源且由政府及企業聯合推動節約能源運動;法國也迅速開發核能、再度啟用煤炭及加強推動節約能源措施;美國的能源政策則以加速興建核電廠、燃煤電廠、訂定汽車燃料效能標準、建立石油儲備並加強節約能源為基礎。(我註:台灣在1960年代末 ~ 1970年代開始十大建設,主要就是為了因應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的出口不振,利用交通建設及各種基礎建設來刺激內需維持成長,運用的是羅斯福新政凱因斯的經濟原理。現在中共在2008年金融大海嘯後,使用的經濟策略,就是我們當年用的方式,只是相隔38年罷了,一樣有效。)
第二次石油危機(1979~1980)肇因於1978年底,當時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巴勒維國王被推翻,1978年11月伊朗石油輸出量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1978年12月伊朗石油出口完全停止,石油產量受到影響,打破了當時全球原油市場上供求關係的脆弱平衡;1980年9月兩伊戰爭的爆發,使油價從每桶13美元上漲至每桶34美元,在1970年代末造成西方經濟衰退。(我註:台灣此時開始有黨外運動,1979年12月10日在高雄發生嚴重的美麗島事件)
第二次石油危機(1979~1980)對實質經濟體系的影響沒有第一次嚴重,原因在於第一次石油危機後,各國政府已有處理能源危機的經驗,改換燃料、節約能源與加速開發油源的效果也逐步浮現。在工業國家積極調整能源配比的情況下,石油佔據工業國家能源市場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53%降到1985年的43%。而1980年代前期,美國、德國及日本等國,也都逐步存起大量的策略性石油儲備。此外,由於各國積極開發油源,使非OPEC國家的原油產量在1982年超過油國組織,加上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1980~1988),中東石油的供應動盪也暫時休止。(我註:二伊戰爭是美國在背後支持的,目的是利用伊拉克與伊朗二個民族間的歷史矛盾,希望擊垮Khomeini政權,只是沒有成功,反而養出了一個怪物Saddam Hussein )。(我註:1989年發生了六四天安門事件;1991年12月底,蘇聯解体)
第一次波灣戰爭(1990~1991),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佈吞併科威特。美國對伊拉克實施石油禁運,使原先打算以石油為武器的伊拉克,反而最先因石油武器而受到打擊。但由於世界石油市場因科威特石油停產及伊拉克石油無法輸出而每日減少4百萬桶的供應量,對國際油市影響頗大,造成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5.22%。美國為了維持國際秩序,確保其世界民主陣營之盟主地位,使西方石油能長期安全供應,決心介入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英國及法國為主體的國際聯軍發動「沙漠風暴」行動,轟炸6星期,續在地面發動5天攻勢,打敗了伊拉克,將伊拉克部隊趕出科威特。但伊拉克撤退時,報復性地破壞油井,造成每天有約6百萬桶的石油被燃燒掉,不但造成能源的嚴重浪費,更對環境帶來相當大的損傷。(我註:1992年英鎊被量子基金(Quantum Fund))襲擊)。
以巴衝突(19478 ~ 1967;1967 ~ 1993 ;1993 ~ 2000 ;2000~),1999年3月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會員國在海牙召開會議達成減產協議後,至1999年6月底時減產目標達成率高達9成以上,又非OPEC原油產國也加入減產的行列,接著2000年9月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衝突,波斯灣緊張情勢升高,諸多因素造成油價上漲,原油期貨價格也曾一度上漲達18.85%,也再次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我註: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從泰國開始,接下來印尼、南韓;香港、寮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也被波及;而台灣,中國,新加坡受影響程度相對較輕;日本處在泡沫經濟崩潰後自身的長期經濟困境中,受到此金融風暴的影響並不大。)
美國九一一事件(2001年9月11日)事件發生後的追查行動已將此恐怖事件的主使人指向藏於阿富汗的回教恐怖主義份子賓拉登,2001年10月7日起對阿富汗蓋達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為美國對九一一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誌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而賓·拉登已於2011年5月1日被美軍擊斃。
美伊戰爭(2003年3月20日-2010年8月19日):大部分國家,包括美國本身有部分人士則認為原因並不單純,大部分國家認為與美國掠奪伊拉克石油有關。如根據伊斯蘭共和報等媒體的看法,美國已經被猶太集團所操縱,佔領伊拉克僅僅只是猶太集團龐大侵略計劃的序曲。美軍攻下伊拉克後,將以伊朗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藉口出兵伊朗,最後則輪到敘利亞。最終目的是透過控制伊拉克、伊朗,侵吞伊斯蘭民族的經濟命脈-石油,從而瓦解巴勒斯坦的抵抗,支配整個中東。 另外一個目的據說是為了讓石油供應區產生不穩定因素,以提高油價,變相貶值美元,用來掩蓋或者拖延國內的經濟問題。(我註:控制油源才是真正理由,而且戰爭可以掩飾聯準會超印美鈔的事實,有利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維持國內經濟繁榮)
這本書並不難看,但閱讀者必需有些經濟學基礎,否則很多概念看不懂。謝國忠一路娓娓道來,就如同與朋友聊天一樣,如果是一卦的就知道他說的是什麼了。
你要我總結,我會說,謝國忠認為中國政府對於龐大的資金流動沒有好好配置,讓它們流竄於股市、房市,甚至亂炒藝術品、古董等價格。 這種資金流動無助於生產也對國家未來經濟規模擴大無益,只是造成通膨,製造貧富不均更大缺口及社會動盪不安。
我同意他的看法,但問題在於一個出口導向的經濟体要轉向內需市場並不容易,這牽涉到產業結構轉換,需要時間。 而這段時間中,找不到目標的資金就會流竄各金融商品、動產不動產交易部門,直到泡沫產生並吹破。
其實這二年來,我們看到中國投資高鐵、電力、水力、煤等基礎建設有目共賭,也許弊端很多,貪腐橫行,有些建設終究成為大而無當、華而不實的東西,但有作總比沒有作好,這是台灣人從1970年代十大建設的經驗中學到的東西,不會每一樣都成功,但如果成功一半,對於未來中國的競爭力都是正面的。
至少國際觀察家都承認,中國這波的基礎建設逼使同等級的印度巴西全部失色,未來是無法與她等量併肩前進了,中國是一路朝強權道上走了。
當然,短期內,中國一定得面臨經濟泡沫的來臨。特別是美債有一半在她手上,債權眨值免不了,問題是20%? 30%? 還是50%? 她要繼續提供信用給美國,亦或開始收縮? 不管如何選擇,只是今天或明天泡泡吹破的問題。
美國會不會再印鈔票? 答案是只要美鈔仍是舉世唯一的關鍵貨幣就會。但全球買賣交易會愈來愈希望出現另一種較保值的貨幣來交易,所以不管人民幣是否開放自由買賣,很多國家會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來換取人民幣作為外匯存底之一,接下來是國際主要銀行與銀行間的私下換匯,再下來是跨國企業間的結算..............,所以流不流通不由得中國自行決定,而是大家一起來。
不過,只要美元與人民幣之間有著一定的匯率關係,這種美國印鈔票,中國通膨的現像就不會停止,直到惡膨壓力反彈到美國本身為止。謝國忠說的對,一等到美國開始調高利率抑制通膨時,2008年開始的經濟大海嘯才算真正開始。
美國印鈔票無法解決失業率及讓景氣回春的理由是,金融大海嘯前的狀況是金融商品堆高泡沫及榮景,沒有產業更新及技術創新,所以所有的需求是空的,是錢追錢的金錢遊戲。
2008年泡沫一破,中國就接手這樣的金錢遊戲,撐到現在也到了盡頭。1985~1996左右的台灣狀況就是如此,金錢遊戲到了後期,連郵票都漲翻,黃金漲到快接近天價700美元,股市每天漲停板,房價到了人均所得的15倍以上,而鴻源基金用接近30%的利息借錢炒股、炒房、炒金,結果就是一夕之間「砰」泡沫破了,當時同時泡沫化的還有日本。 從那以後,台灣、日本就進入失落的10年、20年,這中間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及1999年台灣的921大地震,是台日二國經濟命運決定性的變盤轉捩點,台灣企業外移中國大陸;而日本為了重建阪神過度擴張政府財政赤字....................。
台日在當時經濟規模都到了極致的地步,又碰到了這種大規模天災,所以應變不及,才讓韓國搶了先機。但現在的中國經濟規模不到1/3,過了這一波泡沫,加上這波的硬体投資,會讓中國愈茁壯,但會讓台日韓邊緣化,除非我們三國有創新的技術及相較於中國互補的產業出現。
這本書推蔫看,但閱讀者必需有些基礎,否則有些困難。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如你評謝國忠以西方眼光看中國,也看得出你在用台灣人的角度看中國問題及評謝的觀點。我跟不同的台灣朋友討論,發覺他們總喜歡用台灣的經驗看中國的問題,看似是理所當然的,郤是很狹窄的。批評是一件容易事,廣納各方觀點很難。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