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7, 2012

隋朝(581~618)



隋朝地圖

北周_北齊_陳_後樑
五胡十六國(部份)
五胡十六國(部份)

1、上柱國:又稱柱國,中國古代官名。戰國楚置,時立覆軍殺將有戰功者為上柱國。->北魏置「柱國大將軍」這一稱號。武泰元年 (528年),北魏孝莊帝以爾朱榮有翊(輔助之意)戴之功,拜榮柱國大將軍,位在丞相上。永安三年(530年)爾朱榮被殺後此官遂廢。->大統三年(537年),西魏文帝以宇文泰有建中興之功,又重新授予宇文泰柱國大將軍之號。



2、大司馬:古代官名。《周禮·夏官》有大司馬,掌邦政。->漢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我註,為最高軍事長官)。 ->漢武帝罷太尉置大司馬。 西漢一朝,常以授掌權的外戚,多與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等聯稱,也有不兼將軍號的。 東漢初為三公(我註:丞相(後改大司徒)、太尉(後改大司馬)、御史大夫(後改大司空)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東漢末年又別置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 魏晉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 南北朝或置或不置。->北朝魏、齊的大司馬與大將軍並為「二大」,典武事,亦在三公之上。陳但為贈官。->明清用作兵部尚書的別稱



3、大司空:官名。「司空」這個官職,是從堯帝以來就設有的,但歷代的職務有所不同。如堯、舜、禹時代的司空,主管治理水土。->西周時代的司空,主管建築工程,製造車服器械,監督手工業奴隸,為六卿之一。7)->漢綏和元年(BC8年)(我註漢成帝劉驁;BC51~BC7)由御史大夫改置,為三公之一。後去"大"字,稱司空,主管囚徒。 建平二年(BC5年)(我註漢哀帝劉欣;BC27~BC1)復舊稱。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我註:漢平帝 劉衎;BC9~5年):仍改稱大司空。->東漢建武二十七年(51年)(我註漢光武帝劉秀;BC6~57年)改稱司空。->明、清習慣上常稱工部尚書為大司空。(我註:恢復到最原始的意義)



4、突厥(Turkic peoples):突厥中亞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現在全球約有1.82億人口使用突厥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的源流並未有定論,他們應該帶有匈奴的血統。->北史記載『突厥者,其先居西海(我註:青海湖之右),獨為部落,蓋匈奴之別種也。又曰突厥之先,出於索國(我註:???),在匈奴之北。->在南北朝(420年~589年 )由葉尼塞河(The Yenisei River)遷居至阿爾泰山。由阿爾泰山遷居至蒙古。由蒙古前往中亞。->另一說法是來自鹹海一帶的戴尖帽的塞人。->另一說出自平涼雜胡。(我註:平涼位於甘肅之西,古稱隴西匈奴雜胡是人們對長期生活在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氏、羌等各種少數民族的通稱。但是整個匈奴帝國部族之間構成複雜,為示區別,把匈奴單于部族之外的別部全部統稱作雜胡。)->突厥人以為圖騰。大帳外置一幅狼旗,為陣亡的將士立石為記,將部落印記刻在石上。(我註:狄之後代,也就是說他們主要的牲畜是狗。匈奴與羅馬帝國崇拜的圖騰都是狼凱爾特人和中國人一樣崇拜龍圖騰斯基泰人崇拜鹿)->漢語中「突厥」的名稱來自突厥人的自稱。據《周書·異域傳》記載,突厥「居金山(即阿爾泰山)之陽……金山形似兜鍪(甲冑),其俗謂兜鍪為「突厥」,遂因以為號焉。」。戰盔一詞土耳其語tulga,接近Türk,或許可以印證這種說法。(我註:穿戰甲的民族,來自亞述嗎?看後面的阿史那部(Asena))->突厥最早其實只是指阿史那部(Asena),其他說突厥語的民族是鐵勒,他們與堅昆最早一起住在葉爾塞河,向後者學習冶煉。->阿史那部(Asena), 是突厥神話中突厥人的始祖。他是一個男子與一頭母狼生的十個兒子中其中一個。他也是藍突厥氏族的始祖(我註:即東突厥(583年~-630年)。但土耳其人認為牠應該是母狼。->鐵勒(Tiele people)人最早被稱為丁令族(又作丁零、丁靈、釘靈,也稱高車)生活在勒拿河(Lena River)至貝加爾湖(Baygal nuur)附近,在冒頓單于時臣屬於匈奴。


阿爾泰山


5、採石:位於安徽省長江南岸馬鞍山市西南7公里的江濱翠螺山,古稱牛渚磯,因產五彩石,南宋末始稱採石磯

6、廣陵今江蘇揚州。

7、建康:南京古名。



8、府兵制:府兵制是中國西魏時(535~551)開始出現的一種兵役制度。->西魏宇文泰建立於大統年間。->北周、隋、唐初繼續沿用。->中期被武則天破壞之後,直至唐玄宗天寶年間取消,改而實行募兵制前後歷時約二百年。後來的朝代有相似的制度。

府兵制的特點可以簡單概括為: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兵不識將,將不知兵。->府兵的戶籍由軍府(稱為折衝府,折衝一詞取於古語「折衝於樽俎之間」,有不戰而勝之意)掌握。->和平時期府兵耕地種田,並在折衝將軍領導下進行日常訓練;戰爭發生時,由朝廷另派將領聚集各地府兵出征。->府兵作戰一般不能長期在外,也很少遠征作戰,更不能隨意更換原駐屯地。戰事結束後各地府兵仍歸本鎮,重新納入當地折衝將軍的管轄下。->這種兵役制度的初衷本是為解決自三國、南北朝以來軍隊成為將領個人私產(部曲)的局面,有利於防範地方割據勢力重新抬頭,此外還結合了屯田制,有利於農業生產,減輕國家軍費開支,部分解決了後勤供給問題,也擴大了兵源。->近年研究成果發現,府兵制及均田制的破壞同為唐代中央政府對於人口流動、戶口資料的掌握能力下降所造成的結果,兩者之間並非為簡單的因果關係。->唐開元以後唐朝的軍隊由府兵制變為募兵制,軍隊地方化的態勢形成,在外的將帥與士兵的關係較密切,是藩鎮割據的直接原因。->朝廷畏其叛亂,遂改由宦官監軍,中唐以後宦官的權力逐漸坐大(中國的第二次宦官時代),甚至可以直接廢立皇權。



9、均田制:均田制是中國古代一項重要的土地制度,產生於北魏(386年~557年),北魏分裂出來的東魏西魏及繼之後的北齊、北周以及隋唐都承襲了這一制度。->隨著地主經濟的發展壯大,土地兼併也隨之日益嚴重。武週末年均田制形同虛設。->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均田制永遠的退出了中國的歷史舞台。->不過,這種制度在朝鮮中宗(1506~1544;1505年明武宗即位;1544年明世宗啟用嚴嵩為首輔)時卻又在趙光祖的建議下在朝鮮半島重新出現。

由於戰爭造成北魏境內的大片無人區,土地荒蕪,富豪兼併土地的狀況十分混亂。->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北魏孝文帝依照漢人李安世之議,頒佈均田令推行「計口授田制度」。->隋唐之府兵制其實就是均田制下的寓兵於農,農民受田為國家當兵成為府兵,府兵要自備糧資,便減少了國家的養兵費用。->均田制更為隋唐稅制之根本,人民由政府處受田便有納稅的義務。->唐代租庸調製乃在均田制之基本上施行,使唐能在隋末大亂農業受到嚴重的破壞後,到貞觀年間卻十分富足,可以說均田制還建立了軍事和經濟基礎

北朝奴婢和牛隻亦得受田,奴婢人數亦無限制且牛亦得授田60畝,以四牛為限,共240畝,由此可推知當日土地應多人口未繁,故能分及奴婢牛隻,以增加生產。->當時能靠牛隻和奴婢的名義獲得更多田的多半是貴族階級,從而保障他們利益減低他們對新政的抗拒。(我註:看來用對方法就能增加新政的成功率。而且不要直接對抗北朝蠻族以殺人為樂的風俗,利誘以從事生產充實國庫來阻止大屠殺,真的是腦袋好到爆的萬世奇才。)->則奴婢受田己有限制,庶人家庭六十至親王三百人為限,丁牛受田至隋代己取消。->唐代則奴婢及牛不得受田,婦女亦無受田之例,只有寡妻妾可得口分田三十畝。後人推測此乃因人口日眾政府田畝不足分配之故。->均田制在北齊(550年~577年)時就有所破壞,常見有土地買賣的現象。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頒佈實行「均田制」的詔令,先立戶口確定人數,按照人數授給田地,分為露田(種穀物之田)和桑田


  • 露田(口分田):男十五歲以上給四十畝,女二十畝,奴婢也可以有露田,農民年滿66歲或身死後須將田歸還官府。->露田只能種植穀物和桑麻,不許栽種樹木,並不許買賣。 
  • 桑田(永業田):給男人一人二十畝,作為自己的財產,不用還給官府,也可以買賣。

  • 受田的農民每年必須繳納一定數量的租粟、調帛或麻還必須服徭役和兵役。(我註:古代,凡國家無償徵調各階層人民所從事的勞務活動,皆稱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兩部分)
  •  地方官吏按品級授給公田。


歷代對均田制的評價都是相當正面,但實際實行中始終是容納了土地私有,並未主觀上強行徵用當時地主等私有土地,而是將官田分予民用。->故有史家評稱均田制乃地主經濟中的一種折衝。->而且均田制實行,先決條件是朝廷需有大量土地掌握在手中。->北朝(386年~581年)時承接了五胡十六國戰爭頻繁造成大量人民喪生,產生大量荒地,令朝廷能利用這些荒地對農民進行授田。->但隨著經濟之壯大,荒地越來越少,朝廷能用來授田的亦逐漸不多,加上朝政的逐漸日趨腐朽黑暗,均田制在武周我註:武則天;690年~705年)末年形同虛設,與此非無關係。

我註: D說過,人類是最會模仿的動物。有本一定照抄,不過巧妙不同罷了。所以老蔣的耕者有其田政策及戰士授田證不是原創產品,而是古方今用。這樣也才可以解釋為何別的國家行不通?歷史自有其法則,你必需曾經有這個經驗可行,留下典籍,讓你知道如何照本宣科?才有成功的希望。



10、廣通渠:自長安東至潼關(我註: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196年)),三百餘裡,本漢漕渠也。->漢武元光六年建(BC129年),引渭為源,始長安地西北,經城南向東,納泬、滻、灞之水,以增漕量。三歲而通,漕運便利。->漢武帝元狩三年(BC120年),鑿昆明池在長安西南。周長四十里,蓄灃、滈之水以練水兵,又可調漕渠量。->漢光武帝中興都洛(26年),東糧西運不繼,漕渠失修,遂漸湮廢。->隋開皇四年六月( 584年),詔宇文愷帥水工鑿渠,使方舟巨舫,晨昏漕運,沿溯不停。引渭水,因沿漢漕渠,自大興城(我註唐代長安城)東至潼關,三百餘裡,三月而通名曰廣通渠。轉運通利,關內賴之。->煬帝(569年~618年,遷洛陽,廣通渠復淤廢。->唐興,還都大興城,渭水猶不足用,高宗間,常就食洛陽。天寶元載(西元742年),以韋堅為使治渠。二年而成名曰廣運潭。是歲,渠漕山東粟四百萬石天寶中(742年~756年,每歲水陸運二百五十萬石入關。->時灞、滻二水會於漕渠,每夏大雨,輒皆填淤。唐代宗大曆之後(766年~779年間),漸不通舟。->五代以降(907年~979年),長安無復京師。漕渠失修,無復前規,遂廢。

我註:「時灞、滻二水會於漕渠,每夏大雨,輒皆填淤。唐代宗大曆之後(766年~779年間),漸不通舟。」這段話搭配「大崩壞」書中言及公元8世紀「Green land」的放眼皆綠,足資證明氣候暖化的情況。->2011年7月起中國山陝開始降起暴雨,是否可以作為地球暖化有其自然法則的說法呢?我不反對人類對於地球暖化有助因,但如果沒有人類這個助因,地球氣候就不暖化好像也說不通。

廣通_永濟_通濟三渠

11、赤土:是古代東南亞吉蔑人(Khmer所建立的印度化國家。(我註由民族的屬性講的,它包括了早期的扶南人及後來的真臘人,都可稱吉蔑人。)->新加坡南洋大學教授許雲樵根據通典「僧祇城」亦曰「獅子城」。考赤土為現代克拉地峽(Kra Isthmus)東南部屬於泰國的宋卡(英文:Songkhla),宋卡梵文稱為Singora,正是獅子之意。

Songkhla(赤士所在位置)


13、真臘(約630年~802年):宋代稱為真臘,一名真裡富。真臘、真裡富來自「暹粒」Siem Reap。真臘原為扶南的屬國之一,在扶南北方,國王剎利氏。->元朝稱為「甘勃智」,《明史》稱「甘武者」,明萬曆後稱「柬埔寨」。「究 不事」、「甘勃智」,「甘武者」、「柬埔寨」都是 Camboja 對音。

扶南地圖(1世紀~約630年)

14、九品官人法又稱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220年~589年)中央政府的一種官員選拔制度 。->延康元年(220年)曹魏建立前夕,由吏部尚書陳群提出。->其主要內容是,在各州郡選擇「賢有識見」的官員任「中正」中正必須是二品現任中央官。->中正以簿世(譜牒家世)行狀(才幹、道德)、鄉品(中正鑑定)為標準查訪評定州郡人士,將他們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中正給鄉品前先列某一層次,即所謂「輩目」,先由小中正(郡)列入記錄,再報大中正(州),最後轉呈司徒,作為吏部授官的依據。->中正制每隔三年清理調整一次,有所上下,言行有修者則升之,如由五升四,道義有虧者則下之,如自五退六。->九品中正制是要改進漢末察舉之頹風但到了西晉時(266年~316年)實際上官員都從世家大族中選定,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情況。為防止庶族假冒士族,世家大族便編寫譜牒(家譜),譜牒學成為一門學問

中正制只重家世,不問賢愚,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220年~589年)都以此制選官,久之造成社會風氣浮靡,世族弟子終日清談,不問國事。->世族為維持門第血統,婚姻必擇門當戶對。->到了隋代(581~618),隨著門閥制度的衰落和科舉制實現,此制終被廢除。

魏晉南北朝的疆界

15、普六茹姓:中國複姓之一,為北魏鮮卑族姓氏,一作普陸茹氏普陋茹氏,後改為茹姓。->隋文帝楊堅由繼承父親楊忠的隨國公起家,其家族曾被北魏皇帝賜姓普六茹,楊堅也稱普六茹堅,小字那羅延。(我註:佛經中有那羅耶比丘。)



16、功曹,亦稱功曹史西漢始置 (BC206年-~9年),為郡守、縣令的主要佐吏。主管選署功勞,工作相當於現代的書記、秘書,甚至是秘書長



17、開皇律:是隋文帝在位時期制定頒行的法律(581年),共12篇500條。->廣泛採用魏、晉、齊、梁各律的優點,「沿革輕重,取其折衷」,制定《新律》。十月完成,頒佈實行,重新確定了五刑、八議、十惡制度,為後朝法典相繼沿用,在中國法制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開皇三年(583年),文帝「因覽刑部奏,斷獄數猶至萬條。以為律尚嚴密,故人多陷罪」。因此又命蘇威、牛弘等人,本著刪繁就簡,以輕代重為原則,對新律重新更定,製成《開皇律》。->律文共十二篇,五百條。其篇目分別是: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亦作盜賊)、斗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十二篇。,廢除前朝的鞭刑、梟首、轘裂(車裂)等酷刑,以及孥戮相坐之法(妻與子女的統稱)還制定了一些有利於平民的訴訟程序,如百姓有冤情,可逐級上告,甚至直到朝廷。->《開皇律》對貴族、官員的犯罪在法律上享有特權。凡是在八議範圍內的人或七品以上官吏犯罪(十惡除外),都可以減罪一等。九品以上官吏犯罪,可以用錢來贖罪。->隋朝雖僅存37年,但其法制建設成就很大,而《開皇律》被史學家譽為好法,其上承漢律的源流,各項基本制度均被唐律直接繼承。後來又為宋、明、清各朝所沿用,在中國法律制度發展史上佔著重要的地位。並對古代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建立和完善法制產生過影響。

我註:查士丁尼法典於526年~565年在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主持下完成的彙編式法典,該法典共十二卷由四部分組成:收編敕令和法規的〈法典〉;輯納傑出羅馬法學家論文,闡述法學原理的〈法律總論〉;摘錄歷代著名羅馬法學家著作,被視為法學學習教科書的〈學說彙編〉;法典編完後陸續頒佈的新敕令編成的〈新律〉。->這部法書重新整理自羅馬共和(BC509年~BC27年)到六世紀止的法律和法學著作,因此被認為能夠反映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的法律樣貌。而法典中強調皇權無限,人人都應安分守法,提出自由民在「私法」範圍內形式上應平等,成為歐洲大陸確立法律體制的主要基礎



18、僕射:古代官名,從秦代(BC221年~BC207年)開始設立,到宋代之後(960年~1279年)被逐漸廢除。->漢之後以僕射為名的,僅見尚書僕射,位在尚書令之下。->隋唐(581~618)、五代(907年~979年)、宋(960年~1279年)、金(1115年~1234年)、(916年-1125年),尚書僕射均為宰相官階



19、天臺宗:漢傳佛教十宗之一,發源地為台州天台山國清寺,因其創始人智顗(538年~597年)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故稱天台宗。->以《妙法蓮華經》為其根本經典,又被稱為法華宗。->因為該宗注重於修行止觀,又稱止觀宗。->因為它重視佛教教理的研究,以「教觀雙美」而聞名。->天台宗是漢傳佛教中,最早一個完全由中國佛教論師所創立的本土性宗派,並於9世紀初被日本僧人最澄(767~822)傳到日本,盛極一時。->但在宋朝之後天台宗在中國衰弱,喪失它的重要性。->但是它在日本反而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宗派



20、邗溝(邗讀作「韓」):是聯結長江和淮河中國古代運河。->春秋時期(BC770年~BC476年)吳王夫差(?~BC473年)BC486年~BC484年開鑿。->南起今揚州近郊的邗城之下的長江,故名邗溝,北經樊梁湖(今高郵附近,位於中國江蘇省中部)折向東北,入射陽湖(在江蘇武進縣東五十里,再向西北經淮安入淮河。->邗溝的修建,得以使吳國的水軍北上和齊國、晉國爭霸。->東漢以後(25年~220年),逐漸顯示出了它的經濟價值。後來隋代開鑿隋唐大運河,就部分利用了這條水道。



21、山陽瀆:周哀九年,吳將伐齊,北霸中國,城邗溝,通江淮。(我註就是邗溝 )。->自廣陵(我註:揚州)城東南築邗城,城下掘深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末口(我註:中國淮安)入淮。->歷秦漢至南北朝,道出江淮,必繇此瀆(我註水溝)->隋文帝開皇七年四月庚戌(587年),令於揚州邗溝山陽瀆通漕運,以利興兵伐(557年~589年)。->山陽瀆雖稍增廣,猶不勝戰艦。->煬帝大業元年 (605,以山陽瀆水道屈曲,又發淮南民十餘萬,拓改浚治,自山陽至揚子入江。良長安至江都,置離宮四十餘所。->唐宋以來,運道皆繇此。->明永樂初(1403年~1424年),創開新河,繇郡西徑達於淮->邗溝今猶在,漕運二千載,清末為鐵路所代,無復前規矣。



22、通濟渠:隋朝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開鑿的一條水渠,連接了黃河與淮河,貫通了西安到揚州。->通濟渠共分為東、中、西三段,三段總長度約為2000里。->西段的起點是洛陽,水源為洛水和洛水的支流谷水中段的起點是滎陽市西部的板渚(位於中國河南省),水源是黃河,引水向東流向開封市。通濟渠的完工,成為溝通黃河、淮河和長江的幹道,對南糧北運有重大意義。



23、永濟渠:自沁水(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南達於河(黃河),又東北至涿郡(今北京市房山區以南),近1900里,隋開大運河,取為河北水道。->隋煬帝大業四年(公元608年),發河北諸郡百餘萬眾,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自黎陽引白溝水東北達於涿郡。



24、臨安:今杭州市,南宋首都。(1127年~1279年)




25、江南河:又稱江南運河,是大運河在長江以南的一段。北起鎮江(在揚州下面一點),南至杭州,溝通長江、錢塘江及太湖平原諸水系(在蘇州西邊),是這一地區重要的水運通道。->早在春秋時的吳國(前12世紀~BC473年),即以都城吳(今蘇州)為中心,在太湖平原鑿了許多條運河,其中一條向北通向長江,一條向南通向錢塘江。->秦始皇滅六國後,為東巡會稽,在春秋古運河的基礎上建成北起丹徒(治所在今鎮江東南丹徒鎮),中經會稽郡治(郡治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城區),南到錢塘(今杭州)的水道。->此後東吳(229~280)東晉時(317年~420年)又多次對此水道加以疏濬整修。->隋煬帝於大業六年(610年)下旨疏鑿和拓寬長江以南的運河古道,連接京口(今鎮江)餘杭(今杭州),這就是江南河。



26、高句麗嬰陽王(平陽王,名高元)(AD590 ~ AD618)(AD581楊堅建隋;AD618隋煬帝死,隋亡)是高句麗第26任君主,高句麗平原太王的長子。->嬰陽王以在598~614年高句麗與隋的戰爭中成功擊敗隋文帝和隋煬帝的四次入侵聞名,尤其是擊敗612年隋百萬大軍的入侵。->隋朝統一中國後最初,嬰陽王隋朝維持著良好的關係,隋文帝冊封嬰陽王高元為上開府儀同三司,襲爵遼東公隋文帝(541年~604年)又冊封他為『高句麗王」。-> 但與此同時嬰陽王也加強了與『契丹和靺鞨』的關係並繼續了其父對抵抗中國侵略的準備。->598年高句麗突襲「遼西的營州」(治所在今遼寧朝陽,所轄之地均在今遼寧境內),激怒隋文帝,引發高句麗與隋朝第一次戰爭。-> 607年,隋煬帝發現高句麗與隋朝的藩屬「突厥」聯盟。導致隋煬帝612年,率百萬大軍從陸路和海路同時入侵高句麗,但慘敗而歸。->在隨後613年和614年對高句麗的進攻中,隋煬帝都是無功而返。->隋煬帝連年征重兵攻打高句麗引發隋末民變,並間接導致618年隋朝的滅亡。同年,嬰陽王去世,榮留王繼位

27、啟民可汗(~609年):名染干,是莫何可汗處羅侯之子,莫何可汗去世後,都藍可汗雍虞閭立,而染干為突利可汗,居北方。->都藍可汗娶後母為妻,即北周趙王宇文招之女,號千金公主,後改封大義公主。->隋滅陳後,隋文帝以陳後主宮中屏風賜大義公主。但公主以其宗國之覆,心常不平,書屏風,為詩敘陳亡以自寄。文帝知道後不悅,此時突利可汗向隋請婚,文帝派裴矩對其使者說:「當殺大義公主者,方許婚。」突利勸告都藍,後者便殺了公主。->597年突利可汗迎隋文帝宗女安義公主為妻。->隋為了離間都藍、突利,厚賜突利都藍果怒,於是與絕交,並聯盟西突厥達頭可汗合攻突利。->599年突利可汗兵敗於塞下,與隋使長孫晟入塞,被隋封為意利珍豆啟民可汗(意思是「意智健」,簡稱啟民可汗,後避李世民諱稱啟人),在朔州(今山西朔州)定居。因為都藍的侵逼,突利遷居於黃河以南夏、勝二州之間(今內蒙古河套南)。->599年底,都藍被部下刺殺。->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西突厥達頭可汗犯塞,敗代州總管韓洪於恆安,隋派楊素等出擊,突厥俟斤渡黃河襲擾黃河以南的啟民可汗部落,掠走男女6000人、牲畜20餘萬頭楊素率輕騎追擊轉戰60餘裡大敗突厥,把突厥所掠走的男女、牲畜歸還給啟民可汗。->603年漠北大亂,啟民可汗被長孫晟安置在磧口(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北),許多部落歸附啟民,啟民便成為東突厥大可汗。->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啟民可汗南下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朝見隋煬帝(569年~618年)大業五年(609年)啟民再往東都洛陽朝見煬帝,同年去世,其子咄吉繼位,是為始畢可汗。(我註:這人還真是太平天子,一生都有人扶植為王)



28、始畢可汗:姓阿史那(Asena),名咄吉世(或咄吉),啟民可汗之子,609年~619年間為東突厥可汗,在位10年。->隋大業11年(615年),始畢率領數十萬騎兵南下,隋煬帝在雁門(治所在雁門縣,即今山西代縣)被突厥軍包圍,煬帝派人向始畢之妻、隋義成公主求救,公主遣使告知始畢「北邊有急」,加上隋朝援軍相繼抵達,始畢在九月撤圍而去。



29、義成公主:隋文帝宗室女,隋朝和親公主。->599年,與東突厥啟民可汗和親的安義公主卒。(我註:597年嫁,2年後死。唉!)->隋文帝再將義成公主嫁給啟民可汗。->義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先後嫁給啟民可汗、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後三個都是啟民可汗的兒子)。->630年,義成公主被唐將李靖所殺。但迎回蕭皇后(隋煬帝后)及其孫楊政道(唐太宗封為員外散騎侍郎)。



30、洛水(河):洛河是黃河的一條支流,發源於華山的西南部陝西省洛南洛源,向東流入河南省,於河南鞏義入黃河,全長共420公里



31、驍果:隋朝的御林軍開皇三年(583年),文皇帝(隋文帝)集驍衛與果毅軍,並為驍果衛,撿軍中壯士充任,以血鷹刺左臂。



31、長城: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以秦、漢、明三時期的規模最大。->萬里長城之名,自秦始皇才開始。->秦始皇滅六國,成為中國地區唯一政權,開始將秦、趙、魏、燕各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臨洮(今甘肅省定西市下屬的一個縣,毗鄰首府蘭州市)到遼東(今遼河以東東北亞大多數地方)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西漢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在位時(BC202年~BC157年) 漢宣帝在位時(BC91年~BC49年)止,先後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奧什),東至朝鮮平壤南部大同江入海口,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東漢(25年~220年)亦築長城,但規模較小。->北朝的北魏(386年~557年)、東魏(534年~550年)、北齊(550年~577年)、北周(公元557年~581年)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公元555年北齊文宣帝(529年~550~559年),發夫一百八十萬築長城,東至於海。北周在靜帝大象元年(579年),發山東諸州民修長城,東魏時修長城修到古北口(位於中國北京市密雲縣東北部)。->隋文帝在位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徵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七月,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榆林市(位於陝西省的最北部,東至紫河,二旬而罷,綿亙千里。->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縣治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北)靈武(今靈武市劃歸銀川市代管)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和增建。->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平定而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遼朝為防禦高麗、女真。金朝為防禦蒙古高原諸遊牧部落,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後晉(936年~47年)放棄燕雲十六州使得宋朝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只起到盤查路人和作為商路驛站的作用。->到了明時,從明太祖洪武(1328年~1398年)明神宗萬曆(1563年~1620年),經過先後20次大規模的修建,以犧牲累計約200萬—300萬人為代價在累計200年時間內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山海關(位於河北省最東部與遼寧省接壤處),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清朝也未修長城。->到了現代,修長城在軍事上已經失去意義了。



32、隋朝御道或者馳道:煬帝先後開闢兩條馳道,一自洛陽穿過太行山而北達於并州(其地約當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帶地區);一自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玉薊城(今北京市西南),又稱御道,長達三千里我註:隋一里約等於531.18公尺)。



33、獨孤姓:為鮮卑八大貴族的姓氏之一,在北魏孝文帝(467年~499年)改革時改為漢姓「劉」。->獨孤姓起源於北魏時代北鮮卑部落漢光武帝劉秀(BC6年~57年)的後代以獨孤為氏。->劉秀之子劉輔的裔孫劉進伯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俘,囚禁於獨山(今遼寧省海城境內)之下,他的後代有屍利單于,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傳至六世孫劉羅辰時,隨北魏孝文帝遷居洛陽,遂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稱為獨孤氏,成為當時大姓之一。->獨孤姓望居河南郡(漢高帝時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洛陽市一帶地區)高陽郡(北魏時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北省高陽縣一帶地區)

獨孤信(502~557)為隋文帝后獨孤伽羅(543~602)之父,他共生八子七女,其中長女為北周明帝(534~560)明敬皇后(?~558);四女為唐高祖李淵生母元貞太后七女即為隋文帝文獻皇后獨孤伽羅(543~602)。->一門三后,卻保不了他的命,被北周權臣宇文護(515年-572年)逼迫自殺。




34、鮮卑:古代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源自東胡部落(一說山戎),名稱有吉祥與神獸的意義,指的是馴鹿。(我註:東凱爾特族?因為鹿本身就是凱爾特人的聖獸標誌,照考古人類學家說法,他們是地球暖化時一直追逐鹿群至北極生活圈之原始狩獵民族之一?)->鮮卑起源於遼東塞外鮮卑山,後主要活動於內蒙古東部阿魯科爾沁旗哈古勒河附近。->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遊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頓單于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以北,即大興安嶺中部的東西罕山南麓),成為烏桓和鮮卑二族,合稱東胡民族。->2世紀時鮮卑佔據匈奴領地,稱雄塞北。->4世紀西晉(266年~316年)滅亡後,鮮卑陸續在今天的中國北方建立前燕(337年 ~370年)、代國(338年~376年)、後燕(384年~407年)、西燕 (384年~394年)、西秦385年~400年; 409年~431年)、南涼(397年~-414年)、南燕(398年-410年)及北魏(386年~557年)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



35、柔然(Rouran ;一說他們可能是白匈奴;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我註:阿蘭人???):亦稱蠕蠕、芮芮、茹茹、蝚蠕、檀檀,是鮮卑拓跋部的一支。->「柔然」可能與燕然山(今蒙古的杭愛山)有關。->杭愛山(niri'un~niru'un)在蒙古語中其對音「柔然」「蠕蠕」或「蝚蠕」相近。->燕然是匈奴人起的名字,而柔然則是柔然人自己取的名字,而用山名作為族名,也有「取義嘉好」之意->柔然源於東胡族4世紀中葉附屬於拓跋部。一些西方史學家認為柔然與歐洲歷史文獻中所說的阿瓦爾人(Avares)有關,把柔然稱作真阿瓦爾人,而把歐洲的阿瓦爾人稱作假阿瓦爾人。->拓跋部的一部份南遷中原後,留下的部份進居陰山一帶。->柔然最盛時,其勢遍及大漠南北,北達貝加爾湖畔與色楞格河,南抵陰山北麓,東北到大興安嶺,與地豆於(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和通遼市一帶)相接,東南與西拉木倫河的庫莫奚及契丹為鄰,西邊遠及準噶爾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巴爾喀什湖,並曾進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諸國如烏孫服屬。在土拉河一帶打敗鐵勒。->鮮卑人拓跋部創立的北魏政權曾多次與柔然互相征伐。認為柔然人智力低下,像只會蠕動的蟲子一樣,下令改稱柔然為蠕蠕(他們族名本來就有蛇的意思)。(我註:凱爾特人也崇拜龍)->552年,柔然人在蒙古高原被突厥土門可汗擊敗,汗國崩潰。->西支柔然南逃至西魏,西魏太師宇文泰不敢收留,將此部三千餘人收捕,交突厥使者全數斬殺於長安青門外。東支逃入北齊。->還有一些柔然人逃至外興安嶺一帶,融入當地室韋民族。室韋人是蒙古人的祖先。->中國東北地區的契丹民族也有柔然族源。大約二萬人逃出突厥汗國,成為歐洲史中的阿瓦爾人。->阿瓦爾一名在蒙古語中作abarga有蟲與蛇的意義。(我註:柔然與樓蘭國人民有關嗎?公元4世紀之後,樓蘭國突然消聲匿跡。關於其原因,一般有水源改道外敵入侵兩種說法。樓蘭位於西域,正是柔然勢力範圍,而樓蘭人顯然是西方白人。所以我們是否可推測其始祖來自西方?龍與蛇的民族,能想到只有腓尼基人、海上民族及邁錫尼人.........還是與蘇美人共存的原始Iran人?柔然本意為山民族之意,而埃蘭來原意即為山民族;另一個山民族為扶南Banam)

公元500左右柔然疆

36、匈奴(公元前3世紀~460年左右)在秦漢之前,中原人對北方的遊牧民族和西域的城邦國家都統稱為,秦漢以後則主要指匈奴。->匈奴胡(我註:胡字詞源為多毛之肉體,所胡人如現在西方人,體多毛)來自古突厥語、撒拉語的 「太陽」一詞(K'yn,k'un)。->近年來使用DNA等測試手段也未能確定中國所言匈奴與373年西遷到了歐洲東部,入侵東、西羅馬帝國並建立「Hunnic Empire」的匈人(Hun)譯為「匈奴人」有關。(我註:是否是柔然人?但音差太多了!商周時期談到的獯鬻?還是構成西亞大國米坦尼及赫梯主要人口的Hurrians胡裡安人呢?胡裡安人後來也成為構建現在的亞美尼亞共和國民族之阿蘭人。米坦尼人善養戰馬。)->北匈奴於公元91年西遷至西域,公元151年由西域再度西遷,從此於中國歷史上消失。->而280年後歐洲俄羅斯窩瓦河東岸突然出現的兇悍遊牧民族匈人在歷史時間點上有巧合之處。->據中國部分史籍記載,匈奴人是夏朝的遺民。->《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淳維被認為是匈奴始祖,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我註:如果夏朝為赫梯人東移所建,此說就可信,問題是時間點不符。不過如果把夏亡國,夏民西遷到土耳其建赫梯國的話,時間就符合,因為夏亡於公元前1600左右;而赫梯帝國正是此時間點建國的。)->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叫做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我註:赫梯人是貿易民族,跟埃及人同,喜歡用石頭記事及建城。公元前1200左右,赫梯人因為海上民族侵擾,突然消失在安托利亞高原。同一時間商周到春秋戰國至秦漢都出現了匈奴族?又是一個巧合嗎?)->匈奴部落聯盟分佈在陰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謂「河南」(今鄂爾多斯草原)一帶。(我註:難怪匈奴被漢擊走後,分佈在上面貝加爾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丁零部落聯盟鮮卑族會取而代之,成為五胡亂華之源。)->自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戎族開始威脅中原王朝,周幽王(BC795年~BC771年烽火戲諸侯後,犬戎部落攻陷鎬京,迫使平王東遷。->戰國時(BC476年,一說BC453年或BC403年~BC221年林胡、樓煩多次侵擾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驅逐林胡、樓煩。(我註:林胡就是胡的發音;而樓煩音似柔然。這個時間點正是亞述族在西亞的全盛期。)->前3世紀匈奴統治結構分為中央王庭、東部的左賢王、和西部的右賢王,控制著從裡海到長城的廣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國、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中亞北部、中國東北等地區

Baygal nuur(貝加爾湖)
Syrdarya river(鍚爾河)入鹹海
Hatti_Mitanni_Assyria


秦始皇實現了統一中國大業(BC221年),於秦始皇三十二年(BC214年)遣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秦軍北擊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今陝西省榆林市東南)。「卻匈奴七百餘裡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秦修長城,構成了北方漫長的防禦線。->在東漢初年,匈奴就大量進入塞內。46年前後,匈奴國內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人畜飢疫,死亡大半。而統治階級因爭權奪利,發生分裂。48年,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韓邪單于之孫日逐王比為單于,後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臣稱為南匈奴,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而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87年鮮卑從東部猛攻北匈奴,殺死優留單于,北匈奴大亂,漠北又發生蝗災,人民饑饉,內部衝突不斷,北匈奴內部危機連連。東漢乘此時機,於89年~91年與南匈奴聯合夾擊北匈奴。->91年東漢軍又出擊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大敗北匈奴軍,北單于迫使其西遷,率殘部西逃烏孫與康居。(我註:烏孫與月氏均在今甘肅境內敦煌祁連間遊牧,北鄰匈奴;康居活動範圍主要在今哈薩克斯坦南部及錫爾河中下游。難怪會壓迫到柔然月氏。)->151年,漢將司馬達率漢軍出擊蒲類海我註:巴裡坤湖,位於新疆巴裡坤縣西北)擊敗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大約在160年左右,北匈奴的一部分又開始了西遷,來到了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至於北匈奴人在康居的活動,因為缺乏史料記載,就不得而知了。我註:匈奴壓迫月氏人往下走到阿富汗,建立貴霜帝國(30年~375年)(我註:在這裡,史載當時月氏人有五個部落,每個部落有一個酋長,稱為翕侯。這段記載解開了多年來我對於五行這個觀念由何而來的疑惑。也就能明白為何柔然自稱山民,他們與埃蘭族較有關係,而埃蘭族長期與蘇美族巴比倫人住在一起,對於星象學有所知識。所以他們與形成赫梯及米坦尼王國的Hurrians胡裡安人有別。



北匈奴遠走歐洲,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中窩瓦河地區(今天的俄羅斯韃靼自治共和國);一部分在下多瑙河(今天的保加利亞)一部分在中多瑙河(今天的匈牙利)。->中亞匈奴一部分與圖蘭低地民族融合(中亞河中地區,面積約為150萬平方千米,包括哈薩克西南部和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西北部。),一部分在阿富汗山區(吐火羅斯坦)一部分在印度旁遮普邦,即是白匈奴。->在3世紀末,一個草原民族突然出現在歐洲人的視野內,東征西討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在歐洲文獻裡他們被稱為 Hun,中文譯「匈人」或者「匈奴人」第一個目標便是當時稱為阿蘭的伊朗語族人國度。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匈人就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匈奴人的後裔。->東漢末以來,周邊各民族紛紛湧入中原。其中以匈奴人人數最多,史稱「關中人口百餘萬,戎狄居半,匈漢雜居」。->4世紀初,於夫羅之孫匈奴族的劉淵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在并州(其地約當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帶地區離石起兵立漢國,稱漢王,後稱帝,佔領了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匈奴與烏桓、鮮卑的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劉勃勃自認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連我註:赫梯之意?),在河套地區創立夏國史稱胡夏。(我註:看來他對於自己的族史有研究。)431年北魏俘赫連定,夏亡。夏國的國都統萬城是作為遊牧民族的匈奴在東亞留下的唯一的遺蹟。->北魏以後,一小支匈奴進入遼東半島,融入靠近高句麗的宇文鮮卑部落。->後來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權。->之後楊堅篡奪北周政權,建立隋朝,並統一中原。匈奴也在這期間融入各民族之中。五胡亂華及南北朝時代成為匈奴在中國歷史舞臺上的最後一場演出。->2006年,法國和匈牙利遺傳學者利用2300年前的古代匈奴貴族屍體,與現在在蒙古地區的蒙古人群體、西伯利亞的雅庫特人群體、以及現代安納托利亞的土耳其人群體,進行的Y染色體和線粒體、常染色體脫氧核糖核酸分析。結果表明,古代匈奴和當代蒙古人群為延續世系,而現代土耳其人與蒙古人更多的是文化和語言學上的交流而非基因上的交流。匈奴人和西伯利亞的雅庫特人也沒有血緣關係



Volga rive(窩瓦河)
伊梨河(IIi river)入巴爾喀什湖




















匈奴人主要以狩獵、遊牧及畜牧為主,依靠的畜牧主要有馬、牛、羊三種,其中又以馬最為重要。在飲食當中,肉、乳品尤為普遍,有時會食用魚類。其生活地點常隨著季節轉移至其他地方。->匈奴人用畜衣作衣服,他們很早就製作褲子、長靴、長袍、尖帽或風帽,無論在行重或保暖方面,都很適應當地的生活。住的地方叫穹廬我註:邁錫尼人的大廳Megaron?),是氈帳所製的帳幕,需以木條作柱樑。並使用各種陶器及金屬器。->匈奴人不僅有耕田產穀,還建有穀倉來藏穀。除在本部耕種外,在西域還有騎田。->匈奴人也十分重視商業交換,以牲畜去換取奢侈品。常與漢人互市交易,並將漢人物品轉買運到西域各國并包括羅馬帝國,在漢對西域通道中斷之時尤為如此。->闕氏,音煙肢或焉支含有美麗的意義。單于至一般諸王皆可稱其妻為闕氏闕氏雖不見得是皇后,但單于的闕氏在匈奴的地位卻很重要。不僅在內政、外交上有重要地位,在戰爭中也起作用。如冒頓攻圍劉邦時,闕氏隨軍在旁。->匈奴民族有完善的軍事裝備。優良的戰馬,矯健的騎士,堅固的盔甲,加上鋒利無比的兵器。->從出土實物看,匈奴馬匹身體略矮,頭部偏大,應屬於蒙古馬。蒙古馬雖不十分高大,但體能充沛,耐力持久,行動迅速,非常適應高原環境,再配上御馬工具——馬籠頭和馬鞍,大大增強匈奴軍隊的戰力。->匈奴人祭天地,拜日月,崇祖先,信鬼神。在他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平時還是戰時,都與宗教意識有密切的關係,並且相當迷信。->匈奴每年有規定的日子舉行集體的祭祀。每年三次集會的日期,《史記》說是正月、五月及秋季(9月)。正月的集會是個小集會,參加的人是匈奴諸長;五月的大會最富宗教色彩,參加的人數很多,不限於諸長,主要是為祭其先祖、天地及鬼神;秋季的集會則是為秋天收成而感謝天神的集會。關於集體祭祀的地點,大致上是在單于所在的地方舉行->匈奴人對其祖宗的墳墓很為重視,不只相信祖宗死後有神靈,其他人死後也有神靈,也可以降吉凶。也相信人死後,需要享用金銀衣裘以及女人。->匈奴還有飲血以為盟誓的風俗,盟約的儀式很嚴肅,既是一種盟誓,也是一種宗教儀式。

37、諸病源候論:又名「巢氏病源」「巢氏諸病源候論」,共五十捲。古代中國醫學典籍。隋代太醫博士巢元方等人於隋煬帝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奉敕所編著,是現存中國第一本病因、病理與證候學專論。->全書共分67門,載列證候1739條,包括內、外、婦產、小兒、五官諸證。詳細記載它的病因、病理、及症狀,又附論導引養生之法,「薈萃精說,沉研精理,形脈證治,罔不該集」,對於中國醫學的發展,有很重大的影響。->後世學者認為『諸病源候論』最大的缺憾就是缺少了治療的藥方



我註


  • 公元611~612:史載黃河南北發大水,30餘郡成為澤國,範圍遍及今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山西、寧夏等地。->查2011年,中國這幾個地方也強降雨造成嚴重水災災情。->馬雅文明中的Tikal(位於瓜地馬拉),於公元411年~公元456年Siyah Chan K'awil II 暴風雨天空二世(Stormy Sky II) 為國王。從美洲虎之爪一世到暴風雨天空二世的一百年間是蒂卡爾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的時期。為什麼叫暴風雨天空二世(Stormy Sky II)?是否當時位於中美洲瓜地馬拉的Tikal氣候是暴雨交加?我們無法得知,只知此後約100~150年間,北方位於今墨西哥境內同是馬雅文明的Kalakmul城邦威逼Tikal,直至公元7世紀才恢復舊觀重新強大。->公元542年春天的大瘟疫對拜佔廷帝國(即東羅馬帝國)造成了第一次毀滅性的打擊,瘟疫起自尼羅河沼地我註:禽流感嗎?還是豬流感?),毀滅了帝國三分之一的人口,僅在君士坦丁堡,就有逾半數居民死亡。542年秋天,瘟疫消失了,然而在此後70年裡又多次捲土重來,毀掉了東羅馬帝國的賦稅和兵員來源,使東羅馬帝國的貨幣處於崩潰的邊緣。(我註:印度戒日王死於公元647年;唐太宗死於公元649年7月10日,據傳是莉疾;松贊乾布也死於公元649年。會不會太接近了些?而史家記載中有言,於尺尊公主感染了瘟疫後傳染給了松贊乾布,二人皆於公元649年逝世。而王玄策於公元648獻印度中天竺俘虜予唐太宗,是否導致這場瘟疫蔓延?如果唐史記載是實,那麼很可能是霍亂,而非禽流感?霍亂是一種急性腹瀉疾病,病發高峰期在夏季。)->上面的橫斷面對照歷史,可見得當時氣候的變異造成的疫病及水患。->史載隋朝頂盛時期人口約4600萬;隋末僅剩1600萬人口,而關中中原一帶10存1人,是否東羅馬的疫病早就傳了過來?
  • 隋朝史很短,共37年,一部隋史幾頁翻完。但隋朝的女人真的很有趣。從隋文帝后獨孤氐(名伽羅我註:梵語)、文帝女楊麗華(北周宣帝后)、北周和親東突厥大義公主(千金公主)隋文帝宗室女和親東突厥義成公主、陳後主寵妾張麗華我註:她應該是印度坦特羅教崇拜者,精於性技巧,所謂的拜淫神,應指的是林伽陽具)、陳後主妹樂昌公主隋煬帝后蕭皇后,這些女人的個性都很鮮明,用這些女人的一生及她們面對宮庭鬥爭及朝代更替的言行處事史實,拍成電視劇,補以隋史,會比閱讀正史來的有趣好看且真實多了,對於短短的隋宮史是很好的補助材料。
  • 隋煬帝行為荒誕,但他開運河,開御道,雖然目的為玩樂用,但對於後世的經濟、軍事效用極大。這叫「歪打正著」,也該給他一點好的評語。->而他即位後幾乎不駐長安城,也許與他弒父的行為有關。當時佛法已大興,隋文帝小字那羅延;獨孤皇后名伽羅;而煬帝本身小字阿摩(廣婪),都是梵語。殺父母在當時佛教經典中五逆重罪,得下阿鼻地獄的。這也許可以解釋煬帝的反常及時享樂行為,好像過了今天沒有明天一樣。
  • 最後我要提的是龍船及金縷玉衣:隋朝十分重水利工程,而龍船形制應該是沿襲自東吳東晉及南朝,蕭皇后出身西梁皇室(今湖北荊州市一帶古稱江陵,為西梁古都)。這樣的船那裏不能去?有沒有可能越過太平洋到中美洲呢?我們對照當時中美洲的馬雅文明,發覺最吻合的是Palenque王「Pacal the Great」(603~683),他的名字是「太陽神盾」之意(Sun Shield),而王位是從母親「Lady Sak K'uk'」身上繼承來的。完全符合匈奴等大草原民族的生活習性。->他的墓葬形制更有趣,如果對照隋代豪華皇室墓葬十分相似,例如都是地下墓室,有大的石棺,厚重及雕飾華麗繁複有故事圖案的棺蓋,而且都有許多星辰圖。->最令人吃驚的是的「Pacal the Great」玉石面具,這種金縷玉衣史載首度出現約為文景之治時(BC180~BC141),以玉衣作為貴族死者的殮服,最重要因素是漢朝宮室相信玉具有防腐功能,可永保死者生前的原貌。漢代前半期之西漢時期,除了中國皇帝皇后之外,金縷玉衣也大量使用於各藩王。東漢之後,金縷衣則只限於薨之皇帝與皇后。->考証匈奴貴族的墓葬形式相當有趣。考古學家發現匈奴墓都是石結構,形狀都是平面近似長方形,個別也有正方形、梯形或者平行四邊形,上端高出地表。墓群地表直立一塊長方形石標,無刻字和圖形。匈奴墓地表以土石封丘,墓穴四壁貼以豎立的或者大石塊,隨葬青銅裝飾品、馬具以及金銀器、玉石串珠、貝、骨器、陶器,普遍殉牲。墓的一些特徵後來成為匈奴文化的典型特徵。->這種墓的樣子以高麗廣開土王陵(AD374~AD412)最具代表性。->這裏又要提到一件事,就是復活節島上放「Moai」的平台「Ahu」(當地的意思叫祭台),而「Pacal the Great」(603~683)的外祖父被當地視為「Ajaw;亦名 ahau or ahaw」,應為祭師之意,這二個名稱之間沒有關聯?而「Moai」頭上的帽子,活生生就是匈奴鮮卑人的帽式。公元8世紀後,中唐進入內亂,再加上氣候變異,開始變冷,海上貿易因而絕跡,復活節島死人無數,而馬雅文明黃金期衰頹,至公元9世紀絕。->所有的謎題都有答案,只是我們總在西方世界設立的歷史觀中解釋現象,所以無解。事實是如此嗎?->   另外「Moai」作什麼用?  說真格的,這麼大的石像雕刻,除了吳哥窟(Vrah Vishnulok)(12~14世紀),進入公元8~9世紀就沒有了,因為伊斯蘭教興起,他們討厭偶像,所以逐漸式微。我個人認為「Moai」像古時立於直布羅陀海峽海神波塞冬(Poseidon)一樣,是航行的指標。

仿隋煬帝之龍舟
隋代服飾
隋代青瓷武士俑
隋朝背帶裙
隋朝_短襦_長裙_披帛女服
Pacal the Great的玉石面具
Pacal the Great的墓室示意圖
Pacal the Great(603~683)
Pacal the Great墓室
Pacal the Great的棺蓋
Palenque位置(墨西哥東部)
漢中山靖王墓內室(BC165~BC113)
漢中山靖王金縷玉衣
高麗廣開土王陵(374~412)
匈奴人
Moai_ahu
復活節島位置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