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06, 2011

千里凝視(The thousand Mile Stare)讀後感。

作者:「Gray Reiswig, 1940~」;譯者:李靜宜;出版社:遠流,2011年5月初版。

Alzheimer's disease
這本書,我一天就看完了。如何講評呢? 我想我會說,請看遠流的另一本談「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 的書「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會比較理解這種因遺傳帶來的,早發性智能退化疾病的發病狀況。

「失智症」是老年化國家的流行病,特別是平均壽命達80歲以上的國家,這種疾病出現的機率是50%以上。

本書作者敘述事情時,並無時間序,也無關聯性,好像是想到那兒寫到那兒,所以非得小心仔細讀,才能把他想講的故事發生時間前後,及相關人等關係弄清楚,所以不像「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這本書,能把「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 的病情及進程寫的清楚,讓讀者隨著作者以第一人稱身份,融入這種病程的情境,像 FPS 遊戲一樣驚聳嚇人!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 1901年,德國法蘭克福一位神經病理學家 「A l o i s Alzheimer」 發現一位51歲女性病患「Auguste Deter」有情緒混亂及短暫失憶症狀況。 1906年「Auguste Deter」過世後,他取得其家人之同意,解剖檢驗「Auguste Deter」的腦部,以鍍銀染色法在顯微鏡下觀察她的大腦組織,發現她的大腦中有類澱粉蛋白(amyloid protein)斑塊與神經元纖維糾結的現像。1906年11月3日,他在一場德國醫學會上,就此發表了短短三頁的報告,此即為「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 名稱由來,迄今,這種病已和癌症並列為西方世界最令人恐懼的二種疾病之一。

1960年代「Dr. George Glenner」和他的同事開始研究「阿茲海默症」斑塊與糾結的分子構造;1983年,他解開了斑塊主要成份β類澱粉蛋白(beta amyloid protein, BAP)的分子結構,這個發現成為對抗「阿茲海默症」之戰的第一個重大成就。 但接下來,原致力於解決「阿茲海默症」的研究人員,分成二派,一派相信「BAP」β類澱粉蛋白「阿茲海默症」才是的元兇;另一派認為「T a u」(Tauists 神經元纖維糾結) 才是「阿茲海默症」致病成因。

問題是根據解剖研究發現,腦部有濃稠「BAP」團塊的人,有相當數量生前並未出現「阿茲海默症」的症狀。所以少部份研究「阿茲海默症」療法的學者相信「T a u」蛋白在這種疾病上扮演關鍵性角色,因為「T a u」蛋白支撐大腦的「軸突」,讓神經細胞之間能彼此傳遞訊號。 一旦「T a u」蛋白變異成糾結,神經軸突就會死亡,大腦發送出來控制思想及行動的訊號就會受到干擾,甚至毀損。根據研究發現,即使在沒有或少有斑塊的情況下,「T a u」蛋白基因的突變也會導致類似「阿茲海默症」的症狀,讓「T a u」派學者的看法具有可信度。

1991年「阿茲海默症」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研究人員於第21對染色体上,發現了早發性基因,名為「類澱粉蛋白前驅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在正常情況下,這種蛋白可以保護腦細胞,如果突變,就會阻斷基因的正常功能,導致原本有益的蛋白結成團塊,形成我們熟知的「阿茲海默症」斑塊。 但很可惜,作者的家族「DNA」中並未出現這種突變,而且這種「 APP」突變只出現在少數早發性案例上(2%)

1995年,波士頓一位神經學教授「譚吉」和他的研究團隊鎖定了第14對染色体上有缺陷的基因,這個基因稱為「早衰基因 1」(Presenilin 1, PS1),它影響的病患人數遠比「 APP」更多,約可適用於將近30%的早發性「阿茲海默症」例上,但與「 APP」突變一樣,作者的家族仍不在其中。

「PS1」的突變超過40種,所造成的「阿茲海默症」發病年齡從28歲 ~ 62歲,平均發病年齡是45歲上下。和「 APP」一樣,「PS1」與蛋白質的形成有關,會因為突變,而使血液與腦部中「BAP」的增加

65歲以後,晚發型的「阿茲海默症」,迄今尚未發現明顯的遺傳型態,僅發現了一個被稱為「易染病」的基因,是第19對染色体上的「ApoE」。這個「ApoE」來自於好幾種不同的等位基因,其中三種最為常見的是「E2、E3、E4」,我們從父母身上分別遺傳到一個等位基因,其中「E2」可以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E3」不影響;單一個「E4」會增加一倍罹病機率,而2個則增加到8~10倍的風險。  作者家族都有「E4」基因,作者本身就帶有一個。

導致作者家族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基因是「早衰基因 2」(Presenilin2;PS2),這種基因,讓作者家族有50%的機率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而「E4」基因讓他的家族,有相同的機率罹患晚發型的「阿茲海默症」

上面三種早衰型基因( APP、PS1、PS2),再加上一種導致晚發型的基因「E4」,合起來也只占阿茲海默症患者的30%

2008年,才開始臨床試驗,目前的「阿茲海默症」用蘗只能治療症狀,對於病人只有微小且暫時的療效,目的在於阻止有害的「BAP」在腦部屯積,以制止病程發展,這些藥分成三種功能:

一、
限制「BAP」形成。
二、 清除腦部的「BAP」
三、 中和「BAP」的有毒成份。

匹茲堡大學精神醫學與神經醫學教授「William Klunk」博士,及放射學與蘗學教授「Chester Mathis」博士在實驗室中進行實驗,經過近10年的研究,成功研發出「匹茲堡合成物」(Pittsburgh Compound, PiB)。 這種化合物,可以安全的通過血腦障壁(bloos/brain barrler),與腦部形成的斑塊的「BAP」相結合,而且不殘留於腦部,所以他們可以注射低劑量的放射物質,利用「正子放射斷層掃描」為腦部攝影,找出斑塊的精確結構。「阿茲海默症」患者首次可以不用等死後解剖就精準無誤的確診。但確診卻不是「匹茲堡合成物」(Pittsburgh Compound, PiB)的重要功能,這種化合物最大的功用是用於「DIAN」研究,在症狀未出現之前就發現病程的進展,科學家們可以以此為基礎,研發出治療的方法,在「阿茲海默症」尚未損失大腦認知記憶功能前,就制止病程的發展。

目前正測試的蘗物中,確有能溶解「阿茲海默症」有害蛋白質「BAP」的,所以未來「匹茲堡合成物」(Pittsburgh Compound, PiB)或許可以當成是一種導体,用以逆轉既成已出現的症狀。

1970年代中期,許多研究學者揣測,「阿茲海默症」或許是「鋁」在腦部累積所造成的。有位加拿大學者在「阿茲海默症」患者神經元纖維糾結中發現「鋁」的存在,但後來的許多研究,有些印証了關於「鋁」致病的假設,有些則否。 1980年代末期,民調結果顯示,有33%的受訪者相信「鋁」為導致「阿茲海默症」。 這個理論一直沿續到1995年,杜克大學對「阿茲海默症」患者進行一項研究發現,体內的「鋁」含量與「阿茲海默症」並無一致關係,才算結束論戰。


路德教派(Lutheranism):屬於更正教之一,在歐洲語言中原為「路德宗」。因信義宗肯定「因信稱義」,即認為人憑信心蒙恩而得稱義和得救;天主教教義則認為人要蒙恩必須得到代表上帝的教會的接納和足夠的善行。

1517年至1520年間(明武宗晚期),馬丁·路德通過出版書籍、小冊子,凌厲抨擊羅馬天主教。很多基督教神學者都認同他的主張,他們也提出宗教理念平民化的訴求。馬丁·路德遂得到來自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支持,農人尊他為民族英雄,貴族起誓保護他,日耳曼各公國的統治者也希望借此擺脫羅馬教會的勢力,使內政得以獨立。馬丁·路德因此得罪權貴,與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結怨。

Catherine the Great(1762~1796在位).jpg
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II  or  Catherine the Great., 1762~1796在位)(清乾隆時期;1711~1799):1729年出生於「Stettin, Pomerania」(波美拉尼亞;1945年後,此地分別為德國與波蘭所有); 她的父親是普魯士「Anhalt-Zerbst」大公。  1744年被俄羅斯女皇「Empress Elizabeth」挑選為皇位繼承人彼得三世(Peter III)的未婚妻。1745年與彼得結婚並皈依東正教,改名「Yekaterina II Velikaya」1762年率領禁衛軍發動政變殺死彼得三世(Peter III)而即位。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