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29, 2012

BBC Knowledge 2012年8月號NO.12(除了科學,還講故事給你聽)




我發覺台灣人不太愛用大腦,還是喜歡別人把結論答案告訴他們,真的傷腦筋。好吧! 從這期開始,為了讓你們多少吸收科學新知,我就開始講故事,把一些你們早就耳熟能詳但串不起來的故事,用有時間序的方式寫給你們看,而且搭配上中國相對應朝代歷史的時間,讓你們看的有Fu。 但前提就是拜託你們多少看一下科學常識,我也儘量寫的簡單一些,你們加減看,對你們的視野絕對加分,就不會跟著人家夭飽吵,而會愈來愈有好的意見及解決事情的能力。

本期我要講的故事是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1337~1453)、聖女貞德(Saint Joan of Arc1412~1431)的故事、英國三十年玫瑰戰爭( Wars of the Roses1455~1485)二位悲慘死於倫敦塔的小王子(愛德華五世 Edward V1470~1483~1483)及其弟約克公爵理查( Richard of Shrewsbury, Duke of York1473~1483),外加一篇北非Tuareg人爭取獨立戰爭的歷史源起,中間告訴你The Dogon Tribe」(多貢人)為何會知道天狼星(Sirius)有一顆伴星的原因?讓你明白無知及自我膨脹過度的西方人如何看待非洲文明?讀者得慢慢看,因為除了我以外,不會有人給你這種歷史觀點。我跟D及他的好朋友們都相信有外星高等智慧生物的存在,但不會動不動就把大航海時代(Age of Discovery15th century~the early 17th century)前出現的高等文明或者文化都推給外星人,這是一種目中無人且傲慢的態度,很不好! 台灣的媒体從不驗證就引用,有外國的月亮就是圓的心態,更糟!

我希望我講故事的態度,能讓台灣的媒体在面對文化文明這類歷史考古事件時,能更理性更科學一些,對我們人類的老祖先的智慧多一些了解及敬意,是他們完成了現代人類都無法作到的科技及工程,而不是外星人(alien)




一、遙感考古學:   名詞註釋


  • Near infrared(近紅外線):人類眼睛可見光的範圍在「380nm~720nm」(:nm=nanometer,中文譯為奈米,是長度單位,指1公尺的十億分之一即10-9m)。->人類視覺對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感覺力,視覺最敏感的波長(即可見光域)在550nm前後,屬於黃綠色光。(綠(Green)540~560nm黃綠(Yellowish-green)560~580nm)。->波長大於700nm以上「紅外線」與波長短於400nm以下「紫外線」已超出人類視覺範圍,因此技術上把這兩種波譜稱為「線」,不稱為「光」。->近紅外線(Near Infra-red, NIR) 波長「700nm~ 2,000nm」之間,波長愈長,能量愈弱,即紅外線的能量要比可見光低。但是能量波愈高,穿透力愈強,無法形成反射波使感光材料擷取影像,因此,攝影術就必須往長波長的方向,即「近紅外線」發展。->一般來說,紅外線偵測皆以遙感(remote sensing)為之,其大致有兩種技術。第一種,由偵測系統發射一編碼式的雷射光或其他特殊紅外光波,射向目標,接收其部分反射回偵測器之波來分析;第二種,則利用被測物本身自然放射的光來作用,因此必須先透徹瞭解其輻射光的譜性。->兩種偵測方式中,以第一種,技術較簡單而且可靠,但僅適用於短距離偵察;而第二種,若能知各種物質物體發出的光譜所落範圍,馬上即可辨明為何物,且偵測範圍無所弗屆,應用極為廣泛。


紅外線偵測原理
 

  • 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這是一種新科技技術,應用在偵測尋找人類文明的遺蹟或廢墟。特別是這種遺蹟或廢墟難以用傳統地面田野考古方式標定時。->這種技術是利用飛機或者衛星發射的「電磁輻射」(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來偵測地面、海面及大氣中各種物質及現象,蒐集其光波或反射波資料加以判讀確認的技術。->這種技術有二種類型:


  1.  Passive Remote Sensing(被動式):這種感測器(sensors)偵測的是自然界物體或者週遭區域自發或者反射太陽光的「幅射」(radiatiom)。->這種感測器有攝影機( film photography)紅外線裝置( infrared)CCD照相機(charge-coupled devices)等。
  2.  
  3. active remote sensing(主動式):這種感測器(sensors)會主種發射光源或能量到想偵測的物體或其週遭地區上,再測量他們反射或者散射回來的「幅射」(radiatiom)。->這種感測器有雷達「RADAR」「LIDA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射雷達,主要用於光探測及測距)等->它們利用發射波與反射波之間的時間差,可以測出被偵測物體的位置、高度、運動中的速度及方向
 
lidar運作

lidar影像





  • 多光譜圖像(Multispectral image):這種技術是利用濾鏡或者分析儀器,抓取電磁頻譜(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特定頻率或者波長(wavelengths)來成像,其能偵測到的光波包括人眼無法看見的光線如紅外線( infrared)等。->這種技術原本是開發來作為太空遙測用的。->這種技術會將光譜( spectrum)區分成許多頻帶(bands),由衛星裝配的「輻射計」( radiometers)來偵測不同頻帶的數據影像資料,再集合成多光譜圖像(Multispectral image)。->一般太空衛星配備三個「輻射計」( radiometers),主要用偵測三原色(紅綠藍;RGB;波長為380nm~720nm之間)三個頻帶,甚至擴及到「近紅外線」(NIR; Near infrared700nm~1400nm)、「中紅外線」(MIR;Middle infrared1400nm~3000nm )及「遠紅外線」(FIR; Far infrared3000nm~10000nm),有7個「輻射計」( radiometers)「 地球資源衛星」( Landsat),讓地貌更清晰的呈現。->「輻射計」( radiometers)愈多,能偵測到的光譜頻帶愈多,獲得的圖像解晰度及圖像含蓋範圍就愈高愈寬。->人類肉眼能分辨的光波侷限於380nm~720nm之間,但多光譜圖像(Multispectral image)技術可以利用不同光譜包括人類眼睛看不到的光線,透過光譜儀器分析在電腦中成像,讓我們看到看不到的影像,例如義大利出土的「 Herculaneum ancient papyri」的解譯,靠的就是這種技術。


多光譜圖像
 

  • 探地雷達(Ground-penetrating radar;GPR):又稱透地雷達地質雷達,它是一種利用電磁頻譜(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無線電頻譜(radio spectrum)的微波「UHF/VHF 」頻帶(UHF:300 MHz ~3,000 MHz;VHF :30 MHz ~300 MHz)的雷達裝置。->這揰雷達首先使用用天線發射高頻無線電波到地面,可以直接穿透到地下。如果電波碰到了阻礙物或者介質常數不同的邊界,它反射回來的變化訊號就會被雷達的接收天線接收且記錄下來。->這種探地雷達可以運用在不同的地質組成結構中,例如岩石土壤淡水人造結構,甚至可以偵測出物體組成成份、空間及裂縫。->GPR能夠探測到深度受限於機體使用的主要頻帶(frequency)發射能量探測地面的電阻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電阻率愈大,GPR的穿透力就愈低,這是因為電磁能量( electromagnetic energy)很容易遇到阻礙物就化為熱能消散掉,讓訊號強度喪失。->的穿透力最佳,可以達到數百公尺以下,其它像乾的沙質土花崗岩( granite)石灰石(limestone)水泥構建物( concrete )也都有約15公尺的穿透性;但在潮濕或者覆蓋黏土的土壤中,因為電阻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高,所以穿透力僅數公分而已。->探地雷達的運用如下列:
 
  1. 在地科學領域( Earth sciences)探地雷達被使用在岩床或岩基、地下水、冰及土壤的探測。
  2.  
  3. 在結構工程學應用上,可以不用催毀建物及公共設施,就可以找到埋在其下的建構,分析岩層與土壤。
  4.  
  5. 在環境生態保育上(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可以界定垃圾掩埋場及其它應被整治的污染地點。
  6.  
  7. 在考古學運用上( archaeology),它可以描繪出廢墟或遺蹟的特徵及墓葬地點。
  8.  
  9. 軍事上的使用,則有掃雷、未爆彈及秘密坑道的標定等。



探地雷達及其運作原理
 


  • IKONOS :是一種商用地球觀測衛星(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提供客戶高解析度的多光譜圖像(Multispectral image)全色圖像(panchromatic ;PAN) 。->IKONOS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設計的三軸(three-axis)高解新度影像遙測衛星。



IKONOS
IKONOS影像圖















 我註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句話有二層意思,第一層是開始第二層是終結。 何解? 上面這些遙測衛星、遙測技術及多光譜、全色影像應用,再加上探地雷達等,大家認為它們是為誰為何用途開發出來的?不用遲疑大聲的說出來,沒錯!就是軍事用途,為了軍方設計的東西。 

所以說人性如荀子所言,真的很惡,開發這種東西,都是為了又快又有效率的偵測所謂敵方的虛實,快速殺敵且減少己方傷亡之用。   但人性也有好的另一面,所以才會有人覺得這種東西可以拿來作為其它具有「正面」意義的用途

配備多光譜、全色影像儀及探地雷達的遙測衛星,可以讓科學家、生態環境保育單位、農業林木部門及考古學家,無需徒勞無功的在地面上搜索工作,就可以知道地貌地表的改變,森林被砍笩的狀況,地表植被如何,及找不到的考古遺蹟等一一現形。所以說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一點也沒有錯。

名詞註釋就是讓讀者能快速的瞭解本篇文章基本理論架構是啥?讓你能快速理解文章想傳達的意思。所以讀者瞭解這些專有名詞後面的原理,再讀本文就好讀很多。試試看吧!

另外順便一提的是,好奇號(Curiosity)登陸火星前,NASA早就利用上面這些技術將火星地形弄清楚了,所以才會選擇地貌景緻相似的加洲「Mojave Desert」作為實驗場所,將登陸作業在此演練到純熟為止後,再送好奇號到火星,果然順利登陸,不枉費這25億美金的代價




MojaveDesert(位於加州東南)
curiosity_rover_landing(好奇號登陸)













所以台灣人特別是媒體,該多用腦袋想事情,多注意別人處理事情的細膩不厭其煩之處,也多學著點,把科學知識正確的傳遞給閱聽眾,而不是每天講高科技等沒有營養的話,好像除了美國以外,別的國家都作不到?不!我們也作的到,但首先拜託我們的媒體製作群多少讀些科普書好嗎?

這篇文章一如往常的又激發我很奇怪的想法,人的眼睛還真是不可靠的接受器,能看到的可見光波範圍僅有「380nm~720nm」,剩下的全要靠儀器偵測及軟體分析編譯轉成人眼看的到的圖像。所以紅外線偵測器是否的確能拍到或者說記錄到人眼看不到的物質,如果經過精密的電腦軟體分析重新編譯成像的話,應該可以把某些古老「傳說」的物質顯像出來給大家看吧? 如果當今科學儀器連希格斯玻色子 (higgs boson)都可以拍到或者感應到的話,要拍到傳說中的東西,應該沒有問題吧?   不過,D聽我說完,又潑了我冷水一盆,他問我:「你真的想看嗎?」。我想了好一會兒才搖頭說:「不!我只是提出假說,我沒有說要看!」。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句話在這裡一樣適用,一般人應該不會有興趣去看這種東西,因為對於日常生活有害無益。


 二、蘑菇的奇幻世界(純圖片欣賞)




 






 三、人腦的神經線路圖:   由前往後伸的綠色線條是大腦前部與後部的連結;左側與右側的連結以紅色標示;而藍色線條是向下連往腦幹,進入脊椎的神經元。圖8/9/10/11/12



 


 四、Brain--------立體人腦圖譜:




   名詞註釋


  • 內嗅皮質(entorhinal cortex):位於內側額葉( medial temporal lobe),它的主要功能與硬體網路上的「Hub」一樣,作為大腦記憶及方向感的神經網絡連結點;它也是大腦皮質( neocortex)海馬體( hippocampus)的重要連結介面。->內嗅皮質(entorhinal cortex)海馬體( hippocampus)構成的「EC- hippocampus」系統對於情節陳述記憶空間記憶( spatial memories;即空間方向感)及記憶的形成、鞏固有重要角色,特別是這個系統可用人熟睡時將白天的記憶重整作最佳化處理儲存,也就是說失眠或者長期睡眠不足的人,記憶力會模糊。



EntorhinalCortex(內嗅皮質)



  • 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中文譯名為擴散磁振造影,這是非常專門的科技名詞,請參考國防醫學院放射診斷科與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腦部磁振擴散張量影像之建立與分析」這篇論文。->我的建議是,除非你是專門研究這一門的,否則略過那些硬梆梆的數學公式,把簡單的原理看懂就好了。
 
  • 高爾基體(Golgi apparatus):又稱為高基氏體,是真核細胞中的一種細胞器。大多數真核細胞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真菌)均有高爾基體,它是1898年義大利解剖學家(Camillo Golgi1843~1926)發現且以他的名字命名。->主要功能在於處理細胞膜(Cell Membrane)溶酶體(Lysosome)核內體(Endosome)上的以及細胞生產的蛋白質,將它們分到不同的小泡中去。因此它是細胞的中心傳送系統。



Golgi apparatus




  •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簡稱GABA):化學名稱為 4-氨基丁酸 ;分子式 C4H9NO2 ,廣泛分佈於動植物體內。在動物體內,GABA幾乎只存在於神經組織中,其濃度最高的區域為大腦中黑質(Substantia nigra),一種重要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黑質分成緻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SNpc)、網狀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a, SNpr)及側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lateralis)三區,其中黑質緻密部(SNpc)的神經元含有黑色素,即其名稱「黑質」的由來。->這些(SNpc)神經元有長且粗的樹突,腹側樹突很多投射到黑質網狀部(SNpr)。而所有這些含黑色素的神經元通過黑質紋狀體通路(Nigrostriatal pathway)投射到紋狀體(Corpus striatum),輸送一種成為多巴胺的神經遞質。->目前一般認為多巴胺的功能是學習哪些行為可以獲得獎勵(reward,比如食物或性交)。有實驗證據顯示,黑質緻密部(SNpc)多巴胺神經元在動物獲得的獎勵大於預期時發放衝動,而這些衝動可以用來更新動物對於獎勵的期望。這或這可以用來解釋某些藥物如「 Cocaine」為什麼會造成上癮的原因。->黑質緻密部(SNpc)多巴胺神經元的凋亡可導致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這種疾病可能是遺傳性的,也可能是某種病毒的感染造成的,而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這種神經毒素,可以破壞黑質中產生多巴胺的神經細胞而導致類似於帕金森氏症的癥狀。->多巴胺神經元的病變也可能與精神分裂症以及一些抑鬱症的癥狀有關。->黑質網狀部(SNpr)的神經元的分佈較黑質緻密部(SNpc)裡稀疏,主要接受來自紋狀體(Corpus striatum)丘腦下核(Hypothalamus)黑質緻密部(SNpc)的輸入。->黑質網狀部(SNpr)的神經元就是合成GABA的抑制性神經遞質的主要地區。由於黑質網狀部(SNpr)的神經元投射到丘腦和動眼功能相關的部分,所以黑質網狀部(SNpr)的功能可能牽涉到對眼跳和注視的控制
 
  • MET自閉基因2009年 由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和美國田納西卅(Vanderbilt University) 研究人員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 確定了一連串的特定基因變異體增加,與自閉症腸胃(GI)情況有極大的關連。->南加大醫學院「Pat Levitt」博士與另一位主導研究員「Daniel Campbell」博士共同解釋說:「自閉症是一種發展性的錯亂(developmental disorder),主要特徵是溝通能力有障礙、社交行為瓦解中斷、以及缺乏有彈性的人際行為。而胃腸道的問題在自閉症患者中是常見的,研究人員已經長時間的辯論認為「胃腸功能的障礙」是自閉症的另一個特微。->MET基因在腦中是涉及社交行為和溝通的發展;MET基因的失調錯亂,會導致社交行為和溝通的發展出現連環的變化。研究顯示MET基因也同時在腸胃(GI)系統的發展和治療恢復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研究人員分析來自 214 在自閉症遺傳資源交流『Autism Genetic Resource Exchange (AGRE)』的家庭病歷史記錄,他們發現MET基因變異與自閉症有關連性,特別是在家族成員中的自閉症患者也會有腸胃(GI )的問題狀況。 ->「Pat Levitt」博士說,「我們相信有其它的基因,將會有助於找出不同的組合辦別不同的自閉症障礙癥狀。進一步的研究是需要的,以證實自閉症和連鎖相關的胃腸功能障礙是否有獨特的要點,將來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哪些治療是最適合自閉症患者。」


Paul Gardner Allen(1953~)



這篇研究由微軟Microsoft)共同創辦人(Paul Gardner Allen ;1953~)所贊助的「艾倫大腦科學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2003~)所發表,公佈於網上可被自由運用。   「艾倫大腦科學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的立體人腦圖譜,告訴我們人體二萬個基因在大腦中的表現位置,以及它們表現的程度。 它運作的原理很簡單,即我們都知道,當某個基因要表現時,它會產生另一種遺傳物質叫「RNA」,就是這個物質才能擁有複製蛋白質的密碼。所以只要檢視那一種「RNA」出現在那一部分腦區,就可以間接知道那種基因在那個腦區活化,如此就可以建立立體人腦DNA圖譜。 真正執行方式也很容易理解,就是製造一個DNA微陣列玻璃晶片,上面由機器點上6萬個含有的DNA小點,其中每個小點都含有好幾段完全相同的特定DNA片段,上面有綠色螢光染劑。這些晶片上的DNA片段被稱為「探針」,因為它們的作用的確跟探針一樣。 科學家把從捐贈者不同腦區分離出來的「RNA」DNA,然後讓含有這些遺傳物質DNA的樣本溶液從DNA微陣列玻璃晶片上流過,這樣當那些「探針」在樣本溶液中碰到與自己DNA片段相吻合的DNA時,二者會相結合且發出螢光。 如果有某些DNA在某個腦區特別活躍,它就會產生較多的「RNA」,所以當這些又被轉成DNA的樣本溶液通過「探針」時,該處發出的螢光就會更強烈,最後得到的結果就宛如星羅棋佈的夜空一般,每顆綠星的螢光亮度都可以被測量出來,並組成一張熱度圖(Heat Map),顯示出特定腦區中所有基因的活性。 大腦立體圖譜無法顯示出遺傳物質的選擇性剪接(alternate splicing)。因為每個基因都是由許多外顯子(exon)所構成。有時候,一個基因會利用所有的外顯子(exon)來造出蛋白質;但一般來說,基因只會選用其中幾個外顯子(exon)來製造蛋白質,因此同一個基因可以製造不只一種蛋白質,但「艾倫大腦科學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目前的技術無法區辨出這種差別,只能告訴我們蛋白質的總生產量。 而且「艾倫大腦科學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到目前為止只檢視了極少數的幾個大腦,無法作成通論。因為每個人的基因都不太一樣,而遺傳變異性對疾病的影響很大,會決定每個人罹患某些疾病的機率,而「艾倫大腦科學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的研究還無法顯示其中的不同。




我註


  • 上面南加大醫學院「Pat Levitt」博士研究團隊關於MET自閉基因腸胃(GI)系統有關的研究,正好說明我對於基改作物的質疑。我們孩子過敏問題1994年第一個基改作物蕃茄上市後,逐步的嚴重化,甚至重症要命的腸病毒也是從那時開始變成流行病,及奪取兒童性命最重要的兇手之一。我一直認為就是基改作物如玉米、小麥等要了我們小孩的命,也是這種作物進入畜牧業,變成牛豬雞等主要飼料,讓我們的大腸癌患者一路攀升。但就是沒有人相信我的質疑?(D除外,因為他讓全家改吃有機食品,順利治好了家人的嚴重過敏問題,也阻絕了幼童的腸病毒問題)而基改作物企業用盡各種廣告宣傳宣傳它的「益處」,讓貧窮國家去種植這種作物,也讓美國生產的基改作物順利大量行銷全球,自然就造成今日全球腸胃道病變問題嚴重無解,而又宅又自閉的冷血兇手不斷的出現,且年紀都相當輕,推究其成長時間,正是基改食物全面進入市場銷售時,他們是完全受害的世代,只怕問題將來還會更嚴重。我很想知道,這些基改企業或者官官勾結下護盤的政府,什麼時候才要真正面對這個惡果?難道真要等到面臨人類滅絕,小孩子全部養不活時才要後悔嗎?
 
  • Paul Gardner Allen 2003年捐贈創立的「艾倫大腦科學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讓我體認到企業家最好的那一面,除了賺錢外,回饋整體社會的那種感恩的心,令人覺得溫暖。他本來可以把研究所得申請專利據為己有再大賺一票,但顯然有癌症病史的他有不同的人生感受及想法,他將研究結果全部公佈,縮減其它研究單位的時間及經費,快一些找到阿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自閉症(Autism)等的治療法,造福全人類。->說起來還真的很詭異,賈伯斯的蘋果的共同創辦人「Steve Wozniak;1950」一樣善良,但二人的合夥人無論是賈伯斯(Steven Paul Jobs;1955~2011)或比爾蓋茲(Bill Gates;1955~)基本上都不是善類,而且雙方的關係也很差,Why?善惡二元一定併行,所以光明與黑暗一起出現?



五、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1563年戚繼光大破倭寇於平海衛;1616年努爾哈赤建後金)--------我們來讀英法國中古史中最重要的二段故事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1337~1453)及英國30年內戰玫瑰戰爭( Wars of the Roses1455~1485)包括一段重要的宗教勵志故事「聖女貞德(Saint Joan of Arc1412~1431)」。  



我們先談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1337~1453):


  • 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1337~1453;1333年元朝最後一任皇帝元順帝即位;1449年明土木堡之役):交戰雙方是英格蘭和法國之間,後來又加入勃艮地(Duchy of Burgundy1032~1477;公國領地包括法國中部和東部一些地區;1033年宋仁宗新政;1477明憲宗設立西廠)等。它乃世界最長的戰爭之一,斷續長達116年。->公元8世紀開始,有維京血統的「諾曼人」(Normans;Norsemen)開始入侵法國北部沿海地區。->911年,西法蘭克國王「查理三世」(Charles III le Simple879~929;881黃巢建齊;936石敬瑭建後晉。)與諾曼人首領「Rolloca846~911~927~ca931)簽訂了「 treaty of Saint-Clair-sur-Epte」條約,將北部沿海地區封予「Rollo」,建立了諾曼底公國(Duchy of Normandy911~1469;907朱全忠建大梁;1464年明憲宗即位)。->1066年(1069年王安石變法),諾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ca1027~1035~1066(英格蘭國王)~1087)渡海征服英格蘭1216年(1214年,金向成吉思汗乞和),諾曼王朝(Norman dynasty1066~1154)失去了諾曼底(Normandie),但直到1337年英法百年戰爭開打時,英格蘭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1154~1485共331年)仍然控有法國英吉利海峽沿岸一些地區。->14世紀時,法國人想趕走盤據西南地區的英格蘭人,統一法國。而後者則想奪回其祖先的土地,如諾曼底(Normandie)曼恩(Mayenne)安茹(Anjou)等。而英法兩國另因法蘭德斯(Flanders;今比利時北部)的貿易糾紛,加深彼此的衝突。法蘭德斯(Flanders)位於法國北疆,表面隸屬法國,實際獨自行政,且與英格蘭有很多羊毛貿易。->前述是遠因,而導火線是法國卡佩王朝「Capetian dynasty987~1328;986遼大敗宋軍;1323~1332元末五帝爭位)絕嗣之後,英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1312~1327~1377)企圖以近親身份繼承王位(其母Isabella of France是法國卡佩王朝腓力四世的女兒,查理四世的妹妹),但最後由腓力六世(Philippe VI1293~1328~1350瓦盧瓦王朝(House of Valois1328~1498;1505年明武宗即位)的第一位國王奪冠。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法蘭德斯(Flanders)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960年宋建國;1799和珅倒)諸侯的支持下向腓力六世(Philippe VI)宣戰,誓言奪回王位;而蘇格蘭和羅馬教皇則支持腓力六世(Philippe VI),英法百年戰爭於焉開始,共分四階段:



羅亞爾河(Loire)流域
Philippe VI_1293~1328~1350




















  1. 1337~1360(元末到明朝建國),英法爭奪(法蘭德斯(Flanders;今比利時北部)和(Aquitaine;是法國西南部一個大區)。->1340年,英軍在「Sluys;位於今比利West-Vlaanderen省及荷蘭Zeeland省之間)海戰打敗法軍,奪得制海權。法國海軍艦隊受到嚴重的打擊,使法軍無法再跨海峽入侵英國,也讓之後的戰役大多發生在法國本土。->1346年,英軍於(Battle of Neville's Cross;位於英格蘭東北部Durham附近)戰役中打敗蘇格蘭,擒獲親法的蘇格蘭王大衛二世(1324~1329~1371),減少其對英格蘭的威脅。->1348年,黑死病橫掃整個歐洲,英法兩國停戰十年。->1356年,英格蘭再度進攻法國,此時法國內部因連年戰爭,國家經濟崩潰,平民起義反抗等內外交逼,情勢非常不利英格蘭黑太子愛德華(Edward the Black Prince1330~1376)俘虜腓力六世(Philippe VI)之子約翰二世(John II of France1319~1350~1364)->1360年,法國被迫簽訂極不平等的 「Treaty of Brétigny」和約,割讓出羅亞爾河(Loire)以南比利牛斯山脈(The Pyrenees;橫跨法西交界)的全部領土。
  2.  
  3. 1360~1400法王查理五世(Charles V le Sage1337~1364~1380)於1364年繼位後,進行改革,強化稅收制度,加強王權,重組軍隊,以僱傭步兵取代大部份的騎兵、建立野戰砲兵、重建海軍。->1369年(元亡於1368年)查理五世(Charles V le Sage終於向英格蘭開戰,戰爭進行得很順利。到1374年,英格蘭人手中只剩下五個港口:加來(Calais)、佈雷斯特(Brest)、瑟堡(Cherbourg-Octeville)、波爾多(Bordeaux)和巴巴約訥。英法二國於這年締結3年停戰和約,查理五世(Charles V le Sage)將大部分收復的失地劃歸王室直轄。
  4.  

    Charles V le Sage_1337~1364~1381




  5. 1415~1429(1403~1433鄭和下西洋),1380年繼位的查理六世(瘋子)(Charles VI le Insense1368~1380~1422)有神精上的疾病,所以引發奧爾良派(Dukes of Orléans;查理五世之子)和勃艮第派(Dukes of Burgundy;約翰二世之孫)為爭奪查理六世的攝政權混戰不休;而法國城市居民和農民由於惡劣的生存環境及戰爭帶來的重稅,又多次暴動,導致國勢衰弱,讓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Henry V1387~1413~1422)看到了機會,於1415重啟英法百年戰爭。->法國王室爭權的內鬥,導致勃艮第公爵(Dukes of Burgundy)無畏的約翰公然與英國人結盟,讓亨利五世(Henry V)1415打敗且俘擄法軍統帥奧爾良公爵(Dukes of Orléans)查理。至1419年整個法國北部已遭英軍佔領。->1420年查理六世(瘋子)(Charles VI le Insense)被迫簽下「Treaty of Troyes」,剝奪其子查理七世(Charles VII of France1403~1422~1461)繼承權,英王亨利五世(Henry V1387~1413~1422)成為法國攝政王,有權承繼查理六世(瘋子)(Charles VI le Insense)死後的法國王位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亨利五世(Henry V)查理六世(瘋子)(Charles VI le Insense)都在1422去逝(明成祖死於1424年),兩方新王亨利六世(Henry VI1421~1422~1461~1471)和理七世(Charles VII of France1403~1422~1461)為爭奪法國王位,再度交火。圖25
  6.  

    查理六世(瘋子)(Charles VI le Insense_1368~1380~1422)




  7. 1429~1453聖女貞德(Saint Joan of Arc1412~1431)於1429年指揮法軍解奧爾良( Orléans ;位於在巴黎西南124公里處)之圍,後帶兵多次打敗英格蘭的侵略者,更促使擁有王位承繼權的理七世(Charles VII of France)於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但聖女貞德(Saint Joan of Arc本身卻在1430年勃艮第公國(Dukes of Burgundy)所俘,不久為英格蘭人以重金購去,由英格蘭當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異端和女巫罪判處火刑,於1431年5月30日在法國魯昂(Rouen;位於法國西北部)當眾處死。->百年戰爭在貞德死後繼續進行了22年,法國成功的在1435年阿拉斯條約(Arras)中使勃艮第(Dukes of Burgundy)向法國靠攏;而英格蘭攝政的貝德福公爵(John of Lancaster, 1st Duke of Bedford1389~1422~1435)也在同一年去世,二者是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1337~1453)結束的主要原因。圖26/27
 


聖女貞德(Saint Joan of Arc_1412~1431)
Charles VII of France_1403~1422~1461

















接下來我們要談英國30年內戰玫瑰戰爭( Wars of the Roses1455~1485) 的源起及結局:


  • 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of England1312~1327~1377):出生於「 Windsor Castle;位於英格蘭」,其父為「Edward II1284~1307~1327」被妻子法蘭西的伊莎貝拉 (Isabella of France1292~1308~1327~1358;法國卡佩王朝腓力四世的女兒,查理四世的妹妹)及其情夫「Roger Mortimer,1st earl of March1287~1330」合謀推翻並謀殺。->1330年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親政,立刻下令處死「Roger Mortimer,1st earl of March」並沒收其財產。->由於法國卡佩王朝「Capetian dynasty987~1328」查理四世(Charles IV of France1294~1322~1328)過世無子後絕嗣,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想以外甥的身分繼承法蘭西王位,但法蘭西王國以「Salic law」明定女性後裔不得繼承土地條款的規定,改由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 of France)堂兄腓力六世(Philippe VI1293~1328~1350)繼承王位,引爆了英法二國的爭議。->1337年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自稱為法蘭西國王;而腓力六世(Philippe VI)1338年宣佈沒收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在法國的一切領地,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1337~1453終於開打。->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的長子即黑太子愛德華(Edward the Black Prince1330~1376),是英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第一階段中英軍最著名的指揮官,在1356年「Battle of Poitiers」戰役中俘擄了約翰二世(John II of France1319~1350~1364腓力六世之子),可惜比其父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早逝一年,死亡理由為長期病痛。->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of England)統治期間最著名的事件為1348年發生的「黑死病」( Black Death ),導致英格蘭人口損失1/3以上,英法兩國停戰十年
 


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of England_1312~1327~1377)



  • 理查二世(Richard II1367~1377~1400;1368年元朝滅亡,朱元璋稱帝;1402年明成祖篡位破南京):1377~1399年在位,是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1154~1485共331年;1153年金完顏亮遷都燕京;1488年明孝宗即位)分裂前最後一任君主。->他出生於法國波爾多(Bordeaux),父親為黑太子愛德華(Edward the Black Prince1330~1376;1323~1332年元朝十年更五帝的亂期;1376年朱元璋開始誅殺功臣),於1377年10歲特繼承祖父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1312~1377)的王位,但權力由其叔父「 John of Gaunt」(1340~1399蘭開斯特公爵 Duke of Lancaster)所掌握。->1399年「 John of Gaunt過世後,理查二世(Richard II)親政,隨即剝奪堂弟「 Henry of Bolingbroke」(即未來的Henry IV1367~1399~1413「 John of Gaunt」之子)的繼承權並沒收其領地,結果是「 Henry of Bolingbroke」同年趁理查二世(Richard II)征愛爾蘭時發兵拘捕並經由國會同意將理查二世(Richard II)廢黜,由其即位為「Henry IV」,蘭開斯特紅玫瑰王朝(House of Lancaster1362~1471;1477年明憲宗設立西廠)開始。->1400年理查二世(Richard II)死於繫閉中,傳說係被謀殺。
 


理查二世(Richard II_1367~1400)


  • 亨利四世(Henry IV1367~1399~1413):是蘭開斯特紅玫瑰王朝(House of Lancaster1362~1471;1477年明憲宗設立西廠)的開朝君主,是理查二世(Richard II1367~1400)的堂兄弟,曾於1397年協助理查二世(Richard II)平定「Thomas of Woodstock1355~1397 1st Duke of Gloucester愛德華三世之子,理查二世另一個野心勃勃的叔父)的叛變。->他於1399年篡位成功,卻因為王位繼承順位問題,於其死後,傳位到其孫亨利六世(Henry VI1421~1471)終於爆發王位繼承權的30年內戰,史稱戰爭(1455~1485;1457年明英宗奪門之變;1487年明孝宗即位)。
 


亨利四世(Henry IV_1367~1399~1413)

Red Rose Badge of Lancaster(1362~1471)


  • 亨利五世(Henry V1387~1413~1422):是亨利四世(Henry IV1367~1399~1413)之子,出生於威爾斯「Monmouth」。->當亨利四世(Henry IV)被放逐期間,亨利五世(Henry V)理查二世(Richard II)收養,並得到很好的教育。->亨利四世(Henry IV)篡位後,即封他為威爾斯親王。1413年3月20日亨利五世(Henry V)加冕為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Henry V)利用法國王室內部奧爾良派(Dukes of Orléans)與勃艮第派(Dukes of Burgundy)爭奪攝政權,造成內亂的結果,於1415年重啟重啟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1337~1453)。->1417年亨利五世(Henry V)拉攏勃艮第派(Dukes of Burgundy)的首領無畏者約翰(John the Fearless1371~1419)叛國與其結盟。->1419年,他征服諾曼底(Normandie),隨即法國北部第一重鎮魯昂(Rouen;位於法國西北部)投降。->1420年亨利五世(Henry V)迫使法王查理六世(瘋子)(Charles VI le Insense1368~1380~1422)簽訂「Treaty of Troyes條約,規定亨利五世(Henry V)與查理六世的女兒「Catherine of Valois1401~1437」結婚,並且要查理六世(瘋子)(Charles VI le Insense)死後將法國王位由其繼承,亨利五世(Henry V)實際上成為法國的攝政。->但人算不如天算,他於1422年查理六世(瘋子)(Charles VI le Insense)一起逝世,而且還比查理六世(瘋子)死的早,據說死於斑疹傷寒
 


亨利五世(Henry V_1387~1413~1422)


  • 亨利六世(Henry VI1421~1422~1471):他是亨利五世(Henry V1387~1413~1422)與法王查理六世女兒「Catherine of Valois1401~1437」之子,出生於「Berkshire」(英國英格蘭東南部區域),一歲即位,據說有遺傳到外祖父的查理六世(瘋子)(Charles VI le Insense1368~1380~1422)的精神疾病,所以無能統治英國,也是蘭開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1362~1471)的最後一位英格蘭國王。->他即位後一直由二位叔父格洛斯特公爵「Humphrey Plantagenet, Duke of Gloucester1390~~1422~1447;亨利四世之子」及貝德福公爵(John of Lancaster, 1st Duke of Bedford1389~1422~1435)攝政。他本人對政治不怎麼感興趣,但卻為英格蘭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很大貢獻。1440年1441年亨利六世(Henry VI)分別創建了伊頓公學(Eton College)劍橋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Cambridge)。->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1337~1453)1429年聖女貞德(Saint Joan of Arc1412~1431)解除奧爾良之圍(Siege of Orléans)及英軍強有力的指揮官貝德福公爵(John of Lancaster)於1435年去世後,形勢轉趨對英國不利。->1453年開始,亨利六世(Henry VI)的精神病間歇發作。->此時約克公爵理查(Richard of York, 3rd Duke of York1411~1460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1312~1327~1377的曾外孫)發動政變,想取代亨利六世(Henry VI)成為新的英格蘭國王,這自然引發蘭開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的這一系的不滿,雙方的長期混戰從此開始,展開為期30年的了英國貴族內戰(玫瑰戰爭;1455~1485)->1460年約克公爵理查(Richard of York, 3rd Duke of York1411~1460)陣亡->1461年約克公爵理查(Richard of York)的兒子愛德華四世(Edward IV1442~1461~1470;1471~1483;1464~1487為明憲宗時期)推翻,亨利六世(Henry VI)逃亡到蘇格蘭愛德華四世(Edward IV)成為約克王朝(1399~1461~1485)的第一位國王。->亨利六世(Henry VI)後來被拘押在倫敦塔中,死於1471年,據史學家說,是,愛德華四世(Edward IV)再度登基為英格蘭國王的前一晚下令處決的?
 


亨利六世(Henry VI_1421~1422~1471)


  • 愛德華四世(Edward IV1442~1461~1470;1471~1483):他出生於法國「Rouen ;位於法國北部」,是約克公爵理查(Richard of York, 3rd Duke of York1411~1460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1312~1327~1377的曾外孫)之子。->1460年父親約克公爵理查(Richard of York)戰死後成為約克派首領。-->1461年推翻亨利六世(Henry VI1421~1422~1471)即位。->1470年亨利六世(Henry VI)復位,愛德華四世(Edward IV)在法國軍隊幫助下擊敗了表兄 「Richard Neville,,16th Earl of Warwick ;1428~1471」及自己親兄弟「George Plantagenet,1st Duke of Clarence;1449~1478」的聯軍,並於1471年亨利六世(Henry VI)殺害於倫敦塔中( Tower of London )。->「Richard Neville,,16th Earl of Warwick」死於戰場;而「George Plantagenet,1st Duke of Clarence」則於1478年因判國罪在倫敦塔中以酒溺斃處死。->蘭開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1362~1471)從此絕嗣,不再威脅約克王朝(1399~1461~1485)。->愛德華四世(Edward IV因病於1483年過世,死前任命其弟「Richard, Duke of Gloucester1452~1483~1485」為其子「愛德華五世 (Edward V」之監國。 


愛德華四世(Edward IV_1442~1461~1470;1471~1483)

White_Rose(House of York_1399~1485)


  • 愛德華五世 (Edward V1470~1483~1483):他出生於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是愛德華四世的長子,但即位2個月後即被攝政之叔父「Richard, Duke of Gloucester;1452~1483~1485」廢黜,他和他唯一的弟弟約克公爵理查( Richard of Shrewsbury, Duke of York1473~1483)就此神秘失蹤於倫敦塔中。->1647年(查理二世修緝倫敦塔中樓梯時,工人發現一個裝有兩具小骸骨的盒子,懷疑它們可能是兩位王子的骸骨,在查理二世 (Charles II of The House of Stuart 斯圖亞特王朝;1630~1660~1685)授意下放在西敏寺。->據傳二位王子是被枕頭悶死的,命令下手的人可能就是其叔父後來繼位的理查三世(Richard III1452~1483~1485),也有一說是其後來的姐夫亨利七世(Henry VII1457~1485~1509),但事實真相不得而知,甚至挖出來的骸骨也未曾經過驗證,所以是否即為愛德華五世 (Edward V)及其弟克公爵理查( Richard of Shrewsbury也無法得到確實證明。
 


愛德華五世 (Edward V_1470~1483~1483)


  • 理查三世(Richard III1452~1483~1485):他出生於英格蘭「Fotheringhay Castle」,是愛德華四世(Edward IV1442~1461~1470;1471~1483)的同父同母親手足,他於父親約克公爵理查(Richard of York, 3rd Duke of York1411~1460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1312~1327~1377的曾外孫)戰死後,即由表兄「Richard Neville,,16th Earl of Warwick ;1428~1471」監護,並於後來迎取了他的小女兒「Anne Neville1456~1483~1485」為妻。->「Anne Neville」於1470年時首嫁亨利六世(Henry VI1421~1422~1471)之子威爾斯王子「Edward of Westminster1453~1471」,其於1471年戰死於「Battle of Tewkesbury」戰役中,而她的父親「Richard Neville,,16th Earl of Warwick ;1428~1471」於前一個月已陣亡。->1471~1472年她再嫁理查三世(Richard III)前,她飽受其姐「 Isabella Neville1451~1476」及姐夫「 George, Duke of Clarence1449~1478」為了爭奪Warwick」家族遺產的騷擾及控制,雖然曾寫信給愛德華四世(Edward IV1442~1461~1470;1471~1483)王后「 Queen Elizabeth1437~1492」及其女「 Elizabeth of York1466~1486~1503;未來亨利七世之妻」求援,皆未獲回音。->她一度逃出「 George, Duke of Clarence」公爵府,藏身倫敦廚師學校委身作女僕。->1472年,她被「理查三世(Richard III」當時的「Duke of Gloucester」公爵找到於聖馬丁大教堂(the Church of St Martin le Grand)結婚,並於1473年產下其獨子「Edward of Middleham, Prince of Wales1473~1484」->1484年獨子早夭後,她收養了其姐Isabella Neville」的獨子「 Edward, Earl of Warwick1475~1499」希望「理查三世(Richard III」立為儲君。->理查三世(Richard III同意暫立 Edward, Earl of Warwick1475~1499」為儲君,但於1485年3月,「Anne Neville死於肺結核後,他隨即改立「John de la Pole, 1st Earl of Lincoln1464~1487」為儲君。->1485年8月理查三世(Richard III「 Battle of Bosworth Field」陣亡,約克王朝滅亡(1399~1461~1485)玫瑰戰爭( Wars of the Roses1455~1485) 終於結束,英國都鐸王朝開始(Tudor dynasty1485~1603)。
 


理查三世(Richard III_1452~1483~1485)
Anne Neville_1456~1483~1485


 














我註



  • 理查二世(Richard II1367~1400)的遭遇跟同年代的明建文帝(1377~1402年~?)很像。->建文帝明太祖(1328~1368~1398)的長孫,太子朱標(1355~1392,跟黑太子愛德華1330~1376)一樣死於英年)之子。->明成祖朱棣1360~1402~1424)也是於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篡位。->如果建文帝不是失踨,也許下場也差不多?
 
  • 戰爭(1455~1485)簡直就是土木堡之役(1449~1461)的英國版;而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1337~1453)基本上是元未到明初土木堡之役時元與明的關係,這種對稱而合起來是疊影的關係,讓我有些毛骨聳然。14~15世紀時,訊息的傳達不像今日快又發達,很多事件東西傳得花上半世紀及百年,所以相隔半個地球歐亞大陸最東邊及最西邊的國家同時期發生雷同事件,不會讓比對歷史事件的人心生疑惑及恐懼嗎? 而更令人覺得哭笑不得的是,亨利六世(Henry VI)是法蘭西國王查理六世(瘋子)(Charles VI le Insense)的外孫,亨利五世(Henry V1387~1413~1422)機關算盡,就是沒有算到自己會跟查理六世(瘋子)(Charles VI le Insense)同年死亡,也不會算到因為因查理六世(瘋子)(Charles VI le Insense)精神疾病導致的奧爾良派(Dukes of Orléans;查理五世之子)和勃艮第派(Dukes of Burgundy;約翰二世之孫)二家爭奪法蘭西王室攝政權的內戰(1368~1435),會因亨利六世(Henry VI)本身的遺傳性疾病從法國王室傳染到英國王室,延續成為英國30年內戰----戰爭。人真的不要太聰明才好,人算不如天算的亨利五世(Henry V)最後連蘭開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1362~1471)都輸掉。
 
  • 愛德華五世 (Edward V1470~1483~1483)與其弟約克公爵理查( Richard of Shrewsbury, Duke of York1473~1483)的悲劇就活脫脫的是亨利六世(Henry VI1421~1422~1471)與「George Plantagenet,1st Duke of Clarence;1449~1478」的翻版,這二人一個為愛德華四世(Edward IV1442~1461~1470;1471~1483)的表兄;一個是他的親手足,都被殺於倫敦塔,而最終他的二個兒子也慘死於倫敦塔,令人不勝唏噓,如果早知道有這樣的後果,愛德華四世(Edward IV是否仍要爭取這個王位呢?而這對兄弟的死亡是否與理查三世(Richard III)的王后「Anne Neville1456~1483~1485」是否有關?如果你的父親、丈夫先後死於愛德華四世(Edward IV1442~1461~1470;1471~1483)之手,而自己在生命朝不保夕時求援於王后「 Queen Elizabeth1437~1492愛德華四世的王后」遭拒,從小看盡這些爭奪王位、財產的人的嘴臉,會不會想到要報復?而當她的兒子「Edward of Middleham」終於在1473年出生時,會不會想要取愛德華五世 (Edward V1470~1483~1483)與其弟約克公爵理查( Richard of Shrewsbury, Duke of York1473~1483)的地位而代之?所以才會有一場麻裡麻煩的宣告的婚姻無效之訴,讓「愛德華五世 (Edward V)兄弟失去王位繼承權,因為這種作法比較像是一個女人會作的事,而不是一個在戰場上打戰的男人會想幹的麻煩程序(宣佈一個女人的婚姻無效的作法好奇怪?),只可惜也跟亨利五世(Henry V1387~1413~1422)機關算盡卻鬥不過蒼天一算,她的兒子「Edward of Middleham, Prince of Wales1473~1484」於1484年突然死亡,死時她甚至不在他的身邊。
 
  • 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1337~1453)與元末明初的瓦拉爭戰(1351~1450)非常類似,時間點也接近;而戰爭(1455~1485)跟土木堡之役到奪門曹石之變的時間點也接近(1499~1461),明代宗於軟禁後莫明死亡(1457年),與亨利六世(Henry VI1421~1422~1471)的死亡方式一致,而且二人都只有一個獨子,也都比他們二人先亡。->愛德華四世(Edward IV1442~1461~1470;1471~1483)的兒子愛德華五世 (Edward V1470~1483~1483)與約克公爵理查( Richard of Shrewsbury, Duke of York1473~1483)應該都是在「Anne Neville理查三世(Richard III王后;1456~1483~1485」的怨念中先後被殺,而明英宗1427~1464)之子明憲宗(1447~1487)寵妃萬貴妃(1428~1487)將明英宗的孫子幾乎全部毒殺,是否也雷同到驚人?
 
  • 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1337~1453)談到奧爾良派(Dukes of Orléans;查理五世之子)和勃艮第派(Dukes of Burgundy;約翰二世之孫)二家爭奪法蘭西王室攝政權之爭(1368~1435),中間涉及聖女貞德(Saint Joan of Arc1412~1431)的故事,接下來才是戰爭(1455~1485)及不幸於倫敦塔遇害的二位小王子愛德華五世 (Edward V1470~1483~1483)與約克公爵理查( Richard of Shrewsbury, Duke of York1473~1483)。我們常常單元劇般的聽說這些故事,即使告訴你時間點,聽或看故事的人似乎也沒有很理解這個時間在那裡?人大腦中的時空概念如果離目前現在有一段距離,就常常混在一起,長短遠近不分,搞不清楚順序及年代,所以才有張飛打岳飛這種笑話出現。但我現在發現,如果我把東西方歷史朝代或人物放在一個平面左右邊對照時,我們的腦袋似乎就開始發生作用,能把他們的時間空間順序方位弄清楚了。至少對我是如此而且非常有用。
 
  • 我並未比D的另一位朋友更喜歡歷史,應該說我比較喜歡跟科學有關的考古謎團。但我很愛把亂七八糟好像沒有什麼關係的資料整理分析歸類,作出一個最起碼的「可能結論」,然後丟給D的那位朋友去作後續處理,然後由他來告訴我真正最可能的歷史真相是什麼?D 的那位朋友的回覆都很簡短,但會附上詳細的東西方史料來源出處,也會給我一個直接可能的答案,例如「Anne Neville理查三世(Richard III王后;1456~1483~1485」的怨念就是他的答覆。他還在回信中用「使用枕頭悶死人」是相當女性的想法,特別是針對小孩子。看官你認為呢?
 
  • 最後,我要重提一次,其實如果你真的肯用大腦用心看我的摘要註釋,你就對所有閱讀完的文章會浮出概念,理解到作者想表達的科學觀念或者歷史地理事件是什麼?你不用再看我的「我註」,就會有自己的看法及想法。我一再提這個觀念是希望讀書的人不只讀也要想及思考各種可能及搜索大腦中曾經觸及的相觀概念,這才是開卷有益的目的,而非只是把一本書及一篇文章讀完就算了事。


六、撒哈拉的獨立風暴Tuareg 人的獨立戰爭:


Tuareg   Tuareg 人柏柏人(Berber)的一支,以遊牧為生,分佈在馬利(Mali)尼日(Niger)二個國家的撒哈拉區(shahara),但仍有部分人口遠佈至利比亞西南部(Libya)阿爾及利亞東南部( Algeria)奈尼利亞( Nigeria)及布吉納法索( Burkina Faso)北部


北非諸國


Tuareg的語源來自「Targa」,指的就是利比亞的「 Fezzan 」區;而Tuareg意為「 Fezzan 」區的原始居民。在柏柏語中的「Targa」,意為「灌溉渠道」(drainage channel),引伸意為「可耕地」或者「花園田圃」等。而對於Tuareg 人來說,「Tuareg」意為「自由人」(freeman),但只限定貴族階級使用。


Tuareg 人是大約2000年前,也就是西元前後西亞阿拉伯人那兒學到了駱駝養殖放牧,也開始了他們從北非西亞 Levant(中譯為黎凡特)地中海跨越撒哈拉沙漠( Sahara)運輸物品到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sub-Saharan Africa)的貿易活動。他們販賣的商品中還包括抓到的俘擄及奴隸


19世紀法國入侵Tuareg 人的撒哈拉區,引發雙方大戰,最終Tuareg 人19051917年被迫分別於馬利(Mali)尼日(Niger)簽下和約。 1960年代,非洲國家紛紛獨立時,傳統Tuareg 人遊牧地區( Sahel;半乾燥草原區)Niger(尼日)、 Mali(馬利)、 Algeria(阿爾及利亞)、Morocco(摩洛哥)、 Libya(利比亞) and Burkina Faso(布吉納法索)等新成立的國家瓜分時,糾紛即頻傳。


1990年代Tuareg 人要求在 Niger(尼日)及 Mali(馬利)傳統屬於他們的土地上有自治權,因此三方爆發強烈衝突,死傷數仟,由法國及阿爾及利亞介入調停,才分別於1992(馬利)及1995(與尼日)簽下和平協定( peace agreements ),協定中要求二國遵守中央地方分權規定,及讓Tuareg 人反抗軍擁有單獨完整的軍隊。三方至此和平共存了近十年至2004年,新一輪的Tuareg 人獨立運動在 Niger(尼日)再度爆發,主要原因為法國(Areva)企業尼日北部傳統放牧區開採「鈾礦」( uranium ores),甚至進一步提鍊黃粉( yellowcake)供應法國內核電廠發電之用。而這種鈾礦開採及提鍊會耗用當地珍貴的水資源及污染土地,進一步危害Tuareg 人的健康,甚至逼使他們離開傳統領地,到別的國家去搶水及牧地,以致於形成民族之間的緊張關係


傳統上,Tuareg 人的社會階級分明,有貴族一般平民之分(跟印度的種姓制度雷同),每一個氏族(tawshet)由數個家族組成,他們的首領叫「amghar」;而數個氏族結合成部族聯盟(Kel),由l部落首領「 Amenokal」領導共同對外,這有點像蒙古部落的「旗」「盟」的觀念(發音也很接近)。


Tuareg 人階級最高的稱為「Imajaghan」貴族及部落中的戰士他們負責部落的防禦工作,搶奪牲口及作為貿易行商的保鑣,他們不屑為勞力工作,平日只作戰士訓練;第二階級「Imghad」平民主要的工作為放牧牲口。但自19世紀法國入侵殖民後,再加上1970~1980年代發生的「饑荒」,讓愈來愈多的貴族階級「Imajaghan」放棄戰士不事生產的觀念,也開始以勞力換取生存,所以二個階級的界線愈來愈不明顯;第三個階級「Inadan」藝匠他們打造修理馬鞍、工具、家用物品及各種生活用品,特別是一種叫「Agadez Cross」十字架及一種叫「 Takoba」長劍及各種金銀飾品。他們本身是自由民,但出身於奴隸階級( éklan)。 另外因伊斯蘭教的傳入,宗教導師「 Ineslemen or marabouts」逐漸興起成為另一個階級他們的工作是作為貴族戰士階級是精神導師( spiritual guidance ),以獲取保護及金錢作為回饋。19世紀到20世紀的獨立戰爭,讓戰士階級「Imajaghan」死傷慘重,導致很多氏族中的領袖權旁落到「 Ineslemen or marabouts」這個階級手中。 最後一個階級「 éklan」奴隸,他們的身份是世襲的,有些像歐洲中世紀的農奴身份。這個階級跟前面四個階級有明顯的區分,在19世紀法國人未入侵殖民前,非常普遍存在。


Taguella
Takoba














Tuareg 人在傳統上是一個母系社會,有別於他們的阿拉伯系同胞。他們傳說中最有名的一位女王即「 Tin Hinan」,墓葬於阿爾及利亞「 Abalessa」,經考古發掘檢驗證實為公元4~5世紀的人,她身軀仰躺在一個木輿中( wooden litter)頭向東,有一堆金銀陪葬品,包括珍珠。


Tin Hinan墓葬地( Abalessa, Algeria)
Tin Hinan墓葬地
Tin Hinan面貌重建圖


Tuareg女性不一定戴面罩,但男性則視同為一種象徵,一定得戴面罩,據說可以將邪靈阻擋在外。他們的面罩頭巾為深藍色( indigo blue-colored)名為「 Alasho」。在慶典場合,Tuareg 人會全身著藍,所以被外族人稱為「藍色民族」(Blue People),但其實他們普通時候則不分顏色都穿戴。


Alasho(藍色頭巾)


Tuareg 人是傳統信仰是祖靈及大自然崇拜(Animism),因為基督教的散播,許多北非地區的Tuareg 人改信基督教,但仍有不少人混和原始宗教信仰。當阿拉伯人來到北非時,Tuareg 人南遷到撒哈拉乾草原區( Sahel)時,也將伊斯教與大自然崇拜信仰帶進了此區,影響了後來的馬利帝國(Mali Empire1230s~1600s)及桑海帝國(Songhai Empire1341~1591)。


Tuareg_area
Tuareg people
 












我註


 上面節錄關於Tuareg 人的面貌風俗社會結構是否足以讓閱讀的人有些概念了呢?如果有,我們就得深入的研究北非到西非各國的民族及歷史狀況,才能理解Tuareg 人的獨立戰爭所謂何來?以及未來可能呈現的樣貌。 歷史是一面鏡子,你不一定在其中看到解決的方案,但絕對可以看到發生爭執戰爭的源起,可以發人省思。


    我們第一個要談的是柏柏人(Berber),這個用語是羅馬人拿來稱呼當時佔領北非的汪達爾人(Vandals429~534;中國是南北朝時期,特別約當北朝北魏太武帝423到東西魏並立期534這段期間),他們直接的用法就是稱汪達爾人(Vandals)為「蠻族」(barbarian ),就如同我們同期稱「五胡亂華」是同一個意思,羅馬人與漢人的那種夷狄思維,即使東西二邊相隔半個地球遠,都一致,不用串連就心意相通。地球的生物都是左右對稱的物種,包括住在東西半球民族的文化歷史都對稱,有因原嗎? 有邏輯可循嗎? 我已經有些模糊的概念,但仍未完全成型,所以下次再談。


    而接下來的阿拉伯人也就直接引用,稱這些住在北非的居民為「Berber」,意為住在蠻族土地上的人。  這個字在我看來,基本上已經修飾過,也就是間接而含蓄的說北非人民有汪達爾人(Vandals)「蠻族」(barbarian )的血統,而非等同「蠻族」(barbarian ) DNA分析結果,認為柏柏人(Berber)北歐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的原住民(Sami people)有血緣關係,可上溯到9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但這些居住在北非地區的人民,很可能在青銅器晚期(Late Bronze)到鐵器早期(Early Iron Age)約西元前1300~1100年時就合併古地中海民族(Paleo-Mediterranean peoples.)成為柏柏人(Berber)部落了。他們居住分佈地區主要在北非沿岸西邊大西洋(Atlantic)到東邊埃及所屬的「 Siwa oasis」,北到地中海( the Mediterranean)而南達尼日河谷( Niger River)柏柏人(Berber)也自稱自己為「imazighen」Tuareg 人的貴族階級「Imajaghan」的意思同,皆為「free and noble men」,所以二者有血緣或者同源關係。


    Maghreb area(柏柏人分佈地區)


      第二個我們要談到Tuareg 人為何在柏柏語中有「灌溉渠道」(drainage channel)之意?這要談到「阿曼」(Oman)「falaj」利比亞(Libya)「 foggara」,這二個古代灌溉或者引水工程,至今仍可使用,設計之精妙,讓現代人都歎為觀止。位於阿曼名為「falaj」的水道工程分成三種如下:
        1. Daudi:是地底下的水道工程(underground aqueducts)。
        2. Ghaili:是一種集水土壩( a dam to collect the water)。
        3. Aini :噴泉(a water spring)。

        這三種工程集合起來就總稱為「falaj」,中文譯名較貼切的即為「灌溉渠道」,讓乾燥半沙漠型氣候如「阿曼」(Oman)這種地方能引地下水等組成綿密渠道,灌溉大面積乾燥土壤,生產農作物,養活較多人口,同時供應居民生活用水所需,是非常進步且技術高超的水利工程。


        這些「falaj」建造於BC1300~BC300的鐵器時代「Iron Age in Oman」,目前「阿曼」(Oman)全國仍有3000個「falaj可用。阿曼過去的首都「Nizwa」即圍著這些至成仍可用的「falaj」建造的。 「Nizwa」地理位置很接近「Dilmun」(今Bahrain)「Eridu」(今伊拉克 Tell Abu Shahrain),這讓我們聯想到了什麼神話故事沒有? 就是上個月我們談到的蘇美神話,眾神的戰爭中的「Abzu」水神(Deepwater),與河神及水神「Enki」的戰爭,最終以河神及水神「Enki」取代「Abzu」水神(Deepwater)作為終結,而「Abzu」的子民或者追隨者轉而退守地下灌溉渠道,成為蘇美城邦最重要的水道系統維修者,他們幾乎都居住在地底,自成一國,仍維持原來的母系社會,由女王統領(即冥府女神Ereshkigal),所以神話中很清楚的說明是「Underground world」「Beneath world」,而非如後人所用的「 Hades」(地獄)「Underworld」(冥府)



        Eridu_Bahrain_Nizwa
        ancietnt falaj system  in oman
        falaj system
        falaj-community













        而這裡提到的「Deepwater」應該指的是地下水層,至於方型水槽應該指的是儲水壩等,而蘇美神話中不斷提及的地下冥神,應該指的是這些常年在地下工作維修水道的工匠族群,他們是「黑頭人」,他們的勢力曾達美索不達米亞南端靠近波斯灣的「Eridu」,但卻在女神「Tiamat」信仰者海民與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北方的山民聯手背叛下,又被驅逐回到阿拉伯半島的「阿曼」(Oman)? 而這些工於水利工程的民族是否可能跟著迦太基(Carthage)「阿曼」(Oman)一路到北非建城?


        阿拉伯半島西南今葉門( Yemen)Marib 水壩遺跡,據考古學家考証結果,首建於BC1750~BC1700之間,時間點與愛琴海錫拉(Thera )火山爆發造成大洪水的時間很接近,而且扯上猶太聖經中的示巴女王(Queen of Sheba)的王國Kingdom of Saba'a就位在Marib 水壩遺跡周圍,而王國立國時間點應該落在Marib 水壩大規模擴建的時期BC750年左右,而這個時間跟迦太基女王Dido從西亞「Tyre」城遷移到到北非突尼西亞建立迦太基(Carthage)的時間點也一致,所以Tuareg人的祖先與這些精於水利工程的原始蘇美人有關嗎?


        Marib遺跡所在地點
        marib dam(BC750~AD700)












        「 foggara」灌溉系統除了利比亞(Libya)Fezzan區(屬撒哈拉沙漠)外,在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及摩洛哥都有分佈,幾與Tuareg人的生活圈密不可分。 


        foggara


        利比亞(Libya)「 foggara」灌溉系統是另一種古代水利工程奇蹟,這是BC1000~AD700在今利比亞(Libya) Fezzan區(屬撒哈拉沙漠)建立「 Garamantian kingdom」「The Garamantes 」人(屬柏柏人的一支)所建造的地下水道系統,這些水道相當狹窄,寬僅60公分左右,而高不過152公分,但綿延數百公里遠,約有600多個「 foggara」遍佈方圓數百哩,以聚落地(settlements)為中心呈幅射狀,主要的水源是「地底含水層的水」(fossil water)


        The Garamantes人是半農半牧半商的民族,他們種植及食用的農作物有椰棗、葡萄、無花果、大麥及小麥,同時放牧牛隻,他們以小麥、鹽及奴隸買賣及交換他們所需的酒、橄欖油、油燈及羅馬餐桌上用品。 據考古學家考證結果,The Garamantes人所使用的「 foggara」灌溉系統建造時間在BC200~AD200之間,但沿用到公元7世紀左右,維俢這些水道的工人是奴隸,因為「The Garamantes 」人會用四馬戰車,在沙漠中圍捕「Ethiopian Troglodytes」或稱「cave-dwellers」(穴居人?),作為奴隸使用或買賣。


        Ethiopian Troglodytes住的地方


        這些住在石窟中的人,應該是石器時代的遊放民族,他們會使用棍、矛、、弓,以獸皮為衣,肉食為主,共妻氏族群居,而且會將亡者遺體之上堆放石頭為墳。聽起來很像是撒哈拉沙漠以南「shahal」乾草原西非洲的黑人? 因為利比亞Fezzan區「Ethiopian」有一段距離,幹麻用「Ethiopian」這個字來形容這些「穴居人」?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他們長得像「Ethiopian」人才能說的通。而西非洲黑人中長的像「Ethiopian」人的只有俗稱「猛丁哥」的「Mandinka people」,而這個民族後來建立了「Mali empire」(1230~1600),也的確擅用弓、矛、棍及狩獵,而且他們工藝能力很強,能採礦挖石,才能幫The Garamantes人在沙漠中維修「 foggara」灌溉系統。


        Mandinka people(猛丁哥)

        Mali Empire(1230s~1600s)



        到了公元7世紀左右,可能因氣候變異(對照中國史,正是隋唐交替時,在洛陽西安都有暴雨記錄,二者的緯度都是北緯34度),氣候變的更乾(因為 Garamantian kingdom的緯度在27~30度之間,再加上地下水位因為常年抽用無法補給,終於耗竭,導致農地變荒漠無法再住人。而此時在阿拉伯半島的Marib 水壩也在同一時間崩毀無法再引流灌溉,這否就是Tuareg人放棄農業生活,完全改為遊牧且穿梭在撒哈拉乾草原區( Sahel)運鹽買賣努隸的原因?


        腓尼基人擅於製作Tyrian (即Tyre)purpleindigo blue 染料,而Tuareg人很會染「 indigo blue」,這中間沒有關係?Tuareg人貿易才能源自那裏?如果迦太基(Carthage)BC146年亡於羅馬帝國後,海上貿易無法再進行,請問他們的貿易天分是否轉到穿越沙哈拉沙漠駱駝商隊?


        Tyrian purple


        迦太基(Carthage)的政治社會結構是貴族寡頭式掌權,其它階級跟Tuareg人很像,其商業活動包括販運奴隸、金屬、奢侈品、酒和橄欖油等商品及手工業產品,這些與後來的Tuareg人都很像,也可以說Tuareg人繼承了迦太基(Carthage)人的生意頭腦。


        當然要詳細了解Tuareg人還得了解佔據現今阿爾及利亞(Algeria )及突尼西亞西部( western Tunisia )Kingdom of NumidiaBC206~BC46),同為柏柏人(Berber)一支的努米底亞人(Numidian),這個民族非常精於遊騎兵馬戰,這是否也是Tuareg人後來擅於馬戰的原因之一?



        Kingdom of Numidia(202 BC–46 BC)


        當然我們更不能忽視在撒哈拉乾草原區( Sahel)南部建立的馬利帝國(Mali Empire1230~1600;全盛時期為 Mansa Musa(1280~1337)在位時,約等於中國元朝全盛時期;另一個帝國是桑海帝國(Songhai Empire1341~1591)全盛時期是Askia Mohammad I(1443~1538)在位時,約當中國明朝鄭和下西洋後(1405~1433),這二個帝國主要疆域都在現在西非尼日河(Niger river),也是今日奈及利亞人為何是非洲國家中最擅長貿易與金融業務的緣故,因為其來有自。


        馬利帝國(Mali Empire)桑海帝國(Songhai Empire)這二個帝國的民族都是由黑人組成,與北邊撒哈拉沙漠區的柏柏人(Berber)無關,但二者都與黑人奴隸交易有密切關係,一直到大航海世界來臨,這二個帝國才同時殞落,所以說非洲沒有文明是不對的,只有以西方人觀念為中心的世界觀,才會認為非洲沒有文化。



        Songhai Empire(1341~1591)


        正因為上面所述這些複雜的歷史環境因素,才造成今日非洲各國的風貌,所以談論Tuareg人的獨立戰爭,得先了解北非西非各國的民族及帝國興衰,才能正確解譯問題。   我的故事說到這裏為止,我不下論斷,讓仔細看完這些恩恩怨怨歷史及文化社會層面的人好好思索Tuareg人的獨立戰爭是否有因有源,可以被認同支持?


        世界上沒有獨立發展的人類文明,我們習慣用西方觀點看世界,就會認為人類的文明開始於大航海時期,其實這是完全不通的道理,當你把世界文明從多處起源開始看,而且相信他們都彼此相關連,那麼很多不解的謎團都解了,例如The Dogon Tribe」(多貢人)會在15世紀時就知道天狼星伴星的存在?及所謂中南美洲文明是獨立文明的神話?單然不是,因為二者最近距離只有3000公里,不是不能跨越的距離。

        桑海帝國(Songhai Empire1341~1591)在Askia Mohammad I(1443~1538)在位全盛時期,由於他個人對天文星象有特殊喜好的原因,聘請全伊斯蘭最好的天文學家到Timbuktu教學時,我們就明白了這種以西方世界為觀點的錯誤史觀有多可怕了?要是發生於大航海世紀前的文明都是外星人帶來的?一派胡言!


        Timbuktu
        Timbuktu位置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