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6, 2011

2011年12月「科學人」編號No.118


一、互動式醫療:

克隆氏症(又稱克羅恩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種炎症性胃腸病,患者的結腸、小腸或胃部會出現發炎、充血或淋巴脹大的跡象。

克隆氏症的病徵包括腹部常感不適或隆起、嚴重腹瀉、抽筋、作嘔及大便出血等,病情嚴重時腸道更會出現纖維化並收窄,使患者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   克隆氏症一般發病年齡大約20至30歲。患者初期可以進行藥物治療,較嚴重則須切除部份腸道,更可能須於腹部進行造口手術,以人工造口進行排便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克隆氏症)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克隆氏症)
由於克隆氏症一般會影響迴腸末端,會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所以病人一般都同時患有維生素B12缺乏症。 克隆氏症可能與NOD2基因有關,但在香港和日本沒有人口發現這種基因,反而見於北美和歐洲因此推斷可能與過度清潔的環境有關。





二、中國的大型望遠鏡之夢:

次毫米波(Sub-Millimeter):是指波長略小於毫米(Millimeter) 的電磁波。比起大家較熟悉的無線電波段光學波段,次毫米波段無疑稱得上是天文學中相對發展較晚的領域。次毫米波段介於紅外線與微波之間,頻率為300~900吉赫(GH),波長則介於1~0.3毫米(1毫米=1/‰米),是研究恆星形成的最佳頻段,但因其透明度較低,只能在海拔4000公尺以上,氣候乾燥且氣流穩定的高地才能觀測到。
電磁波光譜
次毫米波
西藏山脈圖
















三、膽固醇(C27H46O)的難題:這是我最喜歡的一篇,終於搞清楚醫生經常說的那句話,HDL-C低於40是不好的。而淋巴細胞值偏低也有關,因為表示有發炎狀況發生。我們永遠猜測醫生所說的話,就算Google它一仟遍,有時候也無法連結起來是什麼狀況? 但這種文章卻馬上就解答了你多年的疑問,真是萬佛生天。 I love it !

膽固醇,別名膽甾醇是一種類固醇及甾醇,化學式為C27H46O。膽固醇是在1784年膽石首次被發現的。固態之下是一種無色的結晶。膽固醇廣泛存在於動物體的細胞膜中,同時也是合成幾種重要荷爾蒙及膽酸的材料。膽固醇可以分成兩種,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若血液中膽固醇的總含量過高,則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提高

膽固醇通常能在肝臟與細胞來去,並在必須時經由肝臟轉換成脂蛋白供人體使用;膽固醇不溶於水,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結合,隨血液運行。如果低密度脂蛋白比高密度脂蛋白多出太多,在血液中運行的膽固醇就會多於細胞所需的量,這時過剩的膽固醇會積聚在血管壁上,阻礙血流,這個過程叫做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心臟病。但當這些粥狀斑塊破裂,變成血塊,阻止了血液應氧氣給心臟或腦組織時,嚴重時形成血栓,可能併發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中風。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主要功能為將膽固醇從血液中移除 ,也可當作「抗氧化劑」降低動脈內不健康的發炎反應。

血液中膽固醇值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值低於<100(mg/dL);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值高於≧60 mg/dl對心臟有保護作用,低於<40 mg/dl如合併高血三酸甘油脂症者因冠心症的危險性增加而應加以治療。



2008年關於膽固醇的第一項的研究結果,指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量,並不一定會減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我註:表示血栓仍會形成?);2011年春的第二項研究結果,顯示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量,也並不一定讓心臟病發或中風的機率降低。



1980年代,製蘗業開始推銷一類名為「statin」的降膽固醇的藥物,這種藥物會抑制形成膽固醇所必需的「肝臟酵素」。臨床實驗證明,「statin」的確會減少膽固醇高的人心臟病發作的次數。但倒底是因為降低了膽固醇的因素,還是因為「statin」的另一個抗發炎作用造成的,因為發炎反應本就被強烈懷疑是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的原因之一,還是二者綜合的效果?

「statin」的副作用是「肌肉疼痛」與肝功能損害(極少見)。有些人僅服用「statin」仍無法降低(LDL-C)值;而(L「statin」DL-C)受藥物控制良好的人中,至少有1/5(20%)仍會心臟病發或中風。

1990年代以後所尋找的藥物,主要就是想彌補的「statin」不足,其中一種就是使用與「statin」不同的分子途徑來減少(LDL-C)「Ezetimibe」。至少理論上來說,二者一起使用,會比單獨使用能降低更多的(LDL-C)。另外一種選擇是使用藥物來提高(LDL-C)的量,例如維生素B群中的菸鹹酸。這二種方式併用,雙管齊下, 應能更有效的減少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2008年進行的「ENHANCE」臨床研究,比較了在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病人身上同時用「Ezetimibe」「Simvastatin」(statin之類藥物),與單獨使用「Simvastatin」的結果,結果出乎意料之外,綜合療法並無益處,起碼與參與者的「動脈壁厚度」無關(管壁增厚是促進動脈粥狀硬化的標記,也是其它心臟疾病的指標)。即使綜合治療組的(LDL-C)值平均下降了0.51mg/dl,管壁增厚的結果仍然存在。

2009年的試驗是在心臟病患者的標準的「statin」治療中,加入「Ezetimibe」「菸鹹酸」,加以比較,發現「菸鹹酸」對於減少參與試驗者「動脈壁厚度」的效果較佳。 但到了2011年5月,美國國家心肺研血液研究所發現,服用「菸鹹酸」和「statin」的試驗參與者,比起服用安慰劑「statin」的對照組,在心臟病發作和中風人數並無顯著差異。
膽及膽石
粥狀動脈硬化













四:基改作物好處與安全:(作物永續發展協會的廣告)

所謂的「作物永續發展協會」就是「CROPLIFE」,它是什麼碗糕可以在我的部落格中搜尋這個關鍵字,裡面有答案。

這一篇中的廢話就略過,我們直接到「台灣管理措施」這一段來談。廣告中說,台灣基改作物上游的研發屬「國科會」(我註:在國科會的官網上是什麼也查不到的,只有一堆補助計畫,內容是什麼 ? 不了! 台灣政府對於透明化是沒有概念的,他們的官網公佈的東西都是無關緊要的事項,不如民間的部落格或學術單位的網頁。)但我查到了一個關於台灣基改作物的網站:「【我們的島】基改作物大解密」,但怕這篇文章也許會下架,所以另用擷取法擷下來放在下面,你們點就可以打開來閱讀。
台灣基改作物狀況報告

接下來廣告中說基改作物的中游田間試驗或基改作物商業種植對環境生態影響的評估,以及餇料進口與使用職權屬於「農委會」台灣的農委會從最近的農舍事件到香蕉、柿子等農漁畜產品過剩事都管不了了,能管到「基改作物」?,特別是這種田間試驗需嚴密的控管。 一不小心,基改作物的花粉等就會污染原生種或者非基改作物。以台灣田地窄小且阡陌相連的狀況,那來隔開的空間試種「基改作物」? 通篇鬼扯!

接下來說衛生署專管基改作物下游的「食品安全管理」? 一個連塑化劑危害都管不了,連一般正常食品檢驗都沒有標準SOP作業的衛生署,能管的了基改作物的安全? 你相信嗎?

人類也好,作物也好,大自然環境也罷,都得互相配合才能共生。基改作物是一種人為的快速演化,但人類及大自然環境配合的來嗎? 如果生技業都是單兵作戰,只解決自己本身的問題,不管其它各方面是否能配合的問題,最終基改作物就會變成「毒草」。 人類如果不跟著以基改工程快速變更人類基因來因應,就是被毒死大滅絕。即使我們作了配合,但如果基改作物污染了大自然及生態環境,例如讓蜜蜂悉數死亡或者群數大減到無法授粉的狀況,我們能活的下去嗎? 所以我們該製造機械蜂來授粉嗎? 這樣的討論下去 ,是不是愚人的異想世界呢?

「CROPLIFE」不要想到的都是研發費用要回本? 想的都是利潤及錢。人類都死光了,或者根本生不出小孩,或者生出來養不活時,企業那來的利潤? 會替你帶來收益的人類都死光了,或者數量大減,你賺個什麼頭?


五:用過核子燃料「乾式貯存設施」之安全管制(我註:拜託標題短一些好嗎? 用核子廢料之乾式眝存法即會吸睛了,不用寫那麼長又拗口)

這也是一篇廣告,廣告主為「原能會物管局」。全篇圖文直接連上「http://gamma1.aec.gov.tw/fcma/file/99乾貯文宣.pdf」去看。照例,怕官網的東西不長存,所以擷圖存證。關於「NAC-UMS」你連到他們公司官網上去看,全部都是英文,你只要看「The UMS™ System」這段即可。未免意外,一樣擷圖為證,閱讀者自己看。
核廢料乾式貯存設施-1
核廢料乾式貯存設施-2
核廢料乾式貯存設施-3
核廢料乾式貯存設施-4
NAC-UMS系統
這篇文章給我的感覺是車諾比(Chernobyl)核災解決方案的迷你版。行不行? 再過20年即知。(我註:車諾比(Chernobyl)位於歐洲東方,黑海邊緣,介於波蘭及俄羅斯之間,北緯49 00 度,東經32 00度。)








































































































六、重賞之下必有奇謀:

時下網路普及的狀況,資料庫資料量龐大到無法想像,如何運用點石成金,成為重要議題。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 KDD」這個領域研究目的,主要在於設計智慧型程式自動從大量資料中找出有用的資訊與知識。對於評斷這種資料探勘技術是如成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測試它能否真的從資料中找出有用的知識。為了建立公平的評比機制,並吸引更多人從事這方面的研究,美國電腦學會「ACM」的資料探勘小組「SIGKDD」1997年開始,規畫了一年一度的資料探勘大賽----KDD Cup。吸引學界與業界數百甚至上千個團隊參加。->KDD Cup不僅有 學術上的挑戰性,背後更擁有龐大的商業應用價值參賽者必須結合理論發展與程式撰寫,在約4個月的比賽期間內開發智慧型探勘技術與系統。->近年來,許多相關企業發現,舉辦這類國際比賽有助解決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而且遠比投入研究經費給相關學者來的有效益。舉辦比賽的獎金及行政支出費用不低,但相較於長期聘僱專業研究人員,仍屬九牛一毛,效益懸殊。

近年來,資料探勘技術已廣泛應用在相關產業,例如:
  • 推薦系統,能經由蒐集並分析使用者購買行為資料,來推薦使用者有興趣的產品。
  • 歧異點探測技術,已被銀行用來偵測信用卡盜刷行為。
  • 2006年,美國著名線上電影出租公司「Netflix」舉辦「百萬美元電影推薦系統」比賽,目標是推薦消費者可能喜歡的電影。這樣的系統準確度對於出租公司的市佔率影響很大。這個比賽歷時三年,吸引了全球上萬支隊伍報名參加。
  • 2011年,加州醫療服務公司「Heritage Provider Network」舉辦獎金高達300萬美元的比賽。參賽者必須利用病患醫療相關資料,預測每個病患來一年是否會住院以及住院的日數。->如果能夠精確預測,該公司就能夠提早進行治療及病房管理等規劃,不僅可以提高醫療品質,也能節省醫療成本。

Netflix


七、海陸之際的災變:海嘯在台灣


台灣位處歐亞與菲律賓板塊擠壓之間,所以島體破碎,密佈的斷層相對也較短,因此引發的地震規模也有限。1999年規模達7.6級的集集地震,差不多是台灣島內地震的極限了。
集集大地震
歐亞菲律賓板塊
歐亞菲律賓板塊-2











但台灣外海,南邊有南北走向的「馬尼拉海溝」(Manila Trench);東部外海有東西走向的琉球海溝(Ryukyu Trench),深度都在5000公尺左右,一旦大斷裂,估計會造成規模8級以上的大地震.會對台灣引發致命的大海嘯。->台灣西岸是淺淺平均水深60公尺的台灣海峽,局限了海嘯的能量(我註:因為浪沖到淺水處,等於爬完高梯沒有力道了);東面則面向太平洋,海嘯可能來自大洋彼岸北美阿拉斯加或南美智利的大地震,跨海而來,已是強弩之末,頂多幾十公分的浪高而已;來自太平洋西岸如日本的地震產生的海嘯,在中途各島三轉四繞,到台灣時也能量消散不成氣候了。->1781年(清乾隆46年)5月間台灣南端的高屏地區,發生海嘯:「鳳港西里有加藤港...............乾隆四十六年四、五月間,時甚晴霽,忽海水暴吼如雷,巨湧排空,水漲數十丈(我註:清---1丈 = 10尺, 1尺 = 10吋, 1吋 = 10分)................。不數刻,水暴退...............間有牧地甚廣及附近田園溝壑,悉是魚蝦................... 漁者乘笩從竹上過,遠望其家已成巨浸,至水汐(我註:晚潮稱為汐)時,茅屋數椽,已無有矣。」(台灣采訪冊中的祥異篇)。->前蘇聯學者索洛維也夫(S.L.Soloviev)依據荷蘭及英國的資料說:「影響全島的地震,伴隨橫掃台灣西南沿海的海嘯,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海水溢120公里。地動與海嘯持續肆虐達8小時;三個重鎮和20餘村莊,先是被地震破壞,隨後又為海嘯浸吞。海水退去後,剩下一堆對礫,全無倖免。四萬多居民喪生,無數船隻沉沒或毀壞。............安平鎮及崁城堡連同其座落的山包均被沖跑。」(我註:這比較像是馬尼拉海溝發生的斷層地震?)->1867年(清同治六年)12月18日「淡水廳志」中的「賦役志」記:「雞籠山以肖形名,同治六年地震崩缺」;「祥異考」記載如下:「冬11月(我註:陽曆約12月),地大震。23日,雞籠頭(今基隆)、金包裏(今金山)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西班牙神父阿瓦列斯(Jose Maria Alvarez)所著「西班牙人的台灣体驗」載如下:「是日台灣北部地震更烈,...........雞籠城全被破壞,港水似已退落盡,船隻擱淺於沙灘上。不久水復回,來勢猛烈.............沙灘上一切被沖走。原本良好之屋宇被沖壞,土地被沙掩沒,金包裏地中出聲,水向上冒高達四十尺;部份陸杝沉入海中。基隆港內有若干面積下落較原來深」;美國學者戴維森(James W. Davidson)所著「福爾摩沙島今昔」形容:「當天基隆發生15次有感地震;第一回合基隆就被催毀,接著港裏的海水出而海底暴露;頃刻間,折回的巨浪又把港中眾多船隻淹沒、或沖壞海邊房舍....................,死傷人數至少數百.............」(我註:這比較像是沖繩海溝發生了斷層地震,否則如何影響的了長江水位?)


台灣地圖
台灣海嘯圖












我註馬尼拉海溝(Manila Trench):是位於菲律賓西方南海的海溝,最深處約 5400 公尺。而南海的平均深度約 1500 公尺。->馬尼拉海溝是由隱沒帶造成,歐亞板塊在此沒入菲律賓活動帶之下。->馬尼拉海溝周圍發生過許多地震,而板塊運動更使菲律賓呂宋島西側的火山弧中的火山上升,包含皮納圖博火山(Mount Pinatubo;最近一次爆發時間為1991年)。->這條海溝北起台灣碰撞帶,南至民都洛地體(Mindoro;是菲律賓的第七大島,面積約10,572平方公里,位於呂宋島之西南巴拉望島(Palawan)之東北。(蘇祿-巴拉望地塊和呂宋島西南相撞擊)。這個區域有負值的重力異常現象。->菲律賓活動帶和馬尼拉海溝的匯合活動已經使用 GPS 進行量測,在台灣是每年移動 50 mm,而呂宋島北部附近每年移動 100 mm,三描禮士省附近(Zambales;位於菲律賓中央呂宋地區的一個省。省會為伊巴(Iba))每年移動約 50 mm,民都洛(Mindoro)附近每年移動約 20 mm。->巽他板塊(Sunda Plate)和呂宋島之間只有約 1% 是互相鎖定的,幾乎所有未鎖定的部份被認為是彈性地塊模式,該海溝因此被認為吸收了許多菲律賓碰撞帶和歐亞大陸板塊之間聚合的能量 。->2007年12月5日國立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吳祚任教授指出,馬尼拉海溝可能是引發海嘯的高危險區域,如有規模8.0以上地震在此地發生,台灣西南部沿海和廣東、香港、越南等地將會受到海嘯威脅。->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規模9.0的大地震引發大海嘯後,馬尼拉海溝再度受到台灣學界和官方重視。->而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繫馬國鳳教授則指出馬尼拉海溝走向與台灣西南部海岸線垂直,會限制地震波和海嘯對台灣西南部的破壞程度。
馬尼拉海溝
Palawan Island_菲律賓
Mount Pinatubo火山位置
Mount Pinatubo_菲律賓呂宋島
Mindoro Island_菲律賓


我註巽他板塊(Sunda Plate):是位於亞洲東南部的板塊,以前被認為是歐亞大陸板塊的一部分,包括南中國海、安達曼海、越南和泰國南部地區、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島、蘇拉威西島(Sulawesi)、巴拉望島(Palawan Island)和蘇祿群島(Sulu Archipelago)。巽他板塊東面界線有菲律賓活動帶(Philippine Mobile Belt)、馬魯古海碰撞帶(Molucca Sea Collision Zone)、馬魯古海碰撞板塊(Molucca Sea Collision Plate)、班達海板塊(Banda sea plate)和帝汶板塊(Timor),南面和西面是澳洲板塊,北面有緬甸板塊、歐亞大陸板塊和長江板塊。巽他板塊的東面、南面和西面邊界均有複雜構造和活躍地殼活動,北面邊界相對較平靜。

Sunda_Plate_map(巽他板塊)


我註琉球海溝(Ryukyu Trench),或稱為南西諸島海溝,是太平洋的海溝,位於日本南部和台灣東北部,海溝沿著日本琉球群島東南側的菲律賓海往下伸延,長度2,250公里(1,398英哩),最大深度5,212米(17,100英哩)。
琉球海溝


我註:照這樣看來,會有問題的地方是宜蘭基隆及高屏到嘉南平原,其它地方海嘯風險不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