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05, 2011

BBC Knowledge 2011年10月號 NO.2

這是一本新加進來被閱讀的期刊,是否能被我長期訂閱讀下去未知,但這期讀起來挺有趣,所以就寫一些摘錄給想省時間的人看。  如果覺得有趣,仍該上書店去買一本才對。如果想省錢,也簡單,BBC新聞網中有這種專題,用原文看比較快,每天看一篇,免費又受用無窮。 但如果你像我一樣無法長時間觀看銀幕,那麼買一本打折也不過198元,讓你車上、飛機上、咖啡廳、餐前後 kill time 時好用。捲起來塞進公事包或女用包包就可以了, 一點都不佔空間。


一、東京地下蓄水池(G-Cans project):

這是日本東京地區的巨型分洪工程,全名為首都圈外郭放水路(Metropolitan Area Outer Underground Discharge Channel),簡稱為G-Cans Project。 位於東京北郊的埼玉縣境內,由「江戶川河川事務所」管理。  所以簡稱G-Cans,因為本工程有五個直徑約32公尺、高65公尺的豎井,外觀就像「巨大的罐頭」(Giant Cans),故暱稱G-Cans。這些豎井直通

所謂「外郭放水路」,中文式的講法為「外環下水道」,也就是都會區外緣的下水道;不過,這個下水道用於分洪,只排雨水,不排污水。 G-Cans全長6.3公里,總投資2400億日元(約720億台幣),於1992年開始施工,在2007年完成。

興建理由是,東京市區大廈林立、地下鐵密集,每遇洪水地下設施飽受威脅,如遇特大降雨,損失將不計其數。因此日本政府決定興建「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工程,將部份地面洪水分流,經由地下隧道排至江戶川,以緩解東京地區的防洪壓力。

這工程在東京北郊的地下50公尺處打通一條直徑10.6公尺的地下隧道,貫通江戶川、倉松川、中川、古利根川等河流,每條河流均打有22.5至33.6公尺直徑、高65公尺的豎井(也是蓄水池,共五個),做為分洪入口,排入的洪水流至抽水站(數個長約177公尺;寬約78公尺),面積約等於二座足球場巨型地下儲水槽 = 地下水庫,總貯水量為67萬立方公尺,最後用4台大型抽水機將水以每秒200立方公尺的速度,利用聳立在抽水站中59根,高達25.4公尺(約8層樓高)的大柱子型豎井抽入江戶川,再排入大海。

G-Cans工程全長6.3公里,總投資2400億日元(約720億台幣),於1992年開始施工,在2007年完成,但全部峻工是2009年。沒有水災時,這個G-Cans工程可以免費參觀,是個旅遊景點。

G-Cans 工程
G-Cans 工程-2
我註: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只怕比這個G-Cans工程更大。 台灣的治水費用號稱800億,結果什麼也沒有作。







二、緬甸:

孟族
國土面積約67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500萬;GDP約為800美元;首都內比都;官方語文為緬甸語及緬甸文;全國共有135個民族,主要為緬族、撣族(shan;約500萬)、克倫族(Karen;400多萬)、若開族(Arakanese;200多萬)、孟族(Mon;200多萬)、括欽族(Chin)、克倫尼族(Karenni)、克欽族(Kachin)等,85%信奉佛教,其他有基督教伊斯蘭教等。




緬甸地理位置
緬甸國旗








目前緬甸的國名為「緬甸聯邦共和國」



緬甸歷史:

1、825 ~ 1757(唐穆宗牛李黨爭821年  ~  1754年清大將鍾岳琪去世;共932年):孟族國王統治南緬甸。

Ananda Temple
2、1044  ~1287(1043宋仁宗時范仲淹推行新政 ~ 1292年元大都落成;共243年):緬族蒲甘王朝開始。  849年(846年牛李黨爭結束),披因比亞建立蒲甘王國 ->1004年(中國北宋宋真宗景德元年),蒲甘王國遣使到中國向北宋朝貢。->1044年阿努律陀(Anawrahta;1014 ~ 1077)(1022年宋真宗去逝;1077年北宋大哲學家邵雍過世)即位為蒲甘國王。他興兵征服「真臘」(今東埔寨)、羅斛(泰國中部距曼谷約153公里)、滅「直通國」(孟族建立的王朝);接下來他西征「若開(Arakan),南征「勃固」(今緬甸南部),勢力直達安達曼海(Andman Sea);甚至一度揮兵中國雲南大理國。 ->阿努律陀(Anawrahta;1014 ~ 1077)把「上座部佛教」(舊稱小乘佛教)傳入蒲甘王國,並立為國教;他參考孟族與驃族的文字,創立了自己的文字 ->1077年阿努律陀被野牛撞死,太子修羅(Sawlu;1039 ~ 1084)(1043范中淹推行新政;1085宋哲宗即位)繼位;他於庇固地區的叛亂中被俘,大將江喜陀(Kyanzittha;1041 ~ 1113)(1116年宋徽宗封大理國王)逃回蒲甘,後打敗孟族耶曼干(Yamankan),繼承蒲甘王位;江喜陀建立了很多佛寺及佛塔,其中有著明的阿難陀寺(Anande Temple),建於公元1105年;1106年(中國北宋宋徽宗崇寧五年),蒲甘國王江喜陀遣使到中國向北宋朝貢。->之後的諸王,或縱情奢華宴樂,或廣建寺廟,結果勞民傷財,國勢日微。->1287年(元忽必烈時),元兵自雲南地區進攻蒲甘國,蒲甘城破,蒲甘國成為元朝的藩屬;中國元朝設置「緬中行省」,管理緬甸東北部地區。後撤,併入「雲南行省」。->元朝入侵後,蒲甘王國開始分裂,撣族1368年(明朱元璋稱帝)於緬甸東部阿瓦(Ara)建立阿瓦王國;孟族在緬甸南部發展勢力,建都於馬達班(Martaban)1369年遷都勃固,建立勃固王國,二王國開始南北交戰。

3、1287 ~1531(1289年忽必烈親征;1531年葡萄牙將市舶司移至澳門):撣族建立阿瓦王國由緬甸中部開始統治。

4、1531~ 1752(1531年葡萄牙將市舶司移至澳門;1754年清大將岳鍾琪去世):緬族國王開始統治東籲。

5、1752 ~1885(1887年台灣建省):緬族國王開始統治貢榜。

6、1885(清朝光緒十一年):英國發兵滅緬甸,併入大英帝國,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份。

7、1890 ~ 1947(1894中日甲午戰爭):撣邦、佤邦成為大英帝國的保護國。克欽邦、欽邦則為分開的行政區。

8、1937:緬甸脫離英屬印度,成為大英帝國的緬甸本部(英屬緬甸)。

9、1942年:翁山(Aung San)和奈溫(Ne Win)所領導的緬甸獨立軍引領日軍佔領緬甸。

10、1945年:全緬抗日勝利,大英帝國重返緬甸。

11、1947年:翁山(Aung San)將軍被暗殺,得年僅32歲。

12、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國六十多年的的殖民統治(1885 ~ 1948,共63年),緬甸聯邦誕生。

13、1962~:奈溫(Ne Win)奪取政權,廢除聯邦憲法,成立「緬甸聯邦革命委員會」,排除民選制度,開始軍人獨裁統治。

緬甸的軍事獨裁之所以與眾不同,主要有四個歷史因素: 強勢的軍事傳統、相對軟弱的公民社會、長期害怕國家分裂、對外國干預的恐懼。

在英國殖民時期,緬甸人很少能成為殖民政府中級或高級官員,英國政府有意起用印度人及少數英國人來統治,而警察和軍人則刻意由緬甸的少數民族來擔任。
翁山將軍(1915~1947)
翁山蘇姬(1945~)










三、音樂心理學:

考古學家發現,距今至少五萬年前的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已經開始演奏樂器。音樂影響情感最為人知的實例是「大和弦」「小和弦」。大和弦的音符聽起來愉悅開朗;而小和弦的音符讓人感覺憂傷。(我註:中國的小調及南管該屬於小和弦吧?)。

其中研究發現一件驚人的事實是,大和弦這種令人愉稅的音樂活化了非常古老的「腦內廻路 」,那是人類和大鼠以及演化樹上其他遠親都具備的部份。通常與生物性酬賞有關,例如食物與性。

另外「節奏」會觸發腦中聽覺區的活動,也同時觸發腦內與「實際動作」有關的運動區活動。這表示大腦 的「聽覺」「運動系統」或許存在著天生的連結。所以聽音樂對於「失能者」有好處;而口吃的人有可能聽覺運動迴路有問題。



四、意識與大腦:(這篇很有意思,特別對佛教徒,所謂的第六識,應該指的就是這個。佛學說人可控制第六識,讓它不反應,答案是嗎?)

腦神經活動如何產生「意識經驗」? 這就是科學家想解開的「艱難問題」(The hard problem)。十九世紀科學家因為使用麻醉藥物,證實了「身體」與「心靈」之間關係密切。

根據調查,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靈魂出竅」的經驗。在此過程中,這些人都覺得自己的意識與身體是分開來的。但最近的研究顯示,「靈魂出竅」只是腦部製造的一種幻覺。2007年,比利時「Antwerp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發現,病人的右腦的某個區域在接受聽力治療的過程中,受到刺激時,會出現「靈魂出竅」的感覺。(我註:右腦是管3D空間的,所以我們大腦會感覺到人靈分離)。

意識本質為何仍不清楚,但有可能與腦波活動有關。腦波指的是「神經細胞」之間規律出現的「電子活動」。激烈的腦波活動中,大腦會出現頻率較快的「β」波(每秒震盪頻率40hz);而休息中的大腦會出現頻率較慢,震幅較大的「α」波(10hz);而睏倦或靜坐時,會出現頻率更慢的「θ」波(4~7hz);至於「δ」波則似乎只在「睡眠」中出現。

1960~1970年代的研究中發現,如果大腦接受刺激的時間不足500毫秒(0.5秒),接受腦部手術的病人不會產生任何感覺。實際上腦部活動有出現變化,但病人不會有任何感覺意識。 科學家也發現,我們的眼睛以每秒百萬位完的速度輸入資訊,但意識似乎忽略了大部分的訊息。也就是說腦在處理大量資訊,都是無意識狀態的,等到它產生意識時,早就先「去蕪存菁」,而這個過濾時間就是約500毫秒(0.5秒)。 科學家更進一步分析的結果,如果只計算神經傳導的速度,應該約200毫秒左右(0.2秒),剩下的是處理資訊的時間,直到意識產生。同時我們的大腦會自動把「意識回溯」,好讓我們感覺不到任何延遲。(我註:但那種永遠慢半拍的大象反應者如何說呢?)

我們的大腦會創造模擬出一個外在世界,任何擁有這種能力的生物,將不再只是單純的回應刺激,而是利用意識來模擬並預見真實世界中可能的危機與機會(我註:就是想像),這樣就可以讓這種生物及早避開環境中的危險,帶給牠們巨大的演化優勢。

1988年,荷裔美國心理學家「Bernard Baars」以上述心靈模疑空間作為基礎,提出了「全面工作空間」(Global workspace」意識理論,說明意識只會出現在內心注意力關注的地方,他名之為聚光燈區(spotligt),而不在此區之內的資訊會被暫時存放在記憶中待命,而無意識的資訊處理程序,會一直在大腦背景中持續運作。(我註:我們是否也是一種形式的機械人?)


五、天氣:

古羅馬作家塔西圖斯(Tacitus)認為日爾曼民族會這麼野蠻兇殘、不開化,就是因為長期處於濕冷氣候下的結果;而熱帶人民脾氣會易怒暴躁;而北歐人民則多嚴肅冷漠。理想的氣候則能培養出溫和的人民及平衡的政治。

現在醫界把這種氣候導致的季節性情緒失調(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以疾病視之。甚至把北歐斯堪地納維亞人(Scandinavian)高自殺率歸咎於它。

聖嬰及反聖嬰現象(El Niño / La Niña) : 要理解聖嬰現象的運作,得先瞭解黑潮、親潮、北太平洋洋流、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等的運行瞭解,才能完全理解。

黑潮
黑潮支流
1、黑潮:又稱日本暖流,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環(信風漂流向高緯的南北分流,在北太平洋形成黑潮、在南太平洋形成東澳大利亞洋流)菲律賓開始,穿過台灣東部海域,沿著日本往東北向流,在與親潮相遇後匯入東向的北太平洋洋流。 黑潮的主流沿著東亞島弧(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臺灣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流動;黑潮主流從與那國海峽進入東海後,在臺灣的釣魚臺附近分出一支,向西北流入浙江近海,稱為台灣暖流;臺灣暖流沿閩浙海的槽狀凹地北上,一直可達長江口外,約北緯31度附近,洋流在舟山群島附近與長江入海逕流所形成的沿岸流相匯,形成明顯的鋒面,當地人稱為流隔,也因此形成中國最大的舟山魚場。黑潮主流沿東海深溝流向東北,在日本九州島西南又分出一支,穿過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稱為對馬暖流;對馬暖流又於濟州島南邊分出一小支進入黃海,稱為黃海暖流,亦稱西朝鮮暖流;黃海暖流大致沿東經124度北上,然後通過渤海海峽流入渤海。這支海海流呈現一個相對高溫,高鹽水舌,從南黃海一直伸入到渤海,它對形勢封閉的渤海有重要的影響。黃海暖流冬季較強,夏季較弱,甚至消失。由於黃海暖流的影響,中國的秦皇島和葫蘆島等地成為中國北方著名的不凍港;黑潮主流於北緯35度附近轉向東流,形成北太平洋洋流,但另有一分支繼續流向東北,與南下的親潮寒流會合,形成西北太平洋漁場。


黑潮的流速相當的快,每秒約為100至200公分厚度約在500到1000公尺寬度約200多公里,於日本四國的潮岬外海測得海水流量每秒達6500萬立方公尺,約是世界流量最大的亞馬孫河流量之360倍。 黑潮內所含的雜質和營養鹽較少,陽光穿透過水的表面後,被吸收掉少反射,故海水顏色較深得名。黑潮將來自熱帶的溫暖海水帶往寒冷的北極海域,將冰冷的極地海水溫暖成適合生命生存的溫度。黑潮年平均水溫約攝氏24至26度,冬季約為18至24度,夏季可達22至30度。黑潮也較鄰近的黃海高7至10度,冬季更可高出20度。


北太平洋環流系統-親潮
堪察加半島
東亞島弧
2、親潮:又稱為千島群島洋流,是一股亞極地的冷洋流,自北極海逆時鐘方向向南經由白令海流往西北太平洋,在日本東部海域與黑潮會合形成北太平洋洋流。親潮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氣候產生極大的影響,這點在俄國沿太平洋地區的堪察加半島與楚科奇半島的林木線可以觀察到,這兩個地區的林線比內陸的西伯利亞地區還要低緯度十度左右,這是因為寒冷的洋流將其經過地區的氣溫降低到樹木無法生長的程度。  親潮豐富的養分使得其經過的水域成為富裕的漁場。 在冰河時期時,降低的海平面造成了白令海峽陸橋,這使得冰河時期的親潮無法到達它今日所能到達的緯度,日本的東北地方與北海道雖然處在東亞地區唯一有足夠降雪量以產生冰河,但是並未像歐洲與北美洲在冰河時期時被冰河大面積的覆蓋,反而只有在高海拔地區才有些許的冰。而這點則解釋了為什麼東亞地區保留了96%上新世的植物,而歐洲卻只有27%


3、北太平洋洋流(North Pacific Current ):或稱北太平洋漂流,是一股位於太平洋約北緯35~40度左右的洋流,為北太平洋近極環流的一部份。由沿著日本東部海岸北向的黑潮與來自北極南向的親潮會合而成。最後在美國與加拿大交界處分為北向的阿拉斯加暖流南向的加利福尼亞涼流


洋流
4、加利福尼亞洋流:它是北太平洋環流的一部分(西風帶作用下的西風漂流向東流動,遇大陸後,向兩側的高緯低緯分流,形成補償流,向低緯流的洋流有:北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亞洋流、南太平洋的秘魯洋流),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南部海岸開始,沿著北美洲的西海岸往南行進,最後在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州外海匯入赤道洋流。 這一股寒冷的洋流使得海岸附近的水溫比同緯度美國東岸的陸地溫度較低,而大量的湧昇流更將較冷的中層海水帶至海面,這使得原本已經較冷的美國西海岸更加涼快,這造成了加利福尼亞州海岸邊常見的霧氣。由於湧昇流的關係,這股寒流非常的富含養分,所以得以支持大量的鯨魚、海鳥以及魚類等海洋動物,這使得這片海域成為良好的漁場,亦造成加州沿海地區特有的地中海型氣候(副熱帶夏乾氣候,因為沿岸有寒流經過,受到海陸風的影響,夏季涼爽,少日照而多霧)。 在聖嬰現象發生的時候加利福尼亞洋流的正常流向被打亂,造成了浮游生物的大量減少,使得食物鏈受到影響,造成漁獲的減少以及海洋生物生存的困難。

5、赤道暖流信風帶作用下的信風漂流(南、北赤道暖流)南北緯10度~20度之間由東向西流動,遇大陸後,一部分海水因信風切應力南北向速度份量不均與補償作用而折返,便形成了自西向東的赤道逆流和赤道潛流;另一部分信風漂流向高緯的南北分流,在北太平洋形成黑潮、在南太平洋形成東澳大利亞洋流、在南大西洋形成巴西洋流、在北大西洋形成北大西洋灣流、在南印度洋形成莫桑比克洋流

西風帶作用下的西風漂流向東流動(例黑潮北上遇到親潮後的北太平洋洋流),遇大陸後,向兩側的高緯低緯分流,形成補償流,向低緯流的洋流有:北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亞洋流、南太平洋的秘魯洋流、北大西洋的加那利洋流、南大西洋的本格拉洋流、南印度洋的西澳大利亞洋流

7、南赤道洋流(South Equatorial Current):或稱為南赤道暖流,為一個顯著的大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洋流,在赤道至南緯20度間由東向西流。南赤道洋流在大西洋及太平洋向北伸延至北緯5度(我註:赤道北移5度後?)此環流在熱帶及赤道地區由信風由東向西推動在南緯30度由西風帶推動

8、東澳洋流(East Australian Current):是一股沿著澳洲東岸北邊流向南邊的洋流,夾帶溫暖的海水,是澳洲沿岸最大洋流。東澳洋流會在澳洲和紐西蘭之間的塔斯曼海(Tasman sea)形成漩渦(與北半球黑潮與親潮交會同),並將熱帶海洋生物帶往澳洲東南岸亞熱帶的區域。

9、秘魯寒流:舊稱洪堡寒流,南太平洋東部寒流,是一個低鹽度的洋流,沿南美洲西岸從智利南端伸延至秘魯北部,於南緯10°以北偏向西行,這就是聖嬰現象的形成。秘魯寒流大海洋生態系是一個重要的上升流系統,支持大量海洋生物,全世界每年漁業捕撈量的18%-20%來自該生態系。秘魯寒流是導致智利北部、秘魯沿海地區和厄瓜多爾南部乾旱的重要原因:向岸風被寒流冷卻,不能造成降水。

10、聖嬰-南方振盪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簡稱ENSO):上面那種正常的環流現象叫「反聖嬰」(La Niña),因為這才是正常的氣候,所以不會特別去命名,直到「聖嬰現象」(El Niño)被命名後,才把這種正常環流改稱為「反聖嬰」。

東太平洋漁民(南美洲西部)很早便發現每隔數年,該地的海水就會異常升溫。海水變暖的範圍主要為太平洋東部與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其出現頻率並不規則,平均約每4年發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現象持續期少於五個月,會稱為聖嬰情況(condition);如果持續期是五個月或以上,便會稱為聖嬰事件(episode)。

南方振盪為聖嬰現象在大氣的對應關係,所謂的「振盪」(oscillation)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處之氣壓變化,它的強度由所謂的「南方振盪指數」(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評估之,也就是選定大溪地與澳洲達爾文兩地作為東、西太平洋的代表地,指數指出了兩地之氣壓差距。當聖嬰現象時其值為負,意指大溪地(東)氣壓低於達爾文(西)。

ENSO形成的原因,在正常狀況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北信風,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南信風。信風帶動海水自東向西流動,分別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從赤道東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層上升湧流補充,從而使這一地區下層冷水上翻,水溫低於四周,形成東西部海溫差。 但當南方振盪時,表示西太平洋因為某些原因氣溫升高,南北走的洋流到了西風漂流帶溫度仍高,而影響了極地融冰,甚至向西到了太平洋東岸往南北走時,水溫仍高於平時,此時東北東南信風就會轉弱,因為太平洋東西岸的氣壓改變了。西岸因極地融冰的冷水往南走,海水溫度驟降,氣壓較高,而東岸正相反,海水溫度比往常高,故氣壓低,甚至原來的東北東南信風全轉為信風帶吹西風。此時太平洋東岸地區的冷水上翻就減少或停止,冷水魚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鳥因找不到食物而紛紛離去,漁場頓時失去生機,使沿岸國家遭到巨大損失。

ENSO形成的前兆包括:
  • 印度洋、印尼與澳洲氣壓上升
  • 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東面的海面氣壓下降
  • 太平洋的信風減弱或往東面吹
  • 秘魯附近的暖空氣上升,令當地沙漠下雨
  •  暖空氣由太平洋西岸擴散至印度洋與太平洋東面。同時它令東面較乾燥和有乾旱的地方降雨。
11、大氣環流:大氣環流 是指地球表面上大規模的空氣流動,與較小規模的海洋環流一起重新分配熱量和水汽的途徑。

大規模的大氣環流即使年年有所不同,其基本結構頗能維持不變。然而,個別天氣系統,如中緯度低壓區、熱帶對流環流等,是在「隨機」情況下產生的,而且氣象通常只能在發生前一段短時間內被預測。這段時間理論上可以長達一個月,而現在實際上只有十天左右。這些系統總生成的結果「氣候」還算是穩定。
  • 低緯度環流:用以解釋貿易風(信風)的形成。這是一個封閉的環流,由溫暖潮濕空氣從赤道低壓地區上升開始,升至對流層頂,向極地方向邁進。直到南北緯30度左右,這些空氣在高壓地區下沉(我註:碰到西風帶了)。部分空氣返回地面後於地面向赤道返回,形成信風,完成低緯度環流。(東北東南信風)
  • 極地環流:相比赤道的空氣,這裡的空氣比較寒冷乾燥,但仍然有足夠熱力和水分進行對流,完成熱循環。本環流的活動範圍限於對流層內,最高也只到對流層頂(8公里)。當空氣到達極地範圍,它的溫度已經大大降低,在這高壓乾燥寒冷的地區下沉,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西偏轉,形成極地東風。極地環流如散熱器般,平衡低緯度環流地區的熱盈餘,使整個地球熱量收支平衡。
  • 中緯度環流:西風帶是位於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大致在南北緯30至60度之間)的行星風帶。從副熱帶高壓流向副極地低壓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轉成西風(北半球為西南風,南半球為西北風),因此西風是在西風帶的盛行風。西風帶的風勢一般比較強勁,海面風浪較大,夾帶赤道的充沛的水氣吹向大陸西岸,使得迎風坡地帶溫和多雨。南半球由於陸地的阻擋較少,西風帶的風勢比北半球更加強烈,降雨也較多。
幾百年前,歐洲的海上貿易船隻經常順著信風到達美洲,回程時,則順著西風帶返回歐洲。

我註:必需這樣瞭解所有的大氣及洋流環流狀況,才能完全理解聖嬰與反聖嬰現象如何運作。 說真的,無論如何,這種現像都會隔一段時間發生。人類因為工業化產生的溫室現象是小氣候影響力,是會加大地球氣候的振幅,但說到改變其規律運行是有些誇大其詞。 但你問我,經過數百年的小氣候改變,會不會改變大規模的氣候規律呢? 很難說,我們仍得考慮天文學那方面的問題,人類是無法抗過宇宙更大的規律的。但仍是老話一句,在各種規律循環間,會不會讓人類有空間製造問題呢? 答案是用時間軸來看,人類與宇宙大自然生命比較起來,仍是渺小的,就看我們要用那一種生命循環來看了。
地球自轉與風向關係
大溪地島
大氣環流
澳洲達爾文








六、表基因體學(epigenomics):

1776年(清乾隆41年)法國著名生物學家「Comte de Buffon」主張物種的演化主要是「環境因素影響」所致;1809年(清嘉慶全國大禁教),法國著名生物學家「Lamarck」將「Comte de Buffon」的論點發揚光大說,相關連的物種都是源自於同一個祖先,當他們移居到新環境後演化便會發生1865世紀晚期的奧地利神父兼植物學家孟德爾(Gregor Mendel;1822 ~ 1884)的遺傳學和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 ~1882)的「天演論」(1859)結合,認為優越的基因來自雙親的遺傳和偶發的DNA突變,這二個過程都是不可逆且永久的長期的基因組改變。   但後代的「表基因體學」家認為新的性狀可以在短期內發生,生物因此得以暫時且快速地在短短幾個世代後,就藉由改變特徵來適應環境的變化。

預防醫學專家「Lars Olov Bygren」的研究顯示,如果某人在童年時期經歷了環境的變化,他們的子孫也會受到影響。很明顯的,後代承襲了祖先對環境的反應。基因變異應該是一種永久性的變化,但這裡要舉的例子,發生在瑞典北部一個名叫的「Overkalix」的小村。此地過去的紀錄顯示,因為天氣酷寒總會出現糧荒饑饉時期,但很奇怪的是,災荒期過後的居民壽命都比較長。 但這些居民本身一生當中並未遭遇到食物短缺的狀況,倒是他們的祖父母在幼年時都經歷過饑荒。這件事說明,「Overkalix」的村居民並非一直長壽,而是只有在祖父母輩遭逢饑荒時,子孫這一代才明顯較長壽。

我註:我想到了一件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就是宋美齡(1897 ~ 2003)那一代的人為何如此長壽? 如果追查歷史文獻,會發現她的祖父母輩是在全球聖嬰現象嚴重的1742年代後出生的,中國的黃淮水災(1742)、法國大革命(1789 ~1791)、美國獨立戰爭(1775 ~ 1783)都在這一段時間發生。

「表基因組學」它是一門研究「環境」如何影響我們的基因組的科學。用電腦來比喻的話,基因組等於「硬體」;而表基因組(epigenomics)就是「軟體」。軟體位於基因組之上,並且調控著基因的表現。

我們的細胞需要基因下達指令,指示它們變成那一種細胞。DNA的雙螺旋結構中,包覆著一種稱為組蛋白(histones)巨型蛋白質,而表基因組(epigenomics)可以透過酵素來增加或移除DNA 或組蛋白中的甲基(Methy1 group,一種化學標記),藉比控制基因群。當DNA或組蛋白受到標記(甲基化),它們的結構就會產生變化。甲基化會阻礙DNA的讀取機制,因為它會使DNA的螺旋結構更緊密的包住組蛋白,這樣一來,細胞的基因讀取機制就會受到阻礙。 如果科學家能繪出每一種細胞的甲基化過程與型態,那麼這項成就將不亞於人類基因組的定序

2000年6月「人類基因組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及「Celera Gemonics」基因公司召開聯合記者會,宣佈完了「人類基因組草圖的測序」工作。  繪測表基因體的技術充份利用了現有的DNA定序技術。先辨讀出DNA的四個基本元素「A/C/G/T」,並記錄下它們在基因體中的排列順序。透過表基因體定序,DNA會先被正常的讀取,DNA甲基化過程中,胞嘧啶(DNA中的C元素)會受到表基因標定,接著在高溫下加入「亞硫酸氫鈉」,高溫的「亞硫酸氫鈉」處理過程可以把這些甲基化的C元素轉變成第五種元素「U」(Uracil,尿嘧啶)。當DNA重新被讀取定序之後,被「U」(Uracil,尿嘧啶)取代的C元素位置會被發現,表基因標定的確切元素位置也可以被記錄下來。

「23andMe」等公司在提供的個人化因體定序服務,只收費數百美金;而目前每一份表基因體定序圖譜只需12天,收費約1萬美元。

目前專家皆認為「DNA的突變」是造成遺傳疾病的主因,但無法解釋一些特例,例如當基因體甲基化的位置出現錯誤時,原本該被啟動的基因,可能因此而關閉,這種基因「去活化現象」常常出現在癌症細胞上,細胞中原本用來防止自己過度增生的「腫瘤抑制基因」被關閉,癌症就發生了。 所以說「惡性的基因突變」和「異常的表基因標定」都可能產生不好的結果,所以未來的個人化醫療,將不再只針對基因進行解碼,同時會解譯你的表基因體,基因突變修復困難,但甲基化的基因改變是較容易作到的

表基因抗癌療法,就是利用酵素去除基因體上的甲基標定,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目前這些藥物不夠專一,因為它們也會同時去改變正常基因上的甲基,並造成副作用。 因此接下來的重心要擺在,研發出能針對某些基因上時定位置的「標靶藥物」,如此才能精確去的去除表基因的影響。
epigenetics
epigenetics_twins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