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神譜 Part-2
寫「
阿茲時克眾神譜」
Part-2時,就開始碰到很多舉証的問題,所以才必需一路寫到
溼婆神(Shiva)的「
Lingam」和伊斯蘭教的「
天房」(Kaaba)及其東南角的「
黑隕石」
(Black stone)。
「
阿茲時克眾神譜」
Part-2中最重要的一個神是煙神「
Tezcatlipoca」,祂是「
cuicuilco」的主神,而
中美洲第一個施行
把頭顱拉為長形(
Artificial cranial deformation)的城邦就是「
cuicuilco」。
所以接下來還必需回到古埃及再談「
Isis 與 Osiris」的神話傳說(
Myth of Isis and Osiris)及
Hyksos人入侵埃及後導致的埃及第十八王朝「
阿肯那頓王」(Akhenaten;
?~BC1351~BC1334)的一神教「
Aten」(太陽神)信仰,及後來延續發展出的歷史謎案出
埃及記(
Exodus)。
一個
把頭顱拉為長形(
Artificial cranial deformation)奇風異俗可以讓你追到
美索不達米亞(Mesototamia)「
Ubaid時期」(
BC6500~BC3800),然後一路追到春秋五霸之一的
宋襄公(
?~BC650~BC637)頭上,然後就連到了
成湯殷商時期(
BC1600~BC1046),接著再溯源回到
埃蘭文明(Elam;
BC2700~BC539)時重要城邦之一的「
Anshan」,讓故事回到
變形頭顱(
Artificial cranial deformation)的原點。
故事很長很雜,不是每一位讀者都有耐心或者興趣讀完全部,如果你只是喜歡其中某一段論証,那就請你用「
內文搜尋」(
context search) 關鍵字的方式(例如
女媧、
老天爺這類字句等),找到那一段閱讀即可。而我在每一段論述結述的後面都會用一個「
分隔花紋」隔開,讓讀者知道在此結束不用再往下讀了。
我的論証是連續的博徵旁引,所以拜託各位看官不要片斷
copy到自己的文章中,這樣會把事實真相搞混,
變成一場大笑話。如果你想用,就請你看完全篇甚至整個「
眾神譜」再
copy比較好。這就是為什麼一個
阿茲特克史,我寫一年也寫不完的原因,因為要參考的史料圖片太多,需要很多時間整理分析重組才能把片片段段的史實拼出輪廓來給大家看。
我不是說故事的高手,但我努力把這種很無味的考古歷史學資料寫的生動有趣些,讓大家明白
人類文明從來不因
地理位置遙遠相隔而孤絕,而我們的
老祖宗也比想像中更聰明有趣。
有沒有
外星人我不知道,至少我不確定。但有一件事我很確定,就是
BC2700~BC2100;
BC1600~BC1100;
BC800~BC500這三階段的
老祖宗本身具有的
科技能力可能高過現在
21世紀的我們。人類從
17世紀開始發展的文明,在
19~20世紀初期研發出來的高科技很可能是從
修道院或者
各種宗教神殿中保存的文書檔案裏找到的老祖宗智慧結晶,而非
羅斯威爾外星人(Roswell UFO incident)傳授的。
李斯(
BC280~BC208)這個楚人建議
秦始皇「
焚書」(
BC213年):「史書只保留秦國的史書,其他國家的史書都焚燬;《詩》、《書》及諸子百家之書只有博士官可以保留,民間的都限期交出燒燬;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民間可以保留;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為什麼?他
李斯及秦始皇(
BC259~BC210)怕什麼?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
羅馬凱撒大帝(
Julius Caesar;
BC100~BC44)身上,他命人燒毀
亞歷山大圖書館(Library of Alexandria;
BC283~BC48),為什麼?他
凱撒大帝又怕什麼?
不管上述這三人怕什麼?東西方同時把上古文明一次銷毀殆盡是事實,剩下來的斷簡殘篇只保留在古老的聖殿中直到
17世紀,人類重新找回文明為止。
下面就是「
阿茲時克眾神譜」
Part-2 的主文,讀者或者看官慢慢的看,如果怕一次讀不完,現在的瀏覽器都能讓你離線保存有空再讀,你可以一次讀一段,有空時再讀第二段........。
五、
Tezcatlipoca:(煙神)
 |
Tezcatlipoca(煙神) |
祂是一個中美洲的原神,代表相當抽象的概念如
夜空、夜風、
颶風、
北方、大地、
黑曜石(obsidian)、
敵意、
不合諧、
神權王權、
卜筮、
誘惑、
美洲虎(jaguars)、
巫術、
美、
戰爭及
爭執等屬於薩滿巫師口中所言的
大自然神力。
Tezcatlipoca在「
Nahuatl」語中有會冒煙的鏡子(
Smoking Mirror)之意,且將其與
黑曜石(obsidian)扯上關係,因為
黑曜石(obsidian)是中美洲文明製作
薩滿儀式用鏡子的主要材料。
 |
obsidian(黑曜石) |
黑曜石(Obsidian)的成因是火山熔岩迅速的冷卻凝結而成,是一種天然的
玻璃,通常都在
熔岩流外圍被發現,在中美洲主要產地為
墨西哥和瓜地馬拉;在美國西南部為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黑曜石(obsidian)石體結晶大部分呈
深綠至
黑色,少部分出現
紅色和
黃色這種例外。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
Tezcatlipoca要在臉上畫上
黑黃二條線的原因?也可以說明祂為何主
黑暗及夜空、北方、颶風與戰爭,因為這些火山都位於
北邊及火山爆發後一定有
颶風及戰爭瘟疫產生。
 |
亞歷桑那_新墨西哥_墨西哥_瓜地馬拉 |
老實說,這種
黑曜石(Obsidian)或者
黑石頭(Black stone)崇拜雖然奇怪,但並不少見。只要提二個宗教二樣東西,大家就又都
哦~起來了。 是那二個宗教及那二樣東西呢?第一個是印度教代表
溼婆神(Shiva)的「
Lingam」;第二個是伊斯蘭教「
天房」(Kaaba)東南角的「
黑隕石」
(Black stone)。
 |
Shiva(溼婆神) |
 |
Lingam |
「
Lingam」一般說法是指男性的生殖器,但查找
往世書(Puranas)關於「
Lingam」的說法,指的是衝天的
火柱(The beginning-less and endless cosmic pillar (Stambha) of fire)。這會讓我們想到什麼?
火山爆發的狀況不是嗎?
溼婆神(Shiva)本身即具有
破壞毀滅重生之意,是職司
風暴、
打獵、
死亡和
自然界之神,但同時也是
醫卜治療之神。
印度神話傳說中,
溼婆神(Shiva)的原型是
梨俱吠陀時期(Rigvedic deities;
BC1700~BC1100)的暴風雨神「
Rudra」(意為咆哮者或大佈畏者),直到
後吠陀時期(the post-Vedic period;
BC500~BC150),二者才混為一談,最終於
孔雀王朝時期(Maurya Empire;
BC323~BC185)由
溼婆神(Shiva)正式取代「
Rudra」的地位。同時期二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也發生巴比倫風暴神「
Marduk」取代原蘇美暴風雨神「
Enlil」的事,二地發生同樣的神祇代換的事,只有一個解釋,就是氣候變異帶來的民族大遷移,勝者為王。
 |
Rudra(吠陀暴風雨神) |
 |
IndiaMauryaEmpire((孔雀王朝BC323~BC185) |
上述的取代有何意義嗎?有!從
暴風雨的氣候變異變成
火山爆發造成的氣候變異。我們從印度這段神祇置換的過程中,可以猜出
BC1600~BC1100年在地中海發生的氣候變異與
颶風暴風雷雨有關,但到了
BC500~BC150這最時期的氣候變異,似乎與
火山大量爆發有關,至少此時期中美洲煙神「
Tezcatlipoca」的崛起也間接証明了其事的發生。
而「
天房」(Kaaba)東南角的「
黑隕石」
(Black stone)的來源更奇怪,就只是
穆聖(Islamic prophet Muhammad;
570~632)當年清除偶像後唯一保留下來的東西。傳說「
黑隕石」
(Black stone)從天堂掉落,預示
亞當與夏娃(Adam and Eve)於該地建立神壇供奉「
黑隕石」。而這塊天堂掉落的「
黑隕石」卻於
大洪水(Noah's Flood)發生時,被
諾亞( Noah)遺忘丟失,直到大天使
加百列( Jibrail =Gabriel)告知
易卜拉欣( Ibrahim=Abraham in Islam)神壇遺址,由他找出「
黑隕石」
(Black stone)且命令兒子
以實瑪利( Ismael)重建一座新的神廟,將它嵌入其中,命名為「
天房」(Kaaba)。
公元605年「
天房」(Kaaba)重修時,
穆聖(Islamic prophet Muhammad只是將其取出重新擺放再嵌入而已。
 |
Kaaba(天房) |
 |
Kaaba內部格局 |
 |
Kaaba外部結構 |
「
天房」(Kaaba)和「
黑隕石」
(Black stone)最早出現在阿拉伯半島的時間點是
前伊斯蘭時期(in pre-Islamic pagan times;
BC 9th century~AD630s),主要地點在阿拉伯半島北邊的「
Kingdom of Qedar 」(
BC 8th century ~ ?最繁盛期為BC 6th century~BC 4th century)、
kingdom of Edom(
BC1000~?)、
Nabataean kingdom(
BC 8th century ~ AD106)及
Palmyrene Empire (
260~273)。所以說
天房」(Kaaba)和「
黑隕石」
(Black stone)信仰早在伊斯蘭教出現前就出現了,所以它們所代表的原始意義是什麼呢?
 |
kingdom of Edom(BC1000~) |
 |
Palmyrene Empire (260~273) |
 |
Nabataean kingdomand Petra |
所以咯,我們得問在
前伊斯蘭時期(in pre-Islamic pagan times;
BC 9th century~AD630s),「
天房」(Kaaba)和「
黑隕石」
(Black stone)倒底作什麼用的?其實一點都不難解,「
天房」(Kaaba)其實就是
諾亞方舟(Noah's Ark),而整個造型與
第一聖殿(Solomon's Temple;
BC960~BC586)的樣子神似。如果再考慮到
穆聖(Muhammad)所屬部落「
Banu Qais」分佈地區「
Hejaz」與信奉東正教的
拜占廷帝國(Byzantine Empire;
395~1453)的長遠關係,就明白「
天房」(Kaaba)出現在「
Hejaz」區的聖城
麥加(Mecca)一點也不稀奇。而
穆聖(Muhammad)的第一任妻子「
Khadija」(
555~620)所屬的「
Quraysh」部族掌控著上述
黎凡特地區(Levant)到「
Hejaz」區的主要貿易路徑,也是聖城
麥加(Mecca)及「
天房」(Kaaba)的主要支助者,擁有龐大勢力。有一說「
Khadija」其實是猶太後裔,所以在
穆聖(Muhammad)第一次得到大天使
加百列(Jibrail)的啟示時(
610年),就支持他轉為
一神教(God is One)。
 |
Kaaba的諾亞方舟想像圖 |
 |
Noah's Ark(想像設計) |
 |
Solomons Temple(BC960~BC586) |
 |
Hejaz地區 |
為什麼要提「
天房」(Kaaba)?因為據說它曾經在其中供奉了360位
前伊斯蘭時期(in pre-Islamic pagan times;
BC 9th century~AD630s)的阿拉伯諸神(
360 idols),一天祭祀一位。這會讓我們想到什麼?對了!
奇琴伊查(Chichen Itza;
600~1250)的羽蛇神廟(Temple of Kukulkan= El Castillo=Temple of Feathered Serpent)每面有一個90級的階梯,四面共360階;而每一面左右二邊算起來有18層大階梯(Talud-tablero),馬雅曆一年共20個月,18*20=360。在前面我們談論「
Toltec」文明時就提過
奇琴伊查(Chichen Itza),因為後者顯然受到前者相當大的影響,而且羽蛇神率人到
奇琴伊查(Chichen Itza)成為統治者的說法普遍流傳中美洲各地。
 |
Temple of Feathered Serpent(El Castillo) |
啊倒底提「
天房」(Kaaba)幹麻啦?看官還記得阿茲特克帝國三聯盟中的「
Texcoco」城主「
Nezahualcoyotl」(
1402~1472)嗎?他的
後裔子孫及
自傳作者都宣稱他建了一座
空無神位的神殿,以彰顯他的信仰「
全能及無所不在的主」(Unknowable Lord of Everywhere),而且他不准任何
血祭犧牲在這座神殿舉行,即使是
動物都不行。請問這座神殿像不像「
天房」(Kaaba)?
 |
Nezahualcoyotl(1402~1472) |
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
天房」(Kaaba)在
公元630年穆聖(Muhammad)下令移除其中所有神像(
idols)前,其奉祀最重要的主神是「
Hubal」,一個右手斷裂被代以
金手臂主司
卜筮解疑惑之神,像不像右腳被鱷魚神「
Cipactli」吃掉以
黑曜石作成的圓鏡替代且職司中也有卜筮這項功能的煙神「
Tezcatlipoca」的呢?
至於「
黑隕石」
(Black stone)又是怎麼回事?跟煙神「
Tezcatlipoca」何關呢?上面都說了不是嗎?傳說「
黑隕石」
(Black stone)是從天堂掉落的石塊,所以通說它就是
隕石(stony meteorite)。只是天上掉下來的石頭一定是隕石碼?這可難說的很,火山爆炸也可能把石頭或熔岩噴到很遠的地方再掉下來不是嗎?為什麼這樣講?因為這塊「
黑隕石」
(Black stone)曾於
公元930年時被
什葉派(shia)中信奉「
Ismailism」而散佈在阿拉伯半島東部區域的「
Qarmatians」人偷走,目的是想把朝聖人潮從「
Mecca」移轉到「
Hajar」(今巴林)。正因為這段歷史,而留下了有關於這塊「
黑隕石」
(Black stone)能在水面上漂浮的紀錄,如果這段紀錄屬實(因為現在沒有人可以用科學方法去測試這塊黑隕石倒底是什麼材質?)的話,那麼這塊「
黑隕石」
(Black stone)就不是
瑪瑙(agate)、
玄武岩熔岩(basalt lava)或者
隕石(stony meteorite),而比較可能是
玻璃或
浮石(Pumice;一種多孔的火山碎屑岩)。
 |
瑪瑙(agate) |
 |
隕石(stony meteorite) |
 |
basalt lava(玄武岩熔岩) |
 |
Volcanic Pumice Stone(火山浮石) |
所以說「
黑隕石」
(Black stone)有可能是
火山浮石或者材質較輕多孔的
basalt lava(玄武岩熔岩)嗎?我可沒有一定的答案,但我可以給看官二張圖對照看一下,讓大家心中猜想看看,那乙種可能性比較高?第一張是
全球火山分佈圖;第二張是
全球隕石坑圖。
 |
woldwide volcanos |
 |
worldwide craters_maps |
還有另外二件關於這塊「
黑隕石」
(Black stone)記錄也值得一提,
第一件是所有的穆斯林都說相信這塊「
黑隕石」
(Black stone)原始形狀顏色是
純白而發亮的方塊 (A cubic with pure and dazzling white color);
第二件也是一件史實,就是
公元683年,
麥加(mecca)被伍麥葉哈里發(
Umayyad Caliphate;
661~750)圍城時,一塊彈射的石頭居然輕易的就把「
黑隕石」
(Black stone)擊碎成小塊。
啊什麼意思啦?啊你看官不會查一下
隕石(stony meteorite)與
火山浮石(Pumice)跟
普通岩石的比重嗎? 不要什麼答案都別人給可以嗎?動一下腦筋不會死,而且老了後比較不會得老人癡呆症,當然也不要太靈活像 D或 L這種仟年「
黑山老妖」似的老頭子討人厭。
最後關於這塊「
黑隕石」
(Black stone)為何會出現在「
天房」(Kaaba)甚至嵌入「
天房」(Kaaba)的說法是,遊牧民族有用石塊作為
標記(Mark)的習慣,而「
天房」(Kaaba)的旁邊有一個地下湧泉「
Zamzam Well」(目前在天房東邊
20公尺處),相傳自
亞伯拉罕(Abraham=Ibrāhīm)時代即存在(依聖經的說法時間落在
BC2000年左右)。也就是說此地原為
綠洲或者遊牧行商民族
暫止休息補充水源之地,為了讓大家容易找到,就找了一塊大石頭放在
井水或者
泉水旁邊作為標記是一種常識,而天房是後來加蓋在「
Zamzam Well」上作為遮蔽或者免於污染之用,只是後來「
天房」(Kaaba)也用來作為各行商各民族部落祈禱祈福的場所,才會有
360尊神被擺放於一處輪流祭祀這種奇怪現象出現。
 |
Zamzam Well |
也就是到了
前伊斯蘭時期(in pre-Islamic pagan times;
BC 9th century~AD630s)時期,這裏的「
天房」(Kaaba)功能已凌駕「
Zamzam Well」聖泉的重要性,所以整建時才被移到
20公尺外,變成獨立的神殿。當然本來植立在「
Zamzam Well」之處的「
黑隕石」
(Black stone)就被嵌到
東南角,夾在聖泉「
Zamzam Well」與「
天房」(Kaaba)之間作為二地的標記,否則很難解釋為何「
黑隕石」
(Black stone)不放入「
天房」(Kaaba)中不是嗎?
啊既然是
標記(Mark)為何那麼多人要去摸它,把它摸到
烏漆抹黑呢?啊為何
穆聖(Muhammad)移走了「
天房」(Kaaba)中
360尊神(idols),卻獨留下「
黑隕石」
(Black stone)呢?
大家都知道
穆聖(Muhammad)第一次婚姻中誕生的二子不是早夭就是童年即逝。而他於元配「
Khadija」(
555~620)死後,陸續取了
12位妻子,但最終只生了一個兒子,卻只活了
16~18個月左右於
公元631年病逝,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到
穆聖(Muhammad)渴望有子傳承的心願,所以當時有「
Lingam」象徵的「
黑隕石」
(Black stone)就這樣被保留了下來。
啊當標記用的「
黑隕石」
(Black stone)為何變成了象徵
性能力或者
生殖力的「
黑隕石」
(Black stone)」呢?不是說了嗎?當時的
麥加(Mecca)是一個
東亞到西亞、
北亞到南亞貿易商雲集的地方嗎?所以當然也會出現
印度行商,而印度貿易商把「
Lingam」的信仰帶來有啥稀奇呢?「
Lingam」的信仰原本指的是「
宇宙之柱」或者「
火山之柱」(the cosmic pillar of fire),原始的造型「
Lingam」本來代表的就是
衝天的火山灰柱;而在下面的基座「
Yoni」說大白話就是一個
火山口或者
火口湖,而旁邊那個狹道出口是坍塌的邊坡,如果不太了解,那就看
聖海倫火山(Mount St. Helens)爆發後
北坡坍陷後的樣貌就明白了。
 |
Mount St. Helens 爆發時 |
 |
Mount St. Helens 坍掉的北坡 |
不管「
黑隕石」
(Black stone)最初用的是
隕石(stony meteorite)或者是火山
浮石(Pumice),對於來自印度的商旅來說也沒有多大差別。因為
火山石也好,
隕石也好,通常都帶有
磁性或者本身具有某些會揮發的
氣体,多少能治療一些
疾病或者有
殺菌的功用,所以摸摸又何妨?所以這個人摸,那個人也來摸,就把這塊原本可能是純白色的「
黑隕石」
(Black stone)摸到通体黑亮了。
 |
Black Stone(黑隕石) |
 |
Black Stone(黑隕石) |
至於「
Lingam」的信仰被轉植為
性及生殖力信仰的時間,推算起來大約在
BC2世紀時,與
麥加逐漸成為商業宗教中心的時間一致,所以可以理解為何
穆聖(Muhammad)移除了
360尊神後卻獨留「
黑隕石」
(Black stone)的原因,也可以解釋為何後面的哈里發都對「
黑隕石」
(Black stone)不太敬重說毀就毀,說砸就砸的理由。
好了,到此為止,再談下去就不是談煙神「
Tezcatlipoca」了。我談「
Lingam」及「
黑隕石」
(Black stone)信仰是為了佐證中美洲文明中非常重要的
黑曜石(obsidian)買賣及煙神「
Tezcatlipoca」的出現等,都不是憑空而來,與「
Olmec」文明(
BC1200~BC400)有重要的關聯,也就是與
地中海及
西亞文明有重要關係。
只要提到火山熔岩就一定得提到一個考古遺蹟「
cuicuilco」(Place where songs and dances are made)及其附近的「
xitle volcano」。「
cuicuilco」位於「
Texcoco」湖南岸,它約於
BC1800左右形成聚落,於
AD200年左右被附近噴發的
火山熔岩淹沒,其最繁盛時期約在
BC750~AD150年之間,是
墨西哥谷地(the Valley of Mexico)最古老的城邦聚落及宗教中心,與當時位於墨西哥灣沿岸的
Olmec文明低地中心(heart of lowland ),特別是「
La Venta;
BC900~BC400)、「
Tres Zapotes;
BC300~AD250」互有來往。
 |
cuicuilco |
 |
Cuicuilco的位置 |
 |
Olmec_Heartland_Overview(Tuxtlas山腳下) |
「
cuicuilco」因附近的「
xitle volcano」爆發而淹沒(
AD245~AD315之間,由
放射性碳定年推算),政教中心轉到「
Teotihuacan;
BC100~250~7th/8th centuries」,這也與「
Teotihuacan」的
全盛期落在
AD250年~AD450之間的考古推算時間穩合,表示「
Teotihuacan」的確是接替「
cuicuilco」的地位崛起的新政教中心。
 |
中美洲文明眾城邦 |
 |
Cuicuilco鳥瞰圖 |
現今留存的「
cuicuilco pyramid」遺蹟(建於
BC800~BC600)為
圓錐形金字塔,與中美洲文明普遍流行的
方形金字塔極為不同,推測應與當地的
火山錐形狀有關。因為當地的
火山皆為單峰(
monogenetic volcano)火山,只噴發一次,只有一個
火山口,而且噴發後
熔岩(Lava)大都以
緩慢方式流出蔓延到四周,所以形成
圓錐狀,台灣的
大屯火山群也是這類型火山。
 |
大屯火山群 |
 |
大屯火山群 |
當地人用「
xitle」(
肚臍眼)來稱呼這種
單峰或者
單口火山。中美洲先民因火山沃土而在此聚集時,當然會對火山這種大目然現象產生敬畏之意,所以其
金字塔形狀也就仿
火山錐形式建造,而聚落就以這座
金字塔為中心環繞而建,其間有
廣場(Plazas)及
道路(Avenues)相通連,其外則有大小不等的
埤塘(Pools)環繞彙集來自鄰近山區的水作為農業灌溉之用,這是「
cuicuilco」遺址中相當進步的水利系統之一(包括
灌溉溝渠及運河)。他們甚至在火山邊築
梯田(terraces)來保留水份及建
防禦工事(fortifications)來防衛城邦。
 |
Cuicuilco原始狀態想像圖 |
依據近年考古學家挖崛的結果,認為「
cuicuilco」形成聚落的時間與「
San Lorenzo Tenochtitlán」(
BC1600~BC1200~BC900)差不多時候,但真正成為
大型聚落的時間卻在「
San Lorenzo Tenochtitlán」影響力式微後
BC800~BC600的「
Jaguar Sun」(
美洲虎紀)時期。也就是說「
cuicuilco」的火山文明應該跟來自
克里特島(Crete)的
邁諾安邁錫尼文明(
BC1450~BC1100)有關,當「
San Lorenzo Tenochtitlán」因不斷的洪災堵塞河道,污泥淹埋整個聚落,居民必需四散逃避天災時,「
cuicuilco」就迎來了它生命中最燦爛的
春天及
盛夏(
BC750~AD150)。
在此期間「
cuicuilco」與「
La Venta;
BC900~BC400」之間不斷爭奪誰為區域中心的主導權,山神雨神(
Tlaloc)及太陽神(
Sun)信仰即於此時逐漸成型。不過通說「
cuicuilco」是「
拜都」或者「
禮都」(
Place where songs and dances are made),擁有相當數量的
神廟及祭殿,是
宗教文化中心;而「
La Venta」則是
政治經濟軍事中心。一如
波斯帝國(Achaemenid Empire;
BC550~BC330)的
宗教中心在「
persepolis」;但其事實上的
軍事政治中心在「
susa」是一個意思。
 |
susa(波斯帝國政軍經中心) |
 |
persepolis(波斯帝國宗教中心) |
而大約同時期的中國
周朝(
BC1060~BC770~BC256)也有二都,東都「
洛邑」原本專作
太廟祭祀之用,就是
禮都.;而西都「
鎬京」才是周朝真正的
政經軍中心。所以認真的說來,由
羽蛇神(Quetzalcoatl)這批
統治精英階級控制的「
La Venta」才是實質上的「
Olmec」文明(
指BC900~BC400這段期間)的中心,而非「
cuicuilco」。
 |
Susa-persepolis-鎬京-洛邑 |
BC400年左右,氣候又再度開始轉變,
颶風不斷的襲擊
墨西哥灣沿岸催毀了「
La Venta」,才讓「
cuicuilco」得到機會在
航海紀(Wind Sun) 末期接替「
La Venta」成為該地政教合一的新中心,只可惜「
xitle volcano」火山群的不斷爆發讓這片繁榮景像嘎然而止一如
龐貝城(Pompeii;
AD79)。政教中心於
天火紀(Rain Sun)結束後轉移到了「
Teotihuacan;
BC100~250~7th/8th centuries」。
 |
xitle volcano_cuicuilco(位於Txcoco湖南邊) |
 |
pompeii(龐貝城想像圖) |
 |
pompeii.map |
「
cuicuilco」城邦到了
BC150年左右時,人口估計已達
2萬人,與同時代的「
Teotihuacan」相當。它是一個以
農耕為主輔以
漁獵及
採集的城邦,主食有
玉米、
豆子、
南瓜(squash)、
蕃茄及
野生動物。
「
cuicuilco」是
中美洲第一個施行
把頭顱拉為長形的城邦,這會讓我們想到誰?對了!埃及第18王朝的「
阿肯那頓王」(Akhenaten;
?~BC1351~BC1334),他本身就是
太陽神(Aten)的崇拜者,是史載「
一神教」的最早創立者。如果他死後,
阿蒙神(Amun)的祭師又取回了神權,那
太陽神的信徒何去何從呢?不走又不肯改回
阿蒙神(Amun)信仰的人,下場應該與
基督徒被
羅馬帝國釘上
十字架處死一樣吧?
 |
Akhenaten(阿肯那頓王) |
 |
Amun(阿蒙神) |
 |
Aten(太陽神) |
所以說
猶太人信誓旦旦所言的
出埃及記發生在
公元前16~15世紀的說法不通。 雖然埃及史說
Hyksos人於埃及
第15王朝時期(
BC1650 ~BC1550)才入侵埃及控制整個尼羅河三角洲下埃及王朝,但從他們信奉的主神「
Set /Seth」身上可以追溯到更遠的年代。
 |
Set |
「
Set /Seth」祂是誰?記得「
Isis」與「
Osiris」的故事嗎?祂就是那個殺死「
Osiris」的人,也就是說
Hyksos人遷移到下埃及來住,可能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早,約莫於埃及古王國第六王朝(
BC2345~2181)末期就來到下埃及了,這個時期在美索不達米亞(
Mesopotanmia)也正是「
阿卡德帝國」(Akkadian Empire;
BC2334~BC2193)的末期,兵荒馬亂流民到處逃竄。
 |
阿卡德帝國(BC2334~BC2193) |
埃及第一中間期(1st Intermediate Period;
BC2181~BC2055)時,這些來自
迦南地(Canaan)說閃族語的所謂
亞洲人,趁著上下埃及分裂的機會,紛紛移入
下埃及區(Lower Egypt),此時也正是
八柱神(Ogdoad System)被
九柱神(Ennead)取代的時候。看官讀史時一定要謹記一件事,出現宗教或者諸神轉換時,就表示有大規模的民族入侵及不同種族的改朝換代。
 |
迦南地(Canaan) |
 |
下埃及區(Lower Egypt) |
到了中王國末期
第13王朝(The Thirteenth Dynasty;
BC1803~BC1649)時,這些
Hyksos人甚至乾脆獨立成為
第14王朝(The Fourteenth Dynasty;
BC1805~BC1649)立都「
Avaris」與建都「
Memphis」信奉「
Ptah」(行政官及藝匠)的下埃及古皇室作出區別。
 |
下埃及Avaris_Memphis |
埃及史專家(
egyptologists)確定
第14王朝的統治者是
迦南人(Canaanite )或是源自二河流域西部閃族的後裔(
West Semitic descent),也就是說是
Hyksos人無誤。而接下來的
第15王朝(The Fifteenth Dynasty;
BC1650~BC1550)就直接自立為王,完全取代「
Memphis」的正統下埃及皇室了。同時期一樣是
Hyksos人混雜古埃及王室的
第16王朝(The Sixteenth Dynasty;
BC1650~BC1580)甚至將勢力延伸至上埃及皇室的「
Thebes」地區。
 |
Egypt_1450_BC(Thebes)位置 |
雖然經過立都於上埃及「
Thebes」
第17王朝(The Seventeenth Dynasty;
BC1650 ~BC1550)最後一位法老「
Kamose;
?~BC1555~BC1550)及其弟
第18王朝(The Eighteenth Dynasty;
BC1550~BC1292)第一位法老王「
AhmoseI;
?~BC1539~BC1514」的努力將
Hyksos人建立的王朝全部消滅,再度統一上下埃及。但看官真的認為
Hyksos人從此就離開下埃及地區了嗎?所以
出埃及記怎可能發生在
公元前16~15世紀呢?
我個人認為
出埃及記的事件起源就在第十八王朝的法老王「
Akhenaten;
?~BC1352~BC1334」遷都「
Amarna」(
今開羅南312公里及Luxor北402公里處)創立一神教「
Aten 」(
太陽神)開始,隨著皇室的更替及「
Amun」及「
Aten 」信仰的拉扯慢慢拉開序幕。而真正的
出埃及記應該發生在
第20王朝(The Twentieth Dynasty;
BC1187~BC1064)
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 III;
?~BC1186~BC1155)擊潰「
Sea peoples」(
約BC1178年),將俘擄的海盜重置於迦南地南部「
Southern Canaan」開始,最可能發生的時間點寔在后宮王位爭奪戰(
harem conspiracy;
BC1155)後。這場戰爭比美呂后與戚夫人之戰,唯一的差別是漢高祖劉邦壽終正寢,而
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 III;
?~BC1186~BC1155)不得善終。
 |
Amarna 想像圖 |
 |
Amarna 相對位置圖 |
摩西(Moses)有可能是
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 III)三位皇后(
Tyti、
Iset Ta-Hemdjert及
Tiye)之一所出,但在宮廷鬥爭中出局逃走,同時帶走了「
Amarna」時期留下的一神教「
Aten 」信徒,與「
Sea peoples」競逐
Hyksos人的源生地「
Canaan」的立足權,所有的舊約聖經的故事就是這樣來的。
出埃及記這個故事最令人難解的事,一神教如何來的?不管誰看法老王「
Akhenaten」都覺得他跟第18王朝的前面法老王都不一樣,為什麼要把「
Amun」神信仰轉變為太陽神「
Aten 」的信仰呢?而最怪的是「
Amun」神廟的祭師也不敢多話,任由他胡搞瞎鬧?其實看官只要重新把上面
Hyksos人搬遷到下埃及定居的史實再看一遍,把埃及
古王國第3~6王朝史再讀仔細一些,你就會明白其實
太陽神信仰包括鱷魚神「
Sobek」才是下埃及的主信仰,而不是上埃及的「
Amun」神。
 |
法老王Akhenaten(?~BC1351~BC1334) |
 |
Sobek(鱷魚神) |
上下埃及叫「
Two Lands」,這句話的意思表示古埃及一直存在著二個皇室分別在
上埃及與
下埃及。「
Isis」與「
Osiris」的故事真正想傳達的意思是,在那兵荒馬亂上下埃及分裂
Hyksos人節節進逼下埃及皇室的情況下,代表上埃及的「
Osiris」只是一個死人,一個勉強維持上下埃及仍統一的象徵,完全幫不上代表下埃及皇權「
Isis」的忙。
 |
Osiris |
也許.........就是猜測啦!法老王「
Akhenaten」這個本來不該繼承王位的王子繼承了王位,他有一個
拉長變形的頭顱,表示他與來自西亞的
Hyksos人可能有血緣關係。他想恢復下埃及皇室的主導權,也許這跟他的妻子「
Nefertiti」有關,據傳她有可能是「
Mitanni kingdom;
BC1500~BC1300」的公主?
埃及史專家(egyptologists)不是那麼支持這個說法,但我個人認為可能性達
90%,為什麼?來!大家來看幾幅圖片:
- 第一張是「Nefertiti」的頭像,請問她那一點長的像傳統的埃及女人?
 |
Nefertiti |
- 第二張是 「Nefertiti」的姐妹「Mutbenret」在「Amarna tomb」中的淺雕像,她的穿著打扮跟當時來自西亞今敘利亞迦南地的「Hyksos」婦女差不多(第三張)。
 |
Mutbenret in an Amarna tomb |
 |
EgyptianHarem(Hyksos人傳來的音樂及文化) |
- 第四張是「Mutbenret 」和「Nefertiti」的三個女兒------- Meritaten、 Meketaten和Ankhesenpaaten(Ankhesenamen,Queen of Pharaoh Tutankhamen;第五張),她們基本上的打扮都與「Mutbenret 」一樣,相當的開放,與一般傳統埃及婦女的形像不同。
 |
Mutbenret 和Nefertiti的三個女兒 |
 |
Pharaoh Tutankhamen and Queen Ankhesenamen |
- 第六~七張請看克里特島「Minoan frescoes」(BC1450~BC1100)壁畫中的人物是否自然奔放?這對於近在呎尺下埃及皇室沒有影響嗎?而克里特島文明長期與西亞敘利亞迦南地屬於「腓尼基」( Phoenician )城邦的人有通婚往來關係(宙斯與Europa公主的故事),而「Isis」與「Osiris」的故事中也提到了當時另一個腓尼基大城「Byblos」,所以接下來大家想吧?
 |
Fresco of a Minoan Priest King at Knossos |
 |
minoan women |
接下來我要提「
Ankhesenamen」於圖旦卡門王(
Tutankhamen;
BC1332~BC1323)死後,居然可以違背埃及傳統,想讓一位西臺王子(
Hittite prince)來作她的丈夫,接掌法老王的位置?(
The Hittite Letters中所載;西臺王
Suppiluliuma I;
BC1344~BC1322)這表示什麼?就是「
Ankhesenamen」本身可能就擁有
西臺(Hittite)、
亞述(Assyrian)或者
米坦尼(Mitanni)等王國的血統,因為這幾個王國非常近且常通婚往來,也與埃及王室有通婚關係,所以她才能突破埃及傳統思維想讓一位外國王子繼承法老王的位置。
 |
西臺(Hittite)_亞述(Assyrian)_米坦尼(Mitanni) |
所以現在看官是否比較能理解法老王「
Akhenaten」的想法了吧?不管他受到誰的影響,他就是比較喜歡從埃及
第14~16王朝(
BC1805~BC1550)就流傳下來屬於
Hyksos人的自由浪漫呈現真實生活狀況的風氣。他想恢復過去下埃及皇室專有的
太陽神(Solar Deity)信仰,將神權從「
Amun」神廟祭師手上奪回來,免受制肘。他不是創新教的人,反而是想恢復舊傳統的人。
雖然法老王「
Akhenaten」的時代被後來的王朝抹掉了,但這種上下埃及皇室血統及信仰不同的爭議始終存在,最終才會蘊釀出
出埃及記(exodus)這件歷史謎案,也才有後來猶太一神教的出現。
把一個人的腦袋
拉長變型(Artificial cranial deformation)就是把你的
額葉(Frontal lobe)壓扁拉長,是否會造成
學習、
語言、
視覺、
聽覺、
運動及
決策、
抽象思維及
情緒控制等出問題呢?
 |
把頭顱拉長變形(Artificial cranial deformation) |
 |
把頭顱拉長變形(Artificial cranial deformation) |
 |
額葉(Frontal lobe) |
 |
大腦各功能區 |
 |
大腦皮質功能 |
接下來,我想插一段關於
把頭顱拉長變形(
Artificial cranial deformation)的源起,因為這種風俗跟中國的
纏小腳(Foot binding)一樣的變態,幹麻如此作呢? 查了半天,考古人類學家說,連
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的頭骨也有這種變型的情況(
BC45000)?且一直持續到
新石器時代前期(proto-neolithic;
BC12000~BC10200)的
智人( Homo sapiens)遺骸都發現有這種
把頭顱拉長變形的情形存在,最著名的發現地點即位於今
伊拉克的「
Shanidar Cave」,顯見這是一種綿延很久的風俗習慣。而且這種風俗習慣在西南亞不斷的流傳著,直到今天
美拉尼西亞( Melanesia)的萬納杜共和國(
Vanuatu)
Malakula島上仍有這種
把頭顱壓到誇張平坦的情形;而歐洲在法國「
Toulouse」地區的人則一直到
20世紀初期仍有人自願將
頭顱拉長變形。
 |
頭顱變形區 |
希臘詩人「
Hesiod」(
BC750~BC650)曾說過他在
非洲看過一個擁有
長型頭顱(Long head)的種族,並指稱這些人可能來自
印度?而最早的文字記述則是由有
西方醫學之父頭銜之稱的「
Hippocrates」(
BC460~BC370)所寫下的,他說在
地中海有一個大頭族「
Macrocephali」存在,這個大頭族應該就是「
Hesiod」前面所言將頭顱故意拉長的
非洲部落散居到
地中海沿岸的結果。
其實「
Hippocrates」生存的年代正是希臘雅典的
流金歲月時期(
Fifth-century Athens / Age of Pericles;
BC480~BC404),而此時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即「
Pericles」(
BC495~BC429),他本身就擁有一個超乎尋常尺寸的大頭,被同儕戲稱為
洋蔥頭(Squill-head)。
 |
Pericles(BC495 ~ BC429) |
據說他這種大頭可能源自其母系家族「
Alcmaeonid」。這個古老的希臘家族在神話傳說中來自於「
羅伯奔尼撒半島」( The peloponnese)的「
Argolis」,主要指「
Tiryns」及「
Mycenae」這二個邁錫尼時代所屬的王城,而且是以
獅子作為勇猛的象徵,其祖先即為「
Heracles」(海力克斯),一個屬於「
Heroic Age」(英雄世代;
BC1450~BC1100)的傳說人物。
 |
Mycenae and Tiryns |
 |
Argolis |
 |
Heracles |
談到「
羅伯奔尼撒半島」( The peloponnese)的「
Argolis」就必需提到「
Danaus」這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他是誰?他是「
Aegyptus」這位傳說中
埃及王子的攣生兄弟。他們二兄弟的父母是「
Belus」及「
Achiroe」(泉水女神;河神
Nilus的女兒;泰坦海神
Oceanus及眾河神之母
Tethys的孫女)。
「
Belus」又是誰?這說來話長了,他本身是一位
埃及國王,也是腓尼基大城「
Tyre」統治者「
Agenor」的兄弟。希臘歷史學家「
Herodotus」(
BC484~BC425)的研究推估這二兄弟生存的年代在
BC2000年左右,所以讓大家想到了誰?對!
埃及第一中間期(1st Intermediate Period;
BC2181~BC2055)時,也正是
八柱神(Ogdoad System)被
九柱神(Ennead)取代的時候,更是「
Isis 與 Osiris」神話故事發生的時間點,即「
Hyksos」人開始遷移埃及之始。
 |
Tyre(腓尼基泰爾城)位置 |
「
Belus」的父母是奧林匹亞眾神中的海神「
Poseidon」及「
Libya」(統治今北非利比亞區的埃及王
Epaphus的女兒),這件婚姻看到什麼關連?就是克里特島邁諾安文明與下埃及皇室(建都於
Memphis)之間的通婚關係。「
Libya」是一位公主祭師,她生下的兒子當然就是神的兒子,至於是那一位神?就看她神廟中奉祀的是那一位神而定。在這裏是「
Poseidon」,而「
Poseidon」的源生地即邁諾安
克里特島(Crete)。
 |
克里特島(crete) |
而「
Epaphus」這個埃及王又是誰?他是奧林匹亞天神「
Zeus」(宙斯)與 「
lo」(天后
Hera在伯羅奔尼撒半島邁錫尼王城之一
Argos神殿的公主祭師)的兒子。「
Zeus」喜歡上 「
lo」,所以將她變成
白色小牝牛(Heifer)逃避天后「
Hera」的監視。但天后「
Hera」也非省油的燈,派出帶有傳染病原的「
gadfly」(一種牛蠅或馬蠅,這種昆蟲分佈在
北緯25度~60度之間)一路把「
lo」叮咬驅離流浪到
埃及去,遠離
邁錫尼本土。
 |
Argos city(位於Argolis) |
談到
牛蠅(Tabanidae虻科)你會想到什麼?就是
遊牧部族。而「
lo」流浪路線包括穿過「
Propontis」(今
Sea of Marmara)和
黑海(
The Black Sea),最後再穿過「
Ionian Sea」到埃及(事實上是今
Lybia)。
 |
Black sea _Sea of Marmara |
 |
Ionian Sea與Libya相對位置圖 |
談到
牛蠅「gadfly」會讓看官想到什麼?對!牛!
一大群牛。請問當時西亞地區有顯著牛神信仰的是那乙個民族呢?哦!對了!亞述「
lamassu」牛頭有翼人面守護神不是嗎?追蹤這隻神牛的信仰,可以達
BC2000年左右古亞述王「
Ilu-shuma」(
?~BC2008~BC1975)時代,而他統治的領域範圍即今「
小亞細亞」(
Asia Minor)和
黎凡特區(
The Levant),也就是腓尼基人常態生存之地,也是「
lo」經過之處。另外一個地區是克里特島邁諾安文明,他們的
鬥牛戲壁畫(
murals)及牛頭妖怪(
minotaur)的神話傳說故事精彩萬分。所以了解了嗎?腓尼基(
Phoenicia)、古亞述帝國(
The Old Assyrian period=Dynasty of Puzur-Ashur I;
BC2025~BC1809)、邁錫尼、埃及在當時是有非常頻繁往來關係的。
 |
Tabanidae(虻科) |
 |
lamassu(亞述神牛) |
 |
Levant |
 |
Asia Minor(小亞細亞) |
 |
minotaur |
 |
鬥牛戲(minoan bull leaper) |
所謂天后
Hera派出帶有傳染病原的牛蠅「
gadfly」一路把公主祭師「
lo」叮到
埃及去的神話故事,比較接近事實的說法是,把女祭師「
lo」跟著給被
古亞述人追逼遷移中的「
Hyksos」人,一起流浪遷移,最後就到了
埃及定居,嫁給了埃及王「
Telegonus」(特洛伊戰爭英雄
Odysseus之子)。注意!
BC2000年左右發生的事與「
特洛伊戰爭」(
Trojan War;
BC1194~BC1184)發生的時間點不符,上下差了近
1000年。不急!我們往下看.........。
這裏另有一個關於「
Europa」的故事。 「
Europa」又是誰啊?她是「
Belus」的兄弟腓尼基大城「
Tyre」統治者「
Agenor」的女兒,也就是前面提到的「
Danaus」與「
Aegyptus」二個攣生兄弟的堂姐妹,她被偽裝成白色公牛的「
Zeus」綁架回克里特島嫁予當時的克里特島國王「
Asterion」。 「
Asterion」又是誰?他是邁諾安文明式微時入侵克里特島的邁錫尼王,時間在「
BC1450年後」。
 |
europa myth |
現在
白色小牝牛(Heifer)變成了
白色公牛(white bull),Why? 神話故事中曾提到公主祭師「
lo」在「
The Caucasus 」(
高加索山區)碰到了「
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這位給火予人類的泰坦神,安慰她一定會變回人形。大家還記得泰坦諸神(
Titan Gods)的黃金歲月在什麼時候嗎?
人類世紀(Ages of man)中的第一紀----「
Goledn age」(
BC1900~BC1600)。時間序抓到了嗎?
 |
The Caucasus(紅線標示區) |
大眼怪如果看到這裏,一定會說那句口頭禪:「
花勾勾了!」。說的也是,所以請大家注意時間點就好。「
lo」這位邁錫尼「
argos」城的公主 ,天后「
Hera」神廟的女祭師,未來所有希臘人祖先「
Herculus」的老祖母,在
公元前2000年左右跟著牛群遷移到
小亞細亞(Asia Minor),再輾轉到達
今北非利比亞地區成為下埃及皇室成員之一,這樣的大規模遷移史能讓我們聯想到什麼事件? 對!看官又答對了(至少L的好學生
大眼怪就答對了)---------
Middle Bronze Age migrations (發生在近東小亞細亞區;
BC2000~BC1900),時間點與埃及史上的「第一中間期」(
First Intermediate Period of Egypt;
BC2181~BC2055)幾乎一致,而此期間在希臘本土中部(
Boeotia 和 Aetolia)及南部
伯羅奔尼撒(The Peloponnese)出現了受到早期邁諾安文明(
Early Minoan civilization;
BC2700~BC1900)影響有關的陶器(
Pottery),被考古學家定名為「
Minyan ware」(一種灰色或黑色的燒陶;
BC2055~BC1650),這種陶器跟中國的
龍山文化(
BC2900~BC2100)黑陶的形制近似。
 |
Migrations in Anatolia around 1900 BCE |
「
Minyan」是誰呢?他傳說是位於希臘中部「
Boeotia」地區「
Orchomenus」城的建城,他的父親是海神「
Poseidon」。
 |
大眼怪愈來愈聰明了! |
 |
Boeotia and Aetolia |
 |
Minyan ware(BC2055~BC1650) | | |
 |
Minyan ware(BC2055~BC1650) |
 |
Minyan ware(BC2055~BC1650) |
 |
龍山文化分布地(BC2900~BC2100) |
 |
龍山文化黑陶豆(BC2900~BC2100) |
 |
龍山文化黑陶(BC2900~BC2100) |
所以現在看官搞清楚狀況了嗎?沒有?唉!我現在愈來愈喜歡大眼怪了,因為他看完就了解了,而他過了年才要滿九歲。
總而言之,在
Middle Bronze Age migrations 時(
BC2000~BC1900),埃及、克里特島及近東小亞細亞區各文明區是互動的,主因就是居民的大遷移。
天后「
Hera」的源生地在那兒?記得嗎?她是泰坦眾神之首「
Cronus」之女;母親是眾神之母「
Rhea」,所以她的出生地在「
Crete」島不會錯。
她的名字「
Hera」有一種說法就是從
小牝牛(Heifer)變化而來,意指她是「
牛眼妹」。說到牛眼妹我都快笑翻到地上,因為D家的人談到大眼怪的眼睛用的字眼就是「
牛眼」(
cow-eyed),因為大又長,而不是滾圓圓龍眼似一對像他的
cousin sister「Biebie」。大家再回頭看看邁諾安文明的
仕女壁畫及
埃及女神的長像,是否都擁有「
牛眼」呢?所以天后「
Hera」是誰猜到了嗎?對啦!就是邁諾安
蛇女神,與埃及的「
Isis」女神等同地位。
 |
Minoan Snake Goddess |
;; |
Isis |
那「
lo」在埃及眾神史中到底是誰?記得頭戴牛角冠中有太陽盤而環繞「
Uraeus」的「
Hathor」女神嗎?她是太陽神「
Ra」的母親、女兒及配偶,也是「
Horus」的母親,在埃及她被尊稱為「
祭師」(
大廈的女主人,當時所謂大廈即神廟),也稱為來自西方的女主人(
Mistress of the West),所以大家搞清楚她是誰了嗎?
 |
Hathor(Cow Goddess) |
在「
Isis 和 Osiris」神話故事中,
Osiris的屍身最終缺了
生殖器,這就是暗示「
Horus」非「
Osiris」所出,也就是所謂擁有上下埃及皇室血統的合法繼承人在當時是斷裂的,所以「
Isis」與「
Horus」之間必需有「
Osiris」這個象徵上埃及皇室的「
木乃伊」作為承認其為合法繼承人的象徵。而「
Horus」事實上是出身
利比亞的下埃及皇室支裔,也就是來自
邁錫尼鷹族或鳥族的後裔,跟隨「
Hyksos」人到
利比亞定居的天后「
Hera」神廟女祭師「
lo」那乙族的後裔。記得天后「
Hera」身邊總會圍繞
獅子、
烏鴉(Crow)及
孔雀這幾樣動物嗎?特別是
烏鴉(Crow)的智商被認為是眾鳥之首,
能辯認不同人的臉,且有
製造及使用工具搜尋食物的能力,而且最重要是
烏鴉(Crow)的
長喙(long beak)又尖又利是一個攻擊取食的好工具。
 |
Horus(左)_Osiris(中)_ Isis(右) |
上述
烏鴉(Crow)的特殊能力會讓你想到誰?不就是「
Horus」長像嗎?記得「
Horus」特別被標示出來的特徵是什麼東西?又對了!「
Eye of Ra」
 |
Horus |
 |
Eye of Ra |
而「
Eye of Ra」在古埃及史中真正的含意是什麼?埃及史學家說它是太陽神「
Ra」的配偶,是「
Ra」的守護者,也是女神「
Wadjet」的代表符號-----一條直立而起的眼鏡蛇(
upright form of an Egyptian cobra),也稱
Uto/ Buto,其神殿位於下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出海口處的
Buto。
 |
Wadjet |
 |
Buto所在位置 |
因為「
Wadjet」是太陽神「
Ra」的守護者,所以就環繞象徵太陽神的圓盤(
Solar disk)成為
聖蛇環冠(Uraeus),成為太陽神「
Ra」的頭冠。
 |
Ra(太陽神) |
 |
Uraeus(聖蛇環) |
老伙仔已經開始對我碎碎唸了,說我簡直就是劉寶傑口中的「
外星人」了。啊是怎樣了?他不是一直叫我寫
埃及眾神譜及
希臘羅馬眾神譜嗎?啊我不是在寫了嗎?看官不要不耐煩,如果你要找到中美洲文明與地中海文明的關係,就得把這些地方的眾神譜家系搞清楚,否則你找到什麼東東來證明二者之間的關係呢?
 |
雜唸的猪八戒老伙仔 |
真要認真寫
埃及眾神譜及
希臘羅馬眾神譜,保証
3~5年也寫不完,我現在只是在連結
地中海與
中美洲文明而已,算是前菜及小菜,就D那老傢伙愛嘮叨,討人厭!
 |
大眼怪說你老伙仔看了就會閉嘴 |
回來我們再談女神「
Wadjet」,她的名字前面四字「
wadj 」在古埃及語意為「
青色」,指的是莎草(
papyrus plant)的顏色,而後二面二字「
et」指的是她的
性別。這會讓所有的看官想到誰?你如果想不到就得重修中國史了。⌒▽⌒ ⌒▽⌒ ⌒▽⌒ ,對啦!就是我們的老祖母「
女媧」,連發音都沒有走調,只是把她的性別形容詞拿到前面來而已。不信嗎?中國五行中的東方乙木青龍為何顏色是「
青」而不是紅白黑黃呢?找到老祖母的感覺如何呢?
 |
papyrus-green-plant |
「
wadj 」這個字很有意思,華夏民族的華字古音為「
wat」,請問跟「
wad」及「
wadj 」差多少?台灣的古名叫「
Dai wat」,「
Dai」(漢字即大字)的古梵文意為「
唯一及獨尊」,所以台灣是唯一的
女媧族有錯嗎?所以D及L都說台灣人是真正的「
龍族」應該沒有錯。台灣人的正確名稱為「
河洛人」,即
BC1900~BC1600~BC1046年商朝及龍山黑陶文化散居中原地區黃河洛水之地的名稱。
 |
女媧 |
看官如果還不信?給你第的三個証據,就是太陽神「
Ra」與「
Horus」併同表現的「
Ra-Horakhty 」去掉「
Ra」神的音,後面的「
Horakhty」的讀音與「
伏羲」一不一致呢?而「
伏羲」是誰呢?
女媧的老公。現在看官了解了嗎?「
Ra」神的老婆是女神「
Wadjet」;而
女媧的老公叫「
伏羲」,天下有這等巧事?
 |
Ra-Horakhty |
 |
伏羲女媧圖 |
看官一定要跟我拗說「
伏羲」也是有
蛇尾巴的男人,不是頭戴
聖蛇環冠(Uraeus)的太陽神(
Ra)。唉!這不就要談到
BC1600年左右發生的第二次全球大遷移了嗎?這時候的女神「
Wadjet」在下埃及的勢力早就被女神「
Hathor」(
Cow-Goddess)及女神「
Bastet」(Lion Goddess)所取代, 前者代表下埃及「
Hyksos」人的影響力;後者則代表勇武善戰的上埃及皇室。而且到了
拉美西斯三世時(Ramesses III;?~BC1186~BC1155)時,雙方甚至還大打出手,此役即著名的埃及
第20王朝與
(Sea peoples)的大戰(
BC1178年)。
 |
Bastet(貓女神) |
這場撕破臉之戰,也導致
第20王朝(
BC1189~BC1077)結束後,上下埃及再度分裂(
3rd Intermediate Period;
BC1069~BC664),全球人口第三次大遷移。這也是
羅伯奔尼撒半島( The peloponnese)上「
Argos」城始祖「
Danaus」不願意把他的
50個女兒嫁予攣生兄弟埃及王子「
Aegyptus」的
50個兒子原因,他要求他的
50個女兒於新婚之夜將新郎全部殺死,寧可沒有小孩出生,也不要來自埃及血親的血再度入侵希臘本土(
Mycenaean Golden times ;
BC1300~BC1200)。理由很單純無神秘之處,就是與下埃及有通婚來往關係的邁錫尼人不想與上埃及皇室再有任何瓜葛,大家一刀二斷,各走各的。
 |
greekimmigration(BC1150~BC700) |
啊說了半天,倒底有蛇尾巴的「
伏羲」如何來的?既然埃及與橫行地中海的「
Sea peoples」翻臉了,這些屬於女神「
Wadjet」的子民會被如何醜化呢?當然就是創造出一個有蛇尾巴的「
男人頭」的怪物來嘲諷這些海族,所以「
Typhon」這個蛇怪就出現了。
 |
Typhon |
「
Typhon」是誰呢?祂是地母神「
Gaia」與冥神「
Tartarus」所生下的最後一個兒子。這是啥意思?表示祂是「
Titan」神族的最後一人,源出克里特島(
Crete)。而祂(
Typhon)的妻子兼妹妹「
Echidna」則是一個跟他一樣蛇尾人頭的怪物。「
Typhon」最終被奧林匹亞天神「
Zeus」擊敗關入「
Mount Etna」地底(
今義大利西西里島東部沿岸的一座火山);而其妻「
Echidna」則被天后「
Hera」的百眼守護神「
Argus Panoptes」所殺。
 |
Echidna |
 |
Mount Etna |
 |
Argus Panoptes |
所以看官了解了嗎?
女媧及
伏羲從最原始的「
Wadjet」(
BC2686~BC2181)孤雌一尊,作為「
Atum」神(
埃及原神及眾神之父)的海上禁軍護衛開始。->到出現配偶「
Ra-Horakhty 」(BC2181~BC1580),表示以女神「
Wadjet」為代表的禁衛軍已經取得皇室繼承權。->再到被「
Hercules」所殺的「
Lernaean_Hydra」(
九頭蛇;Typhon 和 Echidna 之子)(
BC1450~BC1100)及被「
Perseus」(
邁錫尼城建造者)所殺的「
Medusa」(
Gaia的孫女;
BC1300~BC1164), 這段神話要說明的是
希臘與
克里特島二 股勢力爭取海上霸權的過程,最終是克里特島的
蛇民輸了第一局,把希臘本土拱手讓出,由奧林匹亞眾神(
Olympia Gods)取代泰坦諸神(
Titan Gods)。->最後出現的是「
Typhon」及「
Echidna」(
BC1292~BC1064), 牽涉到
克里特島與
埃及聯手對付
希臘邁錫尼,只是最終因
上下埃及對於
海民入侵埃及沿岸的看法不同,再加上
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 III;?~BC1186~BC1155)於
BC1178年出兵勦滅
(Sea peoples)而破局。這是一場生與死的部族生存戰爭,終局以
龍族或者
羽蛇神(Feathered serpent)遠離
地中海文明區作為分水嶺(
BC800~BC500)。
 |
Lernaean_Hydra(九頭蛇) |
 |
Medusa(蛇髮女妖) |
這個
埃及、
希臘及
近東眾神譜要說清楚講明白,至少得花
3~5年慢慢寫慢慢說,看官才會真正搞清楚他們之間關係及恩怨情仇。凡人世間的愛恨衝突都會在神話故事中反映出來,你只要用心讀細心忖度,一定能把
神話故事與
歷史事件連結起來。
埃及、
希臘及
近東眾神的故事因為各別
部落、
民族及
皇朝所持角度及觀點的不同,自然同樣的故事就會出現不同的
版本及說法。不過沒有關係,讀者只要把真正的史實拉到中心來「
調整」不同神話故事的角度及觀點,就會很快的得到事實真相,非常有趣。
而且最讓我著迷的是,這些神話故事會補足
歷史文獻空白的部份,包括考古學家千古都猜不透的謎團。
大眼怪一直出現在我的電腦上,告訴我「
花勾勾了」,要我把細節省掉,把這段歷史用最簡單明且有條理的方式敘述清楚就好,而細節部份就等到將來我真的開始寫
埃及、
印度及
希臘、
美索不達米亞眾神譜時再補足就可以了。
說的也是啦!太複雜了些,要讓看官全部看懂很難,所以大眼怪的意見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所以我想用更簡略的方式再說一次,讓看官能更明白這段
上古蛇族遷移史的來龍去脈。
埃及分上下埃及,
上埃及暫且不談,因為其來源與
蛇族或龍族無關;而下埃及的皇室倒底源起何處呢?在九柱神(
The Ennead)首神「
Atum」的故事中說的很明白,祂是從黑暗且無止盡的大海深淵中浮起,站在一個山丘(
mound)上,祂代表晚上的太陽(
evening sun)。
 |
God Atum |
看官瞭解上段形容詞想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嗎?就是「
Atum」神出生在大海中因
火山爆發而形成的島啦!這也呼應了置換前的八柱神(
Ogdoad System)中除了「
Amun」(代表上埃及皇室戴
雙羽冠Hedjet)與「
Amunet」(代表下埃及皇室載
紅冠Deshret)外,全部以
女蛇頭男蛙頭作為象徵,也就是說八柱神中有一半以上是從海上來到埃及的,最代表性的王朝應該是埃及的
第3~第6王朝(
BC2686~BC2181)。
 |
God Amun |
 |
八柱神(Ogdoad System) |
 |
Goddess Amunet |
到了九柱神(
The Ennead)置換八柱神(
Ogdoad System),也就是
Middle Bronze Age migrations(第一次全球大遷移)時(
BC2000~BC1900),看官注意到了沒有?九柱神中除了「
Atum」外,全部是父母姐妹兄弟神三代同堂。
Shu(
男風神) /
Tefnut(
女雨神),二人是「
Atum」的子女;接下來的
Geb(
眾蛇神之父) /
Nut(
女天神但有母牛的形像),二人是
Shu 與
Tefnut的子女;再下來就是
Geb 和
Nut 的四名子女,代表上下埃及的「
Osiris」及「
Isis」;代表「
Hyksos」人的「
Set」及代表來
邁錫尼女祭師「
lo」的「
Nephthys」。
 |
Shu and Tefnut |

|
Nut and Geb |
 |
Set and Nephthys(怨偶) |
 |
Isis and Osiris(喪夫失偶) |
現在看官終於明白來自
希臘及
克里特島及近
東小亞細亞的移民如何緩步且蠶食鯨吞
下埃及(Lower Egyp)了吧?九柱神祂們全部集中在由
埃及第13王朝(The Thirteenth Dynasty;
BC1803~BC1649)創立的首都「
Heliopolis」(太陽城)中受祭拜,最終甚至用「
Ra-Horakhty」(午陽)取代了「
Atum」(夜陽)九柱神之首的地位,統請問這與克里特島邁諾安泰坦眾神(
Titan Gods)以「
Cronus」為首帶頭推翻父神「
Uranus」的統治有何不同?這件事發生在何時?推測是
BC1700~BC1600之間,正是
Hyksos人大規模入侵埃及控制整個尼羅河三角洲下埃及王朝之時(
埃及第15王朝;
BC1650 ~BC1550);也正是上埃及
第17及18王朝努力要將
Hyksos人逐出
上下埃及之際(
BC1650~BC1514),所以撤退中的
Hyksos人會如何因應呢?當然是拿下克里特島(
crete)這個海外據點再圖良策不是嗎?
但歷史的真相能如此單純嗎?
 |
Heliopolis |
 |
Crete |
因為「
Ra-Horakhty」取代了「
Atum」神的地位,那麼攻下克里特島的
Hyksos人當然照本宣科,以「
Cronus」取代父神「
Uranus」,建立了以海神為主的「
Titan Gods」系統。
 |
Cronus |
 |
Gaia and Uranus |
看官想一下,長久以來作為「
Atum」神禁衛軍的「
Wadjet」蛇族何去何從?也許從代表「
Wadjet」勢力的「
Eye of Ra」成為上下埃及皇室團結的「
核心象徵」這幅古埃及淺雕,可以瞭解到「
Wadjet」蛇族在埃及如日中天的勢力。
 |
上下埃及之間的Eye of Ra(Wadjet) |
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當埃及
第17~18王朝逐漸消滅下埃及「
Hyksos」人建立的勢力時,上埃及「
Thebaid」區的守護神「
Amun」開始以「
Amun-Re/Ra」名義崛起成為上下埃及的主神(
national god),取代了「
Ra-Horakhty」的地位,當然也把「
Atum」天神的地位完全推翻,請問此時一手掌握下埃及皇室的「
Wadjet」蛇族的勢力是否受大重大影響呢?
 |
上埃及Thebaid區 |
 |
Amun-Re/Ra |
此時的
下埃及皇室與
Hyksos人所建立的皇朝(
埃及第14~16王朝;
BC1805~BC1580)其實是有通婚來往關係的,從
Geb 和 Nut的關係中可以看出來。
Hyksos人強調女性的繼承權,所以把
公主或者王女嫁給了保衛下埃及皇室的
蛇族將領或者貴族精英,然後再透過這些將領或者貴族與下埃及皇室結成親家,逐步進入下埃及皇室的家族中。
所以當上埃及「
Theban」政權的勢力逼近時,「
Wadjet」蛇族與
Hyksos人聯手拿下仍然由
下埃及舊王室(以
Memphis為中心信奉
Ptah及
神牛 Apis)控制的克里特島是十分合理的軍事戰略觀。這就是克里特島「
Uranus」能與大地母神「
Gaia」成為夫妻關係的主因。克里特島邁諾安文明(
Minoan civilization)這個時間點應該落在
B2100~BC1800年時的
舊王宮時期(Old Palace Period)。
 |
Ptah(傳說是下埃及第一個王) |
 |
神牛 Apis |
看官一定很想知道在「
阿肯那頓王」(
Akhenaten;
BC1351~BC1334)時發生了什麼天大地大的事?導致後世
宗教戰爭不息?其實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小事最終成為影響後世的大事。
這件事就得從埃及的
第17王朝(
BC1650~BC1549)及
第18王朝(
BC1549~BC1292)交替時說起(
即西元前16世紀時),看官有沒有注意到一件事,其實
第17王朝及第18王朝是同一家族的兄弟(
Ahmose I 是
Kamose的弟弟),為何要另立王朝代號呢?其實說穿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就是背後支持的地方諸侯奉祀的保護神不同。
第17王朝與
Hyksos人所屬的下埃及王室是生死大敵,他們借助的力量是「
Nubians」人,而這些努比亞人信奉的神叫「
Min」,主要的神廟位置在「
Akhmim」(
今Sohag西北)及「
Coptos」(即
Qift)。
 |
Akhmim and Qift 的相對位置圖 |
「
Min」神黑膚,頭戴羽毛冠,左手握突出的「
生殖器」(
erect penis),右手向上碰觸一根類似
雙節棍(Nunchaku)的打穀棒(
a grain flail),代表祂的聖獸是
白色公牛(
white bull)。 看官有沒有連想力了?大眼怪很快的就想到筆者前面說過的「
Lingam」(
溼婆神Shiva;
BC1700~BC1100)及被「
Cronus」閹割的父神「
Uranus」。所以請讀者好好想一下「
Shiva」與「
Min」及「
Uranus」的關係是什麼?現在我們是否把「
Rigveda」(
印度吠陀文明)及
邁諾安文明(
BC1900~BC1100)與
埃及新王國時期(
BC1550~BC1077)發展出來的文明連結起來了呢?
 |
Min God |
但第18朝的開國君主「
Ahmose I;
?~BC1539~BC1514」則在祖母「
Tetisheri」安排下,尋求「
Thebes」地方大諸侯的支持,而「
Thebes」的守護神就是「
Amun」,現在看官明白為何埃及史作者「
Manetho」(
公元前3世紀)要把
埃及第17及第18王朝分開來的主因了吧?這段故事與滿清入關(
1644年),
孝莊文皇后(
1613~1636~1688)支持孫子
康熙(
1654~1661~1722)尋求漢人的支持穩定大清江山的過程神似。大家應該知道,滿清入關前叫「
後金」,入關後更名為「
大清」,其實不都是
女真族嗎?更名就一定有其不同的意義,大家有些連想力就好了。
就是這些神廟祭師的利益,導致了後來的帝國皇室的分裂。「
Akhenaten」(
BC1351~BC1334)的母親「
Tiye」(
?~BC1390~BC1353~BC1338)就是「
Akhmim」大祭師「
Yuya」的女兒,而「
Akhmim」的守護神即「
Min」。
 |
Queen Tiye |
 |
Yuya |
所以看官瞭解「
Tiye」為何會支持兒子「
Akhenaten」對抗「
Amun」神廟祭師了吧?至於「
Akhenaten」的太陽神「
Aten」如何而來?其實他也沒有新發明,「
Aten」就是「
Atum」(亦名
Atem / Tem),只是發音稍不同,大家就忘了其實他們是同一個神,只不過由
夜陽轉為日正當中的
午陽罷了,至於是否與有「
Mitanni」血緣的王后「
Nefertiti」有關就不是那麼清楚了。「
Nefertiti」是否是「
Mitanni」的公主不重要,因為「
Yuya」本身就具有「
Mitanni」的血統,他的木乃伊清楚的顯示他的身高高於同時期的埃及人很多,而且他有高加索人種的面目相貌。
 |
Mitanni kingdom(BC1500~BC1300) |
「
Mitanni kingdom」(
BC1500~BC1300)民族是「
Hurrian」人(中國人講的
胡人或者
白匈奴就是指他們),他們與後來進入印度的「
Aryan」(亞利安人)同源,所以信仰的宗教差不多。
「
Hurrian」人的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留傳下來的不多,但可以參考同期或者後來的「
Hittite Empire」(
BC1600~BC1178)、「
The Kassites dynasty」(
BC1531~BC1155)及 「
Neo-Assyrian Empire」(
BC 911~BC627 )等周邊的民族及帝國作為參考,大概唯一能得到的結論是「
Marduk」神(
amar-Utu 意為
bull calf of the sun god Utu/ Shamash ),祂的起源地是「
Sippar」城,最興盛時期集中在
古巴比倫時代(First Babylonian Dynasty;
BC1830~BC1531),特別是「
Hammurabi」時代(
BC1792~BC1750)。
 |
Hittite Empire((橘色)_The Kassites dynasty(綠色) |
 |
Marduk |
 |
Sippar城所在位置 |
古巴比倫帝國(First Babylonian Dynasty)由「
Amorites」這個來自
西北方今敘利亞以色列土耳其東南部半沙漠地帶的遊牧民族組成,他們與過去的
蘇美(
Third Dynasty of Ur;
BC2055~BC1940)或者
阿卡德帝國(
Akkadian Empire;
BC2334~BC2193)的農業文明完全不同,也許「
Sun God」的信仰就這樣進入了美索不達米亞二河流域的吧?
 |
Akkadian_Empire(BC2334~BC2154) |
 |
Third Dynasty of Ur(烏爾第三王朝) |
 |
First Babylonian Dynasty(BC1830~BC1531) |
不過這些都不是我要討論的重點,問題在於三種宗教信仰的奪權大戰在「
Akhenaten」時代爆開來,最終影響深遠,雖然「
Aten」或「
Atum」及「
Min God」的信仰最終都被「
Amun」神打敗了,但各神廟之間的「
心結」已纏結成深怨,只等著時間來發酵。這件公案從第18王朝最後一個法老王「
Horemheb」(?~BC1306~BC1292)的刪除所有關於「
Akhenaten」到「
Ay」(?~BC1323~BC1319)的法老王合法繼承地位及歷史記錄開始,所有關於「
Aten」(太陽神)的記錄全部被挖除,這才是真正埋下所有爭議的火種。
 |
Ay(?~BC1323~BC1319) |
 |
Horemhe(?~BC1306~BC1292) |
所以現在我們得談到重點了,請問看官覺得「
Wadjet」(即
Eye of Ra,中國的老祖母
女媧娘娘)何時離開下埃及往
東方走的?解歷史謎團一定要注意小細節,這裡所指的小細節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地中海地區對於蛇族「
Wadjet」的稱呼不斷的改變,從正向到負向,從保護平安的母神到醜惡的男性蛇怪終結,這中間有許多恩怨糾結,所以我們不要陷入其中出不來。再問乙次,看官認為「
Wadjet」蛇族何時離開地中海往東方遷移的?
可別輸給大眼怪及小武則天這對兄妹檔哦?對極了!最慢到
公元前17世紀就到中國了。
記得商朝的開國始祖叫什麼嗎?「
契」(閩南語叫
Ke)!對了!商朝的代表符號是什麼?
三足玄烏!而
女媧娘娘與
伏羲氏在中國神話故事中是正向或者負向人物?對!正向!連名字都沒有變更叫「
Wadjet」及「
Horakhty」,所以時間點抓到了嗎?至少
在埃及第二中間期(2nd Intermediate Period ;
BC1650~BC1550 )就開始遠颺離開埃及找新天地了,最可能的時期是第
17王朝末到第18王朝初的(
BC1550~BC1528)之間,因下埃及的「
Hyksos」人建立的太陽城「
Heliopolis 」被「
Ahmose I;
?~BC1539~BC1514」攻破所造成的。別忘了此時也正是「
Akhmim」城主神「
Min」的地位被「
Thebes」城主神「
Amun」取代的時候,也剛好是克里特島天神「
Uranus」被兒子「
Cronus」閹割的時候,巧吧?神話故事都嘛各說各的,抓在一起看就非常有趣了。
 |
三足神鳥 |
當來自上埃及「
Thebes」城的主神「
Amun」成為上下埃及的主神時,看官認為下埃及馳騁海上的主要軍事將領蛇族們如何想?
陸軍與海軍從來都不合,從古到今沒有多少改變,而這種不合誰輸誰嬴就得看主子挺誰了?
第18王朝的法老王們除了「
Akhenaten」及其母「
Tiye」太后外,沒人當「
Wadjet」蛇族是一回事,再加上克里特島海軍前哨基地的內鬥叛變,導致部分蛇族開始離開下埃及及地中海,尋找新天地是很自然的事。
第一批走的「
Wadjet」蛇族循著第一次全球大遷移(
Middle Bronze Age migrations;
BC2000~BC1900)的路線反方向走,從克里特島往「
LEVANT」(
黎凡特區)順二河流域而下,再從
波斯灣航向
印度繞過
中南半島到
渤海灣上岸;但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從「
LEVANT」區順著
高加索山脈(Caucasus Mountains)走入
河中(
amu darya river basin),越過
興都庫什山脈(Hindu Kush),再順
喜馬來亞山(Himalayan)往下到
緬甸雲南邊區逆流而上到
雲南再到
四川,接著通過
秦嶺到達
關中平原,再順
黃河而下到
河南商丘。
你問筆者那乙個正確?我沒有答案,因為二者都對,只是時間順序的問題。
公元前17世紀時,這二種遷移路線都有「
Wadjet」蛇族的人在走,因為「
Min」神的另一個奉祀大城「
Coptos」(即
Qift)掌控
紅海到
上埃及最重要的貿易路線,也是
印度、
波斯灣及
紅海貿易來往的重鎮,所以在「
Thebes」城主神「
Amun」仍未取得絕對主導權時,想必下埃及重要的海軍「
Wadjet」蛇族將領應該也會駐守於此地吧?所以咯,都有可能不是嗎?
 |
Wadjet蛇族第一次遷移路線圖 |
最重要的一點,三星堆文明是否已解開來了?所以說外星人都嘛是自己腦袋頂瓜瓜的老祖宗,不是地外人啦! 像D那種仟年不死的老妖怪多的是,將來人口老化後,還會更多。他們活的長命,整人的把戲就愈多,仟里搬家是小事,真的是小事。他這次就把整個家族搬遷了至少3000公里以上,一個月內搞定。看著他有條不紊的指揮搬家,把時空拉到3600~4000年前,Wadjet蛇族第一次大遷移時應該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不用100~200年,也用不上10~20年,就是數月就完成了。按照目前考古學家出土的物證來看,先遣部隊可能在數百年間不斷的來回,移民也是陸陸續續,一直到大遷移那個命定的日子來臨……………。
 |
仟年不死的老妖怪D |
按照目前考古學家出土的物證來看,先遣部隊可能
在數百年間不斷的來回建立聚落及殖民地,小規模移民陸陸續續的進行,一直到大遷移那個命定的日子到來為止,浩浩蕩蕩的隊伍就出發了……………。
又來了!「
龍天」這二個字老在我的電腦銀幕上閃動著。大眼怪就是怕我忘了他那個難纏妹妹小武則天
的「
老天爺」,所以不斷的騷擾我的思緒。這是小武則在旁邊一直聽我跟大眼怪有一句沒一句「
Tem」、「
Aten」及「
Atum」的繞來繞去,終於忍不住問了一句:「
關老天爺什麼事啊?」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跟大眼怪都同時想到了一個名詞 「
龍天/老天」(
lo and Tem)。看來這世界上真的
不會有亂發明的用語,老祖宗的用語都有本啦!讀者如果是從前面努力看到這裡的人,就一定明白我跟大
眼怪在說什麼了? 如果半中途插花看也沒有關係,反正「
老天爺」就是「
lo」和「
Tem」或「
Aten」、
「
Atum」的併音稱呼。意思也一樣,雙手高舉向上蒼呼叫,像不像那幅法老王「
Akhenaten」(
?
~BC1351~BC1334)對太陽神「
Aten」膜拜的淺浮雕所呈現的樣子呢?
 |
Akhenaten and Sun God Aten |
「
lo」的古音為「
lou/lau」即「
龍」或「
老」這二音。所以說中國人的「
老天爺」跟「
龍天」是同意,也就是說蛇族有二種來源,第一種來源是「
女媧族」(
女神Wadjet的後裔)簡稱「
Wa」族,漢字通寫為「
禾」;而另一種來源即「
龍族」(
祭師公主 lo的後裔)。
女媧族(
Wadjet)與伏羲(
Ra-Horakhty)併稱,而龍族(
lo)與太陽神「
Aten」同行表示什麼意思?就是
女媧族(Wadjet)離開
埃及的時間絕對早於法老王「
Akhenaten」(
?~BC1351~BC1334)時代;而
龍族(lo)離開埃及的時間絕對在法老王「
Akhenaten」(
?~BC1351~BC1334)之後,這樣讀者抓到時間序了嗎?
大家好好的想一下,中國出現
龍的傳說起於何時?如果從
竹書紀年來推算,絕對不會早於
西周時期(
BC1046~BC771),最可能的落點是
春秋末期公元前五世紀時,而最有關係的諸候是「
楚國」(
BC1042~BC704~BC202),這樣大家抓到
龍天或天龍族到達中國的時間了嗎?
對照
埃及及
克里特島邁錫尼文明的興衰榮枯時間(
BC1600~BC1100),我們是否找到了二者相關聯的關係了呢? 也就是說龍族離開地中海的時間一定在埃及
第20王朝(
BC1189~BC1077)結束後,也是地中海
英雄世紀開始時(
BC1200~BC1100),所以
女媧族與
龍族是有差別的,
楚是
龍族後裔;而
成湯吳越則是
女媧族的後裔。
 |
周朝(BC1046~BC771) |
 |
楚吳越 |
啊這跟阿茲特克眾神譜有關昧?有啊! 記得「
San Lorenzo Tenochtitlán」(
BC1600~BC1200~BC900)嗎?這座「
Olmec」文明最早的城邦繁盛期落在
BC1200~BC900之間,但能找到的考古證據則可往前追溯到
BC1600年左右,所以看官瞭解了嗎?
女媧族(Wadjet)也同時派出先遣部隊往西行建了一個灘頭堡,只是最終大遷移時卻選擇了往東而非往西,為什麼?我問了L,L找了很多資料後才對我說,比較可靠的理由是當時的
女媧族(Wadjet)航海能力只能沿岸而行,要帶著這麼多人航過
寬約3000公里的
大西洋有些給它困難。
但龍族卻不一樣,他們是克里特島海洋系泰坦諸神(
Titans)的後裔,一生都在海上活動,所以就有辦法穿越大西洋,到了中美洲將「
San Lorenzo Tenochtitlán」建設起來成為新的家園。
有什麼證據證明呢? 有! 克里特島的泰坦天神「
Cronus」什麼時候被兒子「
Zeus」推翻的?猜! 但不能瞎猜哦!泰坦眾神(
Titan Gods)如前所述是海洋系諸神,與奧林匹亞的山神系眾神(
The Twelve Olympians)是完全不同的種族。
邁錫尼人(Mycenaean)何時開始進入希臘
伯羅奔尼撒(Peloponnesus)半島,並一路擴散到克里特島(
crete),最終完全取代
邁諾安文明(
BC2100~BC1450)的?答案是
BC1450~BC1100之間。但我們得考量
埃及王朝對
克里特島文明的影響力,那就得往後挪到
埃及第20王朝結束後
上下埃及再度分裂的
第三中間期(3rd Intermediate Period ;
BC1069~BC604),此時埃及各地諸侯再度林立,「
Amun」神定於一尊的地位動搖,同時地中海各城邦的
守護神也開始壯大彼此角逐地盤,所以海洋系
Titans定於一尊的天神「
Cronus」也跟著「
Amun」神垮了,由山神系的宙斯(
Zeus)取而代之成為眾神之首。
只是奧林匹亞眾神(
The Twelve Olympians)反映的是一種邦聯政治,而非「
Cronus」或者「
Amun」神這種統合的帝國神權。當時地中海眾城邦各有守護神,不同的守護神就代表不同但握有實權的神廟祭師階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2座神廟,就結成了大家熟知的奧林匹亞眾神家族關係。
所以清楚了嗎?
把東西方所有的時間點抓在一起看,就會看出那個脈絡。
英雄世紀(
BC1100~BC800)是一個
人與神共治的時代,你可以感受到神的地位逐漸下降,凡人不再如此的敬畏天神,那表示什麼?
一個 動盪的時期,
一個不安的社會,人類不再感受到神的照應,反而必需自助的年代。
對照到東方來看,看官有沒有覺得
周朝(
BC1046~BC771)是一個相當奇怪的朝代?不祭天地鬼神,只有太廟的朝代。 與
商朝這種大規模祭祀天地鬼神的朝代涇渭分明,有特殊的原因嗎? 如果你對於地中海的
英雄世紀的神話故事理解透徹的話,那就一定能明白
周朝與
商朝為何如此不同了。
 |
周朝版圖(BC1046~BC771) |
 |
商朝(BC16世紀~BC1046) |
啊
阿茲特克呢? 注意一下「
San Lorenzo Tenochtitlán」最興盛繁榮的時期在
BC1200~BC900之間。瞭解了嗎? 再給看官一個神話故事作為註腳,就是「
Zeus」推翻了「
Coronus」後,將其關在「
Tartarus」黑牢中(
一個傳說中的深淵),但最終被「
Zeus」釋放後,帶領一批追隨者到了「
Elysian Fields」,一個傳說中位於海洋極西處的天堂小島,上面住著
勇士及被眾神挑選出來的
凡人。
現在讀者瞭解這指什麼地方了嗎? 對啦! 就是「
San Lorenzo Tenochtitlán」,一個眾神用犧牲的血及偷自冥府的骨頭建立的樂園。犧牲的血指
英雄,而冥府骨頭(
關在深淵的犯人)則指被流放的「
Coronus」及其追隨者。
所以各位我們是否找到
中美洲文明與
地中海、
埃及及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之間的關連了? 至於它們與
華夏 文明的關連性就不是我想談的主題,只是大眼怪及小武則天的腦袋太靈光,才讓我不得不提出來談。
哦!對了!
可千萬別說中國人來自西方,不對! 是西方人來到了中國。而現在的
希臘、
埃及及
近東的民族,都非
BC2000~BC500年時此三地的源生民族,
現在的西方人真正的來源地在大草原的北方,一部分是
山民部落;另一部分是
草原遊牧民族。在的中國人特別是
南中國人才是過去那段輝煌歲月的西方人。
民族不會消失只會遷移,就看後世的人能不能想出他們搬遷到那裡去了?沒有消失的「
Hittite」人,沒有消失的
古埃及人,也沒有消失的
蘇美人,更沒有消失的
猶太10族及
古希臘人,他們只是離開源生地到新天地生活,建立更美好的家園,就這樣而已。
我們又要把話題再拉回到那個變形頭顱上了,追到這裡大概就可以瞭解中美洲「
cuicuilco」流行的
把頭顱拉為長形風俗習慣那裡來的了不是嗎?特別是在「
La Venta」出土的那些小人俑「
La Venta Offerings」,一個個頭髗呈
圓長型,而其年代也正好押在(
BC1200~BC400)年之間,正是
邁錫尼黃金年代後到
黑暗世紀結束前(
BC1100~BC510),是純然的巧合嗎?
 |
La Venta Offering No. 4-15 |
其實這個大頭族的故事還長的很,記得我曾提過的「
南極仙翁」嗎?這段故事我在「
阿茲特克(Aztec)史二部曲(
BC1600~BC400)----------
Olmec 文明 」文明中寫的很清楚。這是一個從
金羊毛(Golden Fleece)開始談到的星座「
Canopus」(
老人星之意),它是一顆與
北極星一樣明亮可以作為航海指標的星。
 |
大頭南極仙翁 |
在南半球,「
Canopus」與
天狼星(Sirius)一起昇空,所以最早對這顆星有記錄的是
古埃及人,接下來才是美索不達米亞二河流域的「
Kassite Dynasty of Babylon;
BC1531~BC1155」時期完成的「
巴比倫天文圖」(
Babylonian star catalogues)及較晚(B
C1000左右)完成的「
巴比倫占星術概要」(
MUL.APIN)中將「
Canopus」命名為「
NUN-ki」,而其代表城市即為蘇美最早的城邦,以祭祀水神「
Abzu」及「
Enki」為主的「
Eridu」。
我們又要把話題再拉回到那個變形頭顱上了,
在中國古史中關於
南極仙翁的傳說直指活了
800多歲的「
彭祖」。
 |
彭祖(BC1100~BC500) |
啊他是誰啦?史載他是
顓頊(
楚國的始祖,
母為
蜀山氏之女
昌僕)的玄孫;
祝融吳回長子(
祝融居於南方盡頭,傳下
火種與人類等同
泰坦神普羅米休斯
Prometheus);
母為
鬼方首領之妹
女嬇(
鬼方是
商朝對位於
今陝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的古中國北方遊牧族的稱呼),受封於
大彭(
今江蘇徐州),晚年定居犍為郡武謀(
今成都西南四川彭山縣東),病故後葬於此,碑撰「
商大賢墓」。今彭姓分佈以
湖南、四川、湖北等省最多。
 |
彭姓分佈圖及鬼方所在 |
史載
孔子(
BC551~BC479)對他推崇備至(
確知有此人存在?),而
莊子(
BC369~BC286)、
荀子(
BC313~BC238)、
呂不韋(
BC290~BC235)等先秦思想家都有關於
彭祖的言論(
聽聞曾有這樣的人存在?),所以看官是否抓到這位
南極先翁或者
彭祖可能存在的時期了?
對啦!在
BC1600~BC500之間,再對照
楚國(
BC1042~BC202)及
蜀王本紀(從
開明王朝開始起算比較正確;
BC1100~BC316),所以
南極仙翁到達中國的時間落在
BC1100左右,與地中海的
英雄世紀(
BC1100~BC800)一致,這是巧合嗎?
彭祖就是水神「
Abzu」的漢譯音名,所以就連上了下面要談到的「
Ubaid文明」(
BC6500~BC3800),而這個文明就是我們話題核心
變形大頭族的源生地。而談到「
Ubaid文明」就一定會連上後來的
蘇美文明(
BC4000~BC2000),即接下來的「
Sealand Dynasty of Babylon」(
BC1732~BC1460)及文明最末期的「
The Chaldean Dynasty;
BC1000~BC626~BC539)。
 |
Ubaid_Eridu(BC6500~BC3800) |
 |
Sealand dynasty of Babylon(BC1732~BC1460)_藍線 |
而談到「
The Chaldean Dynasty」(即後來的
新巴比倫帝國)就一定會談到這個王朝最重要的
文藝復興運動(
Sumer/Akkard Renaissance),重新復活已消失的
蘇美及阿卡德文明及宗教,也恢復使用
蘇美文字及
阿卡德語。這就是
舊約(Hebrew Bible)中提到的
通天塔(巴別塔;
Tower of Babel;BC610)建造的朝代,也是
猶太人成為
巴比倫之囚(Babylonian captivity;
BC597/587~BC538)的朝代。
正因為「
迦勒底王朝」(
The Chaldean Dynasty)是如此執迷於
統一語言、文化及宗教,所以才會有
創世記(Genesis)第11章1-9節的記載:「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因為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
 |
Tower of Babel(位於Babylon) |
也就是說
新巴倫王朝(
The Chaldean Dynasty)努力恢復
古巴比倫帝國(即
Hammurabi王朝;
BC1894~BC1595)的舊貌,這個帝國我在前面提過是二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
太陽神及
牛神起源興盛的朝代。他們的主神就是「
Marduk」(意為太陽神的小公牛;
Bull calf of the sun god Utu),也是後來「
The Chaldean Dynasty」
巴別塔中奉祀的主神。所以看官是否比較理解「
The Chaldean Dynasty」與前面我們所提到的埃及「
Hyksos」人的關係了?別忘了「
Hyksos」人真正開始
出埃及記(Exodus)回到
迦南地(Canaan)的時間,與拉美西斯三世(
Ramesses III;
?~BC1186~BC1155)重置他抓到的「
sea peoples」俘虜到
「黎凡特」(Levant)的時間點是一致的(
ca.BC1178)。這表示什麼意思?就是全球大遷移又開始了,「
sea peoples」到了
「黎凡特」(Levant);而「
Hyksos」人的後裔回到
迦南地(Canaan),不就擠壓美索不達米亞(
mesopotanmia)其它民族又開始移動嗎?所以世界史真的有那麼難了解嗎?
 |
迦南地(Canaan) |
 |
古巴比倫帝國(BC1830~BC1531) |
迦勒底人(
The Chaldees)他們的源起地在
高加索以南小亞細亞以西及
美索不達米亞以北的「
Armenian Highlands」(古稱
Urartu)的地區,三個頂點是「
Lake van」、「
Lake Urmia」及「
Kura River」。這不就又回到了我們前面提到的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因為教會人類使用火,而被天神「
Zeus」鑜在高加索山區的「
Kazbek Mountain」上一塊石頭上的神話故事了嗎?
 |
Armenian Highlands |
 |
Urartu |
而天后「
Hera」神廟的公主祭師「
lo」不就是在這裡碰上了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嗎?奇怪了! 已經移居下埃及尼羅河西部的公主祭師「
lo」怎又回來了?有什麼奇怪的?忘了昧?都告訴看官說拉美西斯三世(
Ramesses III)把「
sea peoples」沿
「黎凡特」(Levant)區重新安置了,當然跟著來的「
Hyksos」人不就把公主祭師「
lo」帶回來了嗎?
記得
摩西為了
猶太人趁他不在去
西奈山取
十誡時又祭祀
金牛而大為光火的故事嗎?所以只要是大遷移發生,人就來來去去,那麼神也會來來去去不是嗎?
 |
Mt.Sinai(西奈山) |
而最有趣的是,在過去找尋
伊甸園的過程中,我就說過最有可能的地點是「
Lake Urmia」。那是循著
波斯族的前身「
Elamites」(
埃蘭人)找上來的;而現在是循著「
The Chaldees」(
迦勒底人)找過來,結果答案都一樣。所以
伊甸園(Garden of Eden)應該就在「
Armenian Highlands」(古稱
Urartu)的某一處不會錯了。記得「
生命樹」(
Tree of Life)嗎?這種大樹不在山中如何存活
數仟年不被砍倒呢?
 |
Tree of life symbol |
時間啦!真是奇怪,不是告訴你們跟拉美西斯三世(
Ramesses III;
?~BC1186~BC1155)有關嗎?而迦勒底人(
The Chaldees)出現在「
Armenian Highlands」的時間就是
BC1000年左右,所以有什麼問題嗎?無縫接軌不是嗎?
啊這個跟
變形頭顱有關昧?有啊!下面我會談到美索不達米亞
三個文明區如何融匯成
蘇美文明的過程,所以那種把頭顱拉長變形的風俗習慣就這樣從
北到南,再
從南到北大家一起來了。
至於
埃及的
變形頭顱風俗習慣從何時開始呢?我們能看的到的那個
拉長變形頭顱就只有
第18王朝的「
Akhenaten」(
? ~BC1351~BC1334)這一家人。但如果細查
上埃及史,讀者會發現從埃及的
第一王朝(First Dynasty of Egypt;
BC3100~BC2890;都
Abydos)開始,這種
拉長變形大頭好像就存在了,而且蔓延到立都「
Memphis」的
下埃及皇室(
3~6王朝;
BC2686~BC2181),所以仍得問這種風俗誰傳給誰的?
照時間點來看,應該是從
上埃及皇室到
下埃及皇室的應該不會錯。
而
上埃及皇都「
Abydos」左邊就是「
Qift」這個
古埃及重要的
政治宗教及
商業中心,從「
Qift」到「
Qus」就掌控了整個
上埃及到
紅海的貿易路線。
 |
Qift(Koptos) to Qus
|
另外一條路線則是
埃及重要的採石區「
Wadi Hammamat」形成的貿易路線,一樣由「
Qift」出發經過「
Qena」沿
乾河道到
紅海邊的「
Al-Qusayr」,接下來分
陸路貿易與
海上貿易二條路走。
 |
Thebes-Qift_Qena_Wadi Hammamat |
 |
古埃及重要採石區及貿易路線(Wadi Hammam) |
走陸路的,接下來就往上行到
西奈半島的
Elim (Bible),再到
「黎凡特」(Levant)區往東走。這條貿易路線是
上埃及「
Thebes」政權對外貿易的重要幹道。而走海上的則由「
Al-Qusayr」往下航行出
紅海往東行到
波斯灣再前行到
印度河谷。
 |
絲路(Silk_route) |
 |
Elim (Bible) |
這二條貿易路線可追溯的使用時間到
BC4000,但埃及史載第一個派人來「
Wadi Hammamat」採石的法老王是
第12王朝的法老王「
Senusret I」(
?~BC1971~BC1926),所以最起碼
BC2000年左右時,
埃及跟
蘇美及
印度河谷文明就有來往了不會錯,但純論時間點的話,只怕要早過「
Ubaid文明」(
BC6500~BC3800)就有些困難了,所以就以目前出土的考古証據來看,
把頭顱拉長變形的風俗習慣,暫時應該同意其源生地為
蘇美文明區。
「
Qift」的主神是「
Min」(
Early Dynastic Period BC3100~BC2686);「
Qus」主神則是「
Herwer;
Horus the Elder」(最原始的
鳥神及鷹族;也是
Horus的原型;
Early Dynastic Period BC3100~BC2686)及女蛙神「
Heqet」(另一座神殿在
Helwan;位於
Memphis周邊;
Early Dynastic Period BC3100~BC2686);而與女蛙神「
Heqet」連在一起的是「
Elephantine」島的主神「
Khnum」(
公羊頭神;
Middle Kingdom BC2055~BC1650)。這會讓看官想到什麼?對啦!又是
三足鳥外加
發財蟾蜍不是嗎?
蟾蜍為何會帶來財運?很簡單,女蛙神「
Heqet」最原始的型態是
豐饒女神(
fertility goddess),因為尼羅河水的氾濫會把上游肥沃的
腐植土帶到
中下游來,表示新的一年會有豐收。既有
豐收代表什麼?不就是
財富嗎?在「
Qus」這種貿易中繼站上最受歡迎的就是
豐饒女神(
fertility goddess),因為她代表財源滾滾。所以我們又找到了
發財蟾蜍的來源地了不是嗎?
 |
Herwer(Horus the Elder) |
 |
heqet (Frog goddess) |
 |
Khnum(Elephantine)Heqet(Dendara) |
 |
古埃及重要大城 |
後面是一大段女媧族第二次大遷徙的論証,但因為牽涉到海洋女神「
Tiamat」與「
Marduk」神的恩怨情俄仇,及美索不達米亞
BC1600~BC1100亞述(Assyria)、西臺(Hittite)、埃及、「The Kassite dynasty」及「Elamite kingdom」的歷史恩怨,所以無法再「Part-2」中再寫下去,因為太多人抗議了,他們希望快一些看到「Part-2」,所以我只好同意分段,把剩下的用「Part-3」..........接下去寫。
我從來沒有想過把地中海史、埃及史、中美洲史與中國史連接起來。因為中國史非常獨特,你不懂漢文不懂古文根本就無從了解這部縱貫
4000年的歷史是寫什麼碗糕?但大眼怪說的很好,總要有人寫,而且非華人不行,那就由我開始寫吧!如果有不完整的地方,我期待有人接下去補全或者補完。
Part-3要論証另一個重點是拉長變形頭顱風氣如何東西傳的?千萬別說中國沒有,有!只是沒有那麼誇張及實際執行,但象徵性標示(
Symbols)留下來了。我的Part-3 其實寫的差不多了,所以希望能趕在春節前「PO」完,讓看官有一個完整的空閒時間讀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