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闆都是神經病--------
「病態人格」的神經科學
「海爾病態人格檢核表」(Hare Psychopathy Checklist)是一種心理評量,通常用來評估罪犯是否具有病態人格?
巴比亞克博士(Paul Babiak)用這種表來評估七家企業的員工是不是「陞遷的料」?
總共評估了203個人,對像從主管到執行長,甚至總裁都有。他發現,儘管這些人過去都未曾有犯罪記錄,但他們當中,
每25個人就有一個人可以被歸類為病態人格者,與普通人群中有病態人格者比例相比,
足足多了四倍。
這些病態人格者的特質是:
- 他們上班很會摸魚,很會作表面功夫,工作表現很差,但卻可以一路鑽營而爬到公司最高層。
- 他們心狠手辣,沒血沒淚,但又人見人愛是萬人迷。
- 他們很會創新,很開朗,很可靠,給人留下的印象很好。
你的老闆是否具有以下人格特質:
- 巧言令色,很會作表面功夫。什麼話都敢講,舌頭從來不打結,也不太理會社會規範。
- 自我感覺超良好。 他們很堅持己見,自以為了不起,且很會自吹自擂,相信自己比世上任何人優秀。(我註:像誰? 自我感覺良好?)
- 容易覺得無聊。常把別人丟給他們的無聊工作丟給下屬去作,他們沒有辦法長時間作同樣枯燥或例行性的工作。
- 說謊成性。很會騙人,陰險狡猾,愛操縱。什麼事都能說的頭頭是道,只是你無法確定他說的到底對不對? 還有愛提當年勇。
- 沒有悔意,沒有罪惡感。別人遭遇不幸,他們毫無惻隱之心,好像事不關己,冷血無情。(我註:像極了馬英久在八八水災時的表現,。同樣的,大魯閣號撞上砂石車及投票當天被拒馬砸的半死的一家人,他的表現也一樣,沒有情緒。)
- 情感淡薄。他們表面上都裝得很客氣,但沒什麼感情,只能和一般人維持泛泛之交。(我註:又中了!)
- 冷酷無情,沒有同理心。 他們很冷漠,不考慮別人的死活,還很瞧不起人。但會在人前裝的很有同情心。
- 依賴別人,利用別人。他們會逃避責任,只為自己的利益而剝削別人。(我註:用美牛換美簽TIFA等,只有他馬英久本身的利益,沒有身為國家領導人的責任感。)
- 行為控制能力很差。他們很難控制怒氣,只會在事後敷衍的道個歉,目的只在希望別破壞他們的形像。
- 容易衝動。例如一時衝動就請半天假去玩高空跳傘等,很難抗拒誘惑,也禁不起挫折。
肯特。凱爾博士(kent Kiehl)對新墨西哥州一間叫
「西新墨西哥州懲教所」(Western New Mexico Correctional Facility)的囚犯腦部作了
「fMRI」(磁共振造影掃瞄)研究,得出的結果很有意思。
他的理論是,病態人格者的腦部有個
「旁邊緣系統」(Para-limbic system;此區包含了
杏仁核、前額腦區底部、海馬迴等幾個部位,支援種功能,像是情緒、行為和長期記憶,
這個系統是好幾個腦部結構所形成的網絡,一起運作,就能讓人正常的覺察並理解情緒,也可以讓我們有克制力及足夠的注意力)的部位有缺陷,他們的杏仁核在面臨嚴肅的道德二難問題時(例如一列電車失控,你該想辦法讓電車轉向去撞一輛滿載學童的校車,還是撞一家養老院?),一點動靜也沒有,他們不但這個部位沒有反應,其他部位也好像沒有反應。
肯特。凱爾博士(kent Kiehl)說,
前腦區底部(OFC,又稱眼眶額頁皮質),會把強烈的情緒波動跟恐懼刺激連結起來,這應該是所謂的
「巴貝茲迴路」(Papez circuit),是
詹姆士。巴貝茲於
1937年提出來的理論,他認為跟情緒反應有關的大腦區域包括了
下視丘、視丘前端、扣帶迴和海馬迴等;
1949年,
「Paul MacLean」將這個迴路進一步延伸,把
杏仁核、前額腦區底部和部份的基底核也納進來,將整個區域稱為
「邊緣系統」。
病態人格者他們上述情緒迴路的活動量很低,他們不僅無法瞭解
「是什麼衝擊了情緒」?,他們的大腦也無法賦予
「造成衝擊事件」的意義。(
我註:很難理解嗎?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病態人格者的大腦中此迴路卡住了,無法彼此溝通,或者反應速度很慢,甚至海馬區無法長久記憶這種事件發生的經過,所以無法比對作出反應。) 結果,這些病態人格者,不是缺乏同理心,無法第一時間瞭解某種情緒,就是不知道如何面對這種情緒作出適當的反應。
務實來看,這種病人八全然是心理疾病,也有生理因素存在,是不可能治好的。但你可以利用他們的優點,因為這種病態人格者「他們不太焦慮,很有自信,認準目標就不罷手。」生物都有其生命週期,在某些情況下,優先照顧自己的利益的確更有利於生存,
也是人類社會進化的原動力之一。
對很多行業來說,擁有少許或適度的病態人格特質,是很有優勢的。
 |
Para-limbic system |
 |
巴貝茲迴路(Papez circuit) |
二、加密與解密
2008年10月,一個奧地利為首的財團推出全球第一套
「量子加密保護」的電腦網路加密技術。方法為:
- 先將數位資料用全然不可測的次原子作用產生隨機密鑰流(Random Keystream),完全轉化原始資訊。
- 將上述加密轉化後的資訊再轉化成雷射數位脈波後,利用光纖傳送出去。
- 信息在光纖中傳輸時,如果受到攔截,比時本來就極度精巧細膩的雷射數位脈波會生出更多變化。電腦透過網路偵查到這些干擾,就會關閉通信連結。
- 一旦這種信息到達收件者電腦時,雷射數位脈波就會自動剝離,原始的次原子作用產生隨機密鑰流(Random Keystream)會完整呈現,收信者再用私鑰解密即可讀到正確還原的數位資訊。
現今所使用的公私鑰加密系統的基本理論很簡單,將該密碼分解成其「質因數」的乘積(
我註:
假如整數n除以m,結果是無餘數的整數,那麼我們稱m就是n的因數;質數則是 一個大於1的整數,除了1和本身以外,沒有其他因數;質因數指的是它本身是更大數字的因數,但本身是一個質數。)
要將一個高達300位數的數字拆解成二個質數,就算用全世界最運算最快的電腦都得花上好幾個世紀(註:現在的超級電腦只需數天就能輕易破解,但我們可以不斷的增加公私錀的位數將安全性提高,例如加到600位數的數字。)
這種加密法很簡單,你用一個程式製作出公私錀質數,將公鑰公佈,讓任何想製造加密信息給的人都可以利用這支公鑰及程式將信息轉成亂碼文件寄給你。你收到後,利用相同程式及只有你知道的「私鑰」質數,就可以輕易將亂碼文件還原成明碼信息。
雖然目前大部份的數學家都同意這套因數分解非常難解,但至今也沒有人證明世上不存在破解的「捷徑」,是有可能在某處有某位數學家已經找到將超大數字分解為質因數的快速解法,但基於各種理由不張揚。(註:各界的猜疑都換向全球數一數二的密碼破譯中心,坐落於馬里蘭州的美國國家安全局超級情報組織。據說它是全世界僱用最多數學家的單位,也是全球最強大電腦運算能力的集中地。這種能力讓美國國家安全局可以任意竊聽毫無防備的目標象。)
 |
美國國家安全局 |
三、蜂鳥:(這篇只想讓大家看各種蜂鳥的美姿,轉換心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