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9, 2011

向破案高手學推理心理學(The Profiler ---My life Hunting Serial Killers & Psychopaths)閱讀心得



作者:Pat Brown ;譯者:李宛蓉;出版社:大是文化2011年7月初版


什麼是「犯罪心理側寫分析」(criminal profiling):它包含了分析實体和行為證據、重新建構犯罪案件從頭到尾的發生過程,然後以所能蒐集到的資訊盡可能作出最科學的論。

心理學家(Robert Hare;1934~)的病態人格檢核表

1、口齒伶俐/膚淺魅力。

2、自我澎脹。

3、無法控制說謊。

4、狡猾操縱。

5、欠缺悔意和罪惡感。

6、情感淺薄。

7、冷酷/缺乏同理心。

8、無法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9、男女關係很隨便。

殺人慣犯的描述:他們多半是前述病態人格患者男性低度成就者與女人關係不良喜歡暴力概念,經常是突然發生某椿事件,讓他們感覺自己很窩囊,因而憤而想訴諸暴力,重新感受力量與掌控。

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s syndrome)
指一種通過描述、幻想疾病症狀,假裝有病乃至主動傷殘自己或他人,以取得同情的心理疾病。它還有求醫癖、住院癖、佯病症等俗名。此疾病得名於德國的一位男爵——孟喬森男爵。 1951年,一篇發表在英國著名醫學雜誌刺胳針上的文章,第一次以孟喬森綜合症的名義命名這種症狀。

具體的病因還不清楚,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問題都會對該病的形成有所影響。曾經有過長期疾病史,曾經在被人照顧中體會到幸福感以及經常被家長忽視的兒童都更容易獲得該疾病。人格障礙也和該病有著很大的關聯,甚至有人認為這種症狀與壓抑性衝動有關。研究患者的病因非常困難,因為他們往往錯誤地描述自己的患病狀況。

這種病另分為二類:

1、一般的孟喬森綜合症:
  患病者不斷向周圍的人報告自己擁有各類疾病,模仿疾病的症狀,但經診斷後都會發現患者其實無病。有些患者對疾病非常熟悉、瞭解,擁有近乎專業的相關知識。吃藥、打針、住院動手術時非但不反感,反而顯得非常興奮、愉悅。最嚴重的患者則會傷害自己,使自己表現出來的症狀更符合自己所描述的疾病。
如果病人三番五次申明自己有病卻又檢查不出任何症狀,同時他所列舉的現象非常具體、精確,近乎於典型症狀。而對其作出進一步檢查又會遭其反對對其治療照顧卻使其滿意時,該患者就很有可能患有孟喬森綜合症。   治療該病主要依靠心理治療,特別是疏導和溝通。同時要加強患者和其親屬的交流,限制親屬在其患病時給予過度的照顧。對於該疾病幾乎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治療,要將其徹底治癒也是非常困難的。


2、代理型孟喬森綜合症(Munchausen's syndrome by proxy)
這一型的患者則是虛構別人的症狀,特別是子女、晚輩、弟妹等需要照顧的人。嚴重一些的代理型孟喬森綜合症則會向所照顧對象的飲用水、食物中投放有毒藥物。 有些人在工作中向老闆謊稱自己遇到了巨大的困難並將其解決,甚至故意製造混亂然後再將其恢復,這種現象被類比作孟喬森工作綜合症。 對於代理型孟喬森綜合症患者來說,則是剝奪其照料權時容易導致其不安。

作者在第一篇「陳屍溪裏的乖女孩」
中提到,她觀察過因暴力犯罪而痛失親人的家庭,如何熬過哀傷歷程,也知道被害者家屬永遠無法忘懷,所以她不會說自己「感同身受」,因為她沒有家人遭受過這種可怕的暴力加害。 而且作者認為貨真價實的連續殺人犯根本無藥可救,她不相信心理學家有能力矯治殺死十個婦女的像伙,就算真能矯治,也不值得給他這樣的機會。------------這些話是出自一位知名犯罪心理側寫分析師之口,「廢死聯盟」的人應該好好的看及思索。

作者在第一篇「陳屍溪裏的乖女孩」及第二篇「莎拉,酒吧謀殺案」都有著強烈的「主觀意識」,特別是對「Anne Kelly」案中被她強烈懷疑的房客「Walt Williams」。  但到了第三篇以後,她或許已經是成熟的「犯罪心理側寫分析」側寫員,而且跟很多這行的高手較量過,所以比較公正客觀,也少了很多強烈的「主觀意識」「我不會錯」這種心態。

作者於第95~97頁提到「哭笑不得的防身術」,讓很多人第一次理解到「防身術」這種花拳繡腿的功夫非但防不了身,且可能帶來反效果,激怒加害者,使被害者生命受到威脅。

她的第四篇「瑪莉貝絲,衣櫥裏的圖書管員」的推理近乎「偵探行為」,而且應該無誤。比較令人覺得毛骨聳然的是,接下來的房客,居然也是遭劫於下班回家路上被刺死。

第五篇「朵麗絲,非典型被害人」,我於作者初始描述時,就與她同感。 犯人對被害者家中佈置非常熟悉,且無意傷害孩子,所以是熟人無誤。 而且我確定不是被害者的丈夫,否則女兒該認得出來爸爸的身形,但唯一清醒的羅蕊(Laurie)卻認不出。

卡爾(Carl Barlow)把胡佛家的門窗狀況說的一清二楚,就好像他常這樣進來一樣。再加上死者朵麗絲(Doris Hoover」死的時候仍在看「言情小說羅曼史」,這種只有青春少女會看的小說,顯示她f對愛情仍有些憧憬。 還有死者女兒「Debby」當晚告知死者要離婚改嫁卡爾的事實,是否引爆了死者與卡爾之間的口角爭議?  大家別忘了一件事,1967年「畢業生」(The Graduate)上演,這件命案發生於1975年

第六篇「十二歲女孩姦殺案,家暴疑雲重重」,作者認為檢察官基於「政治因素」不配合,但我認為是她那封誘導的信出了問題,這封信如果出示到庭上,犯人可以脫罪,而檢察官及警方會被控誘人入罪,無濟於事。作者明明熟讀司法起訴程序,為何會犯如此明顯重大的錯誤而不知,好奇怪?

我註:作者指出的警方的丟失犯罪物証及檔案、本位主義等,及檢方起不起訴案件有「政治考量」等,似乎都與台灣目前司法案件檢警調處理犯罪案件態度相仿,看來所謂的民主法治終究只是「烏托邦」似的理想國。

從第七篇「吉米,損友殺人」開始,第八篇「唐尼爾殺人:找出殺人動機便可破案」、第九篇「莎賓娜,父母難以承受的最痛」、第十篇「布萊恩:誰扣的扳機?」、到最後一篇「鮑伯與克莉絲汀,冤死與被冤枉殺人」,作者不像「犯罪心理側寫分析師」,比較像「CSI」的刑事鑑識人員及辦案的刑警。

本書作者四十歲以前是位家庭主婦,因為「Anne Kelly」案,才開始她的「犯罪心理側寫分析師」的生涯,而且她很多的專業是「自學」而來,算是素人專家。

我前面說過,她剛開始時「主觀意識」很強,而且很少作現場模擬,完全是紙上作業。但到了後期,我們看到作者的「轉變」,她開始全面的檢視案件檔案、物証、筆錄,甚至親自到犯罪現場察看、模擬犯罪過程、訪談案件關係人,愈來愈客觀......................。只是她與檢警的關係沒有改善多少,檢警不太能接受她的「犯罪案件側寫」,使她多少有挫折感。

本書讓我與作者一起參預犯罪案件的調查,雖然作者舖陳方式不太好,很多犯罪細節是她得出答案後才逐漸浮現,所以有很多她認為與案情無關的筆錄、檔案及訪談內容未全部呈現,所以不是全部能說服筆者她的「判斷」。

例如第九篇「莎賓娜,父母難以承受的最痛」,筆者對於因受不了家人懷疑壓力而精神崩潰的舅舅「Rufus」的狀況,就能馬上看出莎賓娜(Sabrina)的母系方面, 確實有些精神疾病遺傳跡像,如果作者能確實徵詢莎賓娜(Sabrina)的母系親族,也許答案就更明顯了。

第十篇「布萊恩:誰扣的扳機?」中提到作者模擬現場時,發現「副駕駛座」開槍也可以造成同樣的現場狀況,而且布萊恩(Brian Lewis)「Walt Williams」一樣沉溺於電玩遊戲的「角色扮演」,而且與「Walt Williams」同,玩的走火入魔。而他的同伴中有人說過,他知道命案當晚布萊恩穿什麼衣服,甚至知道他死時車上播放那一首歌。 我比較相信他不是自殺,而是與同伴玩「角色扮演」出了狀況,因為布萊恩(Brian Lewis)說過這種遊戲陷入悲觀、邪惡及黑暗的一面,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想退出? 所以有沒有可能是他的朋友提出,想退出就得玩「俄羅斯輪盤」? 而他輸了!

Monday, August 22, 2011

2011年8月編號114科學人閱讀心得

第一篇:全民健保的迷思:

楊前署長在文中講到這句:「.........病患常不知所需醫療的內容、價格及品質.....」,事實上至今仍是如此。很多病患去看了醫生,也拿了藥,但未服用,或未按照醫囑服完全部的藥,所以倒底是好了? 潛伏等免疫力低時再發作? 還是根本無需用藥?

每一個病患都是獨特的個人,醫生除非有他完整的病史,也很難判斷該如何診斷給處方。特別是台灣的病患有一個很奇特的思維,就是迷信名醫,不同的症狀要看不同的名醫或不同的醫院,而各醫療院所間的病歷是不流通交換使用的,所以誤診及錯誤給藥是很正常的事,更糟的是重覆給藥,但因供藥的藥廠品名不同,病人無法分辨,吃到送醫急救的,時有所聞,該怪誰?

談到藥價黑洞,不是健保局無奈,醫生無奈,病人更無奈。  我們的醫療院所無論公私立,都是以營利為導向。我們的政府官員腦袋很單純,以為規定他們的利潤不能分配就可以防止弊端五鬼大搬運了? 財團醫院就是集團嘛! 他們可以成立很多公司來跟這家財團醫院交易,只要把報價作高,馬上就可以搬走很大一部份利潤,神不知鬼不覺,而且會計帳目無不法,你奈他何?

而藥品這項就是醫院的大利潤所在。以前勞保公保藥被詬病就是如此,現在健保藥一樣,三不五時,醫院就變更藥品品牌,對於很多慢性病患者,他們詢問醫生的結果,就是院方今年換供應商,所以只有這種同配方藥,無法再給予過去的處方藥。 這樣的結果,讓很多慢性病患者及家屬很恐慌,因為誰知道能不能吃? 如果吃了反應不好又換不回原來的藥,最終只有走向藥房自行購買以前常用的藥來服用,甚至再也不上醫院定期檢察作生化檢驗,調整藥物劑量,害死不少病患。

而健保只給付治療的藥物,不給付預防性的用藥,例如很多骨鬆患者是無法得到預防性給藥的,所以病患及其家屬必需自費購藥,但問題來了,醫院自費藥有時候比外面藥局貴了10% ~30%,外購可能得不到醫院對於這種自費藥的服用建議及合宜劑量的醫囑,非常危險。中上階層家庭可以負擔,但中下階層家庭就直接放棄了,讓危險發生後由健保來支付治療費用。

健保的問題很多,但楊前署長並未深入,我也到止停筆,除非楊前署長還要說更多再來寫續篇。

第二篇:越貴的藥越有效?

美國2011年醫療保健費用將突破2.7兆美元,而高達1/3的醫藥費用(每年約9000億)是花在無效或不必要的治療上。 阻止飆漲的方式,只有給付最有效的治療。但要證明那一種治療效果最好的方式所費不貲,最近以「降血歷及降血脂治療預防心臟病試驗」(ALLHAT)的試驗(由623間診所及門診醫生號召42,418患者加入研究),費用高達1.2億美元,歷經8年才完成,結果於2002年12月發表其研究結果為,所有藥物中,最古老最便宜的噻嗪類利尿劑,比其它較新較貴的藥更能有效降低高血壓及幫助排除人體多餘水份,降低心臟衰竭、住院治療及中風的風險。

但美國最大醫療集團「Kaiser Permanente」旗下科羅拉多醫療集團的研究主管「Davod J. Magid」他想到可利用「Kaiser Permanente」資料庫中數以萬計的醫療記錄檔案,找出在利尿劑無法順利降低病患血壓情況下,那一種血壓藥物效果最好。 結果在一年半內,只花了20萬美元就得到解答了,2010年,他與同事指出,另外二種臟病用藥「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 inhibitor)以及「ß 阻斷劑」效果相當。這種方法的正式名稱叫「療效比較研究」(CER)。

療效比較研究(CER),是以科學方法來確認那些治療方式有效,那些無效? 通常直接比較不同藥物之間藥物與手術治療之間的差異。這種方法也被廣泛用來評估許多不同的介入方案,例如提交通及居家協助的社區保健方案,是不是比提供傳統醫療服務為主的方案更能減少年老體弱者住院的機會。

臨床試驗除費用很高外,仍有些缺點:

1、只能招募到較年輕、健康且比較願意遵醫囑的人,而醫師對研究對像的監控比對一般病人更密切,導致質疑說這種試驗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年長、病情較重且配合度差的病人。

2、這種傳統隨機臨床試驗評估,通常是在最好的情況下衡量某種藥物或療法的效力,往往太理化。而醫生關心的是在真實條件下,這些藥物及治療在病人身上的效果如何? 所以醫生可能不屑於這種控制件下得到的隨機臨床試驗果,因為與實際醫療狀況不符。

分析數以百萬記的病歷資料 ,而非數百或上仟人的「標準」臨床試驗,如果分析研究人員具備成熟的統計技術及方式來避免可能混淆研究結果的錯誤,這種病歷探勘觀察型研究的結果,只要確定得到的結果是因為「療效」而不是病人本身特異性引發即可。 這樣的研究不但可以節省大量臨床實驗經費及時間,還可以為公共衛生帶來許多好處(例如證明香煙可能引起肺癌)。

所謂的成熟的統計技術及方式指的是利用標準統計技術來控制因為選樣(母群體或研究群體)時隱含的偏差,儘可能的讓研究群體的條件相等,例如年齡、性別、現況、生命徵象、檢測數據、教教育程度與收入等社經因素類似。如果找不到對照組患者的資料,便捨棄資料不用。

上述分析病歷檔案資料的方式,遠比執行隨機對照試驗更快得到結果,挽救了不少生命。而且讓病人及醫療保險單位理解,多花錢買昂貴的藥物或治療,並不一定得到更好的療效。


「Kaiser Permanente」資料庫擁有860萬人的電子病歷資料;另一個由六家醫療機構組成的聯盟,則有1000萬人的電子記錄檔;美國退伍軍人管理局每年有照顧超過600萬名退伍軍人,所以總共約有2460萬人的資料(一個台灣健保局的資料庫)。

美國醫界長期以來的核心理念都不把成本納入臨床決策考量,因些發展出來的療效比較研究(CER)並未將「成本」考慮在內,而是評估二種或更多種藥物或治療方法,依其臨床效果加以排名,但因近年來醫療費用飛漲,迫使美國醫界並需朝最能節省醫療費用的療法來邁進。

上述療效比較研究(CER)是否給我們的健保局一個新的概念,如果2460萬的病歷資料庫,用正確的統計方式抽樣探戡能得到這麼多療效成果,請問每一筆委託值多少? 一個臨床實驗要浪費8年共1.2億美元的經費,而且尚不知接下來如何處理的情況下,這種探戡資料檔的方式,不失為一種有效經濟合理找到最佳療效的方式。  健保局苦於收支短絀,保費無法上漲情況下,這種明顯可得的收益是否值得研究呢?

我想健保局的答覆仍是滯礙難行? 拜讀了大前研一的著作「趨勢」後,對於失能的政府部門及官員的回答也不意外,但如果別人都把方法告訴你了,仍是滯礙難行的話,大概任何改革也是滯礙難行的。

第三篇:智力的極限
 

我很喜歡這篇文章,因為讓我更理解智商的來由。

人類大腦的構造很像「電晶體」,一顆顆的晶元就如同大腦中的「神經元」(灰質),晶元集合而成電晶體,就如同人類大腦神經元集合特化出區塊如左右腦,而晶體之間的「管道」就如同「軸突」,而電晶體之間的「匯排流」在人類大腦上是溝通特化區塊的「集束軸突」。 看來人類即使不瞭解本身大腦的構造,但製造出來的記憶體是同一架構,好有趣。

科學人的文章不是每一篇都好看或好理解,但碰到好的文章就會讓人讀來特別愉快,這篇「智力的極限」就是。結論是,人類的智商演化到今日可能到了極限,但我們可以靠科技及社群協同分工合作來擴展智能。有點像什麼?  陣列式磁碟?

智商要高靠二樣東西,一是神經元要多二是傳導速度要快。神經元多就得增加腦容量,而傳導速度要快得增加突軸數。但事實是,腦容量加大神經元增多時,除了提高腦的運算能力外,會消耗更多能量,而且神經元增多,表示連結神經元的「軸突」必需變長,這會讓傳導速度變慢

所以演化的方向有三:

1、增加逺距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就可以加快訊息傳遞。 這個方式以腦溝加深,將腦部特化區的溝通管道直徑減少的方式來達成,或者有人演化出新的直接連結突軸來加快溝通訊息。 它的代價是耗費能量及佔用空間。(人類大腦重量僅為體重2%,但耗用能量為20%,新生兒更可高達65%)

2、讓軸突變粗,增加訊號傳遞量就會加快傳導速度。它的代價仍是耗費能量及佔用空間,而且能量增加一倍,電脈衝傳導速度卻只能提高40%左右。也就是說,當腦容量擴增時,如果要維持一樣的傳導速度,軸突體積膨脹的速度要比含細胞核的神經元體快才行,換句話說,腦容量變大時,大部份增加的體積都是「線路」(突軸)非能擴增運算能力的「神經元」

3、縮小神經元細胞及軸突體積但增加神經元細胞及軸突數目,在不改變腦部容量下,增加密度,這可同時增加腦部運算力且不延緩訊息傳遞速度。問題是會增加很多雜訊,也就是說太敏感了,如果腦部溝通訊息用的化學物質稍有失衡,人可能就出現各種生理心理甚至肢體協調失衡狀況。

科學研究人員發現隨動物體型增大的腦部,似乎都用來執行「瑣碎的功能」,例如監控較多觸覺神經、處理來自較大視網膜的信號、控制較多肌肉纖維等,扣除處理「瑣碎雜事」所需神經元後,剩餘的神經元才與「智力」有關。  哺乳類動物大腦與體重之比為「3/4次方」關係,從這個數學關係,可推衍出大腦化商數(encephalization quotient)------真實腦質量與用上述「3/4次方」數學方程式推算出來的預期腦質量比。如果將腦重量與體重比「對數」會呈現直線關係,特別別聰明的動物會偏離這個次方定律,落在直線上方。人類的偏離最多,大腦化商數為定律預估值的「7.5倍」

軸突(axon):典型的神經元擁有一條細長的尾巴,這就是軸突(axon)。軸突的末端會分岔,分支的頂端會形成「突觸」(與其它神經元細胞的接觸點)。軸突像電纜,可以連接大腦不同的區域,也可以集結成「神經束或叢」,從中樞神經延伸到身體各個部位。

神經元與軸突
大腦神經元集合特化區:如果我們將腦組織染色,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你會看到皮質區呈現不同顏色,表示這些腦區對應著不同的特化功能,例如語言理解或臉孔辨識,而且隨著腦容量變大,特化還出現上一層架構,將功能相似的神經元集在一起,形成密切連結的單元(類同電晶體),而各單元間則以少數長途線路銜接(功能同匯排流)這就是左、右腦對稱區演化的過程,它們分別掌管空間感及口語理解。


第四篇:通往疫苗的捷徑

疫苗的機制

疫苗都是利用「病毒、細菌、寄生蟲」的一部份(科學家稱為抗原),來引發非常專一的免疫反應。「抗原」可能是完整但毒性減弱的病毒例如天花疫苗;也可能是完整但無活性的感染原例如小兒麻痺疫苗;也可能只是病原的部份構造如白喉、百日咳及破傷風混合疫苗。而疫苗中更可能添加「佐劑」,來強化免疫活性。

成功的疫苗必需在人体感染到「致病原」之前,先讓「免疫系統」產生強大的防禦力,才能對抗特定的「病毒、細菌或其它病原」

最好的疫苗配方要能連續誘發「先天免疫反應」「適應性免疫反應」

何謂「先天免疫反應」「樹突細胞」是免疫細胞之一,會吞噬疫苗的「抗原」成份,幫助免疫系統決定如何反應。

何謂「適應性免疫反應」?這又分二種,一種是「先天免疫反應」後發生的「適應性免疫反應」,此時「樹突細胞」移動到淋巴結,將「抗原片段」呈現給其他細胞,引發「適應性免疫反應」。->此時有些適應性免疫細胞成為「殺手T細胞」,能辯識並催毀受感染組織,而其他T細胞成為「記憶T細胞」,在体內存活好幾年以提供保護。->另外出現活化的「初始輔助者T細胞」,會釋放「化學分子」來影響「殺手T細胞」,也能與產生抗体用來辯識疫苗抗原的「B細胞」作用。有些「B細胞」會留存在身体中成為「記憶B細胞」。=>「之後的適應性免疫反應」是有類似的疫苗抗原入侵,試圖攻擊身体時,「記憶T細胞」「記憶B細胞」會立即作出回應。

「傳統的疫苗設計」是研究人員製造出可能引發免疫反應的「化合物」->利用數千名受試者進行測試 ->運氣好成功,如天花及小兒麻痺疫苗->失敗的話,得從頭研究免疫系統及病原体,再推測可能有作用的疫苗配方,重覆作人体試驗,直到成功為止。

樹突細胞
「系統生物學疫苗設計」一開始利用少量受試者測試疫苗配方,研究人員利用自動化分析設備記錄免疫系統的特定標記,其中包括「RNA」的表現量、每種蛋白質的含量、代謝產物和遺傳變異。研究人員必需反覆測試並改良,直到疫苗配方引發的分子標記與產生高度保護作用的反應趨於一致為止,這樣研究人員就可以用最少的臨床試驗及最低的費用、時間,找出最理想能誘發免疫反應的疫苗配方。

「大前研一的趨勢思考」閱讀心得。

作者: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譯者:王麗芳;出版社:知識流出版(股)公司 2011年5月正體版初版。

本書中,大前非常支持全球化及跨國企業購併,我不反對,但有一個疑問? 就是跨國併購以利潤為中心,如果日本的國家、人民及社會利益與跨國企業相扞格時,該如何? 這是全球化最大盲點,因為崋竟國界仍在,地域觀念仍在,但對於跨國企業來說,這一切不存在,雙方的岐見如何解決?

而且跨國企業以全球市場為著眼點求取最大利潤,所以一旦日本勞工成本高於其它國家,搬遷工廠是常態,那麼無法移動的日本勞工該如何? 他們會大量失業,這對於一個政府主要的工作是照顧人民不同,所以限制購併是一種自然的防衛行為,至少我們在歐盟身上看到了跨國企業對歐盟諸國的各別影響,不完全是好的,甚至壞處多過好處。

尼特族(NEET ;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

是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青年族群。最早使用於英國,之後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在英國,尼特族指的是16 ~18歲年輕族群;在日本,則指的是15 ~ 34歲年輕族群。

尼特族是世界性的社會問題。主要在發達國家和經濟高增長、生活水準高國家的青年階層中產生。他們因為高學歷的心態,不願低就高勞動低薪資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現代部分被稱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要求工作輕鬆錢又多,常以參加國考等各項考試為拖延藉口,對親友假裝為全職考生,呈現空等狀態,沒工作也沒升學進修。對於家庭生活的依賴和對於社會生活的不習慣,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尼特族亦可以說是「自願性失業」的一種。

中國社會上流傳這樣一段對尼特族的形容:「一直無業,二老啃光,三餐飽食,四肢無力,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分任性,八方逍遙,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

飛特族(freeter):

飛特族為英語「freeter」的音譯,意指以正式職員以外(打工、兼職等)的身份,來維持生計的人。台灣叫外包人員或派遣人力。

近年來日本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經濟政策中,有一部分看法就是視飛特族為勞力勞動人口的重要來源,由於日本年輕人中的飛特族人口有百萬之譜,日本政府認為如能將這大量的人力投入基層勞動工作中,便可紓緩或是解決日本經濟結構中,基層勞動力人口缺乏的問題,但大前研一則對此表示,飛特族在工作上有所謂的「三不」,就是不髒、不累、不危險,基於這三不,飛特族並不會願意進工地。

大前認為企業高層對於優秀人才欠缺挖掘、運用、評估的能力,他認為重點在於:

1、無論是誰,把事情交給有能力的人就對了。

2、優越的溝通能力。

3、領導能力不能靠「一路挺我」的人情義理,要練就合理說明,獲得情感上認同的溝通能力

這段令我想到馬總統與宋楚瑜這二個人的「反差」,或許也正可以解釋宋楚瑜現像之因了(2011/08月論註)


大前在本書中反對各種經濟管制、勞工基本工資限制、年利率20%的上限、消費者保護法、建築基準法的修訂等,另外對於日本政府經產省制訂的「併購防衛指南」更是期期以為不可。理由都是阻礙自由市場及經濟效率,這讓筆者想到「經濟殺手」中談到的如何借由市場經濟之名,力行催毀一個國家的實質經濟力,達到控制剝銷壓榨的目的,這樣的結果是人民生活更苦,而貪腐更盛行,最終一個國家不但從此衰微,而且人文、社會及地理環境會完全被破壞殆盡如非洲那些被殖民帝國控制的國家一樣,這該不是大前寫這本書的原意初衷吧?

本書中提到日本媒體的怠惰不長進,簡直就是台灣媒體的翻版,只是不知道是誰抄誰的點子罷了? 他說新聞記者常常到網路「2channel」討論版去找題材,只要看到任何與企業醜聞有關的訊息,稍微採訪過後就大幅報導,引來政客對這件事的批評,接下來就是日本政府官員上場發言管制.................這的確也是台灣處理風波新聞的模式不是嗎?

另外大前提到日本政府對於資訊財的消費是如此顢頇泿費及無效率,我還一度以為他說的是台灣政府機關咧? 資料庫無法整合是台灣資訊軟硬體建設中的障礙之一,但看到大前寫的日本年金、選舉、納稅、戶籍、護照申請等公家機關資訊系統等問題,就覺得好像台灣的問題沒有那麼大了。或許這正好解釋了311福島核災為何遲遲無法解決的狀況,因為日本行政系統老化的很厲害,壓根兒跟不上時代。

而大前講的日本官員很多是不學習如何因應21世紀趨勢的行政官員,對於IT資訊系統建置完全外行,才會任由承包商胡作非為。如果不改變這種行政體系結構,再讓這些門外漢擔任採購人員的話,就會持續浪費民脂民膏,且出現很多老舊無法使用的資訊系統.......................這點台灣的行政官僚系統是完全雷同。

台灣的銀行業一向被稱為「當舖」,有押就借錢,所以一旦經濟前景不佳時,流當品價值滑落的很快,銀行業就蒙受損失。20~30年來,大家不斷的提客戶徵信,只是不知道為何我們的金融業者始終作不到?

讀了大前研一批評日本信貸業者的問題後,才明白原來是台灣的金融業全部抄襲日本模式,所以發展不出徵信這種經營模式,即使進入21世紀電腦化數位時代,經營者仍無法使用資料庫來過濾篩選客戶的信用,所以除了用20%高利貸借款外,根本無法按照客戶信用給予不同的貸款利率融資,真是被日本文化荼毒很深。

大前先生說過去「背誦式」教育在21世紀網路資訊爆炸時代不合用了,因為很多問題沒有制式範本及答案,必需靠個人才慧去找到解答。 老師的功能應從給答案轉為幫助學生如何學習「Learn」,也就是讓學生學會如何找答案。

本書中提到紐約證交所仍以「人工」為主? 而日本東京證交所雖然已全面改為電腦下單,但僅將居中確認的動作交由電腦,其它步驟及流程仍停留在第一階段? (即電腦取代人類作業部份),難怪我們看電視時,總覺得紐約證交所交易員好多,而且喊來喊去,原來他們真的還停留在人工交易階段。

2007年開始,日本「團塊世代」(相當於美國所謂的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世代) 公務員開始屆齡退休,地方政府因退休津貼不足推出退休金債券的在短短一年間(2006 ~ 2007年)增加了5倍,從25個城市到115個多,金額從120億日圓擴增到852億日圓,這種財政赤字是地方政府無法負擔,但日本政府總務省卻認可地方政府的債券發行,讓日本公務員厚著臉皮領取退休津貼養老,但這些龐大負債由日本民眾繳稅慢慢償還? (我註:這種言論遲早輪到台灣公務員身上,看來18%算是試水溫小case啦!)

大前在本書中提到一件算是機密情報吧? 他說美國的核能航空母艦及潛艇,攜帶「核武」從關島出發,航向長崎、佐世保(位於九洲),但離開佐世保時,核武卻消失不見了。這次福島核災事件,有一個謠言很盛行,就是日本這些核電廠中放有核子武器,才會出現如此嚴重無法收拾的核災事件出現?

日本社會保險廳管理的「年金」居然有5000萬筆繳納記錄搞不清楚是誰繳的? 而且據說是40年前內部就已發現記錄遺漏的問題,日本政府卻一直漠視不管。(我註:驚死人! 很難想像這以龜毛著稱的日本人會作的事?)

「日本郵政公社」2007/10/1日變更為持股公司,更名為「日本郵政株式會社」,底下分割為「郵便局株式會社」「郵便事業株式會社」「株式會社郵政銀行及株式會社簡保生命保險」等四個事業體,擁有24萬名行員、2萬4000家郵局、2家金融公司,資產高達350兆日圓的龐大企業集團。

我註:台灣郵政總局2003年1月1日起更名為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華郵政),改製為交通部100%持股的國營公司,下設郵遞、儲匯、保險與金融等事業部門。總資產約3兆8449億新台幣。

大前對於人口老化的日本提出的藥方是,引進外籍勞工。但首先得讓他們花二年時間讀日文,學習在日本生活最基本的禮儀及規定,成績優秀者可獲得「櫻花卡」(永久居留權)作為獎勵,這樣才能填補少子化的空缺,維持經濟規模,並讓老年化人口得到援手,同時避免日本社會的排外思維。

我註:我仍然認為機器人較實在,因為外籍勞工的假設是,人力供給國經濟不會發展,而他們的生育率不會降低,同時競爭外籍勞工的國家不多。但實際狀況是不太可能,所以大前先生的補充人力法不太可行,反而是我想的,縮小經濟規模,用機械人補充人力較為可行。

當經濟不景氣時,需求彈性較低的「生鮮食品」,或者可以降低外食成本的「冷凍食品」的銷量不減反增,也就會帶動「大賣場的業績」;同時新型的「網路購物」「團購」會一枝獨秀,間接帶動「宅配物流服務業」的成長。

大前認為過去用公共工程投資作為景氣對策的方式已無多大效用,理由是無法刺激消費我註:這裡大前未說明的是,為何公共工程無法刺激消費? 答案很簡單,因為已開發國家,這種工程都引進外勞來作,甚至是外國工程公司標到工程,政府的投資是外漏,無法注入國內經濟體作為活水,自然無法帶動消費成長。

大前先生認為增加人口的方式有三:

1、多生小孩。2、延長壽命。3、接受移民。

大前的想法我尊重,但與我的想有岐異。

第一、我認為人口多過環境承載量是不好的,過度耗竭大自然的地力資源,對人類總體沒有好處,特別是台灣目前的狀況,過度開發,人口超過負載,所以將人口往下降到1500萬是較好的選擇,特別是考慮到全球氣候變異,且台灣中南部開始陸沉,而北部有恢復成為古台北湖之可能時,降低人口數是一個不得不的選擇。

第二、我知道大前講的是維持目前的總體經濟能量不往下降。但既然數位化及機械取代人力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維持龐大的人口數有何意義? 讓失業率不斷的飆升嗎? 日本因為有1.2億的消費市場,所以人口老化會影響到她總體經濟規模,但台灣不一樣,國內消費市場太小,比之於整個經濟規模不成比率,所以我們的問題不在於人口多少? 在於全球的市佔率。而生產部份可以用機械電腦化取代,人口減少不影響我們的生產力。

第三、關於人口老化問題,台灣跟日本一樣嚴重。大前先生對於機械人取代外勞的想法嗤之以鼻,但我的想法不同。因為我們算的出來外勞的來源及亞洲新經濟體的成長狀況,印尼、越南、菲律賓這些外勞主要供應國,因其國家內部經濟成長,本身就可能缺工,那來多餘的勞力提供我們作為看護工? 再加上中國老年化問題也嚴重,會不會跟我們爭看護工呢? 如果答案是「positive」 ,那除了全力發展家事機械人及無遠弗屆的雲端計算網路外,有更好的辦法嗎?

第四、接受移民對台灣還算簡單,因為對岸與我們同文同種,只要解決藍綠統獨爭議,建立共識後,移民對台灣不會產生文化衝擊,更何況台灣本來就是個移民社會,最近一次發生在1949年,問題不大,人民適應力強。 但日本社會的排外思想僵固千年以上,談接受移民會不會太為難了大和民族一些?   所以我比較喜歡大前的另一個建議,就是重新僱用活力充沛的退休人員進入職場,讓他們一邊享受黃昏熟齡時光,同時幫助同儕建立互助體系,利人利己。

大前先生說,日本的團塊世代所領退休金,會在五年內達到85兆日圓(約30兆台幣),如果能鼓勵這些團塊世代消費,一年可以增加日本 GDP 2%左右,對於已開發國家來說,這樣的經濟成長率是驚人的。

我註:大前先生以美國為例,認為日本退休人口會朝氣侯溫暖的南方,且風景優美、生活費便宜,附近有機場、娛樂和度假設施的地方遷移,可以帶動換屋風潮,新的經濟商業活動中心。  但我會加上醫療服務,畢竟年紀大的人,不能不考慮完備的醫療體系。 如果英雄所見雷同,那麼台灣的建商的腦袋視野很差,而橘軍的宋該去選花蓮縣立委,將來善用宋之長才,邀請台中日三國企業來作新市鎮規劃,打造亞洲的佛羅里達洲或所謂的地中海蔚藍海岸區。

大前於本書中提到歐盟企業所得稅在29% ~ 20%移動,最終會以20%為標準稅率,而日本的業所得稅率是39%,與美國相當。而台灣降到17%,不知所為何來? 理由是說可以吸引跨國企業將總部遷到台灣來?

大前也主張將遺贈稅調降,最好比照奧、義等國降為。台灣目前遺贈稅已降為10%,結果是台商大筆游資回台炒房炒股炒匯,弄的民怨衝天。 而大前認為取代企業所得稅的是「加值營業稅」(地方稅);而取代遺贈稅的是「資產稅」(也是地方稅)類似台灣的地價稅、房捐稅等,只是按實價課徵每年至少1%。(我註:大前的意思是資本利得稅吧? 否則這樣扣法,幾年下來就沒有了,比遺產稅還恐怖。)。然後地方政府在每年上繳稅收的10%予中央政府作為統籌分配款,用於國防、外交等需由國家整體處理的事務費用。

大前於本書中對於目前各國計算「GDP」的方式有意見,他說因為科技的發展,讓產品生命週期縮短,而且各國產業狀況一段時間就會變動,計算方法跟不上實際情形,而價格與內容之間有很大的落差。例如GNP有實質與名目之分,其間的差別在實質GNP是反映物價變動所計算出來的數值。

日本工業結構變化在於保留上游利潤率高的材料和零件產業,但放棄中下游的半成品及成品組裝,移往勞工成本較低的中國、東南亞等地,甚或直接交由這些地方的企業來接手組裝,也就是保留高技術高品質不容易被取代的部份。

台灣目前與中國的產業分工非常不明,因為我們並未像日本一樣發展出如此清楚的產業鍊出來。而且一旦中國沿海產業升級成功,我們會失去利基。但實情也不如此悲觀,因為中國市場太大,總有中國企業不願意作或者太細需要耐心不可或缺的工作,那就是台灣人該全力去發展的行業。

其實日本發生311大海嘯後,全球對於相關材料及零件,日本市佔率從75%到100%,影響全球供應鍊甚巨的狀況很憂心,所以有一股壓力,希望日本這方面的產業部份外移到國外,分散風險。日本廠商能找到的合格外國合夥人不多,台灣是首選。但日本這種以高品質高技術取勝的零件材料產業也有隱憂:

1、日本人口老化,人才高齡化嚴重,沒有接班人,傳承出現斷層。

2、目前全球市場往中低價位走,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及品質。 技術普及化、大眾化及無獨特性化,就會讓日本這種優勢消失。

3、日本理工科系人才愈來愈少,而人文及社會科學系所就讀的人數愈來愈多,對於高科技產業不利。

日本的教育制度的問題與台灣同:21世紀最重要的教育方針是,教導學生多角度去觀看一個問題,自己尋求解決的方案,而不是不斷的給答案,不讓學生思考問題的面向。

大前說能帶給眾人影響的領導風格有三種:

1、會讓人陷入恐怖深淵的獨裁者或軍國主義者。如小泉首相、李登輝等。
2、親身創造,樹立典範的類型。如宋楚瑜。
3、Jack Welch型這種潛力開發型的領導。這種類型的領導不會樹立典範,事事躬親,但他們會重視分析問題,當公司內部出現意見對立時,充份利用溝通協調機制,透過公司內部的第三者(例如顧問)居中調解,讓第三者提示解決對策,建立快速解決機制,若解決問題的貢獻者就能得到尊敬並成為領導者,讓說話大聲就表示正確的文化得到修正,避免公司朝錯誤的方向前進。 這種領導人也是現在教育制度要培養的學生,大家不知道答案,意見對立時,更需要聆聽各方的意見,判斷那一邊最接近事實,以提出對策來互相討論解決,不要堆積問題。



Tuesday, August 02, 2011

「謝國忠的下一個中國經濟預言」讀後感想

 作者:謝國忠;譯者:于海榮等人;出版社:高寶書版集團;初版:2011年7月


謝國忠的問題恐怕在於思考時用的語言,如果你不斷的用英文來思考問題,就會陷入西方世界看東方問題的陷阱中。 而且他雖然是中國人,但生活環境西化太深,再加上與其它華人區來往不密切,所以基本上,他對於東方世界的理解,是來自數字----日韓給的數據,所以提出來的方法或見解不一定能解決問題,至少很多台灣試過了,弊端一大堆,好處不多。

他講的農民工問題,在台灣經濟發展初期也是如此,但這些中低階層勞工的子民,在父母努力辛苦栽培下,到了他們長大時都幾乎全部翻身,成為白領階級。 謝國忠的想法很奇怪,那種永不翻身的看法,是比較西方式的,而非中國式的。 至於回家過春節,到今天,台灣人不論在台北有沒有房子,或者早就定居台北多年,孩子都生了,還不是一樣回鄉過春節,謝國忠的所謂不用回家過春節的想法,也是很奇怪,表示他真的是西方人,而不是中國人罷了。

他說貿易有週期性,中國可以等待另一個週期,出口會重新走強? 問題是中國本身就是市場,就有很多的消費人口,耗盡自己的資源,生產便宜的東西給別人用? 這種想法真的很怪。 市場就是市場,自己的別人的,都叫市場。如果自家市場夠大,能消費自家產品,那麼出口轉內銷是比較好的生產模式,福國利民。除非國家領導人或者所謂經濟學家,把賺到美國銀子才叫錢,自家的錢是廢紙這種看法,才會寧可賺美鈔當壁紙,也不願把貨賣給自家人賺人民幣。

買技術買品牌是OK的,如果你仍放眼未來那些舊有的消費市場的話。但金融大海嘯告知世界消費市場大洗牌,舊有的市場即使不萎縮,大概也沒有擴大的能量,而新的市場對於舊有品牌未必買單,所以技術創新及品牌創造才是生存不二法門,這種新的經濟法則與謝國忠的思維不太一樣。 也許簡單的說,不同的民族與文化,對於品味有差異。紅炵炵的顏色,深受西方文化薰染的人,不太吃的消,但非洲、亞洲人口中很風行,如果照舊思維來銷售產品,只怕庫存會很多。

出口銳減就是產業轉型的先兆,而中國政府用的基礎建設取代出口產業的調整方式,是台灣在十大建設中用過的老套,很管用,至少讓台灣渡過了第一次石油危機,也爭取到了產業轉型的機會。 中國一路走就是台灣走過的路,但到這裏,中國政府一定得注意一件事,就是台灣是個腹地小人口不夠多的小市場,所以不得不用別人的市場取代,把餅作大,但這種經濟模式雖然讓台灣有足以傲人的國際企業,生產量是世界數一數二,但沒有自己品牌,一直作代工,利潤極低,而且不斷的污染生態環境及消耗水電資源,相對於廣大台灣人民,這種生產模式到了後頭,是損非益,這點中國得注意小心,不要小貪鑽雞籠,將來要支付的生態成本回復費,是你今日賺到的數仟倍,得不償失。

下面我們來談石油危機,這樣比較能理解2008年金融大海嘯的後續發展:

西元前3000年前的古代中東美索不達米亞地方,人們就已汲取從地面裂縫滲出的半固體黏軟瀝青來用於建築砌牆、用藥及差強人意的引火照明。這種瀝青製出之油可引火焚燒,也成為古代中東戰場上的武器。(我註:建築埃及金字塔及馬爾它神廟時,所用的照明,也許就是提煉瀝青所得)。

中古時代起(約476 ~1453;約當中國南北朝 ~明朝中葉),歐洲的巴伐利亞、西西里、亞爾薩斯、漢諾威、加里西亞(Galicia,先後隸屬於波蘭、奧地利及俄羅斯)、巴庫(高加索山近裡海地區)等地都有地表滲油的記錄,加里西亞及羅馬尼亞逐步發展出小規模的以手挖坑、採油、提煉以產生蠟油的石油業,1854年蠟油已是維也納最主要商品。1859年歐洲原油總產量約有3萬6千桶,產地主要仍為加里西亞及羅馬尼亞。

1859年,美國賓州利用1500多年前中國人開發成功的鹽井鑽鑿技術(此技術於1830年後傳至歐洲),建立了第一口抽汲式油井1860年賓州西部石油產量為45萬桶;1861年賓州更鑽到第一口溢油井,於是1862年的石油產量就劇增至3百萬桶。此段時期美國爆發南北戰爭,戰爭切斷南方松脂供應,但由賓州石油提煉的蠟油則立即補上照明用油的空缺,使石油可能首次在近代歷史中成為戰略物資。

1870年代初期起,俄羅斯的巴庫也開始開鑿油井,1880年代初期產量已達美國產量的三分之一;1870年代俄羅斯部份地區的船舶以原油煉完蠟油之剩餘物充當航行「裡海」的燃料,隨後橫越西伯利亞的大鐵路也開始使用石油燃料,不再燃煤或木柴,

1885年亞洲蘇門答臘(時為荷蘭屬地的東印度群島)也鑽成功第一口油井,開啟東亞地區的石油時代。

1908年波斯中部的蘇里曼寺發現石油,遂告啟開中東地區石油的開發。

1910年墨西哥鑽到油礦,1914年委內瑞拉也開始生產石油,使中南美洲也登上石油生產的行列。

1950年代非洲才在西非的加彭及北非的撒哈拉探得石油。

1909年煉油技術獲得突破,以熱力分餾(Thermal Cracking)產生的合成汽油(Synthetic Gasoline)使每桶原油可產生45%的汽油(原先煉油技術只可獲得15% ~ 18%的汽油);1930年代晚期發展的催化分餾(Catalytic Cracking)精煉技術更可大量生產高級汽油;20世紀中葉,新的科技使一桶原油可煉製的汽油、柴油及噴射機燃料再提升至90%1960年代起﹐石油超過煤炭,成為世界「頭號能源」,經濟已轉而以石油為基礎。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英、法、美建立汽車與卡車運輸能力,使德國鐵路運輸優勢逐漸落居下風;1916年英國又研發以內燃引擎推動的武裝坦克,在1917年1918年發揮扭轉戰局的決定性作用,也是德國最高指揮部宣佈戰爭失敗的第一個原因。

1903年芝加哥大學化學家發現通常提煉自煤的炸藥主要原料甲苯也可從原油中提煉,1914年因為英國從煤提煉的甲苯不足,英國遂於1915年初建立起以石油提煉甲苯的工廠,這些工廠在第一次大戰時供應英國軍方80%黃色炸藥的原料。

1914年美國石油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65%1917年則為67%,約為3億3千5百萬桶,其中1/4出口,主要輸往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盟國所需油料的80%來自美國。使英、法等盟軍在美國支援下,並沒有真正缺油;反之德國因為海軍處於劣勢,被盟軍從海上封鎖而切斷海上石油供應,陸上供應僅來自戰爭前期維持中立的羅馬尼亞,但1916年羅馬尼亞受到德國入侵後,英國將羅馬尼亞的油田設施及油品儲藏破壞,德國為扭轉石油戰略地位的劣勢,1918年曾嘗試由其盟友土耳其獲取俄國的產油地巴庫,但已緩不濟急,10月時德國陸軍已差不多耗盡儲油,11月德國只能宣佈投降。

二次大戰(1939~1945)前日本進口石油只有10%來自東亞唯一的石油生產地荷蘭殖民地的東印度群島(現在的印尼),而80%的進口石油乃靠美國。  1939年9月歐洲戰事爆發,美國為防英國徹出在遠東的武力,將駐守南加州的鑑隊調往夏威夷歐胡島的珍珠港。1941年7月日本南侵中南半島,美國和荷蘭宣佈聯合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因此日本決心南侵奪取南太平洋地區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石油利益,而為了確保不受美國的阻礙,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以期摧毀美國封鎖能力。1942年日軍隨後直攻產石油的東印度群島。但獲得油源不代表能保障日本的石油供應,由於美國潛艇鎖定油輪為攻擊目標,1944年日本石油輸入量不到1943年的一半,1945年第一季日本最後一隻護航油輪船隊被擊沉後,已沒有運輸油料的能力。

1941年6月德國決定揮軍前蘇聯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意圖奪取高加索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據統計,全世界死於二次大戰期間的人數約為6千萬,光前蘇聯在二次大戰期間就有約3千5百多萬平民死亡,1千4百多萬軍人陣亡;中國大陸人民直接間接死傷2千萬人,陸軍傷亡失蹤3百多萬人;而美軍死亡人數則為30萬人;德軍死亡人數3百多萬人中,約有88%是死在前蘇聯戰場,由此可見蘇德之戰的慘烈。

1942年8月循北非意圖攻向高加索山區的德軍受阻於埃及;1944年9月前蘇聯又佔領羅馬尼亞的油田,使德軍僅剩自煤提煉的合成燃料,但德國的合成燃料工廠也在1944年5月起受到轟炸,1945年2月後也完全停止生產,直至德軍投降。

德國潛艇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持續攻擊油輪,也嚴重衝擊英軍的石油補給,直至1943年盟軍加強護航能力,終止德國潛艇在大西洋的攻擊行動,才使美國石油能順利支援歐洲,石油也成為戰爭勝敗的關鍵。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越過分隔南北韓的北緯38度線,向韓國發動進攻,韓戰爆發。西方國家陷入韓戰的泥沼中,統治越南的法國不斷受到越共的挑釁,1954年7月21日九國外長簽署日內瓦協定,將越南分割為南越及北越;1961年北越南侵,美國逐步介入越戰,1966年5月美國詹森總統為促使北越走向會議桌,決定轟炸北越油料,但由於北越的適應性與機智,將儲油疏散,幾乎不可轟炸,使北越人員與補給品的南流未減,加上蘇俄及中共的支援,使美國對北越後勤補給的斷絕工作失敗。1973年3月美國與北越進行巴黎和談,達成協議後美軍自越撤軍,1975年西貢淪陷。美國軍事介入越南問題歷時11年,耗去5萬多名美軍生命,花費1千3百多億美金,出錢出力,卻還是落得敗戰的下場。

1946年歐洲的石油77%北美洲及南美洲供應,但1948年以後,美國成為石油進口國家,至1973年美國已有36%的石油消費量來自進口。

1960年 ~ 1970年自由世界2/3的石油需求依賴中東的石油供應,也逐漸形成以中東為焦點的石油新秩序。

1960年9月10日,主要石油輸出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科威特、伊拉克及伊朗等國)代表在巴格達聚會,9月14日宣佈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OPEC)成立。

1973年10月爆發的第四次以阿戰爭,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OPEC的10個成員國於1973年12月宣佈全權操控石油定價,實施石油減產與禁運,並以逐月減產及對各石油進口國不等量供應為手段,使國際油價由每桶2.41美元上漲四倍至每桶10.95美元,油價上漲使進口物價大幅上升,各原油進口國採取匯率貶值措施以因應國際收支赤字,使得各國通貨膨脹率大幅上揚並引發緊縮性貨幣政策,石油減產與禁運更造成各國的工業生產全面衰退及全球經濟成長大幅萎縮,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更下降了20%以上。 (我註:難怪美國急於從越南撤軍,而且派出經濟殺手及豺狼進駐印尼、拉美、沙烏地阿拉伯,甚至不惜發動第一次波灣戰爭,支持二伊戰爭,原來都是為了確保原油供應;2008年後石油從35美元一路上漲到接近140美元,美國就急於從阿富汗撤軍,彷弗當年從越南撤軍同。)

1950及1960年代,豐富及廉價的石油,造就低通貨膨脹率、高經濟成長率的黃金年代。 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1974)使西歐及日本依靠1950及1960年代的經濟成果建立的信心受到重挫,也衝擊了美國人心目中資源用之不盡的信念,並使歐洲與日本在外交政策上一度與美國相左。  各國也在石油危機後紛紛發展以減少對進口石油依賴為宗旨的能源政策,開啟增加替代燃料、找尋分散油源及進行節約能源的能源措施。如英國積極開發北海油源日本加速核能開發、擴大煤炭與液化天然氣進口、開闢中東以外的石油來源且由政府及企業聯合推動節約能源運動;法國也迅速開發核能、再度啟用煤炭及加強推動節約能源措施;美國的能源政策則以加速興建核電廠、燃煤電廠、訂定汽車燃料效能標準、建立石油儲備並加強節約能源為基礎。(我註:台灣在1960年代末 ~ 1970年代開始十大建設,主要就是為了因應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的出口不振,利用交通建設及各種基礎建設來刺激內需維持成長,運用的是羅斯福新政凱因斯的經濟原理。現在中共在2008年金融大海嘯後,使用的經濟策略,就是我們當年用的方式,只是相隔38年罷了,一樣有效。)

第二次石油危機(1979~1980)肇因於1978年底,當時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巴勒維國王被推翻,1978年11月伊朗石油輸出量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1978年12月伊朗石油出口完全停止,石油產量受到影響,打破了當時全球原油市場上供求關係的脆弱平衡;1980年9月兩伊戰爭的爆發,使油價從每桶13美元上漲至每桶34美元,在1970年代末造成西方經濟衰退。(我註:台灣此時開始有黨外運動,1979年12月10日在高雄發生嚴重的美麗島事件)

第二次石油危機(1979~1980)對實質經濟體系的影響沒有第一次嚴重,原因在於第一次石油危機後,各國政府已有處理能源危機的經驗,改換燃料、節約能源與加速開發油源的效果也逐步浮現。在工業國家積極調整能源配比的情況下,石油佔據工業國家能源市場的比重也由1978年53%降到1985年43%。而1980年代前期,美國、德國及日本等國,也都逐步存起大量的策略性石油儲備。此外,由於各國積極開發油源,使非OPEC國家的原油產量在1982年超過油國組織,加上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1980~1988),中東石油的供應動盪也暫時休止。(我註:二伊戰爭是美國在背後支持的,目的是利用伊拉克與伊朗二個民族間的歷史矛盾,希望擊垮Khomeini政權,只是沒有成功,反而養出了一個怪物Saddam Hussein )。(我註:1989年發生了六四天安門事件;1991年12月底,蘇聯解体)

第一次波灣戰爭(1990~1991)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佈吞併科威特。美國對伊拉克實施石油禁運,使原先打算以石油為武器的伊拉克,反而最先因石油武器而受到打擊。但由於世界石油市場因科威特石油停產伊拉克石油無法輸出而每日減少4百萬桶的供應量,對國際油市影響頗大,造成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5.22%。美國為了維持國際秩序,確保其世界民主陣營之盟主地位,使西方石油能長期安全供應,決心介入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英國及法國為主體的國際聯軍發動「沙漠風暴」行動,轟炸6星期,續在地面發動5天攻勢,打敗了伊拉克,將伊拉克部隊趕出科威特。但伊拉克撤退時,報復性地破壞油井,造成每天有約6百萬桶的石油被燃燒掉,不但造成能源的嚴重浪費,更對環境帶來相當大的損傷。(我註:1992年英鎊被量子基金(Quantum Fund))襲擊)。

以巴衝突(19478 ~ 1967;1967 ~ 1993 ;1993 ~ 2000 ;2000~)1999年3月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會員國在海牙召開會議達成減產協議後,至1999年6月底時減產目標達成率高達9成以上,又非OPEC原油產國也加入減產的行列,接2000年9月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衝突,波斯灣緊張情勢升高,諸多因素造成油價上漲,原油期貨價格也曾一度上漲達18.85%,也再次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我註: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從泰國開始,接下來印尼、南韓;香港、寮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也被波及;而台灣,中國,新加坡受影響程度相對較輕;日本處在泡沫經濟崩潰後自身的長期經濟困境中,受到此金融風暴的影響並不大。)

美國九一一事件(2001年9月11日)事件發生後的追查行動已將此恐怖事件的主使人指向藏於阿富汗的回教恐怖主義份子賓拉登,2001年10月7日起對阿富汗蓋達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為美國對九一一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誌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而賓·拉登已於2011年5月1日被美軍擊斃。

美伊戰爭(2003年3月20日-2010年8月19日):大部分國家,包括美國本身有部分人士則認為原因並不單純,大部分國家認為與美國掠奪伊拉克石油有關。如根據伊斯蘭共和報等媒體的看法,美國已經被猶太集團所操縱,佔領伊拉克僅僅只是猶太集團龐大侵略計劃的序曲。美軍攻下伊拉克後,將以伊朗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藉口出兵伊朗,最後則輪到敘利亞。最終目的是透過控制伊拉克、伊朗,侵吞伊斯蘭民族的經濟命脈-石油,從而瓦解巴勒斯坦的抵抗,支配整個中東。 另外一個目的據說是為了讓石油供應區產生不穩定因素,以提高油價,變相貶值美元,用來掩蓋或者拖延國內的經濟問題。(我註:控制油源才是真正理由,而且戰爭可以掩飾聯準會超印美鈔的事實,有利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維持國內經濟繁榮)

這本書並不難看,但閱讀者必需有些經濟學基礎,否則很多概念看不懂。謝國忠一路娓娓道來,就如同與朋友聊天一樣,如果是一卦的就知道他說的是什麼了。

你要我總結,我會說,謝國忠認為中國政府對於龐大的資金流動沒有好好配置,讓它們流竄於股市、房市,甚至亂炒藝術品、古董等價格。 這種資金流動無助於生產也對國家未來經濟規模擴大無益,只是造成通膨,製造貧富不均更大缺口及社會動盪不安。

我同意他的看法,但問題在於一個出口導向的經濟体要轉向內需市場並不容易,這牽涉到產業結構轉換,需要時間。 而這段時間中,找不到目標的資金就會流竄各金融商品、動產不動產交易部門,直到泡沫產生並吹破。

其實這二年來,我們看到中國投資高鐵、電力、水力、煤等基礎建設有目共賭,也許弊端很多,貪腐橫行,有些建設終究成為大而無當、華而不實的東西,但有作總比沒有作好,這是台灣人從1970年代十大建設的經驗中學到的東西,不會每一樣都成功,但如果成功一半,對於未來中國的競爭力都是正面的。

至少國際觀察家都承認,中國這波的基礎建設逼使同等級的印度巴西全部失色,未來是無法與她等量併肩前進了,中國是一路朝強權道上走了。

當然,短期內,中國一定得面臨經濟泡沫的來臨。特別是美債有一半在她手上,債權眨值免不了,問題是20%? 30%? 還是50%? 她要繼續提供信用給美國,亦或開始收縮? 不管如何選擇,只是今天或明天泡泡吹破的問題。

美國會不會再印鈔票? 答案是只要美鈔仍是舉世唯一的關鍵貨幣就會。但全球買賣交易會愈來愈希望出現另一種較保值的貨幣來交易,所以不管人民幣是否開放自由買賣,很多國家會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來換取人民幣作為外匯存底之一,接下來是國際主要銀行與銀行間的私下換匯,再下來是跨國企業間的結算..............,所以流不流通不由得中國自行決定,而是大家一起來。

不過,只要美元與人民幣之間有著一定的匯率關係,這種美國印鈔票,中國通膨的現像就不會停止,直到惡膨壓力反彈到美國本身為止。謝國忠說的對,一等到美國開始調高利率抑制通膨時,2008年開始的經濟大海嘯才算真正開始。

美國印鈔票無法解決失業率及讓景氣回春的理由是,金融大海嘯前的狀況是金融商品堆高泡沫及榮景,沒有產業更新及技術創新,所以所有的需求是空的,是錢追錢的金錢遊戲。

2008年泡沫一破,中國就接手這樣的金錢遊戲,撐到現在也到了盡頭。1985~1996左右的台灣狀況就是如此,金錢遊戲到了後期,連郵票都漲翻,黃金漲到快接近天價700美元,股市每天漲停板,房價到了人均所得的15倍以上,而鴻源基金用接近30%的利息借錢炒股、炒房、炒金,結果就是一夕之間「砰」泡沫破了,當時同時泡沫化的還有日本。 從那以後,台灣、日本就進入失落的10年、20年,這中間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1999年台灣的921大地震,是台日二國經濟命運決定性的變盤轉捩點,台灣企業外移中國大陸;而日本為了重建阪神過度擴張政府財政赤字....................。

台日在當時經濟規模都到了極致的地步,又碰到了這種大規模天災,所以應變不及,才讓韓國搶了先機。但現在的中國經濟規模不到1/3,過了這一波泡沫,加上這波的硬体投資,會讓中國愈茁壯,但會讓台日韓邊緣化,除非我們三國有創新的技術及相較於中國互補的產業出現。

這本書推蔫看,但閱讀者必需有些基礎,否則有些困難。